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012年中考题学生答题情况
题号 正确选项 选A率(%) 选B率(%) 选C率(%) 选D率(%) 其他(%)
1 C 4.64 2.83 90.89 1.55 0.10
2 B 7.01 76.24 4.12 12.40 0.26
3 D 1.02 2.10 1.98 94.79 0.15
4 A 86.33 9.65 3.49 0.41 0.16
5 A 84.34 9.12 3.51 2.91 0.15
6 D 4.24 4.45 11.54 79.67 0.12
7 B 13.96 82.19 2.36 1.40 0.11
8 B 4.69 81.32 6.62 7.20 0.20
9 C 13.06 12.97 64.59 9.07 0.35
10 D 2.60 13.14 13.78 70.27 0.24
11 C 4.79 7.33 82.33 5.40 0.16
12 B 3.31 87.26 4.81 4.49 0.15
13 C 2.96 17.52 76.18 3.11 0.25
14 A 65.69 7.28 11.17 15.55 0.34
15 D 4.04 12.67 10.81 72.29 0.23
9.稀盐酸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但下列实验中,不宜使用稀盐酸的是
A.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B.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
C.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
D.除去铁丝上的铁锈
14. 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A.CO2 B.Cl2 C.O2 D.N2
16.(0.92)化学物质就在我们身边,下面是厨房里常用的化学物质,用它们的序号填空。
①食醋 ②纯碱 ③天然气
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③ ,其水溶液pH<7的是 ① ,属于盐类物质的是 ① 。
一、每一空选正确的是多数
◆序号书写不规范:潦草、不带圈
二、主要错误
◆写物质名称
17.(0.85)钠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1)氯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17 。
(2)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失去
(填“得到”或“失去”)一个电子。
(3)钠原子和氯原子相同的是 ③ 。
①质子数 ②电子数 ③电子层数 ④最外层电子数
钠原子 氯原子
(1)写成 7 、+7、十七、-17、17+、17.00、
17
+17
(2)写成失子、失予、丢去、得到
(3)多选、序号书写不规范
18.(0.73)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从今年7月1日起强制实施,其中饮用水消毒剂除了目前采用的液氯以外,补充了一氯胺(NH2Cl)、臭氧(O3)等。
(1)臭氧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 0 。
(2)NH2Cl由 三 (填数字)种元素组成,其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7∶1 。
(3)用NH2Cl消毒时,发生反应NH2Cl + X= NH3 + HClO,其中X的化学式为 H2O 。
(1)写成+0、±0、-2、-6
(2)□数字错或写成N、H、Cl □写成1∶2
(3)▲写成N2O、HO ▲书写不规范:H2o
19.(0.66)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从1999年开始铸造,一元币为钢芯镀镍(Ni),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
(1)铸造以上硬币用到的材料都是 金属材料 (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2)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 (填序号)。
A.金属的导电性 B.金属的耐腐蚀性
C.金属的硬度 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额的吻合度
(3)以上硬币中涉及到Fe、Cu、Al、Ni(镍),已知Ni能够发生如下反应:Ni+H2SO4= H2↑+ NiSO4 Fe +NiCl2 =Ni+FeCl2这两个反应的基本类型都是 置换反应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l Fe Ni Cu (用元素符号表示)。
(1) 写金属、合金材料、最多的是写合成材料
(2)写金属的导电性
(3) □写置还反应、制换反应、置换反映、质换反应
□ ▲主要是不知道Ni的位置 ▲符号书写:Ai、Te、Hi等
20.(0.80)根据下列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图回答问题。
(1)图中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是 甲 。
(2)50 ℃时,乙的溶解度为 40g 。
(3)60℃时,将甲、乙、丙的固体各40 g分
别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形成饱
和溶液的是 丙 。
(4)影响KNO3溶解度的因素是 A 。
A.温度 B.压强 C.水的质量
温度/℃ 0 20 40 60 80
KNO3溶解度 /g 13.3 31.6 63.9 110 169
(1)写成40、40℃、40/g
(2)选C的比较多
21.(0.53)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广泛地应用于造纸、纺织、石油化工、印染等行业。
(1)氢氧化钠的俗名是 烧碱 (只写一种)。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
(2)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固体,标签上写着“氢氧化钠”,为了检验里面是否还存在NaOH,实验员取少量该固体样品进行以下实验:
(温馨提示:CaCl2溶液显中性)
根据溶液变红这一现象说明样品中含有 C (填序号)。
A.CaCl2 B.Na2CO3 C.NaOH D.Na2CO3和NaOH
如果白色沉淀中含有两种物质,则这两种物质是
CaCO3和Ca(OH)2 。
加过量CaCl2溶液,
过滤
样品
白色沉淀
无色溶液
滴加酚酞溶液
红色溶液
写成“火”旁、“酉”旁
苟性钠、苛性纳、苛性碱
Na(OH)
SO4
NaSO4、Na2SO4
未配平
不敢下笔写出另一种物质
22.(0.73)(1)甲和乙是电解水的实验。
仪器A的名称是 试管 ,当电源开关闭合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2H2↑+ O2↑ 。乙图所示的现象与实验事实不相符合,请用笔在乙图中作出修改。
红磷
白磷
白磷
铜片
热水
(2)右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图示的现
象与实验事实不相符合,火焰出现的地方应
该是 a 点,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 2P2O5 。
甲 乙
闭合开关后
通 电
点燃
式管、试管、电极试管、通电试管
没配平、缺状态符号、缺条件
写成2H2O2 2H2O↑+ O2↑ 。
通 电
有c、或ac
没配平、缺条件
写成P2 + O2 P2O5 。
通 电
画反了、比例不对、
画在水以下、全部涂黑
漏画
23.(0.65)为了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室提供了以下药品和仪器装置。
【药品】①二氧化锰 ②氯酸钾 ③大理石 ④过氧化氢溶液 ⑤稀盐酸
【装置】
A B C D E
(1)小明同学选择的药品是③和⑤,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他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 (填序号),收集装置是 C (填序号)。
(2)小东用装置A制取氧气,试管中应装入的药品是 ①② (填序号),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 。他选择了E作收集装置,如果a与b相连,c端排出的物质主要是O2 ;如果a与c相连,b端排出的物质是 H2O 。
MnO2
△
24.(0.51)盐水选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巧妙的挑选种子的方法。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5%~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1)要配制150kg16%的氯化钠溶液,计算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
(2)选种进行一段时间后,农技员估计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都有所减少,他取出50g氯化钠溶液,加入过量AgNO 3溶液,得到沉淀14.35g,计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若此时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只剩下100kg,要使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恢复到(1)中的状态,计算需要加入的氯化钠和水的质量。
◆无“设”或“答”
◆设未知量带上单位
◆解题过程中单位遗漏
◆没有区别“g”与“kg”
认为质量分数是16%
单位换算错误:
24kg = 0.024g
◆只有结果、无计算过程
相对分子质量算错
1.没有使用2B铅笔,导致机器读不出来。
2. 答案上没采用涂黑的方式,只是画一点、画一个叉、画一个勾。
3.涂错了时,没有檫去,而是画一个叉、或重新写一个字母在上边。
4.涂多个答案,有涂2-4个答案的。
5.对4个答案都作处理,例如,其中一个画叉,其他3个涂黑。
学生答题误区
▲超出答题区域答题
▲答题错位
▲涂机读卡出现的错误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