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声现象(4)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响度越大,传声越快
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可以传递能量
2.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
B.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用不同的力度敲击同一编钟,声音的音调不同
D.只要敲击编钟,听力正常的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3.小刚制作了一个哨子:先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然后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如图所示,当小刚用嘴吹哨子塑料管的上端时,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关于该哨子的发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哨声是由于塑料管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B.当活塞向下拉时,哨声的音调将变高
C.当活塞向上推时,哨声的音调将变高
D.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塞的目的是改变哨声的响度
4.如图,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
B.弹拨吉他力度越大,吉他弦的振动频率越大
C.吉他声响度大小与人距离吉他远近有关
D.吉他声具有能量
5.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B.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C.“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D.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面
6.如图所示四个声现象中,哪两个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7.如图所示,发声的喇叭使烛焰晃动,说明:①声音具有能量;②声音能传播信息:③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其中正确的说法( )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②③④ D.只有①④
8.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的是( )
A.机动车发动机安装消声器 B.机动车道两侧安装隔音板
C.学校附近树立禁鸣喇叭标志 D.机场地勤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9.功夫巨星成龙在2018年《开学第一课》中与同学们畅谈梦想(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课时,主讲人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约3×108m/s
C.观众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主讲人的声音
D.主讲人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10.在班级举行的“小小音乐会”上,同学们用自制的乐器演奏,甲图为水瓶琴,乙图为可以上下推拉活塞的哨子。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对着水瓶琴瓶口吹气时,振动的主要是瓶内水柱
B.甲图:敲击水瓶琴时,从左到右音调逐渐变高
C.乙图:向上推活塞,哨音的音调会变高
D.乙图:向下拉活塞,哨音的音调会变高
11.2020年1月14日,泸州市民乐团在江阳艺术宫举行了“2020年迎春音乐会”,音乐会着重以民乐、民歌的表现形式来突出这场音乐会的特点,有琵琶、二胡、古筝等民乐器参加演奏,也有著名音乐家的独唱、合唱等.以下关于音乐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听众能听到声音,主要是通过大厅的墙壁传过来的
B.二胡演奏中,演奏者通过拉动弓的力度来改变声音的音调
C.男高音和女低音合唱中,男高音的音调高
D.我们很容易区分二胡和琵琶的演奏,主要是通过声音的响度
12.如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个情景,下列对这些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空气,铃声逐渐减小到几乎听不到,这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B.乙图:某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人类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C.丙图: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放大音叉的微小振动,用到了转换法
D.丁图: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最左边音调最高
二、简答题
13.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秒后接收到返回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 米/秒,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耳能听到超声波吗?
(2)海洋的深度是多少?
14.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但我们听不到它飞行的声音,而蜜蜂飞行的“嗡嗡”声却能听到,这是为什么?当蜜蜂带着花蜜飞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振动频率是,而不带花蜜飞的时候,翅膀平均振动频率是,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了蜜飞回蜂房。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15.给你一个玻璃杯、一枝铅笔、一些水,你是否能设计一个实验,探究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特征?
16.请列举你所了解的一件乐器,说明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又是怎样改变音调和响度的.
如图是将乐器发出的乐音输入示波器后得到的两个波形图,请根据波形图比较这两个乐音在音调、响度和音色三方面的异同.
17.小平拎起水壶向保温瓶中灌开水,在一旁看书的小刚提醒他:“小平,水快灌满了!”说话间,小平发现水真的满了,小平奇怪地问:“你怎么知道快满了?”小刚说:“听出来的.”小平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你能帮他弄清其中的原因吗?
18.“假如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为0.2m/s,则这个世界将就变成…”,写出四个较合理的场景.
19.晓明对着对面的山头大声喊叫,5秒后听到回音,请问晓明距离山头多远?用回声测距的方法能不能测出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20.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根据这一现象,请写出两条相关的物理知识。
21.李华的家在马路边,人来车往的噪声严重影响了他在家学习,请你想办法来帮助李华减弱干扰他的噪声(至少2个具体办法).
22.向暖瓶灌开水时,根据听到的声音可以判断水快要满了,为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C
4.B
5.A
6.B
7.B
8.B
9.A
10.C
11.C
12.B
13.(1)不能;
(2)海底的深度是3000米.
14.在每次振动中,波的形状不同,即音色不同
15.玻璃杯中倒入少量的水,用铅笔敲听到声音的同时,看到水面有波纹,停止敲击,水波纹消失.说明发声时物体在振动.
