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4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课件+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4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课件+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1-19 19:32:31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第二节
合格考达标练
一、单项选择题
成都位于成都平原、长江经济地带的西端,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最大的副省级城市。2013年4月,首列从成都至波兰罗兹的“蓉欧快铁”正式开通。“蓉欧快铁”是连接亚欧大陆,串联中国西部、欧洲及俄罗斯,辐射长三角、珠三角广大地区的经贸“大动脉”。2015年9月《成都市青白江区推进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实施方案》正式颁布,“西部铁路物流中心”更名为“成都国际铁路港”,标志着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进入实施阶段。据此完成1~2题。
1.与重庆比较,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的优势条件有( A )
A.地形平坦开阔 B.水源充足
C.土壤肥沃 D.水运条件好
2.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带来的影响有( A )
①加强与上海、广州、武汉等沿海沿江沿边城市的合作
②扩大市场腹地
③吸引中外大型物流、汽车、电脑、电子等产业大量投资
④促进港区周围资源开发及环境保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第1题,成都位于平原,地形平坦开阔,而重庆为山城;重庆位于长江干流与支流(嘉陵江)交汇处,水运条件更优、水源更充足;土壤肥沃与否对国际铁路港建设影响不大。第2题,伴随着成都国际铁路港的建设,交通运输网不断完善,加强了与上海、广州、武汉等沿海沿江沿边城市的合作,故①正确;市场腹地不断向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甚至东盟地区扩大,故②正确;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必将吸引中外大型物流、汽车、电脑、电子等产业大量投资,故③正确;国际铁路港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生态破坏,故④不正确。故选A。
“冰上丝绸之路”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沿途有丰富的油气资源。2017年7月4日,习主席在莫斯科会见梅德韦杰夫,双方正式提出: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据此回答3~4题。
3.打造“冰上丝绸之路”对我国的重要意义是( B )
A.有利于巩固国防
B.开辟海外能源采购地
C.加速对外开放进程
D.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
[解析] 据材料可知,“冰上丝绸之路”沿途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因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有利于开辟海外能源采购地,拓宽能源进口渠道,B项正确;海上交通线路开辟,对巩固国防、加速对外开放进程、促进民族团结作用不大,排除A、C、D三项。
4.使得“冰上丝绸之路”的开发至今还停留在起步阶段的原因不包括( A )
A.经济回报收益低 B.通航时间有限
C.商业运营环境差 D.航运受浮冰威胁
[解析] 北极航线纬度高,有冰封期,通航时间有限,并且受浮冰的影响,沿途自然条件差,商业运营条件差,B、C、D三项不符合题意;北极航线能极大缩短经过好望角、苏伊士运河等地区的航程,经济回报收益高,A项符合题意。
武汉三镇鼎立格局自古有之,而今却发生了很大变化。读图,回答5~7题。
5.武汉三镇历史格局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C )
A.平原广阔 B.季风气候
C.河流交汇 D.矿产开发
6.随着现代综合交通的不断发展,武汉市城市形态在沿江发展的基础上,将进一步趋向( C )
A.集中式团块状发展
B.沿河流条带状发展
C.沿公路、铁路多轴向发展
D.从放射状转向内聚发展
7.武汉市的发展变化说明( D )
A.交通枢纽都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
B.特大城市的衡量指标是人口的增加
C.河流运输方式的兴衰变化会影响城市的兴衰
D.城市主要交通线的变化会影响城市的格局
[解析] 第5题,武汉地处两河交汇处,河流阻隔形成三镇鼎立格局。第6题,随着现代公路、铁路运输的发展,武汉市的城市形态将进一步趋向于沿公路、铁路多轴向发展。河流的航运优势逐渐丧失,公路、铁路的优势逐渐呈现,故武汉市城市形态不会沿河流呈条带状发展、也不会呈集中式团块状发展和由放射状向内聚发展。C正确。第7题,武汉在早期,现代交通不发达时,沿水运航道扩展,现代交通的迅速发展,使得城市交通线迅速向外扩展,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影响城市的格局。
二、综合题
8.(2021·广东深圳高二联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龙江省同江市位于三江平原,盛产玉米、大豆等农产品。同江市是我国一类口岸城市,目前与俄罗斯物流运输以水运、公路运输为主。
2019年4月2日,首座横跨中俄界河的中俄同江铁路大桥钢梁结构全部完工。该桥连接了同江口岸和俄罗斯列宁斯科耶(如下图),年过货能力可达2 100万吨。这座大桥建成后将使中国铁路与俄罗斯远东地区至西伯利亚的铁路相连,新增一条通往欧洲的欧亚联运大通道,同江市也迎来产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
(1)指出中俄同江铁路大桥开通后,同江市可以重点发展的产业。
(2)说明中俄同江铁路大桥建成后对中俄两国货物运输的积极影响。
[答案] (1)(国际仓储)物流业;农产品加工业(进出口加工业);国际(进出口或边境)贸易。
(2)增加两国货物运输量,扩大跨国贸易量;缩短货物运输时间,提高货运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解析] 第(1)题,同江市盛产玉米、大豆等农产品,据此推断出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再结合中俄同江铁路大桥横跨中俄界河可推断,还可发展物流业以及国际贸易。第(2)题,中俄同江铁路大桥建成后对中俄两国货物运输的积极影响主要从扩大跨国贸易量、缩短货物运输时间等方面分析。
等级考达标练
一、单项选择题
古扬州城因大运河的兴起而兴起,因大运河的衰落而衰落。21世纪随着宁启铁路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贯通,改变了扬州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扬州再次崛起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读图,完成1~2题。
1.促使扬州再次崛起的交通背景条件是( D )
A.润扬长江公路大桥贯通
B.宁启铁路替代长江航运
C.铁路沟通扬州与长三角
D.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图中城市地域扩展的方向及其影响因素是( B )
A.南北扩展——平原地形
B.东西扩展——铁路线
C.向南扩展——京杭运河
D.向东扩展——绕城公路
[解析] 第1题,由题干可知,随着宁启铁路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贯通,改变了扬州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因此扬州再次崛起的交通背景条件是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2题,由图可知,该城市东西扩展是受宁启铁路影响,南北扩展是受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和高速公路的影响。
2018年12月通车的青盐高铁北起山东省青岛,南至江苏省盐城,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第一纵“沿海通道”的一部分,下图为盐城高铁北站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青盐高铁建设的积极意义最主要是( A )
A.完善我国东部沿海铁路网
B.有助于巩固沿海边防
C.促进沿线自然资源运输
D.促进地区间文化交流
4.在盐城高铁北站核心区适合布局的商业类型是( B )
A.娱乐业和文教类 B.会展中心和餐饮特产
C.服装和玩具批发 D.大型综合购物中心
[解析] 第3题, 根据材料,青盐高铁是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第一纵沿海通道的一部分,因此青盐高铁建设的积极意义最主要是完善我国东部沿海铁路网,A对;青盐铁路从一定程度上说也能巩固沿海边防、促进地区间文化交流,但从材料看,不是主要的意义,排除B、D;目前青盐高铁主要是客运,C不对。故答案为A。第4题,根据材料,在高铁站核心区布局商业主要是供给过往转乘的行人,因此可以布局会展中心和餐饮特产,B对;娱乐业和文教类、服装和玩具批发、大型综合购物中心主要面向本城市居民,应该布局在更方便于本城市居民消费的地区,A、C、D不对。故选B。
(2021·山东菏泽高一期中)读重庆城镇分布及铁路交通示意图,回答5~6题。
5.重庆市城镇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C )
A.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B.西多东少、南多北少
C.沿河流、铁路线分布 D.分布在地势较低的平原
6.铁路建设对重庆市的主要作用是( B )
A.改变城市的地域形态 B.增强经济辐射能力
C.扩大电子产品出口 D.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解析] 第5题,由图可知,重庆市城镇主要沿河流、铁路线分布;重庆市地处山区,平原面积较小,城镇主要分布在山谷地区。第6题,铁路建设能加强重庆市的对外联系,增强经济辐射能力;铁路建设能使城市地域扩展,但重庆市地域形态受地形影响较大,受铁路建设影响较小;电子产品的主要运输方式是航空、高速公路;铁路建设不会改善其城市环境质量。
二、综合题
7.(2021·广东汕头高一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9 年1月1日,济南首条地铁——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全线通车试运行,这意味着“泉城”济南正式迈进地铁时代。济南特殊的地质构造和丰富的地下泉水在全世界独一无二,给地铁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2019年底,济南的轨道交通3号线正式开启商业运营。3号线一期工程地形南高北低,高差达168米。
材料二 “米”字形高铁城市,即拥有八个方向放射状高铁的交通枢纽城市。“米”字形高铁网也越来越成为衡量城市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济莱高铁是以济南为核心的“米”字形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济莱高铁将越过鲁中隆起区,沿途需建设隧道24座、桥梁53座,桥隧总长约90千米,桥隧比例77.43%。下图为济南“米”字形高铁网规划图。
(1)结合材料分析济南地铁建设中需要克服的主要自然障碍。
(2)济莱高铁建设中多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简要说明其优点。
(3)简述济南高铁网建设对城市及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
[答案] (1)济南地下水丰富,泉脉众多,地质条件复杂,地铁选线难度和建设难度大;地势起伏大,地铁轨道铺设难度大等。
(2)保证线路平整度;减少线路弯曲,缩短了线路长度;降低洪涝、滑坡等自然灾害对线路运营的威胁;节约耕地;减少对其他地面交通的干扰等。
(3)加强区域联系,促进城市发展,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完善优化山东省高铁交通网络;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务;提升沿线地区交通通达度,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推动省会经济圈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的互联互通等。
[解析] 第(1)题,济南的泉水众多,地质条件复杂,在世界范围内都属罕见,这为地铁的修建设置了巨大的障碍;地势起伏大,增加了铺设地铁轨道的难度等。第(2)题,节约耕地,减少对其他地面交通的干扰;保证线路的平整度,减小坡度;降低自然灾害对线路运营的影响;减少线路的弯曲,缩短线路的长度等。第(3)题,济南高铁网建设,可以完善山东省的高铁网络系统;促进区域联系和经济的发展;扩大城市的辐射范围,增强城市的带动作用;为市民提供便利的出行服务;提高区域的交通通行能力,推动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和互联互通等。(共78张PPT)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本 章 概 述 · 明 要 求
〔课 标 导 航〕
1.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核 心 素 养〕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能够结合不同国家的地区的交通运输线和站点的布局,明确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明确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结合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理解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明确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关系(综合思维)。理解交通运输布局与聚落发展的关系,并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布局与人地和谐相处的关系(人地协调观)。
〔学 法 点 拨〕
本章包括两节内容,第一节,从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及布局的原则入手,结合交通运输需求和资金两方面,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第二节,结合实例,用辨证的观点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和聚落发展的影响。本章内容学习时关键在于结合课本实例进行分析、理解。
〔生 涯 规 划〕
项目 专业或高校(排名不分先后)
与本章知识相关的专业 交通运输专业
与本章知识相关的知名高校 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长安大学
