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声现象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4份打包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声现象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4份打包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20 08:07:07

文档简介

第四章声现象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4)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小明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B.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C.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D.拨动粗细不同的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色
2.小华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吹的过程中将它不断剪短,这是研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关系
B.音调与吸管长短关系
C.音色与吸管长短关系
D.音调与吸管材料关系
3.每年中考、高考期间,为减小噪声对考生的影响采取了下列措施,其中属于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将教室的窗户关好
B.停止校园周边工地的施工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仪
D.学校周边道路禁止鸣笛
4.琴声悠扬,歌声嘹亮…我们世界充满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手拨动琴弦发声,是因为琴弦在振动
B.高声唱国歌,其中“高”指的是音调高
C.“闻其声而识其人”,是根据音调来辨别的
D.太空中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是通过真空传播声音
5.如图所示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二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 B.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大
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 D.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小
6.同学参与课后看护时,经常能够保持课堂安静,“安静”是指声音的(  )小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频率
7.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D.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
D.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音调的
9.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B.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
C.放在玻璃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
D.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10.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只要有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11.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
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 B.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来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12.下列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A.用硬卡片在梳齿上以快慢不同的速度划过
B.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
C.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D.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
二、计算题
13.游客乘车在盘山路上停车休息,某人对着前面的高山大喊一声,4秒后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试估算该处离前面高山的距离。(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14.一辆汽车以15m/s 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求:
(1)鸣笛处距离山崖多远;
(2)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崖多远?
15.在平直的路面上,一辆汽车正匀速驶向一座高山,在离高山s1=7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s2=40m后,司机刚好听到笛声的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16.在一段钢管的一端甲同学敲击一次,在钢管另一端的另一名同学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2秒。该段钢管的长度为多少米?(、)
17.科学工作者为了测量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14s收到回波信号。
(1)声音经过的路程?
(2)该处海水深度?(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1500m/s)
(3)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18.周末小洁驾驶小汽车经过檀树山隧道时,右前方同一直线上有一辆大巴车,当两者相距0.28km时,小洁按了下喇叭,大巴车司机听到后方的喇叭声继续保持20m/s匀速前进。一段时间后小洁以108km/h的速度匀速超过了大巴车司机,超车后经过36s,小洁又按了下喇叭。(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不计车长,两车均匀速行驶)。
(1)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大巴车是向______运动的(选填“前”或“后”);
(2)小汽车从小洁按下喇叭到追上大巴车需要多少s?
(3)当大巴车司机听到前方传来的喇叭声时两车相距多少m?
19.在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以 v1=43.2千米/时的速度行驶,汽车鸣笛t=2秒后,司机听到回 声.问: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2=340米/秒,则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多少米?
20.根据回声定位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用来探知海洋的深度、了解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2011年7月26日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实现了5000m深水的突破,为保证安全,下潜前用声纳系统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过4s后接收到海底返回的声波,求此处海底的深度是多少?(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
21.为了测量某根铁管的长度,我们在铁管的一端敲一下,人的耳朵贴在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两次声音,其时间间隔为2.6 s,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声音在铁管中的速度是4760 m/s。
(1)人听到的两次声音中,后听到的声音是在什么介质中传播的?
(2)铁管的长度是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A
4.A
5.B
6.B
7.B
8.A
9.A
10.A
11.C
12.B
13.680m
14.(1)355m; (2)325m。
15.10m/s
16.72.76m
17.(1)2.1×104m;(2)1.05×104m;(3)不能
18.(1)后;(2)28s;(3)370m
19.328
20.3000m
21.(1)空气;(2)952 m。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四章声现象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3)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小明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B.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C.拨动不同的吉他弦是为了改变吉他的响度
D.吉他弦调紧些,发声的音调变高
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钢尺进行有关声现象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钢尺伸出桌面越多,尺子振动越快,音调越低
B.小明拨动尺子却听不见尺子发出声音,可能是因为尺子振动太快
C.同桌小华觉得小明拨动钢尺时声音变大但音调没变,一定小明加大了拨动力度
D.小明可以用该钢尺探究声音的产生原因
3.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靠近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大小是为了研究(  )
A.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B.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C.音色和声源的关系 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4.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敲击瓶子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敲击瓶子,则音调最高的瓶子的序号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如图所示四个声现象中,哪两个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6.如图所示,在扬声器的纸盆上撒些纸屑,当扬声器播放音乐时,原来静止在纸盆上的纸屑会跳动起来,而且声音越大纸屑跳动得越剧烈,根据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说明(  )
A.声速与频率的关系 B.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C.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7.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的是(  )
A.机动车发动机安装消声器 B.机动车道两侧安装隔音板
C.学校附近树立禁鸣喇叭标志 D.机场地勤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8.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同一个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声音的音调比乙高
B.丙声音的响度比甲大
C.甲声源发声时振动幅度比乙大
D.甲声源发声时每秒内振动次数与丙相同
9.把频率为256Hz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示波器展现的波形如图所示。若把频率为512Hz音叉发出响度相同的声音信号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其波形可能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10.如图,在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属于禁止鸣笛的是(  )
A. B. C. D.
11.在班级举行的“小小音乐会”上,同学们用自制的乐器演奏,甲图为水瓶琴,乙图为可以上下推拉活塞的哨子。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对着水瓶琴瓶口吹气时,振动的主要是瓶内水柱
B.甲图:敲击水瓶琴时,从左到右音调逐渐变高
C.乙图:向上推活塞,哨音的音调会变高
D.乙图:向下拉活塞,哨音的音调会变高
12.如图描述声音传播过程中的频率、声速、响度和声能随离开声源距离而变化的关系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13.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音调越高
D.钢尺振动越快、频率高,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二、简答题
14.深夜,某歌舞厅仍然在播放着节奏强劲的音乐,严重干扰了人们的学习和休息.
深夜放出的音乐是不是噪音?为什么?
应怎样做才能减少这些声音对人们的影响,说说你的建议(至少两点)
15.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用超声波侧位仪垂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过6s收到海底返回的声波。
则(1) 超声波的频率应在多少以上?请举一例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海底的深度是多少千米?
(3) 这种测量方法能否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并说明理由。
16.分析实验数据是总结物理规律的一种方法,根据下列数据,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至少写三条.
几种物质中的声速(m/s)
空气(15℃)
340
蒸馏水
1497
大理石
3810
空气(25℃)
346