16.例:二胡:拨动琴弦,使琴弦振动,二胡产生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通过改变弦的长短改变音调,弦越长,音调越低;通过弹琴的力度改变弦的振幅来改变响度,用力越大,响度越大;波形图中两者的振幅相同,所以声音响度相同;完成一次振动所需的时间相同(都是两个格)即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但在每次振动中,波的形状不同,即音色不同.
17.当往暖水瓶中倒水时,水面上方的空气柱会振动发出声音,灌的越多,水面上方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小刚是根据音调判断出水的高度进而知道水满了.
18.(1)上课铃响了,过很长时间后同学们才能听到,所以同学们还在校园内活动;
(2)汽车的行驶速度比喇叭的声速传播的快,汽车喇叭就失去了作用;
(3)裁判员就无法计算起始时间;
(4)电视机屏幕上的场景与声音给人以同步的感觉,假如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只有0.2m/s,人看到电视机屏幕上的场景与声音严重不符。
19.850;不能;因为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20.①空气能够传播声音;②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1.关闭门窗,带上耳塞
22.因为随着暖瓶中水位的升高,空气柱变短; 空气柱振动的频率越来越高,音调也越来越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四章声现象(3)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
B.弹拨吉他力度越大,吉他弦的振动频率越大
C.吉他声响度大小与人距离吉他远近有关
D.吉他声具有能量
2.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
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 B.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来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3.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钢尺进行有关声现象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钢尺伸出桌面越多,尺子振动越快,音调越低
B.小明拨动尺子却听不见尺子发出声音,可能是因为尺子振动太快
C.同桌小华觉得小明拨动钢尺时声音变大但音调没变,一定小明加大了拨动力度
D.小明可以用该钢尺探究声音的产生原因
4.“女高音”“男低音”和“高声呼叫”“低声细语”,这两组词语中的“高”和“低”的物理含义( )
A.相同,前者指音调,后者指音调 B.不相同,前者指音调,后者指响度
C.不相同,前者指响度,后者指音调 D.不相同,前者只音色,后者指响度
5.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
B.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用不同的力度敲击同一编钟,声音的音调不同
D.只要敲击编钟,听力正常的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6.如图所示,小明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B.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C.拨动不同的吉他弦是为了改变吉他的响度
D.吉他弦调紧些,发声的音调变高
7.如图所示,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禁鸣标志,上海市外环以内城区全天实行禁鸣喇叭,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音器 B.在道路旁设置隔音屏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8.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钢管一端,乙同学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一下钢管,甲同学先后听到两下响声,对这一现象说明正确的是( )
A.声音在钢管中产生了回声
B.声音在空气中产生了回声
C.甲同学听到的敲击声第一次由钢管传来,第二次由空气传来
D.甲同学听到的敲击声第一次由空气传来,第二次由钢管传来
9.目前的智能音箱通过连接网络,可以让用户以自然语言话的交互方式,实现影音娱乐、信息查询、生活服务、出行路况等多项功能的操作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智能音箱可以直接根据用户的语音指令来完成指定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智能音箱发声需要物体的振动
C.用户对智能音箱发布指令,大点儿声,目的是改变声音的音调
D.人们可以分辨出智能音箱播放的不同歌手的声音,根据的是声音的音色
10.如图,在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属于禁止鸣笛的是( )
A. B. C. D.
11.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D.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
二、简答题
12.静静的考场中,我们能听到自己书写的声音.现在,将你的耳朵贴在桌面上,继续写字,你听到的书写声有什么不同吗?写下你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现象可以说明____________.
13.看了如图所示的漫画,你觉得“机灵鬼”是不是真的在骗“物理迷”?请说出你的理由.
14.同学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闭上眼睛后,一只蜜蜂从耳边飞过我们能听到它的声音,请问如果一只蝴蝶从你耳边飞过,你能听到声音吗?为什么? _______
15.如图所示,人们向远处喊话时常用厚纸卷成一个纸筒,然后通过纸筒说话,远处的人才能听得更清楚,这是什么原因?
16.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中的声速.
几种物质中的声速(m/s)
你一定能从中获得不少信息,请至少写出三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两名宇航员在飞船外进行太空行走,近在咫尺,若按在地球上的习惯方式交谈,对方能否听到?为什么?如果要想听到对方的说话声,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8.李华的家在马路边,人来车往的噪声严重影响了他在家学习,请你想办法来帮助李华减弱干扰他的噪声(至少2个具体办法).
19.分析实验数据是总结物理规律的一种方法,根据下列数据,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至少写三条.
