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单元训练-2021-2022学年 五年级上册 教科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单元训练-2021-2022学年 五年级上册 教科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1-19 19:4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 )。
A.北极熊白色的体毛
B.沙漠中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C.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
2.菜园里,青蛙、小青菜、菜青虫形成食物链时,正确的写法是( )。
A.小青菜→菜青虫→青蛙
B.青蛙→菜青虫→小青菜
C.青蛙←菜青虫←小青菜
3.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能影响坏境,环境不能影响生物
B.环境能影响生物,生物不能影响环境
C.生物和环境互相影响
4.生态瓶里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要( )。
A.多些 B.少些 C.平衡
5.语文课本上很多成语与科学有关系,请你说出下列成语中,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C.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6.一些珍稀动物,有逐渐减少甚至灭绝的危险。为了保护它们,最好的办法是( )。
A.不去保护,让大自然去选择 B.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C.捕捉到动物园里,人工精心喂养
7.种子发芽时最先发生的变化是( )。
A.种皮破裂 B.种子膨大 C.生根
8.凤仙花的一生是从种子开始的。在适宜的环境下,种子最先长出来的结构是( )。
A.叶子 B.茎 C.根
9.在食物链“草→虫→麻雀→鹰”中,数量最多的是( )。
A.草 B.虫 C.鹰
10.朱可同学在做蚯蚓适应环境的实验时填写了观察记录表里的两个表格。
从表格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蚯蚓喜欢生活在( )的环境中。
A.温暖、干燥 B.寒冷、潮湿
C.明亮、干燥 D.阴暗、潮湿
二、填空题
11.实验表明,蚯蚓适宜生活在潮湿_________的环境里。
12.绿豆种子发芽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适宜的____________。
13.在研究光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时,我们让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叫做____________组;另一组种子不受到光照,叫做____________组。
14.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____________、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
三、判断题
15.植物能够制造氧气,因此生态瓶中的植物越多越好。 (______)
16.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______)
17.骆马湖鱼类资源丰富,我们可以任意捕捞。(______)
18.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就是指直接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______)
四、简答题
19.比较、分析,并回答问题。
与传统农业种植活动的大田播种技术相比较,现代化种植技术中的大棚播种技术有哪些优势?有什么不足?
20.你认为人类哪些活动引起了草原生态失衡?我们怎么改变这种状态呢?
五、综合题
21.水稻、猫头鹰、蝗虫、蛇、青蛙等生物构成了田野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1)请你写出这条食物链:(______)。
(2)其中(______)是生产者,(______)是消费者。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C
4.C
5.B
6.B
7.B
8.C
9.A
10.D
二、填空题
11.黑暗
12.水 空气 温度
13.实验 对照
14.依赖
三、判断题
15.×
16.√
17.×
18.×
四、简答题
19.与传统农业种植活动的大田播种技术相比较,现代化种植技术中的大棚播种技术的优势是:容易控制温度、光照和水;不足:造价和费用较高。
20.人类的狩猎行为破坏食物链、破坏草原植被、过度放牧等,都会影响草原的生态平衡,改善这种情况的措施有实行轮牧,控制草原承载量,让牧草有休养生息的机会,严格狩猎行为,减少对草原的开发等。
五、综合题
21.草→田鼠→蛇→老鹰 草 田鼠、蛇、老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