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难点突破(4份打包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难点突破(4份打包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20 08:02:28

文档简介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难点突破(4)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将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玻璃杯中,瓶口出现大量“白气”。小明由此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白气”是干冰凝华形成的水蒸气 B.“白气”干冰升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C.“热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D.“白气”是小水珠,“热气”是水蒸气
2.如图所示,在大烧杯中装有大量的碎冰块,把装有少量碎冰块的试管插在大烧杯的冰块中,在烧杯底部用酒精灯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烧杯和小试管中的冰同时熔化
B.小试管中的冰先熔化,大烧杯中的冰后熔化
C.大烧杯中的冰完全熔化后,小试管中冰才开始熔化
D.小试管中冰始终不能熔化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的温度没有达到沸点时,水是不能变为水蒸气的
B.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冷藏是为了加快蒸发
C.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气压升高沸点的原理来加快煮熟食物的
D.使用干冰进行人工增雨过程中,干冰先升华后液化
4.面对疫情,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武汉接受捐赠新鲜蔬菜近千吨,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中腐烂变质,加工企业对蔬菜进行真空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既能保鲜又能防止疏菜营养成分流失。真空脱水的原理是真空环境的(  )
A.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快,使蔬菜的水加快蒸发,从而实现脱水
B.气压很低,大大降低水的沸点,蔬菜中的水分能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C.温度很低,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
D.温度很高,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5.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5℃,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5℃.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50℃,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
A.45℃ B.55℃ C.50℃ D.47℃
6.在保温桶内有一个放在冰块M上的铝锅,锅内全部是水。把两支质量可靠的温度计a、b插入水中,其中温度计a的玻璃泡与锅底接触,如图所示。则(  )
A.如果a、b的读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度数可能是4℃
B.如果a、b的读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度数可能是0℃
C.a、b的读数不可能相等,且a的度数较小
D.因a接触锅底,所以无法读取
7.同学做水沸腾实验时,得到水的沸腾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6 min时,水开始沸腾
B.该同学所处环境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C.t=5 min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仍能够保持持续沸腾
D.为了缩短加热至沸腾时所需要的时间,可以通过适当提升水的初温的方式来实现
8.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凝华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
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 D.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
9.如图所示,甲容器和乙试管内均装有水,乙试管通过甲容器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水中,且乙试管与密封盖紧密接触。现给甲容器加热,则经过一段时间后( )
A.甲容器、乙试管内的水一定同时沸腾
B.甲容器内的水会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也会沸腾
C.甲容器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
D.乙试管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
10.在标准大气压下,将一支刻度模糊不清的温度计与一刻度尺平行地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经过适当时间,温度计中水银面到达刻度尺上的4 mm刻度线.将冰水混合物加热到沸腾时,水银面与204 mm的刻度线对准,那么当沸水冷却到50 ℃时,水银面对准的刻度线是
A.96 mm B.100 mm C.102 mm D.104 mm
11.实验室有一只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20℃,在测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80℃,下面分别是温度计示数为41℃时对应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温度为60℃时温度计的示数,其中正确的是( )
A.41℃,60℃ B.21℃,40℃
C.35℃,56℃ D.35℃,36℃
12.如图,该温度计正确的选项是
A.不能直接测量液态萘的温度
B.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C.温度计放入的冰中会爆裂
D.量程为
二、填空题
13.美丽的大自然中各种神奇景象均蕴含一定的物理道理,白昼变夜的日全食是因为光的_______形成的,若仙若幻的海市蜃楼是因为光的_______形成的,晶莹剔透的露珠是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14.干湿泡温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因为水蒸发时要________,所以这个温度计的示数要比另一支的示数_________,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值大,就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______,水蒸发速度越____。
15.“吹气”和“哈气”都是从口中呼出来的气,夏天用嘴“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水温降低。而冬天用嘴对手“哈气”使手变暖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手表面温度升高。
16.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是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要放热,空气温度低时,才能使水蒸气放热,所以霜冻前空气温度一定很低,这就是“霜前冷”的现象。下雪后,雪要________(物态变化),要从周围空气中________热量,空气的温度要降低,这样我们感到雪后寒。
17.有一支无刻度但完好的温度计,把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水银柱长度为20 cm,如果把它插入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水银柱长度为40 cm,现在将此温度计插入某液体中,水银柱长度为25 cm,则此液体温度为___℃.