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核心素 养目标 合格考 1.结合实例,说明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和基本原则。(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2.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需求和资金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等级考 1.通过案例,分析某区域交通运输发展变化的原因,以及该区域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2.描述典型地区交通运输布局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区域认知)
本节要点 1.交通运输布局应依据运输需求、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尽量少占土地、发挥综合运输优势等原则。
2.交通运输需求决定了交通运输线的标准和站点规模;交通运输布局应重点关注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大的点和线,并注意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和转运效率。
3.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交通线、站的密度和质量,以及交通运输网的完善程度。
合作探究 释疑难
素养培优 提技能
课堂小结 梳脉络
自主梳理 探新知
随堂达标 测达标
课时作业 测等级
自主梳理 探新知
一、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1.任务:交通线网、场站如何组织,客流、货流如何分配、引导。
2.目的:实现区域运输的________,以获得最大的__________和社会效益。
3.影响因素
(1)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现有的经济水平和______、装备条件。
(2)受______、地貌、______、水文等自然条件影响。
(3)考虑当前交通运输实际,并预测______、货流未来发展趋势。
合理化 
经济效益 
技术 
地质 
气候 
客流 
4.原则:依据运输要求,__________,因地制宜,尽量少占______,发挥综合运输优势等。
5.发展变化:区域交通运输布局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其变化使区域交通运输布局逐渐趋向完善、优化。
适度超前 
土地 
二、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需求决定交通线和场站的标准和规模
低 
小 
高 
大 
2.交通运输需求决定交通运输点和线的布局
经 
济发展中心 
沿 
线主要城市 
3.交通运输需求需要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
运时 
运输 
转运 
4.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增长与分布决定交通运输布局特点
增长 
分布 
三、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
1.经济发展水平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
(1)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______,质量较低。
(2)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交通和站点较为______,质量较高。
2.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有足够资金推动交通运输建设和相关技术水平的提高,使交通运输布局更加______。
稀疏 
密集 
灵活 
合作探究 释疑难
阅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建设在北京市大兴区与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之间的超大型国际航空综合交通枢纽,远期(2040年)按照客流吞吐量1亿人次,飞机起降量80万架次的规模建设七条跑道和约14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机场预留控制用地按照终端(2050年)旅客吞吐量1.3亿人次,飞机起降量103万架次,九条跑道的规模预留。
知识点?
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问题探究
(1)分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分析建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探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预留控制用地,主要是考虑了什么因素?
提示:(1)航空运输速度快,但运价高。
(2)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国际性大都市,航空运输需求巨大,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需求还会大幅增长。
(3)主要考虑了区域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
1.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
归纳拓展
原则 具体要求
依据运输需求 运输方式和交通线、站的选择、标准,以及交通运输网的密度等,都应依据运输需求而定
适度超前 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
因地制宜 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
尽量少占土地 交通线、站布局应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
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输网
其他 如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要等
2.影响交通线布局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地 形 平原 对线路的限制较少,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城市发展的关系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的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要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过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天气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2)社会经济因素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线,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铁路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通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
技术因素 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线路建设的自然障碍和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下图为某地城市、居民点及公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典例剖析
例题1
(1)该地区计划在甲城市和乙城市之间建设一条新的地方性公路。图中四个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
A.Ⅰ线 B.Ⅱ线
C.Ⅲ线 D.Ⅳ线
(2)选择该线路遵循的原则是 (  )
A.节约耕地资源 B.缩短线路长度
C.因地制宜 D.依据运输需求
A 
D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Ⅰ线连接的乡镇最多,交通需求量大,且沿线地形起伏小,工程难度小,故A项正确。Ⅱ线和Ⅲ线,连接的乡镇少,且经过山区,排除B、C两项;Ⅳ线连接的乡镇少,且经过沼泽 ,排除D项。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应选择Ⅰ线,该线路沿线地形起伏小,连接的乡镇多,交通运输需求量大,故D项正确。
1.读中国高铁“八纵八横”客运专线布局示意图,回答(1)~(2)题。
对点训练
(1)我国高铁客运专线建设反映了交通运输方式朝着________方向发展 (  )
A.高速化和专业化 B.现代化和自动化
C.大型化和专业化 D.高速化和大型化
A 
(2)京广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的重要“一纵”。下列关于京广高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停靠广东省清远、英德两站的列车很少,对清远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作用不大
B.现代铁路建设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科技、地形因素
C.京广高铁连接了环渤海经济圈、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圈、珠三角经济区五大经济圈
D.承担了京广铁路通道的全部客运任务,实现京广铁路通道客货分线运输
C 
[解析] 第(1)题,高速铁路反映了交通运输的高速化,客运专线反映了交通运输的专业化。第(2)题,京广高铁虽停靠清远、英德两站的列车较少,但对清远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现代铁路建设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经济因素。京广高铁是客运通道,只承担了京广铁路的部分客运任务。京广铁路连接了沿线的五大经济圈。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2019年7月26日,由山东高速集团投资建设的我国一次性扩建里程最长、投资最大的高速公路4车道改8车道工程——济青高速改扩建工程济南小许家枢纽以东段正式通车。整个工程路线全长约309千米,起自青岛市朱家官庄附近的新主线收费站,止于济南市大桥路零点互通立交。全线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改扩建,设计速度维持120千米/小时,全线改扩建25处交互式立交,新建7处。
知识点?
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问题探究
(1)分析影响济青高速公路改扩建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分析济青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新建的交互式立交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分析济青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提示:(1)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运输需求量增加。
(2)主要是为了联通其他交通线路,形成交通运输网。
(3)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加强济南与青岛两大城市的经济联系,促进沿线经济发展等。
1.交通运输需求决定交通运输线的标准和场站规模
一个地区交通运输线的标准高低和场站规模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运输需求的影响至关重要。例如,城市和乡镇的交通运输线标准和场站规模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归纳拓展
2.交通运输需求决定交通运输布局
3.区域发展差异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4.交通运输方式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表为受高铁影响天津至南京等城市航空段客流流失情况比较表。
典例剖析
例题2
航空段 平均航距(km) 地面衔接交通改善前流失旅客人数(人) 流失旅客占受
影响航段比例
天津—南京/禄口 907 57 783 87.65%
天津—上海/虹桥 1 133 311 679 61.21%
天津—杭州/萧山 1 250 65 804 44.94%
(1)请说出材料中受高铁影响天津至南京等城市航空段客流流失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简析我国发展高速铁路运输的原因。
[答案] (1)特点:平均航距越大(小)流失的旅客占受影响航段的比例越小(大);流失旅客人数天津到上海航空段最多。原因:平均航距越大,航空相对高铁节省的时间越多;平均航距越大高铁票价吸引力越弱;上海经济发达,天津与上海来往的旅客相对于其他城市多,所以天津到上海航空段旅客流失也最多。
(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运市场需求量增大;修建高铁技术的突破;利于加强区域经济联系,拉动经济发展;可缓解交通运输的压力。
[解析] 第(1)题,受高铁影响天津至南京等城市航空段客流流失的特点应从平均航距与流失的旅客呈负相关、主要流失航段去阐述;其原因应从航距和票价的关系、旅客流量等方面分析。第(2)题,我国发展高速铁路运输的原因应从市场需求、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经济意义、缓解交通运输压力等方面分析。
2.(2021·北京东城区高一期末)某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材料发现下图中甲区域交通场站和交通线的分布密度远远小于乙区域。读图完成(1)~(2)题。
对点训练
(1)影响甲区域交通场站和交通线分布密度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地形 B.气候
C.资源 D.河流
(2)乙区域交通场站和交通线密度大,主要原因是 (  )
A.平原广阔,方便建设 B.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C.人口稠密,城市众多 D.交通便利,商业繁荣
A 
C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甲区域海拔高,地处山区,地形起伏大,不利于交通建设,因而交通场站和交通线分布密度小,故A项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乙区域主要位于成都平原,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量大,因而交通场站和交通线密度大,故C项正确。
阅读图文材料,探究以下问题。
2017年12月6日8时22分,开往成都东的D4251次动车从西安北站驶出,这标志着西安至成都高速铁路全线开通运营,至此“千里蜀道一日还”不再是梦。西成高铁是首条穿越我国南北分界线秦岭山脉的高铁,是首条4G信号设备实现全覆盖的山区高铁,其穿越隧道群规模为全国之最,连续长大坡道为全国之最。这条高速铁路从2008年提出设想到2017年建成,前后历经十年时间,总投资高达647亿元,使我国华北至西南地区又增加一条大能力、高密度的旅客运输主通道。
知识点?