1531

5000


1324

3750

5200
1)
2)
3) .
17.如图所示,漫画中的许多现象可用物理知识解释,请从漫画中找出两个与声有关的现象 进行解释.
18.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
空气(0oC) 331 冰 3230
空气(15oC) 340 铜 3750
煤油(25oC) 1324 铝 5000
水(常温) 1500 铁 5200
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
(1) ______ ;
(2) ______ .
19.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中的声速.
几种物质中的声速(m/s)
你一定能从中获得不少信息,请至少写出三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观察下表,试写出两个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结论.
在空气中
在气、固、液体中(0℃)
在15℃空气中
温度/℃
声速/m s﹣1
介质
声速/m s﹣1
频率/Hz
声速/m s﹣1
0
330
氧气
316
2000
340
15
340

1450
1000
340
30
349

3160
500
340
100
386

4900﹣5000
256
340
结论: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1) .
(2) .
21.假如声音在空气里传播的速度不是340m/s,而是340mm/s,也就是说,比人的步行还要慢,现在,你的朋友一边向你快步走来,一边向你发出了问候:“你好吗?”你听到的声音会是怎样的?你能听懂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A
4.C
5.B
6.C
7.B
8.C
9.A
10.C
11.C
12.B
13.C
14.是噪音.因为它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的学习和休息.①向邻居提出问题,并说出他的行为对我的困扰,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②拉上窗帘,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戴上耳塞,在接收处减弱噪声.
15.(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2) 4.5km;(3) 一般情况下,固体中声速最大、液体其次、气体中声速最小 。
16.(1)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2)同种介质温度不同声速也不同;(3)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比在液体、固体中的小.
17.人发出喊声——声音由声带振动产生;能听到声音——空气可以传声
18.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液体、气体中大
19.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声速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固体中声速最大、液体其次、气体中声速最小
20.(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2)温度一定时,(在同一介质中)声速与频率无关.
21.我听到的声音是“吗﹣好﹣你”;我将听不懂朋友的话.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四章声现象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2)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日常用语中所讲的“高”指音调的是(  )
A.“喂,我听不到,你的声音再高一些”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C.“请勿高声喧哗” D.“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
2.如图描述声音传播过程中的频率、声速、响度和声能随离开声源距离而变化的关系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3.目前的智能音箱通过连接网络,可以让用户以自然语言话的交互方式,实现影音娱乐、信息查询、生活服务、出行路况等多项功能的操作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智能音箱可以直接根据用户的语音指令来完成指定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智能音箱发声需要物体的振动
C.用户对智能音箱发布指令,大点儿声,目的是改变声音的音调
D.人们可以分辨出智能音箱播放的不同歌手的声音,根据的是声音的音色
4.学校倡导:校园内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这里的“大”和“轻”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5.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音调越高
D.钢尺振动越快、频率高,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6.诗人笔下包罗万象,多彩多姿的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诗词中也蕴涵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前句是以青山为参照物的
B.“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不应人”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泪”的形成是晶体的熔化
7.如图所示,发声的喇叭使烛焰晃动,说明:①声音具有能量;②声音能传播信息:③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其中正确的说法(  )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②③④ D.只有①④
8.为了参加国家优质课评比,老师带同学们去录播室录课,小明发现录播室墙壁和普通教室不同。如图所示,这种很多小孔的设计在声学方面所起作用是(  )
A.为了教室的美观 B.改善声音的音色
C.可以吸音,减弱声音的反射 D.增强声音的反射,使声音更大
9.二胡是我国传统拉弦乐器,拉二胡时,手按压琴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响度越大,传声越快
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可以传递能量
11.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
A.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
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C.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
D.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