18.一支实验室温度计,刻度均匀,由于某种原因读数不准确,用它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为4℃,测1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示数为94℃,现用这支温度计来测量室内气温,温度计示数是31℃,则室内实际气温是______℃。
19.夏天,小宁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小水珠都是由于水蒸气_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小宁也发现小水珠出现在两只杯壁的位置不同,其中乙杯是______(选填“内壁”或“外壁”)出现了水珠。
20.夏天,小明买了一支冰棒,他有以下发现:
(1)从冰柜里拿出的冰棒上粘着许多“白花花的粉”;
(2)剥去包装纸,冰棒周围就冒出“白气”;
(3)把这支冰棒放进玻璃杯,不一会儿,玻璃杯的外壁就出了“汗”;
(4)再过一会儿,冰棒变成了“水”.
以上四个发现中,物态变化名称相同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这种物态变化名称叫做____________.小明还发现虽然冰棒很凉,但拿冰棒棍的手没有这样的感觉,原来冰棒棍是用木材制成的,这表明木材导热性____________.(选填“好”或“差”).
21.2016年春节,小明去北方看雾凇,在公园看到温度计如图所示,其量程为 ______ ,当时气温为____ ℃,温度计内测温液体是表格中的 _______.在极寒地区,静停汽车密闭水箱内的水会结冰,因= ______ (保留两位小数),在水箱内添加防冻剂是必要的,有些司机嫌防冻剂价格昂贵,而采用在水箱内添加“二锅头”(高浓度酒精饮品)的办法,对此小明坚决反对,理由是 ________ (说出一点即可).(ρ冰=0.9×103 kg/m3)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C
4.B
5.C
6.B
7.D
8.C
9.B
10.D
11.C
12.A
13.直线传播 折射液化
14.吸热 低 低 快
15.加快水的蒸发吸热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
16.凝华 熔化 吸收
17.25
18.30
19.液化 内壁
20. 2 、 3 液化 差
21.-40~50℃ -16 酒精 0.9 酒精的沸点小于水的沸点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难点突破(3)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标准大气压下,将一支刻度模糊不清的温度计与一刻度尺平行地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经过适当时间,温度计中水银面到达刻度尺上的4 mm刻度线.将冰水混合物加热到沸腾时,水银面与204 mm的刻度线对准,那么当沸水冷却到50 ℃时,水银面对准的刻度线是
A.96 mm B.100 mm C.102 mm D.104 mm
2.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是晶体
B.T2一定是物质的沸点
C.O~tl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一定升高
D.tl~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也不吸热
3.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图中,①②③所表示的物质状态依次是( )
A.固态、液态、气态 B.固态、气态、液态 C.液态、气态、固态 D.气态、固态、液态
4.如图是某网友在四月拍摄的某地雪景:积雪初融后,在某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雪馒头”,甚为奇特.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砖,每块方形地砖周围是条形砖.气象专家调研发现:四周条形砖比中间方形地砖具有更好的导热性和渗水性.关于形成“雪馒头”景观的解释肯定不合理的是( )
A.空气温度较低是“雪馒头”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
B.方形地砖导热性差是形成“雪馒头”景观的原因之一
C.太阳辐射导致条形砖上方的雪比方形地砖上方的雪更易熔化
D.地表热量易通过条形砖及四周缝隙传递,使条形砖上的雪更易熔化
5.鸳鸯火锅是特色饮食,煮火锅时观察到红汤先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汤的沸点比清汤的沸点低
B.红汤液面上有一层油脂,减少了热量散失
C.火锅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仍然在升高
D.火锅上方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6.在气温是0℃的情况下,把装有冰水混合物的小金属盆,置于装有0℃的酒精的大盆中(如图),在两盆液体中各插一支温度计甲和乙,用电扇吹酒精液面一段时间后,内盆仍为冰水混合物,外盆仍有许多酒精,在此过程中(  )
A.内盆中,冰与水比例不变
B.内盆中,冰所占比例增加
C.甲温度计的示数低于乙温度计
D.甲、乙温度计的示数相等
7.面对疫情,举国上下,万众一心,武汉接受捐赠新鲜蔬菜近千吨,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中腐烂变质,加工企业对蔬菜进行真空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既能保鲜又能防止疏菜营养成分流失。真空脱水的原理是真空环境的(  )
A.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快,使蔬菜的水加快蒸发,从而实现脱水
B.气压很低,大大降低水的沸点,蔬菜中的水分能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C.温度很低,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
D.温度很高,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8.同学做水沸腾实验时,得到水的沸腾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6 min时,水开始沸腾