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
问题探究
(1)分析西成高铁修建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2)分析影响西成高铁建设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3)分析西成高铁建设时间很长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需穿越秦岭山脉,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
(2)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线路长度较长、建设难度巨大,需投入巨额资金,攻克一系列的筑路难题,提高筑路技术。
1.资金对交通运输布局的直接影响
(1)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交通建设的资金来源及交通布局
归纳拓展
发展阶段 资金来源 交通布局
工业化初期 借助外力 建设急需的交通线、站点
发展至一定水平  足够的资金 全面提高交通运输水平
(2)不同地区交通线、站点密度及质量的差异
经济发展 交通线、站点密度 交通线、站点质量
经济落后地区 稀疏 较低
经济发达地区 密集 较高
2.资金对交通运输布局的间接影响
3.青藏铁路的修建需克服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困难 解决措施
高寒缺氧 多数工程由机器来完成,降低了人力的劳动强度,同时在施工点建有氧吧,做好医疗保障
生态脆弱 尽可能减少对当地植被的破坏,对于需要清除的草皮采取异地移植的办法,将原料场设在距铁路足够远的地方,同时修建了各种桥涵作为动物通道
多年冻土 通过一些主动的措施,如片石通风路基、碎石和片石护坡、热棒、保温板和被动的措施,如加高路基、铺设保温材料来避免和延缓高原冻土的融化,从而确保路基的稳定
 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现在兴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据此完成(1)~(2)题。
(1)早期山区公路选线多为“之”字形,主要是考虑 (  )
A.气候因素 B.居民点分布
C.地形因素 D.工业分布
典例剖析
例题3
C 
(2)现在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有
(  )
①经济实力的增强 ②汽车性能的改善
③科技水平的提高 ④节约建设成本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第(1)题,山区地形起伏大,早期山区公路选线多为“之”字形,是为了减缓线路坡度。第(2)题,现在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可以挖隧道、建桥等,以提高运输效率,①③正确;挖隧道、建桥的成本高于修建“之”字形公路,山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修建与汽车性能无关,②④错。故选B。
B 
3.成昆铁路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初建成的一条重要铁路。晚清时期至抗战时期,美、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以及中华民国政府都曾先后多次规划成都至昆明一带的铁路,进行过相关勘察工作,始终没有开展成昆铁路的建设。近年来,国家
开始规划修建成昆铁路复线。
下图为成昆铁路的某部分路段。
据此回答(1)~(3)题。
对点训练
(1)建国前成昆铁路没有建设的主要因素是 (  )
A.资源短缺 B.资金、技术缺乏
C.人员缺乏 D.河流广布
(2)影响图中铁路线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
A.河流走向 B.城镇分布
C.耕地分布 D.地势起伏
(3)成昆铁路复线与老成昆线基本一致,但图中路段将会裁弯取直,主要得益于 (  )
A.政府政策支持 B.地形变化
C.城镇增多 D.桥隧技术提高
B 
D 
D 
[解析] 第(1)题,成昆铁路沿途地形复杂,建设难度大,建国前,由于资金和技术的缺乏导致铁路没有建设。第(2)题,图中两个海拔数值说明此段铁路弯曲处地势落差大,则地势起伏是影响图中铁路线布局的主要因素。第(3)题,裁弯取直既可以减少线路长度,也可以减少线路弯曲而提升速度。此处由于地势落差大而发生弯曲,裁弯取直必然要修建隧道、桥梁等,技术难度较大,因此必须得有技术保障才行。故D正确。
素养培优 提技能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
(1)区位选择原则
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原则可巧记为“低、高、大、小”。
策略指导
成本低 山区地形起伏要小,隧道要少;平原线路要直,桥梁要少
安全性高 山区线路不能太陡,尽量避开地壳运动活跃地区;平原线路不宜经过沼泽区等危险地区
经济效益大 地方性公路尽量多经过居民点,国道或高速铁路(公路)以直达为主
生态破坏小 平原地区少占农田,不破坏水利设施;山区注意植被的保护
(2)案例——公路选线
以公路选线为例说明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如下图所示:
(2021·南昌重点中学高一月考)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2)题。
考题展示
(1)据图分析,制约a地区发展交通运输业的主要因素是 (  )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资源
(2)若计划修建由a城镇至c城镇的公路,则四条线路中的最优线路及理由分别是 (  )
A.①线路 地势起伏最小
B.②线路 路程最短
C.③线路 兼顾b城镇
D.④线路 连接城镇最多
B 
D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地区被山地包围,修建道路的难度较大,故地形成为制约该地区发展交通运输业的主要因素。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通过①线路连接a城镇和c城镇,经过的城镇少,不利于居民出行,不是最优线路;通过②线路连接a城镇和c城镇,采取直线穿过山地,工程量大,修建难度大、成本高,并且经过的城镇更少,不是最优线路;通过③线路连接a城镇和c城镇,虽然连接了b城镇,但是直接穿过山地,工程量大,修建难度大、成本高,不是最优线路;通过④线路连接a城镇和c城镇,不仅能够尽可能多地连接城镇,方便居民出行,而且尽量避开了山地陡坡,修建难度较小,工程量较小,是最优线路。
课堂小结 梳脉络
随堂达标 测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2021·南京市高一检测)读“江苏铁路网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影响江苏铁路建设的主要因素是 (  )
A.经济 B.地价
C.河流流向 D.技术水平
2.江苏铁路网的建设将 (  )
A.占用大量耕地,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害无利
B.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影响生态平衡
C.加快江苏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区际间的联系
D.不利于城市体系的形成
[解析] 第1题,经济因素是影响江苏交通线建设的最主要因素。第2题,交通线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区际联系,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A 
C 
现代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修建过程中,常常会采用“以桥代路”的做法。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四地“以桥代路”的作用是 (  )
A.①—减小铁路的坡度起伏
B.②—缩短宁波到上海的行程
C.③—避免山崩滑坡的危害
D.④—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
4.现代交通运输中,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大量采用“以桥代路”,重要的保障条件是 (  )
A.国家国策 B.施工队伍庞大
C.交通需求量 D.资金和技术
B 
D 
[解析] 第3题,京沪高铁以桥代路主要是减少对地面交通的影响,少占耕地;杭州湾大桥跨海而过,缩短了宁波到上海的行程;贵州所在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清水河大桥是为了减少地形地质条件对线路的制约;青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青藏北部清水河大桥是为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4题,“以桥代路”工程量大,技术要求高,需要资金和技术作为保障。
郑渝(郑州至重庆)铁路是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线路,初步规划有①线、②线两种方案。下图为郑渝高速铁路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规划的①线、②线两种方案中,与②线比较,①线 (  )
A.所经地区地形平坦,施工难度较小
B.所经地区占用的耕地较少
C.比②线的征地费用低
D.比②线线路长,投资成本高
6.高速铁路建成后对甲城发展的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
B.促进城市规模的扩大
C.制造业向城市中心集聚
D.有利于扩大城市的经济腹地
A 
C 
[解析] 第5题,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可以看出①线所经地区等高线较稀少,说明地形平坦,施工难度较小,成本低,但征地费用要高一些。第6题,高速铁路的修建会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和经济腹地的扩展,但不会使制造业向城市中心集聚。
下图为成昆铁路的一段选线设计图,有两个设计方案。“采用方案”较“沿河方案”短约10 km,减少车站1处,少修短隧道8个,避开了地质复杂地段,且免受河流冲刷。其中关村坝车站建在隧道中,外面是滚滚的大渡河,成为车站中的奇迹。读图,完成7~8题。
7.与“沿河方案”相比,“采用方案”的明显优势是线路短与
(  )
A.便于居民出行 B.技术难度小
C.道路坡度小 D.安全性高
8.影响关村坝车站选址的主要因素是 (  )
A.技术 B.资金
C.降水 D.地形
D 
D 
[解析] 第7题,“采用方案”以长隧道为主,道路缩短,坡度加大,技术难度增加;车站减少,不便于居民出行;避开了地质复杂地段,安全性提高。第8题,根据材料可知,关村坝车站建在隧道中,外面是大渡河,说明影响关村坝车站选址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二、综合题
9.下图为广东省河源市某区域地形与交通线布局示意图,图中G205是一条很早就修成的公路,铁路则是后来才修成通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图中交通线布局与地形的关系。
(2)在山区,通常优先修建公路,其次才是铁路,为什么?
(3)试分析图中的G205绕经曾田、灯塔两地的原因。
[答案] (1)交通线主要沿河谷平原地带和山谷分布,这里地势较平缓,筑路难度较小,成本较低。
(2)山区修路难度大、成本高,人们通常优先建造受地形坡度影响较小、难度较小、成本较低的公路。
(3)山区地形复杂,居民点分散,为了尽可能多地照顾更多的人口集中地;沿线城镇间可能有比较密切的联系,或已有一定规模的公路;东江河谷地带易发生洪水,淹没公路。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交通线路主要沿地势比较平缓的河谷平原地带和山谷分布。第(2)题,与铁路相比,公路受地形坡度的影响相对较小、难度较小、成本也较低,因此,山区交通运输首选的是公路运输。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G205绕经曾田、灯塔后线路长度增长,但是经过的居民点增多,既方便了沿线居民出行,又提高了交通线路的利用率。同时,东江河谷地带地势低平,易发生洪水淹没公路。
课时作业 测等级(共64张PPT)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核心素 养目标 合格考 1.结合实例,理解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综合思维)
2.调查学校所在地交通运输布局状况,理解其对聚落发展的影响。(地理实践力)
等级考 1.结合我国“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分析对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2.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及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本节要点 1.交通运输建设既能促进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又能拉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
2.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变化对相关聚落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合作探究 释疑难
素养培优 提技能
课堂小结 梳脉络
自主梳理 探新知
随堂达标 测达标
课时作业 测等级
自主梳理 探新知
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优化资源配置:交通运输使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产品、设备、劳动力等要素__________,实现空间上的__________。
2.缩短区域间的时空距离:便捷的交通运输缩短了区域之间的__________,使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动可以辐射其他区域,甚至世界各地,从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升经济__________。
3.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发展交通运输,可以直接拉动________、能源、建筑、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增加______。
合理流动 
优化配置 
时空距离 
发展水平 
原材料 
就业 
4.典型案例——“一带一路”建设
①“一带一路”:________________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②意义: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__________的需要,也是加强与沿线各国__________的需要。
丝绸之路经济带 
对外开放 
互利合作 
集散 
周转 
服务 
制造 
2.重要交通运输线路或运输方式的变化,促使商业网点甚至商业中心城市的变化
(1)影响过程:
运输
方式
方向
集散地
城市
京杭大运河 
淤塞 
区域主要公路 
合作探究 释疑难
阅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南昆铁路被称为“国家最大的扶贫项目”,是沟通西南与华南沿海的一条重要通道,也是云、贵、川出海的最佳捷径。我国西南地区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十分巨大,然而由于历史原因,特别是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西南地区的发展,南昆铁路建成后,对促进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加快扶贫开发,缩小东西部差距,造福西南各族人民,增进民族团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知识点?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问题探究
(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南昆铁路沿线有哪些资源优势?