12.如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个情景,下列对这些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空气,铃声逐渐减小到几乎听不到,这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B.乙图:某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人类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C.丙图: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放大音叉的微小振动,用到了转换法
D.丁图: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最左边音调最高
13.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同一个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声音的音调比乙高
B.丙声音的响度比甲大
C.甲声源发声时振动幅度比乙大
D.甲声源发声时每秒内振动次数与丙相同
二、简答题
14.在室内讲话比旷野里响亮,这是为什么?
15.小明在紧张的复习功课,可是楼下商铺的喇叭却大声播放音乐,请你给小明想出两种减弱噪声的办法。(方法不允许重复)
16.在列车进站暂停时,列车的保养工常用榔头敲打机车的各有关部件,这是为什么?
17.地震发生前,由于地壳内部的运动,会产生次声波.在人、狗和猫当中,谁能够在地震发生前预感到地震即将发生呢?简述你的理由.(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猫的听觉频率范围是)
18.如图所示,小华同学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边外,拨动钢尺使其振动发声。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同样的力再拨,使钢尺每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他发现,钢尺伸出桌面部分的长度越长,它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越低沉。请你根据小华同学的这个发现,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并做出合理的猜想。
问题: ______ ;
猜想: ______ 。
19.如图所示,用硬纸板做一个圆盘,在最外圈打一圈距离相等的小孔,第二圈打上许多距离不等的、杂乱无章的小孔,把圆盘同定在一个轴上,匀速转动圆盘.同时用一根橡皮管对准最外圈的小孔吹气,听一听声音有何特点?对准第二圈小孔吹气,听一听声音有何特点?由此实验你探究到什么问题?
20.有一种新型的隔音墙,墙体夹层内填有轻小的颗粒型塑料球,当声音由墙体传入时可以引起小球的振动,这种墙是怎样起到隔音效果的呢?
21.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人设计了以下五个实验.
(1)把响着铃声的闹钟放在密封的钟形罩内,将钟形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
(2)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3)吹笛子时,手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4)让同一球从不同高度落到同一桌面上听到不同的响声.
(5)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波折线.你认为,能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实验和现象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2.假如声音在空气里传播的速度不是340m/s,而是340mm/s,也就是说,比人的步行还要慢,现在,你的朋友一边向你快步走来,一边向你发出了问候:“你好吗?”你听到的声音会是怎样的?你能听懂吗?
23.阅读下表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回答问题: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
空气(0oC) 331 冰 3230
空气(15oC) 340 铜 3750
煤油(25oC) 1324 铝 5000
水(常温) 1500 铁 5200
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
(1) ______ ;
(2) ______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C
4.B
5.C
6.B
7.B
8.C
9.A
10.B
11.B
12.B
13.C
14.在屋子里说话,说话的声音传到墙壁上又反射回来,时间差太短,我们不能分辨出回声与原声,我们听到的是回声与原声的混合,原声回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增强,因此我们听到的响亮;
在空旷地方说话,声音传播出去,周围没有高大的建筑物,不能反射形成回声,我们听到的只是原声,因此听起来就没有屋子里响亮
15.声音传到隔音墙时,引起小球振动
16.机车若出现故障,则用榔头敲打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和音色会发生异常变化.
17.狗.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大约是,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猫的听觉频率范围是;而次声波的振动频率低于,所以只有狗能听到次声波.能够在地震发生前预感到地震即将发生.
18.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长度有关吗 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发声体的长度有关
19.(1)第一圈小孔的排列有规律,用一根橡皮管对准圈的小孔吹气,气体通过小孔规则振动,就会发出有规律的声音,是乐音;(2)第二圈上的小孔距离不等的、杂乱无章的,用橡皮管对准圈的小孔吹气,气体不规则振动,就会发出杂乱无章的声音,是噪声。由此实验可知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
20.声音传到隔音墙时,引起小球振动,由于客服摩擦阻力做功,小球机械能减少,转化为隔音墙的内能,使小球的振动频率和幅度减小
21.能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是;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2.我听到的声音是“吗﹣好﹣你”;我将听不懂朋友的话.
23.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液体、气体中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四章声现象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1)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央视新闻“大数据”播报让我们看到了数据的价值。水是人类生存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下列与水有关的数据中错误的是(  )
A.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为0℃
B.洗澡水最佳温度约为40℃
C.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水可以在98℃时沸腾