B.该同学所处环境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C.t=5 min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仍能够保持持续沸腾
D.为了缩短加热至沸腾时所需要的时间,可以通过适当提升水的初温的方式来实现
9.甲、乙、丙三位同学的体温分别是37.2℃、37.5℃、36.8℃,如果用一支甩过的体温计测了甲同学的体温后,忘记了甩,接着测乙和丙的体温,则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A.37.5℃,36.8℃ B.37.2℃,37.5℃ C.37.5℃,37.5℃ D.37.2℃,36.8℃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且都发生在液体表面
B.液体凝固时,不断放出热量,但温度可能保持不变
C.把一块-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冰会慢慢地熔化
D.利用干冰汽化吸热,可以使长途运输中的食品降温保鲜
11.为了使冬天路面上的积雪很快熔化,常会在积雪上洒盐,这是因为(  )
A.盐水使冰雪的熔点降低
B.盐水使冰雪的熔点升高
C.洒上盐水后,使冰雪变成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而使冰雪熔化
D.盐水使冰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
12.实验室有支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20℃;在标准大气压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80℃,那么,当实际温度为60℃时,此温度计对应的读数是( )
A.36℃ B.40℃ C.50℃ D.56℃
13.如图甲所示,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肯定都是非晶体
B.M、N肯定都是晶体
C.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
D.M肯定是晶体,N可能是非晶体
14.暑假,小江在两只相同的透明烧杯中分别倒入冰水和热水(如图甲、乙),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出现了小水珠。关于小水珠出现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杯:内壁的液面下方;乙杯:内壁的液面上方
B.甲杯:外壁的液面下方;乙杯:内壁的液面上方
C.甲杯:整体的外壁;乙杯:内壁的液面上方
D.甲杯:整体外壁和内壁的液面上方;乙杯:内壁的液面下方
15.在室温为25℃的教室内,小亮给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图表示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6.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种,在“①冰、②石蜡、③沥青、④铁、⑤萘”这些物中,属于非晶体的有_________;右图是某物质熔化的图像,从右图中可知,它可能是上述物质中的_________.(以上两个空均填序号)它们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为了增加演出效果,舞台上常喷洒一些干冰用来产生一团团的白雾,这是利用了干冰_____时_____大量的热量,从而使_____疑华成小冰晶或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
18.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的某些合金,是不同种金属在熔化状态下融合后得到的.下表所列出的几种金属中,难以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的是_______,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19.夏天,小宁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小水珠都是由于水蒸气_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小宁也发现小水珠出现在两只杯壁的位置不同,其中乙杯是______(选填“内壁”或“外壁”)出现了水珠。
20.炎热的夏天,发现中暑患者后,常常把患者扶至通风处,并可在患者身上擦酒精,这里用到的物理道理是(1)____,增加空气流动,加快蒸发;(2)__________,酒精容易蒸发,蒸发吸热。
21.干湿计是测量空气湿度的仪器,它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乙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甲温度计的下端玻璃泡不包湿布。当甲温度计示数为22 ℃,那么乙温度计当时的示数应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2 ℃。两个温度计的读数差越大,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湿度)越________。
22.有一支温度计,其外面刻度已模糊不清,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用刻度尺测得温度计内红色液柱长3厘米;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100℃的沸水中,测得温度计内红色液柱长28厘米;现用此温度计测某液体的温度,用刻度尺测得温度计内红色液柱长15厘米;那么此液体的温度为 ______ .在室内气温36℃时,用刻度尺测得温度计内红色液柱长 ______ 厘米.
23.小芳家有一只温度计,虽然它的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标度的值却不准确,它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为- 2℃,而在沸水中的读数为96℃,如果用此温度计测量测得某物质的温度为24℃,则该物质的实际温度为_______℃.