几种物质中的声速(m/s)
空气(15℃)
340
蒸馏水
1497
大理石
3810
空气(25℃)
346
海
水
1531
铝
5000
煤
油
1324
铜
3750
铁
5200
1)
2)
3)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D
4.B
5.A
6.D
7.A
8.C
9.C
10.C
11.B
12.听到的书写声比原来响的多 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13.“机灵鬼”真的在骗“物理迷”,因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在地球上人不可能听到陨石与月球撞击产生的声音
14.答: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在350次/秒左右(高于20Hz),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而蝴蝶飞行时,扇动翅膀的频率在5次/秒左右,低于20Hz,所以人能听到蜜蜂飞行的声音,而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
15.人要昕清别人的说话,传到人耳的声音需要达到一定的响度,而响度的大小又决定于发声体振幅大小及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和声音的发散程度。通过纸筒喊话,能减少声音的分散,使大部分声音向同一方向传播,这样就增大了听众听声音的响度,从而更能听清楚讲话的内容
16.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 声速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固体中声速最大、液体其次、气体中声速最小
17.不能听到;
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而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宇航员说话声音不能通过真空传播;
要想听到对方的说话声,宇航员之间可以利用无线电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哑语或利用在纸上写字交流.
18.关闭门窗,带上耳塞
19.(1)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2)同种介质温度不同声速也不同;(3)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比在液体、固体中的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四章声现象(2)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班级举行的“小小音乐会”上,同学们用自制的乐器演奏,甲图为水瓶琴,乙图为可以上下推拉活塞的哨子。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对着水瓶琴瓶口吹气时,振动的主要是瓶内水柱
B.甲图:敲击水瓶琴时,从左到右音调逐渐变高
C.乙图:向上推活塞,哨音的音调会变高
D.乙图:向下拉活塞,哨音的音调会变高
2.图所示为北京天坛公园里堪称声学建筑奇观之一的圜丘。当游客站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下列关于声音变得特别洪亮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变成了超声波
B.圜丘周围上装有扩音器
C.同心圆结构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D.反射的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了加强
3.琴声悠扬,歌声嘹亮…我们世界充满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手拨动琴弦发声,是因为琴弦在振动
B.高声唱国歌,其中“高”指的是音调高
C.“闻其声而识其人”,是根据音调来辨别的
D.太空中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是通过真空传播声音
4.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靠近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大小是为了研究( )
A.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B.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C.音色和声源的关系 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5.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敲击瓶子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敲击瓶子,则音调最高的瓶子的序号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儿童公园中设置了如图1金属管做的传音筒,有图2甲、乙、丙三个声音甲乙丙三个声音在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中显示的波形图如下分别从同一根金属管这边喇叭传到另一头的喇叭位置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路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声音传播时间最长
B.另一头听到的甲丙声音的响度可能不一样
C.这个装置只利用了金属管来传播声音
D.甲声音比乙声音在相同的时间里振动的次数多
7.下列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A.用硬卡片在梳齿上以快慢不同的速度划过
B.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
C.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D.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
8.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声识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D.次声波响度太小,所以人耳听不到
9.关于声现象,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响度越大,传声越快
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可以传递能量
10.如图所示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二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 B.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大
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 D.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小
11.2020年1月14日,泸州市民乐团在江阳艺术宫举行了“2020年迎春音乐会”,音乐会着重以民乐、民歌的表现形式来突出这场音乐会的特点,有琵琶、二胡、古筝等民乐器参加演奏,也有著名音乐家的独唱、合唱等.以下关于音乐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听众能听到声音,主要是通过大厅的墙壁传过来的
B.二胡演奏中,演奏者通过拉动弓的力度来改变声音的音调
C.男高音和女低音合唱中,男高音的音调高
D.我们很容易区分二胡和琵琶的演奏,主要是通过声音的响度
12.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的声音他的“吼”声能将玻璃杯震碎下列声音的利用方式与此相同的是( )
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超声波金属探伤仪
C.医生利用听诊器诊病 D.超声波粉碎胆结石
13.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只要有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14.小华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吹的过程中将它不断剪短,这是研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关系
B.音调与吸管长短关系
C.音色与吸管长短关系
D.音调与吸管材料关系
15.如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个情景,下列对这些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空气,铃声逐渐减小到几乎听不到,这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B.乙图:某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人类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C.丙图: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放大音叉的微小振动,用到了转换法
D.丁图: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最左边音调最高
二、简答题
16.莹莹把自己唱的歌灌成唱片后放出来听,她发觉声音好象不是自己的,为什么?
17.我们的世界充满声音,假若“我们的世界没有声音”了呢?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至少举出三个实例)
18.如图所示,人们向远处喊话时常用厚纸卷成一个纸筒,然后通过纸筒说话,远处的人才能听得更清楚,这是什么原因?
