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 二年级上册音乐 第三课 印象新疆——《阿凡提骑驴》(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艺版 二年级上册音乐 第三课 印象新疆——《阿凡提骑驴》(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11-21 10:5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印象新疆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阿凡提骑驴》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在课堂中须注意教学方法的趣味多变,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经过一年的音乐课堂教学,学生已熟悉四分音符X和八分音符XX的节奏。能通过听唱法学唱歌曲旋律与歌谱。
【设计理念】
《阿凡提骑驴》是湘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3课中的歌曲。这是一首维吾尔族民歌,全曲共有12个小节。可划分成三个乐句。歌曲欢快、诙谐、具有表演性,主要学习的音乐知识点有后十六音符节奏X xx和十六分音符节奏 XXXX。围绕“新疆”这个切入点,我设计了“阿凡提”的角色悬念、水果名称与难点节奏的巧妙结合、游戏闯关、微课《绕腕》等新鲜又有趣的环节,吊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学得兴致勃勃,又丰满了新疆在学生心中留下的印象。
【教学目标】
用轻松、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阿凡提骑驴》,感受歌曲带来的快乐。
通过模仿、念唱、乐器打击的节奏教学熟悉后十六分音符节奏X xx 和十六分音符节奏 XXXX 。
通过微课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会“绕腕”的动作表演。
【教学重难点】
用欢快的声音演唱《阿凡提骑驴》并准确唱好歌曲中的节奏
【教学准备】
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微课制作
【教学过程】
节奏律动 引爆课堂
师生问好歌。
教师用节奏棒拍击节奏,学生即兴模仿。
分句学习,提问学生。
和着midi节奏,全班表演节奏律动。
X X X XX
XX X XX X
X XX XX X
XX XX XX X
设计意图:节奏律动简单、动感,极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复习已学过的四分音符节奏与八分音符节奏,为新课学习做准备。
角色悬念 带来挑战
教师与阿凡提对话,引发学生的猜想。
阿凡提赞扬学生的律动表演,并带来四样礼物,分别为四个节奏型:
X xx XXXX XX X
小 葡萄 葡萄干儿 红枣 瓜
3、教师范读,带领学生掌握这四个节奏型。
4、阿凡提带来挑战:一大波水果来袭,所用节奏为《阿凡提骑驴》整首歌曲的节奏。
5、学生有节奏的念读水果文字。
6、加上拍手念读一遍。
7、使用打击乐器——节奏棒、沙锤,分组完成挑战。
设计意图:带有悬念的角色创建引起学生的强烈好奇心,水果与节奏的巧妙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节奏的过程中尽享欢乐。
揭示谜底,欢乐学歌
1、阿凡提倒骑着驴出场,配乐《阿凡提骑驴》。
2、教师结合图片简单介绍阿凡提。
阿凡提来自美丽的新疆,在维语里,阿凡提是“先生”的意思。他不仅聪明机智,而且幽默诙谐,你看他的样子是多么有趣!
3、简单了解:四样水果均盛产于新疆;后十六音符节奏和十六分音符节奏为新疆歌曲的常见节奏。
4、学生听范唱音乐,设问:听歌的感受?歌曲节奏是否似曾相识?
5、学生为歌曲打拍伴奏。
6、教师范唱歌谱。
7、学生学习歌谱,不足之处,教师示范。
8、根据节奏高位置朗读歌词,教师示范如何高位置朗读。
9、跟琴演唱歌曲。
9、找一找:歌曲中带有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音符节奏的旋律,并跟琴唱一遍。
10、配合歌曲伴奏,带着愉悦地表情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细致地教唱环节,为学生歌曲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找一找”这一环节重点解决了歌曲学唱中的难点。
微课助阵,载歌载舞
1、为歌曲编配动作。
动作一:模仿阿凡提倒骑驴的样子:左手横放胸前,摊开手掌,右手弯曲,手肘立于左手掌上,伸出右手食指做绕圈动作。
动作二:观看微课《绕腕立掌》,学习新疆舞蹈的基本动作:绕腕立掌。
2、教师示范,全班学习表演动作。
3、请两位“小舞蹈家”为全班领舞。
4、师生互动,围成圈,共同表演歌曲。
设计意图:微课助阵教学,充分符合了新课标提倡的教学理念。学习新疆特色舞蹈动作——绕腕立掌,学生学起来有滋有味,既符合低年级模仿能力强、好动的特点,又使歌曲的表演方式变得丰富多彩。
音画结合,印象新疆
1、ppt图片展示新疆的迷人风光,配乐《新疆好》,师生共同观看。
2、学生伴随歌曲走出教室。
设计意图:观看美丽的新疆景色图片,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展开了学生想象的翅膀,让学生的心中开启了对新疆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