(2)探讨南昆铁路建设对资源开发及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提示:(1)①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东段靠近广西的铝矿、煤矿以及石油开发区;中段靠近贵州西南部煤矿。②有丰富的农林资源。③沿途有著名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2)南昆铁路的建设将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1.交通运输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归纳拓展
2.“一带一路”倡议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资源 与沿线国家形成资源互补,沿着“一带一路”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我国的能源资源安全
交通 通过中国交通网沟通东北亚与东南亚,形成亚洲南北向的交通大通道。“一带”对接的是西部广阔的腹地,将在交通设施建设和油气管道建设上发力。“一路”在国内以上海港和泉州港等港口为依托,建设国际中转港,带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工业 加强与沿线众多国家的工业合作,有利于建立健全双赢机制,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
农业 深化与沿线国家的农业合作,增加农产品的进出口及农业技术交流
商贸文化 加强与沿线更多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文化往来,扩大人文交流
以重庆和德国杜伊斯堡为起始点的“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构成“新丝绸之路”。下图为“渝新欧”国际铁路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典例剖析
例题1
(1)“新丝绸之路”的优势有 (  )
①可长距离运输大宗货物
②修建总成本低
③运输快捷,灵活方便
④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C 
(2)关于“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修建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促进沿线国家的经贸发展与合作
B.有利于欧洲污染工业向中国转移
C.有利于缩小亚欧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促进亚欧经济走廊的形成
B 
[解析] 第(1)题,图中显示“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横跨欧亚,可长距离运输大宗货物,且受气象灾害影响较小,但建设成本较高。第(2)题,“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建成后,会形成新的亚欧经济走廊,可促进沿线国家的经贸发展,缩小亚欧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过此大通道,中国与欧洲的经济联系以贸易往来为主,而不是促使欧洲污染工业向中国转移。故选B。
1.中欧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等条件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2019年4月4日,卢森堡至成都中
欧班列首趟列车开通。
下图为卢森堡至成都
中欧班列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对点训练
(1)往返于成都—卢森堡的中欧班列所装载的货物最可能有 (  )
A.葡萄酒、服装 B.纺织品、水产品
C.蔬菜、水果 D.灯具、煤炭
(2)成都—卢森堡中欧班列开通的意义在于 (  )
A.激励我国远洋航运蓬勃发展
B.加快中欧各地区人力资源的流动
C.加快沿线各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迁移
D.加强沿线各国经贸文化交流
A 
D 
[解析] 第1题,中欧班列沿线地区,尤其是德国的葡萄酒产业世界闻名,而我国的服装产业在国际上也具有竞争优势,所以往返于成都—卢森堡的中欧班列装载的货物最可能有葡萄酒和服装。水产品、水果以及蔬菜不宜长距离运输,B、C错。德国和我国煤炭资源均较丰富,不需要通过中欧班列运输,D错。故选A。第2题,中欧班列属于陆地运输,与远洋航运无关,A错。中欧班列的开通可以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加强沿线各国经济贸易和文化的交流,D对。中欧班列为集装箱运输,运输的主要为货物,所以不会促进中欧各地区人力资源的流动,也不会加快沿线各国家或地区间的人口迁移,B、C错。故选D。
阅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南临长江,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来,古代扬州几度繁荣,曾有“淮左名都”“富甲天下”的美誉。 自清代中叶以后,随着大运河的淤塞,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扬州城市发展缓慢,甚至停滞。21世纪随着宁启铁路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贯通,扬州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得到了改善,扬州再次崛起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
知识点?
影响聚落发展
问题探究
(1)古扬州城因大运河的兴起而兴起,因大运河的衰落而衰落。以扬州的兴衰,分析交通运输的变化对城镇发展的影响。
(2)促使扬州再次崛起的交通背景条件是什么?
提示:(1)大运河的淤积,使运河沿岸城市失去了客货集散转运的功能;沿海海上运输的发展和铁路的建设,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
(2)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交通枢纽发展成大城市
归纳拓展
2.交通运输方式演变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
3.交通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干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发展速度的影响,图解如下。
4.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影响城市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
 梧州是一座有着2 100多年历史的岭南名城,曾是广西第一大城市,有着“百年商埠”“小香港”之美誉。新中国成立后,南宁、柳州、桂林的发展相继超过梧州。下图示意广西部分主要城市分布。据此回答(1)~(2)题。
典例剖析
例题2
(1)梧州曾是广西第一大城市,主要是由于 (  )
A.当地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历史悠久
B.地处广西通往广东水路交通的枢纽位置
C.位于珠三角与北部湾经济圈交会点
D.当地物产丰饶人口多,经济发达
(2)新中国成立后,梧州发展落后于南宁等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
A.缺少铁路联系,发展动力不足
B.区域山地众多,水路运输衰落
C.地处省区交界,地理位置偏远
D.政策扶持较少,开放力度较小
B 
A 
[解析] 第(1)题,在历史上,梧州地处广西通往广东水路枢纽位置,并借西江通向大海,水路交通十分便利,逐渐发展成为广西第一大城市。第(2)题,由于梧州没有铁路这一现代运输大动脉的经过,发展动力不足,新中国成立后其发展逐渐落后于有铁路经过的南宁、柳州、桂林等城市。
2.京杭运河的开凿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使德州段的运河、码头也更加繁荣。1979年运河因水源枯竭断航,德州航运局因此而解散。读德州市位置图,回答(1)~(2)题。
对点训练
(1)明代诗人朱德润的诗中描绘德州漕运:“日中市贸群物聚,红毯碧碗堆如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但后来德州运河沿线发展速度缓慢,其主要原因是 (  )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B.商人大量外迁
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
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市场需求减少
C 
(2)关于交通条件对德州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德州空间形态南北扩展,京杭运河成为德州城的唯一发展轴
B.京沪铁路的修建不会影响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C.德州可以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D.京沪高速铁路的兴建可能引起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解析] 第(1)题,清末大运河的淤塞,海洋运输的发展及京沪铁路的建成,使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第(2)题,京沪高速铁路的兴建可能会引起德州城市空间向东发展。
D 
素养培优 提技能
交通运输与聚落、商业网点分布图的判读
聚落及商业网点分布图是考查聚落及商业网点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主要依托,常见的主要有聚落分布图、商业网点分布图、城市扩展图等。
策略指导
[信息提取]
这类图的判读方法如下:
1.读图名,定位置
根据图名和图中的地理事物定位置。例如,图1显示的为华北某地,南部临海;图2显示的为福建某地区,说明该地位于我国东南地区;图3显示的为沪宁交通走廊,即上海到南京的交通线路分布。
2.看分布,析因素
(1)从图例中提取聚落(商业网点)信息,观察聚落(商业网点)的分布特点。
(2)联系图中交通线、等高线的分布特点,分析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例如,图1中聚落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区,多沿公路分布,影响因素为地形和交通;图2中A处聚落(商业网点)多沿公路分布,B处聚落(商业网点)多沿河流分布;图3中城市多沿高速公路及铁路分布,规模较大的城市附近有飞机场,城市不断向外扩展。
3.比差异,找趋势
(1)对比分析不同位置聚落及商业网点密度差异。
(2)分析未来的发展及扩展方向。例如,图1中聚落沿公路扩展;图2中C处随着公路的发展及河港的废弃,商业网点和城市会由沿河港集聚发展变为沿公路扩展;图3中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会导致城市沿交通线连片发展,形成城市群或城市带。
下图示意杭州市1987年和2008年城市形态分布。读图,完成(1)~(2)题。
考题展示
(1)甲铁路线对杭州市的主要影响是 (  )
A.直接促进钱塘江南岸的发展
B.加强杭州与外界联系
C.完善了杭州的市内交通
D.引起铁路沿线房价的上涨
(2)与1987年相比,2008年杭州市城市形态的变化为 (  )
A.城市用地面积充足,相对均衡地向四周发展
B.西湖西面和南面发展较慢,主要为保护西湖的旅游环境
C.钱塘江南岸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D.钱塘江水运便利,城市沿江发展迅速
B 
C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甲为杭州对外交通铁路,可以完善城市对外交通,加强杭州与外界联系,带动沿线经济发展,B项正确,A、C两项错误;铁路能带动站点附近的房价,而不是整个沿线的房价,D项错误。第(2)题,据图可知,1987年前,城市空间形态主要在西湖以东、以北区域发展,2008年后,城市空间形态主要向东北和东南发展,西南部是山区,所以限制城市向西南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地形;钱塘江南岸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目前钱塘江泥沙淤积,航道浅,航运价值不大。
课堂小结 梳脉络
随堂达标 测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沪昆高铁串起了沿线美丽的风景线,被誉为中国最有旅游价值的高铁旅游线。该高铁通过贵州省西部的北盘江特大桥仅用8秒,而我国建设者为建造该大桥在大山中奋斗了6年。下面为沪昆高铁示意图及北盘江特大桥景观图。据此回答1~2题。