24.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和B,A中装有一些水,B倒扣着放入盛水的容器中。用酒精灯给容器中的水加热,在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A杯中的水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B杯中的水不能沸腾,理由是______。
25.“吹气”和“哈气”都是从口中呼出来的气,夏天用嘴“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水温降低。而冬天用嘴对手“哈气”使手变暖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手表面温度升高。
26.小明在厨房中发现
(1)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一些_______。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从喷出到消逝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
①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为____________________,仍然保持气体状态。
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遇冷液化,形成“白气”。
③“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______________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
(2)小明发现暖水瓶的瓶盖打开不冒“白气”,小明想这是为什么呢?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 “小明倒了一碗尝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_________________
(3)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你可以确定______是火焰熄灭后的图片。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C
4.C
5.B
6.B
7.B
8.D
9.C
10.B
11.A
12.D
13.D
14.B
15.D
16.②③ ⑤ 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17.升华 吸收 水蒸气
18.钨 钨的熔点要比其它三种金属的沸点都要高
19.液化 内壁
20.把患者扶至通风处 在患者身上擦酒精
21.小于低
22.48℃ 12
23.26. 5
24.不能 B杯中的水面上方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25.加快水的蒸发吸热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
26. 小水珠 壶嘴处温度高,水蒸气难以液化 汽化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甲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难点突破(2)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图中,①②③所表示的物质状态依次是( )
A.固态、液态、气态 B.固态、气态、液态 C.液态、气态、固态 D.气态、固态、液态
2.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分别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沸腾是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剧烈汽化现象
B.“白气”是液态小水滴,它是水汽化形成的
C.甲图是水沸腾前的情景,乙图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D.乙图中气泡变小,是气泡中的水蒸气液化导致的
3.把0℃的水和-5℃的一块冰混合后,放在一个与外界隔热的容器里,那么过一段时间后,可能的状态是
①冰;②水;③冰水混合物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①或③ D.①②或③
4.根据下表给出的信息,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215℃时,氧是液态,氢是气态,氮是固态
B.沸点低的物质熔点也低
C.采用空气降温液化的办法,首先分离出来的是氢
D.因为这三种物质的沸点、熔点都极低,因此它们极易沸腾、凝固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且都发生在液体表面
B.液体凝固时,不断放出热量,但温度可能保持不变
C.把一块-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冰会慢慢地熔化
D.利用干冰汽化吸热,可以使长途运输中的食品降温保鲜
6.以下几个验证性小实验,其中有错误的是
A.冬天将玻璃片从室外拿到室内,发现它上面有一层雾,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
B.将滚摆从最高点放手后,发现它上下运动,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C.用弹簧测力计沿着木板将物体匀速拉动到某一高度,发现用长木板比短木扳拉动时测力计示数小,说明相同情况下斜面越长越省力
D.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车轮朝下比车轮朝上拉动时测力计示数小,说明相同条件下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7.某同学有一支温度计,读数不准但刻度是均匀的,该同学将这支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是5℃,将这支温度计放入沸水中时读数是95℃(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他用这支温度计测量当时的气温读数是32℃,由上述可知,当时实际气温为
A.29℃ B.32℃ C.30℃ D.35.5℃
8.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用它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0℃。若用它测得某容器中的温水为70℃,则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  )
A.56℃ B.60℃ C.75℃ D.80℃
9.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甲中装的是冰水混合物,乙中装的是干冰(温度可以低到-78.5 ℃).现在把它们放在20 ℃的同一房间中,一段时间后,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内壁M侧结了一层霜,乙的外壁Q侧结了一层霜
B.甲的内壁M侧结了一层水,乙的外壁Q侧结了一层霜
C.甲的内壁M侧有水珠,乙的内壁P侧有一层霜
D.甲的外壁N侧有水珠,乙的外壁Q侧有一层霜
10.如图所示,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可能是熔化过程
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11.如图甲所示,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肯定都是非晶体
B.M、N肯定都是晶体
C.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
D.M肯定是晶体,N可能是非晶体
12.一只体温计示数是38℃,若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先后去测量37℃和39℃的病人的体温,则该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  )
A.37℃和38℃ B.38℃和39℃
C.39℃和38℃ D.39℃和37℃
13.有一支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用它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示数为-5℃;用它测标准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示数为115℃。如果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是19℃,那么该液体的实际温度为(  )
A.4℃ B.20℃ C.24℃ D.28.8℃
二、填空题
14.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如题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_°C;某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确,在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示数是90°C,在测一杯热水温度时,其示数与热水的真实温度60°C恰好相等,若用此温度计去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是____________°C。
15.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是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熔点依次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火山喷发时,高温的岩浆会使冰盖______(选填“熔化”或“凝固”)
16.有一支无刻度但完好的温度计,把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水银柱长度为20 cm,如果把它插入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水银柱长度为40 cm,现在将此温度计插入某液体中,水银柱长度为25 cm,则此液体温度为___℃.
