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一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一单元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20 08:3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材及年级名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 内容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在课题1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本课题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盐酸和稀硫酸的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本课时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学生在前一段的学习中已经做过镁条、铁丝等在空气(或氧气)中反应的实验,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教材采用归纳实验事实的编写方法,重点说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的,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反映金属的活泼程度,如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至,金最不活泼。第二部分为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教材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采用“实验——讨论”的探究模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层层诱导,由学生自己找出哪些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哪些金属不能反应,从而归纳得出镁、锌、铁的金属活泼程度比铜的强;另外学生自己归纳置换反应的特点,得出置换反应的概念。
学情分析 对铁、镁与氧气的反应,锌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以及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等,通过实验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对这些反应的条件、剧烈程度等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尚未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类研究和系统总结,更缺乏对金属有关反应规律的深入探讨。金属有一些物理通性表明金属在组成和结构上有相似之处,这方面的认识有利于学生认识金属的化学通性,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教 学目 标 知识目标 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反应。能用金属和酸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题。 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
能力目标 通过金属和酸反应,学习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 2.根据金属和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
情感态度 在实验操作中,获得科学方法的体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化学兴趣
教学重点 金属和酸反应
教学难点 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试管、试管架、稀盐酸、稀硫酸、镁片、锌片、铁片、铜片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不法商贩用铜锌合金冒充黄金欺骗消费者,你能用简单的方法去拆穿他们的骗局吗? 学生回答用测密度(两者的密度不同)、硬度、测熔点(熔点不同)。等等 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过渡:刚刚有同学提出来用火烧,这个方法利用了金属的化学性质,这节我们就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板书: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更加清晰本节课的学习脉络
预习展示 通过金属材料的学习,我们知道暖气是铁质的,为什么要刷“银粉”呢?有句俗语说:“真金不怕火炼”又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回答:即使在很高的温度下,金也不和氧气发生反应。 铝在空气中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所以暖气片上涂的银粉成分是铝, 并不是银
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新知探究 请同学们来观察一个实验:演示实验:镁的燃烧设疑:你能依据现象说出是哪种物质的燃烧吗?学生活动:生观察现象并分析得出结论。板书: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提问:你还知道哪些金属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请在回忆的基础上填写下表:板书:金属 ﹢氧气 → 金属氧化物 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
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发出 光,放热,生成 色的固体Mg+O2=剧烈燃烧, 四射,放热,生成 色的固体Fe+ O2=紫红色的铜在酒精灯上加热,生成 色的固体Cu+O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上述反应可以得出结论:1、大多数金属都能与_______反应,反应剧烈程度 ________(相同,不相同)
2、金属的活动性:说明_____ 比较活泼,________次之, ______很不活泼板书:Mg > Fe > C u > Au 表述现象并书写方程式
提问1:化学反应的难易程度反映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你认为镁与铁相比谁更活泼?学生活动:生思考作答。提问2:铁与铜相比谁更活泼?学生活动:生思考作答。 利用学过的知识,将学过的知识和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总结规律,知识得到提升。
组织学生讨论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规律,金属越活泼,越容易和氧气发生反应。
得出结论: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或者反应现象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初步培养学生学会依据反应条件和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过渡:金属的化学性质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一副卡通图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请看:展示卡通图(镁、锌、铁、铜跳进盐酸池中游泳的卡通图)讨论:观察此图,并说出你的看法? 学生交流看法。(可能答案有:镁反应速度最快;铜反应速度最快;铜不反应)
培养学生猜想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归纳和表述能力。
根据实验现象判断镁、锌、铁、铜、这四种金属中哪种金属更活泼?根据什么来判断金属的活泼性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阐释金属与酸反应的发现。(16世纪中叶,瑞士化学家帕拉塞斯和17世纪英国化学家卡文迪徐以及其他一些化学家,都发现有些金属与酸反应可以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氢气。并且发现不同金属的剧烈程度不一样。)真的是这样吗?我们通过实验来看: 分组实验:在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铜、铁、锌、镁,再分别加入约1/4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各组物质是否反应,有没有气泡,反应速度如何?请将观察结果记录在纸上。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猜想—实验—得出结论”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
探究活动 板书:二、金属与酸的反应反应物反应现象反应速度稀盐酸或稀硫酸铜铁锌镁 学生根据现象回答: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猜想—实验—得出结论”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
哪些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2、哪些金属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由此推出 ,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3、根据反应时是否有氢气产生,将金属分为两类 。板书:金属 + 酸 → 金属化合物 + 氢气 学生思考作答Mg、 Zn、Fe、Cu得出结论:根据金属是否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初步培养学生学会依据反应条件和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对于能发生的反应,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如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将这一类反应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进行比较总结置换反应的定义板书: 三、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 → 另一种单质+另一种化合物A + BC → B + AC 学生 思考作答化合反应:多合一 A+B→C分解反应:一变多 C→A+B这些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置换反应: A + BC → B + AC 在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基础上了解置换反应的特点和概念。
当堂检测 找出下列反应中的置换反应并回忆曾经学过的化学反应中哪些是置换反应? 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收获感悟 学了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相互交流收获。教师适时评价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通过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小结提升 鉴别真假黄金的方法有哪些呢?
我们还可以用硝酸银溶液鉴别,那会有什么现象呢?我们将在《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进行学习 学生思考并回答: (1)取样品,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变成黑色的是假黄金,不变色的是真金。 (2)把样品置于稀盐酸或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则该是假黄金,无现象是真金。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板书设计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 ﹢氧气 ―― > 金属氧化物金属活动性:Mg > Fe > C u > Au二、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 + 酸 → 金属化合物 + 氢气金属活动性:Mg >Zn >Fe > C u 三、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 → 另一种单质+另一种化合物A + BC → B + AC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