1.沪昆高铁途经地区 (  )
A.跨越我国地势三级阶梯
B.以平原、丘陵为主
C.地形崎岖,桥隧众多
D.经济都很发达
2.沪昆高铁建成后有利于 (  )
A.带动沿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B.促进沿线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
C.促进上海房价下降
D.提高西部地区的科技水平
C 
A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沪昆高铁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故A错误;沿途经过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南丘陵地区、云贵高原地区,途经地区以平原、丘陵、高原为主,故B错误;结合题干及北盘江特大桥景观图可知沿线地区地形崎岖,桥隧众多,故C正确;云贵地区经济较落后,故D错误。第2题,沪昆高铁沿线旅游景点众多,高铁建成后将大大缩短人们的通行时间,增加人们出行的机会,因而可以带动沿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故A正确。沪昆高铁为客运专线,对促进沿线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作用不大;沪昆高铁的建成与上海房价、西部科技水平关系不大,故B、C、D均错误。
因京汉铁路经过石家庄,后来石太、石德两条铁路又在石家庄与京汉线交会,石家庄由一个小村庄发展成为重要的铁路枢纽,如今是河北省的行政中心。2015年年末,石家庄市常住人口超过1 000万。读图,回答3~4题。
3.石家庄得以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B.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矿业发达
C.铁路的修建和发展
D.原有的工农业基础好
C 
4.上述事例说明了 (  )
A.一个地区交通干线的变化,会影响该地区城市的兴衰
B.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带动整个地区城市的发展壮大
C.交通发达的铁路枢纽都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
D.能否成为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
A 
[解析] 第3题,阅读图文材料可知,石家庄得以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铁路的修建和发展。第4题,由材料可知,一个地区交通干线的变化,会影响该地区城市的兴衰,A项正确;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促进一些城市的发展,但也有一些城市会因主要交通线的发展变化而停滞甚至衰落,B项错误;很多交通发达的铁路枢纽并不是省级行政中心,如株洲、徐州、蚌埠等,C项错误;能否成为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取决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D项错误。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与青弋江汇合处。下图是芜湖城市形态变化图。读图回答5~6题。
5.铁路建设对芜湖市的影响是 (  )
A.铁路的修建,促进了芜湖市的形成与发展
B.铁路线阻隔了东西交通,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C.铁路运输超越水运,极大地促进了芜湖市的物资集散
D.促进铁路沿线经济发展,使芜湖市不断向东发展
6.芜湖位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功能是
(  )
A.工业发展中心 B.水陆交通中心
C.商品交易中心 D.港口集散中心
D 
D 
[解析] 第5题,芜湖市形成于铁路修建之前,不是铁路修建促进了城市形成;铁路线不会阻隔东西交通,制约城市的发展;材料不能显示出铁路运输超越水运;促进铁路沿线经济发展,使芜湖市不断向东发展。第6题,芜湖位于长江干支流汇合处,水陆交通便利,在区域发展中是水运和陆运的转运站,所以重要功能是港口集散中心;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中心是上海、南京、杭州;芜湖水陆交通便利,但不是区域交通中心或商品交易中心。
二、综合题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隋唐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在长达1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江浙地区的经济发展闻名中华。以稻米、桑蚕生产为代表的农业和以丝绸、陶瓷为代表的手工业名扬天下。下图为沪宁杭地区的历史文化名城分布图。
(1)“人家尽枕河、水港小桥多”,简析该区域内众多古城形成这种聚落景观的地理原因。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简析隋唐以后扬州成为我国古代著名商都的区位条件。
(3)19世纪中期以后江浙古城纷纷衰落。简析该区域影响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案] (1)该区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陆上交通不便;傍水而居,水运便利,用水方便。
(2)扬州位于长江和京杭运河这两条重要的古代交通线交汇点附近,交通便利,服务范围广;地处当时的全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市场。
(3)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铁路和近代海运的兴起);工业技术革命的兴起(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业;茶叶、丝绸、陶瓷生产技术外传及新产地的竞争)导致经济优势丧失。
[解析] 第(1)题,沪宁杭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势低平,多河流,河网密布,人们大多傍水而居,以内河航运代替陆路运输。第(2)题,主要从位置、交通、市场、人口、经济基础等方面分析。第(3)题,19世纪中期以后,铁路和近代海运日渐兴起,且运价低廉,运量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业,茶叶、丝绸、陶瓷生产技术外传,市场竞争力大导致经济衰退。
课时作业 测等级第四章质量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 分)
罗摩桥是由一连串礁石与沙洲组成,时隐时现。在神话史诗中,罗摩桥是印度教英雄罗摩王子修建的浮桥。2005年7月,印度政府拟斥资开凿横穿罗摩桥的运河(图),但遭到印度教教徒的强烈抗争至今。读图完成1~2题。
1.修建该运河面临的自然障碍主要是( A )
A.大风大浪 B.地质不稳
C.炎热干燥 D.海水较深
2.该运河的修建遭到反对主要是由于印度政府忽略了( C )
A.政策因素 B.经济因素
C.文化因素 D.环境因素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地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盛行西南风,风力大,再加上该区地形狭窄,风浪大,A项正确。该桥是一连串礁石与沙洲组成,是长期沉积作用的结果,地质条件稳定,B项错误;该区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年降水量大,C项错误;罗摩桥是由一连串礁石与沙洲组成,时隐时现,说明海水较浅,D项错误。第2题,由材料可知,在神话史诗中,罗摩桥是印度教英雄罗摩王子修建的浮桥,所以遭到印度教教徒的强烈抗争,印度政府忽视了宗教、文化因素的影响,C项正确。
沪宁(上海至南京)高铁多段地基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CFG)桩施工技术。读铁路CFG柱桩图,完成3~4题。
3.实施CFG桩复合地基的主要目的是防止( B )
A.冬季冻土膨胀 B.软土地基沉降
C.过多的占用耕地 D.洪水毁坏路基
4.沪宁城际铁路建成通车,交通运输压力明显减轻的是( D )
A.铁路运输 B.长江水运
C.航空运输 D.城际公路
[解析] 第3题,沪宁高铁位于东南沿海地区,该区域属于软土地质,容易沉降,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可对铁轨进行支撑,防止地面沉降,故选B。第4题,上海与南京之间距离相对较近,公路适合短途运输,因此这两城市以公路运输为主,沪宁(上海至南京)高铁开通可明显减轻公路运输压力,故选D。
(2021·四川凉山州高一期末)2018年12月31日,雅安到康定的高速公路全线试通车,成都经雅安到康定只要约3.5小时,比原来节约近一半时间。该项目桥隧比高达82%,是目前全省乃至全国桥隧比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高速公路之一。据四川部分高速公路线路图(下图),完成5~7题。
5.成都到康定的高速公路不同路段限速有差异,主要原因是( D )
A.路面宽度不同 B.城市距离不同
C. 交通流量不同 D.地势起伏不同
6.雅安到康定的高速公路修建的保障条件是( C )
A.工业基础 B.劳力条件
C.科学技术 D.电力资源
7.雅安到康定的高速公路的通车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C )
①缩短了旅客往返的时间 ②有利于成都城市等级的提高 ③促进了区域间人员沟通和往来 ④有利于康定的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第5题,成都到康定之间不同路段地势起伏状况不同,为了安全考虑,各路段限速有差异,故D正确。第6题,由题干可知, 雅安到康定的高速公路桥隧比高达82%,是目前全省乃至全国桥隧比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高速公路之一。 修建该高速公路对技术要求高,故科学技术是重要的保障条件,故C正确。第7题,雅安到康定的高速公路通车后,成都经雅安到康定只要约3.5小时,比原来节约了近一半时间,缩短了旅客往返的时间,促进了区域间人员沟通和往来,有利于康定的经济发展,①③④正确。雅安到康定的高速公路对成都影响较小,不会提高成都的城市等级,②错误。故C正确。
金丝雀码头位于伦敦市东区的泰晤士河(见图),距伦敦老城区约5千米,这里曾是世界最繁荣的码头之一。20世纪60年代,金丝雀码头地区走向衰落;80年代,政府决定将其改造成与伦敦金融城相配合的新兴CBD;90年代,世界金融巨头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等国际知名金融企业在此落户。目前,金丝雀码头已转型为伦敦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据此回答8~9题。
8.20世纪60年代,金丝雀码头地区走向衰落的原因可能是( A )
A.交通运输方式进步 B.河道弯曲,淤积严重
C.伦敦金融城的冲击 D.地区经济发展缓慢
[解析] 金丝雀码头位于伦敦市东区的泰晤士河,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航空、陆运的发展及深海港口的出现,金丝雀码头地区走向衰落,A项正确。
9.如今,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云集金丝雀码头,其主要原因是( C )
A.延长交易时间 B.共享客户信息
C.获得集群效应 D.河港地位恢复
[解析] 由材料“90年代,世界金融巨头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等国际知名金融企业在此落户”可知,金融企业云集金丝雀码头的主要原因是获得集群效应,C项正确。
吐鲁番机场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于60年代停飞,随着吐鲁番经济的快速发展,该机场又被重新启用,并于2008年迁址交河建为民用机场(下图)。吐鲁番交河机场是距离乌鲁木齐最近的备用机场,目前已有4家航空公司在此开通航线,通航12座城市。据此完成10~11题。
10.促使吐鲁番机场停飞多年后重新启用的主要因素是( A )
A.运输需求的增长
B.缓解公路运输压力
C.弥补航空交通空白
D.维护新疆国家安全
11.交河机场建设通航的积极影响主要是( B )
A.扩大农产品外销,增加居民收入
B.拉动旅游业发展,提升经济发展速度
C.吸引劳动力迁入,加快城镇化速度
D.增进吐鲁番与乌鲁木齐的协同发展
[解析] 第10题,由材料可知,吐鲁番机场重新启用是由于吐鲁番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快速发展会导致客货运输需求增大,A正确。故选A。第11题,航空运输运量小,运费高,不适合运送农产品,A错误;航空运输速度快,新疆旅游资源丰富,但深居我国西北内陆,与经济发达地区距离遥远,因此交河机场建设通航可以拉动旅游业发展,提升经济发展速度,B正确;机场建设通航对吸引劳动力迁入影响不大,C错误;交河机场建设通航对吐鲁番和乌鲁木齐的协同发展作用不大,D错误。故选B。