17.某同学做实验时发现一支温度计不准确,仔细观察发现它的刻度是均匀的。把不准确温度计和标准温度计一同插入水中,发现当实际温度为2℃时,它的示数为4℃.当实际温度为42℃时,这支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值。则温度为_____℃时,它的示数为80℃。
18.小红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绘制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由下表可知,实验中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___的温度计.
19.一支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位置不准的温度计,把它放在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读数是97℃,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是2℃,若用这支温度计去测量某物体的温度时,它的读数恰好等于物体的实际温度,则该物体的温度是_____.如下图所示,图甲的温度为_____。
20.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人工降雨和舞台的白雾都是固态的干冰迅速 ________,从周围空气中 ________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下落,变成水滴就成了雨.
(2)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手感到暖和
答:向手“哈气”时,嘴中呼出的 ________遇到手发生了 ________现象, ________热量,所以感到暖和.
(3)如图温度计的读数分别是多少?
(a)温度计: ________;(b)温度计: ________
21.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不准确,将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如果放在教室里示数是,则教室里的实际温度是___________.
22.干湿计是测量空气湿度的仪器,它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乙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甲温度计的下端玻璃泡不包湿布。当甲温度计示数为22 ℃,那么乙温度计当时的示数应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2 ℃。两个温度计的读数差越大,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湿度)越________。
23.使用温度计测热水温度时,有如下步骤: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等待一段时间;
c.让温度计玻璃泡浸没在水中,但不要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
d.用手摸一下热水杯,估计待测热水的温度;
e.按要求正确读数并记录.
按正确的操作顺序,步骤排列应该是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C
4.A
5.B
6.D
7.C
8.C
9.D
10.B
11.D
12.B
13.B
14.热胀冷缩 29°C 15°C
15. 降低 熔化
16.25
17.82
18.98 水银
19.40℃ -22℃
20.升华吸收水蒸气液化放出-18℃36.7℃
21.
22.小于低
23.dacbe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难点突破(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从冰箱取出一瓶可乐,过了一会,可乐瓶上有很多小水滴,再过一段时间,小水滴慢慢消失。这一现象与下列对应描述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的过程和出现小水滴的过程吸放热情况相同
B.夏天,绿叶上露珠的形成和小水滴的形成发生的物态变化不同
C.秋天,雾的形成与散去和小水滴出现与消失,吸放热情况都相同
D.冬天,可乐瓶上更容易观察到上述现象
2.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分析正确的是(  )
A.撒盐可以促使雪熔化,说明盐可以提高雪的熔点
B.严冬,窗户上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外侧
C.热水瓶口的“白汽”是瓶外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液化石油气是常温下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后储存在钢罐中的
3.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会出现“水雾”,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与“水雾”的形成相同的是(  )
A.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
B.北方冬天植物上的雾淞
C.蒸锅上方生成的“白气”
D.寒冬,室外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4min甲比乙吸热多
B.4~8min甲不吸热
C.0~10min甲和乙不断吸热
D.0~10min甲和乙温度不断升高
5.有一支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用它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示数为﹣2℃;用它测标准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示数为103℃.如果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是19℃,那么该液体的实际温度为
