人教版八上: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上: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9-28 14:5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决定购钓鱼岛,日本11日将签订购买钓鱼岛交易合同。
9月11日本政府当天上午与所谓“土地所有者”签订了购买“尖阁诸岛”(即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中三个岛的合同。
9月11日本拒绝中国抗议 将加强警戒防中日船只碰撞
现实
日本侵略
九一八事变
卢沟桥事变
中国
历史
【杀敌寇----血肉筑长城】
时间
指挥者或
部队名称
战役名称
地点
意义
主要战绩
百团
大战
台儿庄
战役
平型关
大捷
整体感知
1937年
9月
1940年
8月
1938年

山西
平型关
李宗仁
华北
山东
台儿庄
八路军
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抗战以来
第一次
大捷
破坏交通线2000多公里,拔掉据点近3000个,
毙伤俘日伪军4万多人
歼灭日军一万多人
彭德怀
中国军队
主动出击
日军的最大
规模战役
抗战以来的重大
胜利
【台儿庄战役】
【杀敌寇----血肉筑长城】
“……城中残留官兵,均战至最后,以手榴弹自戕(qiāng),无一被俘投降。奉命之忠,死事之烈,克以保障徐淮,奠定抗战之基,……”
——李宗仁回忆录
“我生国亡,我死国存!”
“有我无敌,有敌无我!”
“与日本人作战,我从来没想着回来!”
“卑军守土有则,尺地寸草,不得放弃;为救国保家而抗日,虽牺牲至一卒一弹,决不退缩。”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杀敌寇----血肉筑长城】
这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杀敌寇----血肉筑长城】
国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德国在欧洲败局已定,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遭到美国沉重打击,陷入困境。
国内: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抗日军民开始局部反攻,取得一系列胜利。
1944年-1945年的国际国内形势
同盟国(英、法、美、中等)
进行反法西斯战争
法西斯轴心国(德、意、日)
妄图灭掉整个世界
【择光明----中共开七大】
1.背景
2.时间地点
3.内容:
4.意义
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那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10月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奏凯歌----抗战得胜利】
历史上,台湾遭受过哪些国家的侵略?中国人民为抗击侵略、维护祖国对台湾的主权,进行了哪些斗争?
讨论讨论
有人认为如果没有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和苏联出兵东北,中国的抗战就不能取得胜利,你认为是否正确?
全民族的抗战——血肉筑长城
抗日战争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1840年
2012年
1.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洗雪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马关条约》签订
《辛丑条约》签订
《南京条约》签订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美国总统罗斯福    
据日本防卫厅战史研究所资料载:1937年,日本陆军共24个师,其中21个师投入侵华战争,占其陆军总兵力的88%以上,还有50%的空军和40%的海军力量用于侵华战争。
2. 中国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电影《血战台儿庄》上映后,打破因历史和政治缘故所导致两岸同胞“老死不相往来”的樊篱,台湾决定同意开放国民党部队老兵回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在骨肉分离了37年后,终于把苦苦的乡愁化作了喜悦的重逢,从而揭开了海峡两岸公开互动往来的序幕。
3.国共合作取得抗日战争胜利,成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共同的历史遗产。
日本“右翼”分子非法登上钓鱼岛
无视中国多次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后,日本政府9月10日悍然对中国领土钓鱼岛进行所谓的“购岛”“国有化”,致使中日关系恶化
4.提醒中日人民,坚决反对右翼势力使法西斯势力死灰复燃的企图。抗日战争的胜利,说明法西斯势力死灰复燃也必将失败。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日本侵略者
无条件投降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中共七大
准备
课堂小结
课堂演练
1.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胜利的相同意义是:①沉重的打击了日寇②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③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④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抗日战争中,中国能够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B.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
C.中华民族的团结抗战 D.日本国内反战运动
大事年表
1937年9月
1938年春  
1940年8月
1945年4月
1945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