(2021·四川宜宾高一期末)浙江长兴县煤山镇至小浦码头正式投运了一条全长约22千米的全封闭、全架空、耐高温、无污染的物流输送带,被称为“空中运输走廊”。通过该“走廊”可以把水泥生产线上的熟料直接传送到码头,然后再通过内河运输把熟料送往上海、嘉兴等地。该项目是全国首个实现全电运输、全电仓储、全电装卸、全电泊船的“全电物流”模式。读“空中运输走廊”示意图(图1)和“走廊”局部景观图(图2),完成12~13题。
12.“空中运输走廊”采用全架空设计 ,最主要目的是( A )
A.降低传送坡度 B.提高传送速度
C.减少噪声污染 D.降低安全隐患
13.“空中运输走廊”的投入运行,对长兴县水泥行业的主要影响是( A )
A.降低物流成本
B.扩大生产规模
C.减少生产中的废弃物排放
D.促进产业升级
[解析] 第12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空中运输走廊”经过山区,其采用全架空设计,可降低传送坡度,A正确;全架空设计对传送速度和减少噪声污染影响较小,B、C错误;该运输项目建于山区,采用全架空设计可以降低安全隐患,但这并不是其主要目的,D错误。第13题,“空中运输走廊”自动化传送带可降低物流成本,A正确;运输方式不是水泥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故对生产规模的影响较小,B错误;可减少运输途中的浪费,但不能减少生产中的废弃物排放,C错误;运输方式的变化对促进产业升级影响较小,D错误。
读位于平原地区的我国南方某城市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与1979年比较,2019年该城市( A )
A.交通发展促使城区面积向东大规模扩展
B.城区发展和交通建设不受河流影响
C.多层次的立体交通网络尚未形成
D.老商业中心服务范围变小
15.2019年,该城市新建商业中心( C )
A.沿河流两岸分布
B.沿环线高架路分布
C.位于城市交通干线交会处
D.围绕老商业中心均匀分布
[解析] 第14题,读图可知,2019年与1979年相比,城区面积扩大并向东发展;城市范围以及城市道路主要位于河流以北,因此城区发展和交通建设受河流影响较大;在交通方面出现了地铁,发展了立体交通;城市范围扩大,老商业中心服务范围应变大。第15题,结合图例,读图可知城市新建商业中心位于城市交通干线交会处。
二、综合题(4个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挪威、芬兰两国计划在北极圈内修建一条“北极铁路”(下图),与芬兰南方铁路网相连,并与赫尔辛基至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海底隧道对接,可将欧洲大陆与北冰洋相连,再经由北冰洋东北航道与东北亚联通,形成“北极丝路”。挪威和芬兰两国力邀中国企业合作共建“北极铁路”。
(1)简述修建“北极铁路”的地理意义。
(2)分析在修建“北极铁路”中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因素。
(3)写出挪威、芬兰两国通过“北极丝路”可向中国输出的大宗自然资源。
(4)你是否赞成中国企业参与合作共建“北极铁路”?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 (1)将沟通波罗的海与北冰洋,缩短东北亚与欧洲西部的航海距离;完善欧洲铁路运输网;极大促进挪威、芬兰两国和“北极丝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人文交往和经济发展。(2) 地处北极圈内,需克服极寒、暴风、冰雪等极端恶劣条件;需穿越茫茫原始针叶林,冻土、沼泽和冰湖广布;夏季短促,极夜期长,适合施工的时间短。(3)油气资源、木材和海洋渔业资源。(4)赞成。 理由:符合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芬兰、挪威两国的发展需求;北极地区油气等资源丰富,彼此都有利益的诉求;中国企业资金雄厚,有克服极寒、冻土等复杂条件的建路技术。或不赞成。理由:中国与欧洲西部国家(芬兰、挪威等)在社会、文化等方面有巨大差异;“北极铁路”沿线的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投资多,风险大。
[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修建“北极铁路”,将沟通波罗的海与北冰洋,缩短东北亚与欧洲西部的航海距离。与芬兰南方铁路网相连,并与赫尔辛基至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海底隧道对接,完善欧洲铁路运输网。极大促进挪威、芬兰两国和“北极丝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人文交往和经济发展。第(2)题,规划的“北极铁路”地处北极圈内,从自然条件方面看,需克服极寒、暴风、冰雪等极端恶劣条件;需穿越茫茫原始针叶林区,冻土、沼泽和冰湖广布;而且北极地区夏季短促,极夜期长,适合施工的时间短。第(3)题,挪威、芬兰两国距北海油田、北海渔场近,且森林资源丰富。通过“北极丝路”可向中国输出的大宗自然资源是油气资源、木材和海洋渔业资源。第(4)题,本题为开放性设问,选择一种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若赞成,可从“北极铁路”建设符合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北极地区油气等资源丰富、中国企业资金雄厚且建路技术水平较高、铁路修建有利于双方经济发展等方面考虑。若不赞成,可从中国与欧洲西部国家在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北极铁路沿线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投资多、风险大等方面考虑。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苏伊士运河(下图)北起塞得港,南至苏伊士城,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1869年修筑通航,允许单向通行25万吨的货轮,是世界上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苏伊士运河在建设过程中困难重重,埃及成千上万的劳工为此付出了生命。在运河运营期间,埃及政府于2014年在原苏伊士运河的东侧开建了允许双向通行的新苏伊士运河工程。同时还启动建设了占地460.6平方千米的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其中包括工业区、科技谷等规划项目,并将建立“苏伊士运河走廊经济带”。当下中国正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而中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
(1)简析苏伊士运河成为世界上使用最频繁航线之一的原因。
(2)推测修建苏伊士运河面临的主要困难。
(3)分析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对欧洲地区产生的影响。
(4)简述新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对于埃及的意义。
[答案] (1)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是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地区的最近航线;欧洲经济发达,运作效率高,货运量大,船只往来频繁;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往来的重要通道;相比绕道好望角节省航程,且风浪小,安全性高。
(2)热带沙漠气候,气候条件恶劣;水资源短缺;技术水平低,工程建设难度大;设备落后,劳工工作量大;卫生条件差,疫病风险大。
(3)便于欧洲地区进口波斯湾的石油;利于欧洲地区工业制成品和农牧产品出口;印度洋生物利用苏伊士运河“大规模入侵”欧洲海域,对欧洲海域造成生态威胁。
(4)提高运河通航能力;缩短船舶通过运河的时间;增加外汇收入;拉动就业;促进运河沿岸整体开发创收。
[解析] 第(1)题,苏伊士运河成为世界上使用最频繁航线之一的原因从苏伊士运河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航线的优势方面分析。位置的特殊性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是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地区的最近航线;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往来的重要通道。航线的优势是相比绕道好望角节省航程,且风浪小,安全性高;航线连接的欧洲经济发达,运作效率高,货运量大,船只往来频繁。第(2)题,埃及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气候条件恶劣、水资源短缺和卫生条件差,疫病风险大。苏伊士运河修建的年代,技术水平低,工程建设难度大;设备落后,劳工工作量大。第(3)题,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便于欧洲地区进口波斯湾的石油;利于欧洲地区工业制成品和农牧产品出口。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水域,可能带来生物物种的交流,对欧洲海域造成生态威胁。第(4)题,埃及政府于2014年在原苏伊士运河的东侧开建了允许双向通行的新苏伊士运河工程,运河通航能力明显提高。通航能力的提高可以缩短船舶通过运河的时间;增加外汇收入。同时苏伊士运河经济区的建设可以拉动就业;促进运河沿岸整体开发创收。
18.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2019 年12月26日上午,我国首座公铁两用悬索桥(桥梁结构中间无桥墩)——五峰山长江大桥主桥正式合龙。作为连淮扬镇高铁的过江通道,大桥与铁路同步通车后,从连云港到南京将只需要2小时。该桥建设难度极大,建设过程采用了一系列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是我国建桥史上又一座里程碑式的建筑。
材料二 五峰山长江大桥全长6 409 m,主跨1 092 m, 上层为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为100 km,下层为四线高速铁路,设计时速为250 km。下图为五峰山长江大桥位置图。
(1)该大桥采用悬索结构桥梁(桥梁结构中间无桥墩),试简述其好处。
(2)结合材料推测五峰山长江大桥建设难度大的原因。
(3)简述五峰山长江大桥的建设对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答案] (1)河流航运发达,往来船只多,不建设桥墩,利于轮船航行;减少桥梁中间桥墩的建设,节约了成本和减少了工程量。
(2)长度长,跨度大,施工难度大;公铁两用悬索桥,负荷重,技术要求高;长江航运繁忙,对桥梁建设影响大;降水量大,河水深度大,影响施工。
(3)缩短通行时间,减轻南北交通运输压力;合理布局交通线,完善苏北、苏中、苏南铁路网;推动苏北、苏中加速融入长三角核心区域,推进省内全城一体化发展;推动沿江经济带发展。
[解析] 第(1)题,悬索桥可以建在跨度大、水深的地方,由桥柱、铁索与桥面组成,中间不建桥墩,减少了工程量和建设成本,且有利于船舶航行。第(2)题,桥梁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可从资金、技术、移民、地形地质、气候、水文条件等方面考虑。五峰山长江大桥长度长、跨度大,施工难度大;上下两层悬索桥,应对桥梁变形技术要求高;该区城位于长三角,经济发达,航运量大,影响桥梁施工;该区域为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河水补给多,河水深,施工难度大。第(3)题,主要从完善交通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缩短通行时间、提高城镇化水平等方面分析。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支线机场是指年旅客吞吐量在300万人以下,或大于300万人但所处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的机场。目前新疆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民用机场除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外,全部为支线机场。截至2019年7月,新疆支线机场通过航线“串飞、环飞”,开通了不经停乌鲁木齐而直飞新疆外的航线55条、支线机场间互飞航线50条。2018年地窝堡国际机场在我国千万级以上机场中出港准点率排名第一,但在冬季常受天气影响,准点率全国垫底。2019年12月11日地窝堡国际机场展开空铁联运,将138名旅客通过火车转运至吐鲁番机场,使其乘飞机离开新疆。如图为新疆部分交通线路分布图。
(1)分析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成为新疆唯一的干线机场的有利区位条件。
(2)从气候角度分析地窝堡国际机场全年出港准点率高而冬季准点率垫底的原因。
