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复习与回顾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知识构架
知识梳理
当堂练习
课堂小结
知识梳理
北师大版八年上册
知识应用
位置与坐标
确定位置
平面直角坐标系
轴对称与
坐标变化
方法:
条件:平面内确定位置一般
需要两个数据
定义
四个象限及坐标轴
点的坐标特征
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变化
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变化
有序数对
经纬度
方位角、距离
区域
知识构架
在平面内,两条有公共原点且互相 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为 轴,铅直的数轴为 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为直角坐标系的 .
1.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意义:
2. 象限: 两坐标轴把平面分成________,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____________.
可用有序数对(a ,b)表示平面内任一点P的坐标。a表示________ ,b表示________.
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特点: 第一象限______,第二象限_____第三象限______,第四象限_______.
(+ ,+)
(- ,+)
(- ,-)
(+ ,-)
四个象限
任何一个象限
知识梳理
垂直
x
y
原点
横坐标
纵坐标
6.平移 : 左、右平移______不变,横坐标变,变化规律是_______, 上下平移______不变,纵坐标变 ,变化规律是_______。
例如: 当P(x ,y)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b个单位长度后坐标为p′(_____, _____)。
知识梳理
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点: 横轴上的点纵坐标为___,纵轴上的点 横坐标为____,原点的坐标为 .
0
0
(0,0)
横坐标
纵坐标
左减右加
上加下减
x+a
y+b
0
1
-1
1
-1
x
y
(x,0)
(0,y)
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不同.
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各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不同.
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
知识梳理
0
1
2
3
4
5
-4
-3
-2
-1
3
1
4
2
5
-2
-4
-1
-3
y
A
B
C
D
x
象限角平分线上点的坐标
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同.
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知识梳理
0
1
-1
1
-1
x
y
P(a,b)
A(a,-b)
B(-a,b)
1.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2.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点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对称点的坐标
3.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纵坐标互为相反数,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知识梳理
C(-a,-b)
x
y
1
2
3
4
3
1
4
2
5
5
0
·
M(4,3)
4个单位长度
3个单位长度
1. 点( x, y )到x轴的距离是
2. 点( x, y )到y轴的距离是
3.点( x, y )到 原点的距离是
点的坐标与点到坐标轴的距离关系
知识梳理
与y轴对称
与x轴对称
第四象限
第三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一象限
平行于y轴
平行于x轴
原点
y轴
x轴
点P(x,y)对称点的坐标
点P(x,y)在各象限的坐标特点
连线平行于坐标轴的点
坐标轴上点P(x,y)
(-x,y)
(x,-y)
x>0
y<0
x<0
y<0
x<0
y>0
x>0
y>0
横坐标相同
纵坐标相同
(0,0)
(0,y)
(x,0)
原点对称
(-x,-y)
特殊位置点的特殊坐标
知识梳理
2.若点P(2,k-1)在第一象限 ,则k的取值范围 .
1.点P的坐标是(2,-3),则点P在第 象限,到x轴的距离为 ,到y轴的距离为 .
四
3.若点A的坐标为(a2+1, -2–b2),则点A在第 象限.
四
知识应用
5、点P(x,y)在第四象限,且|x|=3,y =4,则P点的坐标是 。
(3 ,-2)
4.若点A(a,2a+1)在一、三象限的两坐标轴夹角的平分线上,则a= .
3
2
k>1
-1
6. 已知点A(3,2),AB=5,且直线AB∥x轴,则点B的坐标为 。
知识应用
7、点P(a-1,a2-9)在x轴负半轴上,则P点坐标是 。
(-4 ,0)
8.点P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是2,1,则点P的坐标可能为 .
(1,2)、(1,-2)、(-1,2)、(-1,-2)
9.若点A(m,-2),B(1,n)关于原点对称,则 m=___,n= _ _.
-1
2
(-2 ,2)或(8,2)
y
A
B
C
10.(1)已知A(1,4),B(-4,0),
C(2,0).△ABC的面积是__.
(2)若BC的坐标不变, △ABC的面积为6,点A的横坐标为-1,那么点A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
12
(-1,2)或(-1,-2)
O
(1,4)
(-4,0)
(2,0)
C
y
A
B
(-4,0)
(2,0)
11.
13.如图,四边形ABCD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2,8),(–11,6),(–14,0),(0,0)
确定这个四边形的面积,你是怎么做的
D
E
割补法
解:分别过点A、B向x轴做垂线,垂足分别为D、E
则BE=6,AD=8,CE=3,OD=2,ED=9
14.已知点A(6,2),B(2,-4).
求△AOB的面积(O为坐标原点)
C
D
x
y
O
2
4
2
4
-2
-4
-2
-4
A
B
6
割补法
解:分别过点A、B向y轴做垂线,垂足分别为D、C
则AD=6,CO=4,CE=3,BC=2,DO=2
所以CD=DO+CO=6
小结与回顾
谈一谈: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那些收获,还存在哪些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