2.如图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相同 B.乙、丙的音调相同
C.乙、丙的音色相同 D.丙、丁的响度相同
3.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使有噪声源的厂房门窗背向居民区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4.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5.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移近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弹开。此现象表明(  )
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
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6.如图所示,小明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B.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C.拨动不同的吉他弦是为了改变吉他的响度
D.吉他弦调紧些,发声的音调变高
7.观众对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成语大赛》好评如潮,大赛中涉及的下列成语跟声音响度有关的是(  )
A.掩耳盗铃 B.语无伦次 C.震耳欲聋 D.莺声燕语
8.小明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B.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C.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D.拨动粗细不同的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色
9.每年中考、高考期间,为减小噪声对考生的影响采取了下列措施,其中属于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将教室的窗户关好
B.停止校园周边工地的施工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仪
D.学校周边道路禁止鸣笛
10.下列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A.用硬卡片在梳齿上以快慢不同的速度划过
B.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
C.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D.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
11.如图分别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波形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频率不同 B.音色不同
C.振幅不同 D.振动的快慢不同
二、简答题
12.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并播放,自己听起来不像是本人所发出声音,周围的人没有听出太大的区别.为什么?
13.当往开水瓶中倒水的时候,为什么根据声音就知道瓶中水是否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以下数据,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至少写三条:几种物质中的声速(m·s-1)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列举你所了解的一件乐器,说明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又是怎样改变音调和响度的.
如图是将乐器发出的乐音输入示波器后得到的两个波形图,请根据波形图比较这两个乐音在音调、响度和音色三方面的异同.
16.列举噪声的危害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地震发生前,由于地壳内部的运动,会产生次声波.在人、狗和猫当中,谁能够在地震发生前预感到地震即将发生呢?简述你的理由.(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猫的听觉频率范围是)
18.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秒后接到回波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请回答:
(1)海洋的深度是多少?
(2)运用声波的反射,能否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19.下列声音分别是由什么物体振动产生的?
(1)小提琴声_______________;
(2)甩“纸炮”发出的声音_______________;
(3)人说话的声音_______________;
(4)扬声器发出的声音_______________;
(5)笛子声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A
3.C
4.A
5.A
6.D
7.C
8.B
9.A
10.B
11.B
12.用录音机录下说话人的声音和平日直接听到的说话人的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播,所以别人认为像说话人的声音.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再播放出来时是通过空气传播给自己的;而听自己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传导的方式来传递的,所以这两种介质不同,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听起来感觉也就不一样.
13.通过听灌水时发出的声音可判断水是否灌满,若声音音调较低,则表示振动频率低,瓶中空气柱较长,水还未灌满;若音调很高,则表示水将灌满.
14.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液体、气体中的大 铁棒中传播速度最大,为5200m·s-1
15.例:二胡:拨动琴弦,使琴弦振动,二胡产生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通过改变弦的长短改变音调,弦越长,音调越低;通过弹琴的力度改变弦的振幅来改变响度,用力越大,响度越大;波形图中两者的振幅相同,所以声音响度相同;完成一次振动所需的时间相同(都是两个格)即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但在每次振动中,波的形状不同,即音色不同.
16.深夜工厂里的机器声干扰人的休息 @小城镇街道上嘈杂的汽车喇叭声,影响学生的学习等.
17.狗.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大约是,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猫的听觉频率范围是;而次声波的振动频率低于,所以只有狗能听到次声波.能够在地震发生前预感到地震即将发生.
18.(1)3000m;(2)不能;因为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波不能传到月球.
19.琴弦 空气 声带 纸盆 空气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