(3)说明吐鲁番机场冬季成为空铁联运航空转运点的有利条件。
[答案] (1)交通通达度好,有利于旅客的集散;本身人口众多,客源广,吞吐量大;位于省级行政中心,受行政因素的影响。
(2)新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少,晴天多,能见度高,因此全年出港准点率高;冬季多风雪、冻雾天气,影响飞机飞行。
(3)铁路运输便利;与乌鲁木齐距离近;北部有山脉(天山)阻挡冷空气,受恶劣天气影响小。
[解析] 第(1)题,可从交通、客源、行政因素等方面分析。第(2)题,本问限定词为“气候角度”,新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少,晴天多,故而出港准点率高;乌鲁木齐位于天山北部,处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多风雪天气,局部地形导致逆温,还容易出现冻雾,故而冬季准点率全国垫底。第(3)题,据图可知,吐鲁番与乌鲁木齐距离较近且有铁路连接,转运速度快;吐鲁番机场位于天山山脉南部,冬季风雪天气少,有利于飞机的起飞和降落。(共39张PPT)
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章末整合提升
网络构建 统全局
专题突破 提素养
真题演练 悟高考
网络构建 统全局
专题突破 提素养
专题一 交通运输站点的区位选择 
1.汽车站区位因素分析
结合北京市主要长途汽车站的分布图,分析汽车站的区位条件,如下表所示。
区位 表现
自然区位 地形平坦开阔
社会经 济区位 分布在市中心边缘,围绕市区在各方向都有分布,最大程度地方便旅客,对内、对外交通联系便利
有些汽车站靠近火车站,便于旅客的转乘和货物的集散
2.港口区位因素的分析
举例:分析瓜德尔港的优势区位因素如下。
优势区位 表现
自然 区位 地理位置 瓜德尔港扼守波斯湾出口,地理位置重要,为阿富汗、中亚各国、中国新疆等地区最近的出海口
水域条件 三面环海,港阔水深,终年不冻,利于船舶航行;岬角港湾,风浪小,利于船舶停泊
陆域条件 地处沿海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便于筑港
社会经济区位 经济腹地 靠近印度洋主航线和世界主要石油产地,且有中巴油气管道、中巴铁路、公路与我国相通,经济腹地较为广阔
3.航空港区位因素分析
举例:首都第二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选址条件分析如下。
区位 表现
自然 区位 坐落在北京市南部与廊坊交界的白洋淀区域,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排水条件好
云、雾和暴雨少,风速较小
地质条件稳定
社会经济 区位 机场配套交通网络完善,交通便利
远离大城市,污染小,大气能见度高,利于飞机起飞和降落
 (2021·广东韶关高一期末)2019年12月,成贵高铁(成都—贵阳)全线通车。成贵高铁全线共建有桥梁486座,隧道183座,桥隧比达81.5%,被称为“云上高铁”。沿线煤炭、天然气等资源开采多,途经的河流中珍稀特有鱼类多。据此完成(1)~(2)题。
典例剖析
例题1
(1)成贵高铁被称为“云上高铁”,其原因是沿线 (  )
①多喀斯特地貌,地形起伏较大 ②矿藏分布广,跨越采空区多 ③旅游资源丰富,多自然保护区 ④气候垂直分异大,温差明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2)成贵高铁大多数桥梁一跨过河,墩不涉水(图2)的主要目的是
(  )
A.避免流水冲蚀桥墩 B.保持河道水流畅通
C.保护河流珍稀物种 D.增加桥梁视觉美感
[解析] 第(1)题,成都与贵阳之间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多喀斯特地貌,河流众多,地质条件复杂多样,遇到山地要修建隧道,遇到深谷或河流要修建桥梁;我国西南地区有色金属丰富,分布广,采空区多,故修建高铁线路时需采用架桥的方式。故①②正确。第(2)题,由材料可知,途经的河流中珍稀特有鱼类多, 选择以“桥梁一跨过河”的方式,可避免在保护区范围内设置桥墩等涉水建筑物,从而减少对河道、水文的改变,将工程建设对河流中各类特有鱼类的影响降到最低。故C项正确。
C 
1.下图是东亚某沿海地区示意图,图中乙是传统港口城市,丙是新建港口城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对点训练
(1)指出制约乙城港口进一步发展的自然原因。
(2)丙城是以装卸、仓储、造船为主的港口城市,其港口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有哪些?
(3)A线和B线是连接甲城和丁城的公路选线方案。较合理的是哪条线?简述你的理由。
[答案] (1)水位较浅,大型船舶容易搁浅;位于河口,泥沙易淤积,清淤成本高。
(2)水位深,有铁路通过,可深入内陆。
(3)B线。理由:地形起伏和缓,工程量小。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乙城港口水位较浅,且位于河口,泥沙容易淤积。第(2)题,丙城港口水位较深,同时有铁路经过。第(3)题,A线经过山脊,沿线地形起伏大;B线沿线地势平坦,工程量小。
专题二 交通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因素 影响
对自然环 境的影响 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地表水的分布,引发洪涝灾害;山区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山区地表状况,引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对农业 的影响 交通线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最明显,商品农业一般沿交通线分布;乳畜业、园艺业等产品容易变质,需要及时运输,也要沿交通线分布;自给农业对交通线分布要求较低。交通线的延伸,扩大了商品农业的销售范围
因素 影响
对工业 的影响 交通线对工业的影响最明显。交通运输成本是工业的一项重要支出,因此,工业企业都要布局在主要交通线附近
对城市 的影响 沿重要的交通线可以形成城市轴线;交通线交会处或相交处往往可以形成新的城市;交通线的变化会影响城市的兴衰
对商业 的影响 商业的发展离不开便利的交通。商业网点和商业中心一般都布局在重要的交通线沿线
对旅游业 的影响  交通通达性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新的交通线的修建,可以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
高铁的开通对城镇产业布局具有一定的影响。下表为高铁开通前后南京站区新增企业分布特征变化情况(表中数字为各产业所占百分比)。据此完成(1)~(2)题。
典例剖析
例题2
行业 500 m (核心区) 500~1 500 m (影响区) 1 500~2 500 m(外围区)
开通前 开通后 开通前 开通后 开通前 开通后
批发和零售业 25 0 53.1 45.3 52.8 48.1
住宿餐饮业 0 0 2.4 4.8 2.7 5.2
行业 500 m (核心区) 500~1 500 m (影响区) 1 500~2 500 m(外围区)
开通前 开通后 开通前 开通后 开通前 开通后
商务服务业 0 50 18.4 26.3 16.4 21.9
交通运输业 25 50 0.8 1.6 0.8 3.8
居民服务业 25 0 7.6 3.9 5.2 4.0
计算机服务业 0 0 4.7 7.5 7.3 5.2
房地产业 25 0 1.6 2.5 4.6 3.8
科技服务业 0 0 11.4 8.1 10.2 8.0
(1)高铁开通后,对核心区拉动作用最大的企业是 (  )
A.房地产业 B.商务服务业
C.交通运输业 D.居民服务业
(2)高铁开通后,站区批发和零售业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租增加 B.人口增长
C.人工成本增加 D.交通条件改善
B 
A 
[解析] 第(1)题,根据题意,读表可知,高铁开通后,核心区商务服务业新增企业比重由0上升到50,为八个行业中上升最大的行业。故高铁开通后,对核心区拉动作用最大的企业是商务服务业,B正确。第(2)题,读表可知,高铁开通后站区批发和零售业比重下降,这主要是因为批发零售业占地面积较大,而高铁开通后地租上涨,批发零售业地租成本上升,需要重新进行区位选择,故A正确;人口增长、交通条件改善对批发和零售业是有利条件,不会导致站区批发和零售业比重下降,B、D错误;高铁开通后,对人工成本影响不大,故C错误。
2.高铁客运站不仅是城市对外的枢纽,更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对城市产业活动有较强的集聚性。读我国某城市高铁站示意图,回答(1)~(2)题。
对点训练
(1)在高铁站核心区域最适宜布局的产业活动是 (  )
A.工业 B.园艺
C.物流 D.商务
(2)高铁站将会导致该城市出现 (  )
A.郊区城市化 B.城市空心化
C.逆城市化 D.过度城市化
[解析] 第(1)题,高铁客运站交通便利、以客运为主,人员流动量大,适合发展商务活动。第(2)题,图中显示高铁站位于城区边缘,此处修建高铁站,会促进该区域城市化建设,同时与城区之间的公路沿线也会得到发展,从而使该城市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D 
A 
真题演练 悟高考
(2021·广东卷)随着我国高铁与民航快速发展,两城市互通高铁直达列车和航空航班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形成日趋复杂的高铁—民航竞争网络。下图示意我国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拓展模式。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演变特征为 (  )
A.空间竞争由分散到集中
B.空间竞争范围由小变大
C.空间网络趋向于双极化
D.边缘城市参与机会渐少
2.该拓展模式主要体现了地理事物空间扩张的 (  )
A.均衡性 B.集中性
C.临近性 D.等级性
B 
D 
[解析] 第1题,读图分析,我国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由早期的京沪到中期的省会、经济发达城市等,再到后期的边缘城市,网络空间从集中到分散,竞争网络空间范围由小变大,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趋向于多极化,边缘城市参与我国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的机会逐渐增多。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2题,读图分析,我国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的拓展模式首先是直辖市北京、上海,其次是省会、经济发达城市和旅游城市,最后扩展到边缘城市。这体现了地理事物空间扩张的等级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1·全国乙卷)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按其离海港距离可分为近海陆港(小于100千米)、远海陆港(一般500千米以上)等。据此完成3~5题。
3.建设陆港使海港 (  )
①扩大承载规模 ②缓解用地紧张
③增加用地成本 ④提高设备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4.与近海陆港相比,远海陆港更能使海港 (  )
A.缓解交通拥堵 B.提高通关效率
C.拓展腹地范围 D.减少环境污染
5.以下产业中,更宜依托远海陆港发展的是 (  )
A.服务外包产业 B.高科技产业
C.资源加工产业 D.前瞻性产业
C 
C 
[解析] 第3题,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提升了港口的服务能力,影响范围更大,扩大了承载规模,①正确。不再扩大海港的规模,减少土地使用,缓解用地紧张的问题,用地成本下降,②正确,③错误。海港的规模没有进一步扩大,设备水平没有较大影响,④错误,故选择A项。第4题,陆港对交通状况没影响,A错误。报关效率是由工作人员的操作和管理决定的,B错误。陆港可以使港口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拓展腹地范围,C正确。陆港远近与污染无关,D错误。第5题,远海陆港距离海港远,交通不便,资源加工产业对时间要求不严格,可以依托远海陆港发展,C正确。服务外包,高科技、前瞻性产业时效性强,需要更加快速便捷的交通,A、B、D错误。
6.(2021·河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堡(州)是德国的金融中心、世界级城市,为进一步提升全球地位,在老港外迁后,启动汉堡新城建设项目(下图)。汉堡新城将半荒废的老港工业区设计成10大特色板块,在突出板块主要功能的基础上,融入居住、办公、零售、餐饮、休闲、教育等功能,保留较大面积的广场、步道、绿地,将红砖结构工业遗产重新改造利用。
(1)推测老港外迁的主要原因。
(2)简述利于汉堡新城建设的区位条件。
(3)说明特色板块空间利用方式对汉堡新城发展的作用。
[答案] (1)港口的运输需求大,老港基础设施陈旧,货物吞吐量有限,难以满足货物运输需求;政策的引导作用;老港工业区土地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低。
