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的是( )
A. 在崇文塔上刻写“某某于某时到此一游”
B. 官山风景区提倡登山游客自捡垃圾
C. 洞山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
D. 商贩在陶渊明故居设置饮食、烧烤摊点
2.如下图是我国南方傣族传统民居,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的( )
A. 宗教信仰
B. 风俗习惯
C. 湿热气候
D. 崎岖地形
3.从2011年开始,联合国将在每年的4月20日举办“中文语言日”纪念活动。下列关于汉语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海世博会唯一指定语言
B. 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C. 联合国规定的唯一工作语言
D.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4.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人种是( )
A. 白种人
B. 黑种人
C. 黄种人
D. 混血人种
5.下列四个地区中,以白色人种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
A. 撒哈拉以南非洲
B. 东南亚
C. 东亚
D. 欧洲西部
6.西亚的居民大多信奉的宗教是( )
A. 伊斯兰教
B. 基督教
C. 佛教
D. 犹太教
7.下面关于世界语言、人种、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使用范围最广的是汉语
B. 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C. 道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D. 世界上教徒人数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
8.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下列对其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B. 气候湿润
C. 水能资源丰富
D. 是工业和城市发展最快的地区
9.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 发达国家人口密度大于发展中国家
C. 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人口稀少
D. 所有国家都存在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10.下图是在印度拍摄的照片,其反映的主题是( )
A. 人口和粮食问题
B. 人口和住房问题
C. 人口和交通问题
D. 交通和住房问题
11.造成全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的生育能力大大提高
B. 人们认识到劳动力的重要性
C. 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
D. 自然条件越来越有利于人的生存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B. 非洲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居世界各洲之冠
C. 印第安人是黑色人种
D. 欧洲的人种为白色人种
13.在许多国家,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得到空前的重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减轻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B. 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雕塑和壁画的侵蚀
C. 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
D. 在故宫里面建大型商场以吸引游客
14.人类面临严峻的人口问题,其主要原因是( )
A. 世界环境日益恶化
B. 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
C. 世界农业生产落后
D.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15.人种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如西欧的白种人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较长,是长期适应下列哪种自然环境的结果( )
A. 湿热
B. 高寒缺氧
C. 炎热干燥
D. 寒冷
16.玲玲的理想是当一名翻译,长大后到西亚的中资机构工作,她除了要学好母语外,还应努力学好哪种语言( )
A. 英语
B. 法语
C. 西班牙语
D. 阿拉伯语
17.请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人口稠密地区的分布,在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上的共同特点是,都位于( )
A. 中、高纬度的近海地区
B. 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
C. 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区
D. 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
18.五四青年节,张宇同学通过电子邮箱收到外国朋友的一段祝贺视频。该朋友的头发黑而卷曲、皮肤呈黑棕色、嘴唇厚且向外翻。根据其外貌特征,该朋友最有可能属于( )
A. 黑色人种
B. 黄色人种
C. 白色人种
D. 混血人种
19.英语广泛分布的原因是( )
A. 英语比较简单便于记忆
B. 英国曾殖民扩张
C. 英语历史悠久,传播广泛
D. 英国人善于国际交往
20.下列国家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A. 美国
B. 俄罗斯
C. 德国
D. 日本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居民主要通用的语言是_____,主要的人种是__________。
(2)图中B地居民通用的语言是_____,信奉的宗教是__________。
(3)图中C地居民通用的语言是_____,E地居民通用的语言是_____。
(4)图中D地居民通用的语言是_____,信奉的宗教是_____。
22.读世界三大宗教分布图,分析回答。
(1)图中A域的居民主要信仰_____教,B区域的居民主要信仰_____教,C区域的居民主要信仰_____教。
(2)中国的回教或清真教属于世界三大宗教中的_____教。_____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该宗教活动的场所是_____。
23.读下图完成问题:
(1)图中A、B、C表示乡村聚落,分析A、B、C发展的有利因素是:靠近_____________,地形以_____________为主,这样的聚落一般沿河流或公路可伸展成_____________状。
(2)三个聚落中,比较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
24.读“世界语言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A是_____语分布区,该地居民大多信_____教。
(2)B是_____语分布区,以该种语言作为国语的欧洲国家是_____。
(3)C地区说_____语,该地区的居民多信仰_____教。
(4)D是_____(国家),居民说_____语。
(5)E是_____国,该国家人口数量世界第_____,居民所说的_____语成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6)F地区的居民说_____语,欧洲的_____(国家)是该种语言的发源地。
25.读“世界人口垂直分布状况图”、“世界人口纬度分布状况图”、 “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_______、_______ (填字母)四地,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①处于______纬度地区,气候温和;②海陆位置方面多为地带;③地形方面为地区。
