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 解决问题-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 解决问题-冀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20 09:3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整理和复习
—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进行自主整理与复习,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估算、笔算的计算方法。
2、理解三种算法之间的联系,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需要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解答。
3、体验回忆、举例、分类、整理和纠错、应用的计算复习方法。
4、培养学生数感,并在整理复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各种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 揭示主题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结束了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这一单元里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呢?指名回答(板书:口算 笔算 解决问题)关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这些知识你都学会了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对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一次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二、系统梳理 强化认知
1.复习口算
请同学们看黑板,这些算式你都会算吗?先仔细观察,根据算法讲算式分分类。一名学生上台操作,其余学生跟同桌说一说你准备怎么分,为什么要这样分?集体订正,说说为什么这样分?(旨在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哪些算式可以口算,哪些要用到笔算)指名口算,总结口算方法。师:哦!是的,看来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中,积末尾有几个0是我们尤其要留心的地方。
2.复习笔算
那这些算式可以口算吗?谁来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怎样笔算?你觉得哪些算式是同学们容易算错的呢?现在选两道我们一起来比一比,练一练。指名板演,全班齐练。订正,结合算式说算法,强化算理。师:这是老师昨天收集的两位小马虎同学的作业,我们大家一起来找茬吧!(通过找茬练习进一步强化笔算方法和算理)对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问题吗?
3.巩固练习:小蜜蜂采蜜
先指2名学生连一连,并说一说连的方法和策略(此练习学生可以估一估,算一算,还可以比一比,或看积的末位数,旨在培养学生数感)
4.打开数学书58页,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完成这个表格,谁来给同学们汇报一下你是怎么填的?哪些积是可以口算得到的?哪些需要笔算?你有哪些好方法想跟大家分享的?你还发现了什么?
5.解决问题
ppt出示问题,指名读题,说说你从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会列算式吗?指名板演 全班齐练,订正,说说每一步算得的是什么?总结,解决问题我们通常分为几个步骤?指名回答,是的,解决问题后我们都要进行检验,谁来检验一下?指名口头检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还有这样一些问题,你会解决吗?(全班齐练,选择灵活的方法解答)
三、总结收获 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太棒了!不仅会学习,还懂整理。看,通过同学们的梳理,第四单元的知识又一次有序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本单元的知识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那敢不敢和同学们比一比,来个速算比赛!拿出桌上的速算练习纸,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三分钟计时开始!订正,给予激励评价,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拓展:你能用1 ,2,3,4组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吗?想一想,怎样组合积最大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1×32 42×31 到底哪道算式的积更大呢?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笔算来解决,其实在这组算式里还蕴藏着一个有趣的数学奥秘,等到下一单元我们再去探究它。其实咱们的数学王国里还有很多的奥秘,等着同学们勇敢地去探索、去发现!下课!
《整理和复习
—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旨在通过整理和复习,系统梳理知识,弥补学习缺陷,促进认知结构的完善,使全班学生的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数感,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是本节课我想达到的教学目标。 教学中我紧紧围绕这几个目标开展教学活动。(一)激发兴趣,上课伊始,先让学生整体回顾第四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学生们也作了充分的准备,都想展示自己的成果,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起来,学生以良好的心理态势,进入后继的梳理复习。在梳理知识时,先同桌交流,补充整理知识,再全班交流,构建知识网络,还对算法进行系统回顾。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学习;在练习中,先出示了一些基础性的题目,适合最低层次的学生练习。同时关注了学困生的学习,让他们时时感到进步与成功的喜悦,体验到数学课堂所带给他们的无限魅力。同时我们的课堂应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所以再设计一些拓展提高题,,发散学生思维,让好学生更优,应潜移默化的发散他们的思维。只有长此以往,学生才能体验数学课堂所带给他们的无限魅力。(二)合作探究,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新课标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所谓合作交流就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或全班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相互进行交流达到取长补短目的的过程。在复习课中,我积极为学生创设一种研究、探讨的氛围。通过学生在展示、汇报、交流、比较、评价、反思中展示的思维过程,帮助他们反复建构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展示学生的才华。课前独立整理,再课中同桌间合作交流补充,最后全班交流,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三)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知识、构建网络体系是复习的最终目的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应用。通过应用,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深层真正的理解,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本节课中,我对练习内容进行了重新组织,整合基础知识技能题与拓展延伸,使练习设计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四)反思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概括能力,整理归纳的能力参差不齐,有待系统培养。在小组交流时或全班交流时,总有几个学生,不愿与人合作交流,也许自己整理得不够好,或不能清晰完整的表述出来,所以平时要注重小组合作交流的实效性。2.某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如能再生动有趣一点会更好。总之,在复习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创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学会自主建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主动投入到复习当中去。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营造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让数学课堂动起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