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5课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突破极限精度,将龙的轨迹划入太空;破解20载难题,让中国繁星映亮苍穹!焊花闪烁,岁月寒暑。
高凤林, 为火箭铸“心”,为民族筑梦!
一把焊枪,一双妙手,他以柔情呵护复兴号的筋骨;千度烈焰,万次攻关,他用坚固为中国梦提速。
李万君,那飞驰的列车,会记下你指尖的温度!
风刀沙剑,面壁一生。洞中一日,笔下千年!六十二载潜心修复,八十六岁耕耘不歇。
李云鹤,用心做笔,以血为墨,让风化的历史暗香浮动,绚烂重生!
曾经,工匠是一个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须臾不可离的职业,木匠、铜匠、铁匠、石匠、篾匠等,各类手工匠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景图定下底色。
如今,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高超的艺术创造着中国史上的一个个奇迹,工匠们的故事迅速引起人们的热议,“工匠精神”也随之传遍全国。
知背景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①”一词迅速流行开来,成为制造行业的热词。随后,不仅制造行业,各行各业都提倡“工匠精神”。于是,使用范围扩展,任何行业、任何人“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精神,都可称为“工匠精神”。本文就是2016年4月30日发表在《人民日报》的一篇评论。
学习新知:新闻评论等文体知识
概念:
新闻评论是媒体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
2.特点:
(1)与其他评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和准确性;
(2)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
(3)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4)主要面向广大群众。
4.新闻评论的主要表现方法
(1)夹叙夹议:对一件事发表看法的文章,它既要写事又要写看法,所以,夹叙夹议就成为主要的表现手法。
(2)亦理亦情:论述文体,在对事件作出理性评判和分析时,并不排斥动之以情的作用。
了解新闻评论的基本结构
第一步:引述材料,摆出现象。
第二步:从现象中提取论述的观点。
第三步:分析论证观点,要联系实际,紧紧围绕论点,运用各种论证方法。
是什么(概念界定)
为什么(原因分析)
第四步:总结全文,提出倡议。
怎么做(具体措施)
基础积累
雕琢zhuó 挑剔tiāo ti
精湛zhàn 造诣yì
卓zhuó越 锉cuò
雍yōng容 臻zhēn于
出类拔萃cuì
雍容:形容文雅大方,从容不迫。
旨归:主旨,要旨。
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离群索居:离开同伴而过孤独的生活。
炉火纯青:相传道家炼丹,到炉子里的火发出纯青色的火焰的时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臻于至善:做得好到极致。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不谋而合: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冰心一片: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
基础积累
文本构建 结构图示
讨论,你认为“工匠精神”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明确:
观点1:
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
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对产品不断进行改进、完善,最终,以高标准的产品获得众多用户的青睐。
观点2:
企业不能盲目学习和引进外国式管理,是要学习一种精神,而不是具体做法。中国很多企业的产品质量为什么搞不好
原因虽然很多,但最终可以归结到一个方面上来,就是做事缺乏严谨的工匠精神。
观点3:
工匠精神在企业家层面,可以认为是企业家精神。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内核。
第二,敬业是企业家精神的动力。
第三,执着是企业家精神的底色。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涌现出大批有胆有识、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家,但也有一些企业家缺乏企业家精神……
可以说,企业家精神的下滑,才是经济发展的隐忧所在。
观点3:
工匠精神在员工层面,就是一种认真精神、敬业精神。
其核心是: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给客户无可挑剔的体验。
我国制造业存在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现象,多少与工匠精神稀缺、“差不多精神”有关。
三、赏析论证艺术
论证方法小结:
1、举例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2、引用论证
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
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代其出处,一种是暗引,即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出处。
3、对比论证
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4、比喻论证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5、假设论证
从反面进行假设,进而推论论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从而有力地论证中心论点。
6、类比论证
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子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
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1、引用论证。
引用企业家的话,写出了工匠精神在当代的意义;
引用《说文》里对“匠”的记载,写出“匠”古已有之,然后写出其演变;
引用鲁迅的话,是为了在此基础上再深入论证。
引用这些内容,并加以分析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对工匠精神分析论述,可以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使观点更加深入人心。
2、类比论证
第1段“像手工匠人一样………企业……”,将手工匠人和企业进行类比,写出了企业拥有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3、对比论证
第三段“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边破边立,写出了工匠精神的作用。
4、假设论证
如第4段中“倘若没有……怎能有………假设论证,写出了工匠精神的内涵。
拓展学习:如何运用引用论证
①诠释法:通过对引文的诠释分析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
友情珍贵,罗曼 罗兰说过:“智慧,友爱,这是照亮我们的黑夜的唯一光亮。”友情在我们生活中,就像黑暗中的火光,在失意灰心的“黑夜”,格外珍贵——它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明,才有了继续下去的勇气。可见,友情弥足珍贵。
引证结合
②归纳法:从不同角度引用,然后对引文加以归纳,证明论点。
古人说的“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写的是沉醉灯影书乡的境界;今人也说“给我一本书,一杯清茶,一壁炉火,吾愿足矣”,表达的是对书的情有独钟;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还说“只愿我走到香丘尽出的那一天,有人放几本书在我的棺材里,就是下地狱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可见书是她生死相依的伴侣。古今中外,书迷、书虫数不胜数。
③反向法:从反面引用,间接证明论点。
常言道:“时间可以医治心灵的伤疤,时间是最好的良药,时间可以抚平一切,时间可以让人忘掉一切。”这是我们对痛苦的自我解脱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可是这并非真理。有些事情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淡化,时间不会使记忆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