19.聆听闹钟指针走动时的“嚓嚓”声,注意他的响度和声调,把闹钟放在一个鞋盒内,并盖上盒盖,你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20.当往开水瓶中倒水的时候,为什么根据声音就知道瓶中水是否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静静的考场中,我们能听到自己书写的声音.现在,将你的耳朵贴在桌面上,继续写字,你听到的书写声有什么不同吗?写下你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现象可以说明____________.
22.见老师面问好,是育华学校良好校风体现之一,若声音在空气里传播的速度是
,而是,也就是说比人的步行还要慢,现在,一位初二同学一边向江老师快步走来,一边向他发出了问候:“江老师早”,请问江老师能听懂么?他的声音会是怎样的?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原因。
23.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越响溅起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振动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的结论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李华的家在马路边,人来车往的噪声严重影响了他在家学习,请你想办法来帮助李华减弱干扰他的噪声(至少2个具体办法).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A
4.A
5.C
6.B
7.B
8.C
9.B
10.B
11.C
12.D
13.A
14.B
15.B
16.通过唱片播放的声音和直接听到自己的声音,两种情况声音传递介质不同,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听到的声音不同.
17.①人与人之间交流很麻烦;②听不见美妙的音乐;③听不见汽车鸣笛声,易发生交通事故。
18.人要昕清别人的说话,传到人耳的声音需要达到一定的响度,而响度的大小又决定于发声体振幅大小及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和声音的发散程度。通过纸筒喊话,能减少声音的分散,使大部分声音向同一方向传播,这样就增大了听众听声音的响度,从而更能听清楚讲话的内容
19.盖上盒盖,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变小,音调不变。
20.通过听灌水时发出的声音可判断水是否灌满,若声音音调较低,则表示振动频率低,瓶中空气柱较长,水还未灌满;若音调很高,则表示水将灌满.
21.听到的书写声比原来响的多 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22.江老师听不懂,他听到的声音是“早师老江。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合),学生向江老师快步走来时,学生前进的速度大于自己发出声音的速度,因此在学生向江老师快步走来的过程中先听到后发出的声音,后听到先发出的声音。
2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24.关闭门窗,带上耳塞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第四章声现象(1)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二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 B.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大
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 D.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小
2.小刚制作了一个哨子:先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然后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如图所示,当小刚用嘴吹哨子塑料管的上端时,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关于该哨子的发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哨声是由于塑料管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B.当活塞向下拉时,哨声的音调将变高
C.当活塞向上推时,哨声的音调将变高
D.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塞的目的是改变哨声的响度
3.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只要有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4.为了参加国家优质课评比,老师带同学们去录播室录课,小明发现录播室墙壁和普通教室不同。如图所示,这种很多小孔的设计在声学方面所起作用是( )
A.为了教室的美观 B.改善声音的音色
C.可以吸音,减弱声音的反射 D.增强声音的反射,使声音更大
5.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琴弦的振动产生的
B.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C.“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D.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面
6.如图所示,小明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B.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C.拨动不同的吉他弦是为了改变吉他的响度
D.吉他弦调紧些,发声的音调变高
7.关于声现象,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响度越大,传声越快
C.“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可以传递能量
8.下列情境中不属于噪声的是( )
A.考试时校外鞭炮声
B.上课时老师讲课声音
C.图书馆几位同学热烈讨论问题的声音
D.睡觉时蚊子发出的嗡嗡声
9.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声喧哗”的“高”指的是音调高
B.“隔墙有耳”可以说明固体能够传播声音
C.剧院内壁上的蜂窝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反射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10.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发声的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激起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 )
A.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B.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蜂蜡的熔化特点
C.研究声波时,引入水波认识它的传播
D.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
11.儿童公园中设置了如图1金属管做的传音筒,有图2甲、乙、丙三个声音甲乙丙三个声音在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中显示的波形图如下分别从同一根金属管这边喇叭传到另一头的喇叭位置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路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声音传播时间最长
B.另一头听到的甲丙声音的响度可能不一样
C.这个装置只利用了金属管来传播声音
D.甲声音比乙声音在相同的时间里振动的次数多
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C.水中倒立的花样游泳运动员能随着音乐进行表演,说明水能传播声音
D.社区举行文艺表演活动时,从高音喇叭传出的美妙歌声肯定不是噪声
13.手机里正播放抖音视频,离手机较远的人比较近的更不能听清楚这声音,其原因是( )
A.抖音的声音音色不好 B.抖音的声音频率较低
C.远处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D.近处听到的声音振幅小
14.小刚与小林是邻居也是同学,他们上学和放学时都常常同行,路上也经常交流学习问题。某周五放学,由于小刚值周交接,小林回家先行,小刚交接了值周工作后,才急忙去追小林。当小刚看到前方离他还较远的小林时,便大声喊小林等等他,可小林却没能听到小刚的叫喊。关于这个现象的以下讨论,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 )
A.可能是小刚的喊声没能传到小林耳中
B.可能是小刚当时太激动,发出的是超声波或次声波
C.可能是小刚当时发声的音色太差的缘故
D.可能是小林离小刚较远,小刚的喊声传到小林耳中响度太小的缘故
15.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看”到自己的声音的实验。把两个纸杯底部用细棉线连接起来,固定其中一个纸杯,在纸杯口上蒙上胶膜,膜上粘一片小平面镜,拉紧棉线,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小明对另一纸杯说话(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个纸杯间声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细棉线实现的
B.该实验不能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C.若说话声越大,光点晃动幅度越大
D.在月球上做该实验也能看到光点的晃动
二、简答题
16.在列车进站暂停时,列车的保养工常用榔头敲打机车的各有关部件,这是为什么?