A.16.2℃ B.18.1℃ C.19℃ D.20℃
6.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①霜满枝头②云消雾散 ③积水干涸④滴水成冰
A. B. C. D.
7.如图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此图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B.沸腾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水量不变
C.实验中所选温度计是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
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持续沸腾一段时间,这表明沸腾需要吸热
8.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显示的示数不准确,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4℃,放在沸水中显示99℃,将这支温度计放在教室里显示25℃时,则教室里的实际温度是(  )
A.21℃ B.20.2 ℃ C.26.3℃ D.22.1℃
9.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结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
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D.三个人中有至少一人体温低于39.5℃
10.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分别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沸腾是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剧烈汽化现象
B.“白气”是液态小水滴,它是水汽化形成的
C.甲图是水沸腾前的情景,乙图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D.乙图中气泡变小,是气泡中的水蒸气液化导致的
11.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池塘冰面上的温度为 -16 ℃,下列几种情况温度恰为0 ℃的是 (  )
A.冰层的上表面
B.冰层的下表面
C.冰层的下面所有的水
D.除了冰层上表面以外的冰
12.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甲中装的是冰水混合物,乙中装的是干冰(温度可以低到-78.5 ℃).现在把它们放在20 ℃的同一房间中,一段时间后,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内壁M侧结了一层霜,乙的外壁Q侧结了一层霜
B.甲的内壁M侧结了一层水,乙的外壁Q侧结了一层霜
C.甲的内壁M侧有水珠,乙的内壁P侧有一层霜
D.甲的外壁N侧有水珠,乙的外壁Q侧有一层霜
13.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时=10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熔化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9min
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
14.一支没有刻好的温度计,当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温度计内水银柱的长度是10cm,当插入正在沸腾的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是35cm.若此温度计插入某液体中,水银柱的长度是20cm,由此可知待测液体的温度是(  )
A.0℃ B.20℃ C.40℃ D.100℃
二、填空题
15.小明要自制一支温度计,需要刻上刻度,在一个大气压下,他把温度计先后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别标出温度计中液柱达到的位置A和B,将该温度计放在刻度尺旁,如图所示,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应该是________℃.
16.小明有一支温度计,虽然它的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标度却不准确。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0.7℃,在沸水中的读数是 102.3℃。当它指示的气温是﹣6℃时,实际的温度是_____℃,它在_____℃时误差很小,可以当作刻度正确的温度计使用?
17.小红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绘制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由下表可知,实验中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___的温度计.
18.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如题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_°C;某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确,在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示数是90°C,在测一杯热水温度时,其示数与热水的真实温度60°C恰好相等,若用此温度计去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是____________°C。
19.有一支无刻度但完好的温度计,把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水银柱长度为20 cm,如果把它插入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水银柱长度为40 cm,现在将此温度计插入某液体中,水银柱长度为25 cm,则此液体温度为___℃.
20.夏天,小宁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小水珠都是由于水蒸气_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小宁也发现小水珠出现在两只杯壁的位置不同,其中乙杯是______(选填“内壁”或“外壁”)出现了水珠。
21.图甲所示是近年来市面上出现的一种纸火锅,由于纸可吸收杂质与油脂的特点,烫出来的菜品不像一般火锅那么油腻, 还可以让久煮的食物保有原本的鲜美。爱思考的小华对其中的道理进行了分析:水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情况如图中________________ (选填“乙”或“丙”)所示,继续吸热,温度_______,水的沸点___________ (选填“高于”或“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纸锅没有燃烧。
22.美丽的大自然中各种神奇景象均蕴含一定的物理道理,白昼变夜的日全食是因为光的_______形成的,若仙若幻的海市蜃楼是因为光的_______形成的,晶莹剔透的露珠是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3.如图所示,甲乙两杯温度不同的水放在桌面上,一会发现杯子壁上出现了小水珠,水珠出现的位置分别是,甲______,乙______.(选填“内壁”或“外壁”)
24.北方寒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窗玻璃______(选填“内侧”或“外侧”)。
25.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这层霜是由________经过________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会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选填“内侧”或“外侧”)。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C
4.C
5.D
6.B
7.D
8.D
9.B
10.D
11.B
12.D
13.D
14.C
15.25
16.﹣5.1℃ 23.3℃
17.98 水银
18.热胀冷缩 29°C 15°C
19.25
20.液化 内壁
21.乙 不变 低于
22.直线传播 折射液化
23.外壁 内壁
24.凝华 内侧
25.水蒸气 凝华 放热 内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