(2)其余字母代表的地区则人口稀少,其中F处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3)由此可以看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带。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A、C、D都会对文化遗产进行伤害或污染,只有B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
2.【答案】C
【解析】我国云南傣族传统民居--竹楼,主要指两层或以上的竹结构楼房,属于南方干栏式建筑的一种。它的房顶呈“人”字型,易于排水,不会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竹楼底层一般不住人,是饲养家禽,堆放柴草的地方。上层为人们居住的地方.竹楼通风条件极好,非常适宜于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
3.【答案】D
【解析】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4.【答案】A
【解析】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西部和南部、非洲的北部。
5.【答案】D
【解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是黑色人种。东南亚主要是黄色人种。东亚主要是黄色人种。欧洲西部,以白色人种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6.【答案】A
【解析】西亚地区主要为阿拉伯民族,大多信奉伊斯兰教。
7.【答案】D
【解析】英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言;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撒哈拉以北的非洲、亚洲的西北和南部及大洋洲;世界上的三大宗教分别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三大宗教中,基督教是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
8.【答案】C
【解析】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大多是工业和城市发展最快的地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气候湿润,历史上就养育众多的人口,而水能资源丰富是其不具有的。
9.【答案】C
【解析】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不一定高(比如欧洲西部,人口的密度大,有的国家出现人口负增长);所以A错误;发达国家人口密度不一定大于发展中国家,所以B错误;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的地区,人口分布稀疏;所以C正确;并非所有国家都存在人口增长过快;欧洲一些的国家人口出现负增长;所以D错误。
10.【答案】C
【解析】图中“印度拥挤的火车”是人口增长过多过快造成交通拥挤的生动体现。
11.【答案】C
【解析】随着生产力水平、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样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12.【答案】C
【解析】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全世界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共有12个,亚洲就有7个;非洲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居世界各洲之冠;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欧洲的人种为白色人种。
13.【答案】D
【解析】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切实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促进遗产保护立法严格遵守遗产保护法相关规定;不乱丢垃圾、破坏文物,积极保护文化遗产,制止他人破坏遗产的行为;提高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加强宣传,提高身边人保护遗产的意识,故D项做法不正确,不利于遗产的保护。
14.【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世界人口问题的理解。世界上的人口问题,主要包括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交通拥挤、就业困难、医疗条件的改善等等,而这些都是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15.【答案】D
【解析】“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长,多分布于较寒冷的地区”的人种是白色人种。
16.【答案】D
【解析】西亚和北非的居民主要使用的语言是阿拉伯语。
17.【答案】C
【解析】从纬度位置上看,由于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湿润,热量充足,适于人口居住,所以在中、低纬度地区人口稠密,从海陆位置上看,由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所以人口也比较集中。
18.【答案】A
【解析】白色人种皮肤呈白色或棕色,眼色发色较浅,头发呈波浪状,鼻梁细高,嘴唇较薄,身材较高;黑色人种皮肤、眼睛呈黑色,头发卷曲,鼻形扁平,嘴唇厚且向外翻,下巴较低,四肢较长;黄色人种皮肤呈黄色或黄棕色,眼睛呈棕色,头发黑直,脸型宽平,鼻梁和身材皆为中等高度.根据其外貌特征,该朋友最有可能属于黑种人。
19.【答案】B
【解析】英国曾经是最大的殖民帝国,殖民地遍布五大洲,最盛时期英国的殖民地是其本土的两千多倍。从而使英语成为各个殖民地的官方语言,所以英语在全世界使用广泛。
20.【答案】D
【解析】人口密度是指每平方千米内居民的数目,在世界上主要的国家中,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该国家的人口密度较大,故选D。
21.【答案】(1)汉语 黄色人种(2)阿拉伯语 伊斯兰教(3)俄语 西班牙语(4)英语 基督教
【解析】A地是位于亚洲东部地区的中国,是黄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区,主要语言为汉语;B地位于亚洲西部地区,是白色人种分布区,属于阿拉伯语分布区,该地区人民普遍信仰伊斯兰教;C地位于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主要语言为俄语,E地位于南美洲地区,由于历史原因,该地主要语言为西班牙语。D地为北美洲地区,主要语言为英语,信仰基督教。
22.【答案】(1)基督 伊斯兰 佛 (2)伊斯兰 基督 教堂
【解析】基督教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中国的回教或清真教属于世界三大宗教中的伊斯兰教。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该宗教活动的场所是教堂。
23.【答案】(1)河流 平原 带 (2)C C处位于水陆交通要道,交通便利
【解析】从图中看出,A、B、C三处乡村聚落都靠近河流,水源丰富,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开阔,这样的聚落一般沿河流或公路可伸展成带状;从图中看出,C处位于水陆交通要道,交通便利,比较可能发展成为城市。
24.【答案】(1)英 基督 (2)法 法国 (3)阿拉伯 伊斯兰 (4)俄罗斯 俄 (5)中 一 汉 (6)西班牙 西班牙
【解析】读图可知,A处位于美国,说英语,信仰基督教;B位于非洲的中部,说法语;C位于非洲北部,是阿拉伯国家,说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D是俄罗斯,说俄语;E是中国,说汉语,人口数量在世界上排首位;F位于拉丁美洲南部,说西班牙语。
25.【答案】(1)D H 中低 沿海 平原
(2)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未开发的热带雨林)(3)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
【解析】(1)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是人口稠密地区;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2)F处即亚马孙平原地区,人口稀少的原因是热带雨林气候,气候过于炎热潮湿,不利于人类居住。(3)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平原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