(2)政策支持;老港区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有利于新城的建设;老港工业区地租低;新城紧邻易北河,水运条件好,有利于物资的输入与城市的建设。
(3)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经济效益提高;市民休憩空间充足,提高人居环境;合理利用工业遗产,有利于发展工业旅游。
[解析] 第(1)题,注意材料信息“汉堡(州)是德国的金融中心、世界级城市,为进一步提升全球地位”,汉堡(州)是德国的金融中心、世界级城市,其港口的运输需求大,老港基础设施陈旧,货物吞吐量有限,难以满足货物运输需求;“为进一步提升全球地位”意味着老港外迁受到政策的引导作用;注意材料信息“汉堡新城将半荒废的老港工业区设计成10大特色板块”,老港工业区呈半荒废状态,土地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低。第(2)题,“为进一步提升全球地位”意味着老港外迁受到政策的引导作用,汉堡新城建设受到政策的支持;其次,老港区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有利于新城的建设;老港工业区呈半荒废状态,地租低;读图可知,汉堡新城紧邻易北河,水运条件好,有利于物资的输入与城市的建设。
第(3)题,汉堡新城设计10大特色板块,各区特色鲜明,且融入居住、办公、零售、餐饮、休闲、教育等功能,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保留较大面积的广场、步道、绿地,为市民提供了充足的休憩空间;根据材料“将红砖结构工业遗产重新改造利用”可知,合理利用工业遗产,有利于发展工业旅游,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第四章 第一节
合格考达标练
一、单项选择题
京张高铁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交通配套工程之一。该铁路建成通车后,从北京到河北省张家口由原来的3个多小时缩短到1小时以内。沿线的八达岭长城站是世界上第一个埋藏深度超过100米的高铁地下车站。下图示意京张高铁沿线站点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北京北站至延庆站之间站点密度大的根本原因是( A )
A.人口密度大 B.工业密度大
C.景点密度大 D.建筑密度大
2.八达岭长城站埋藏深度大的原因是( C )
A.保持温度恒定 B.节约建设用地
C.减轻地面震动 D.避免雨水渗漏
[解析] 第1题,铁路沿线站点密度的大小取决于沿线人流量的多少,所以北京北站至延庆站之间站点密度大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密度大,A正确。第2题,八达岭长城站埋藏深度超过100米主要是为了减轻地面震动来保护八达岭长城,C正确。
下图是某国环形特色公路,这条公路采用双螺旋设计,垂直高度45 m,该公路限速为30 km/h。据此回答3~4题。
3.图示特色公路最可能出现在( B )
A.沙特阿拉伯 B.日本
C.荷兰 D.孟加拉国
4.该环形公路的设计遵循的原则有( D )
①节省土地资源,保护沿线植被 ②使环形公路与周边连接的自然环境相协调 ③增加驾驶人员开车的趣味性和刺激性 ④减小线路坡度,保障行车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采用双螺旋设计,目的是为了降低坡度,说明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沙特阿拉伯、荷兰和孟加拉国地势起伏小,且沙特阿拉伯境内沙漠广布。第4题,该环形公路采用双螺旋设计,可降低线路坡度,增加通车的安全性;采用架高的设计,可节约土地资源,保护沿线植被。
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由北京南站始发,终点站为天津站,正线全长113.54千米,其中约86%为高架线路。下图是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经过某城市时的照片。据此回答5~7题。
5.影响京津城际高速铁路修建的最主要因素是( D )
A.自然因素
B.科技因素和劳动力因素
C.环境因素
D.社会经济因素
6.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经过图示地区时,采用高架桥的目的是( A )
A.提高高速铁路运输的速度和安全性
B.观赏高速铁路沿线的风景
C.节约高速铁路沿线的耕地资源
D.降低高速铁路交通建设的难度
7.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是中国科技水平最高的“公交化”城际快线,该铁路的建成会( A )
A.促进跨城就业 B.提升沿线房价
C.增加货物运量 D.加剧大气污染
[解析] 第5题,依据课本知识可知,影响京津城际高速铁路修建的最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第6题,京津城际铁路设计成“空中铁路”,其主要原因是减少占用耕地和减轻对其他交通线路的干扰;从图中可以看出,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经过的图示地区为城区,采用高架桥的目的是提高高速铁路运输的速度和安全性。第7题,“公交化”说明该铁路主要用于客运,从而促进跨城就业;由于该铁路是电气化铁路,故对大气污染很轻;铁路站点周围房价会提高,对不设站点的沿线地区的房价影响不大。
二、综合题
8.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结合图中所示信息,说明京、津两城市间铁路线较密集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答出两点即可)
2016年唐山至承德的铁路正式开通,使京津冀地区的铁路网进一步完善。
(2)唐山至承德之间铁路修建的工程难度较大。据图中所示信息说明原因。
[答案] (1)京、津两城市是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过境和中转的客、货列车多);京、津两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多,客、货流量大(交通需求量大;交通需求的多样化);京、津两城市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答出两点即可)
(2)穿越山地,地表起伏大;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解析] 第(1)题,首先,京、津两城市间铁路线较密集,说明两城市之间交通运输的需求量大;其次,京、津两城市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产生的客、货流量大,使得很多铁路线选择经过京、津两城市,京、津两城市也成为我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此外,京、津两城市具有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等优势,有利于铁路建设。第(2)题,不利的自然条件会增大铁路修建的工程难度。由图中信息可知,唐山至承德之间的铁路穿越山地,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加大了施工难度。
等级考达标练
一、单项选择题
西藏大部分进出物资经青藏线运输,青藏铁路在布局上与青藏公路近距离并排分布。读“西藏公路、铁路运输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运量×距离)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青藏铁路与青藏公路近距离并排分布,该布局的主要优势有( A )
①利于修建后公铁联运 ②地形、地质条件较好
③利于新建公路物资运输 ④利于西藏整体经济平衡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读图可知,青藏铁路建成后,当地公路运输量增大,以短途运输为主;铁路运输量增大,以长途运输为主,因此青藏铁路与青藏公路近距离并排分布,利于货物的集散,①正确。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冻土广布,多山地地形,因此地形、地质条件成为交通线选址的重要因素,②正确。青藏公路建成于青藏铁路之前,③错误。青藏铁路与青藏公路近距离并排分布体现青藏地区交通线分布不平衡,因此不利于西藏整体经济平衡发展,④错误。故选A项。
2.青藏铁路采用与青藏公路平行布局的方案,遵循的原则主要是( B )
A.依据运输需求 B.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C.减少占用土地 D.适度超前
[解析] 青藏铁路采用与青藏公路平行布局方案,可以充分利用青藏公路,使青藏铁路与青藏公路紧密结合,可发挥综合运输优势,故B项正确。
交通运输布局是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线路和站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与客货流的地理分布。据此回答3~4题。
3.限制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有( A )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植被 ④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都位于我国东部平原地区,交通网络修建的成本远高于环渤海地区,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C )
A.土地价格昂贵
B.劳动力工资水平高
C.河网密集、多洼地
D.降水丰富,洪涝灾害频繁
[解析] 第3题,地形、气候是限制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自然因素。第4题,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河湖众多,需架设许多桥梁,建设成本较高。
2017年1月13日,湖北省武汉市,停靠在武汉动车段检修完毕的高铁列车蓄势待发。几十列高铁整装待发,车尾的红色大灯射破黑夜,超级震撼科幻!在我国进入“高铁时代”的大背景下,各城市的高铁站建设也方兴未艾。据此回答5~6题。
5.高铁车站一般远离主城区,布局在城市郊区,其主要原因不包括( D )
A.高铁站用地面积较广,郊区地价较低,可降低成本
B.促进高铁站所在郊区的城市化步伐
C.加快高铁站核心区域发展
D.远离主城区,便于旅客集散
6.下列关于高铁和航空运输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A )
A.航空运输因速度快,在长距离运输中优势明显
B.航空运输因价格高,长距离受高铁影响较大
C.高铁因运量小,在短距离运输中占优势
D.高铁受自然因素影响较航空运输大
[解析] 第5题,高铁站布局主要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布局在城市郊区,高铁站用地面积较广,郊区地价较低,可降低成本;高铁是人流的集散地,有助于郊区和城市核心区沟通,加速郊区城市化,加快经济发展,故选择D项。第6题,当代社会交通运输在不断地向高速化方向发展,高铁和航空运输都属于快速运输的现代化运输方式,但是高铁和航空运输比较,仍有差异,就速度而言,航空运输比高铁速度快,在长距离运输中具有明显优势;就运输价格来说,高铁比航空价格低,优势明显,在短距离运输中占优势。
二、综合题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交通线的布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也有很大差异,山区往往以公路交通为主。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公路干线(图中虚线)分布图及该区域某段公路景观图。
(1)图中公路干线主要分布在河谷,试分析其原因。
(2)该地区公路密度很小,简析其原因。
(3)右图景观最可能位于左图中的__乙__(从甲、乙、丙、丁中选择)位置附近,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答案] (1)河谷地势相对较低平,修建公路较容易,工程量较小,投入成本较少;公路坡度较小,行车较安全;河谷居民点分布较多,公路可联系更多居民点,可以发挥公路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2)图示地区海拔高,地表崎岖,公路修建困难;人口稀少,经济落后,交通需求量小。
(3)理由:乙段公路两侧为河谷,乙处于山脊位置,公路坡度较大,因此为了减小公路坡度将这段公路修成“之”字形;甲、丙、丁均位于河谷的聚落附近,地势应该比较低平,其公路不可能修成“之”字形。
[解析] 第(1)题,主要从地形对交通影响方面进行分析,公路干线分布在河谷有利于工程建设和行车较安全;从社会经济条件看,河谷居民点分布较多,公路可联系更多居民点,可更好地发挥公路的社会经济效益。第(2)题,结合当地的地形条件、人口、经济、交通需求量分析。第(3)题,注意观察右图的特征,再参照左图中的地形和河流可知是乙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