17.小明在家中听音响时,忽然想到课本上说声音能使空气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并以此将声音传到远方小明想:“声音的这种波动我为什么看不见,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呢?”
小明想了一会儿,起身找来一个小碟、一段铁丝和一勺洗衣粉。小明将洗衣粉倒入碟子中,加水溶解;然后将铁丝弯成一个带把的铁圈,将铁圈放在水中,使铁圈附上一层薄膜。小明将铁圈放在音响的喇叭前,打开音箱。这时,他发现,薄膜随着声音不断地在发生变化。
(1)小明通过实验说明了什么结论?
(2)小明的研究大致上经历了什么样的探究过程?
(3)小明在实验的过程中成功运用了什么物理学的探究方法
18.美文《声音》中有一段对青蛙声音的描写:青蛙的声音是最为嘹亮的,脆生生的,不会有一丝藕断丝连,它们对自己的嗓子是很有自信的,所以少了遮遮掩掩的欲断难断,却多了几分无所畏惧的理直气壮,也许就是源于它们的快乐歌唱吧,稼轩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唤起了无数的共鸣,成了千古流传的名句.用与声现象有关的知识来解释诗人为什么能听到蛙声并能辨别出是蛙声?
19.小平拎起水壶向保温瓶中灌开水,在一旁看书的小刚提醒他:“小平,水快灌满了!”说话间,小平发现水真的满了,小平奇怪地问:“你怎么知道快满了?”小刚说:“听出来的.”小平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你能帮他弄清其中的原因吗?
20.铁路工人为了确定远方是否有火车来,就用耳朵趴在铁轨上听下远方是否有火车,请说出其中道理。
21.小明在家帮妈妈向大保温杯中灌水,妈妈在旁边提醒他:快满了,快满了.小明不解地问妈妈:你怎么知道快满了 请帮小明解释这个问题.
22.有一种新型的隔音墙,墙体夹层内填有轻小的颗粒型塑料球,当声音由墙体传入时可以引起小球的振动,这种墙是怎样起到隔音效果的呢?
23.以下情景反映了什么物理知识.
喇叭放音时,纸盒上的纸蝴蝶“翩翩起舞”.________
支起自行车,使车后轮转起来,用一硬纸片伸过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随着车轮转速的加快,纸片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尖.________
被敲响的音叉会把与音叉接触的悬吊小球弹开,音叉被敲得越响,小球被弹得越远.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A
4.C
5.A
6.D
7.B
8.B
9.B
10.D
11.B
12.C
13.C
14.D
15.D
16.机车若出现故障,则用榔头敲打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和音色会发生异常变化.
17.(1)声音能使空气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并以此将声音传到远方(2)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有关(3)转换法
18.小球的振动频率和幅度减小
19.当往暖水瓶中倒水时,水面上方的空气柱会振动发出声音,灌的越多,水面上方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小刚是根据音调判断出水的高度进而知道水满了.
20.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传播最快;铁路工人常用耳朵贴着铁轨来提前判断是否来了火车,就是利用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
21.向暖瓶内倒水时,空气振动发声,当水越来越多时,空气柱越来越短,声音的音调越来越高,妈妈就是根据音调的高低来判断的.
22.声音传到隔音墙时,引起小球振动,由于客服摩擦阻力做功,小球机械能减少,转化为隔音墙的内能,使小球的振动频率和幅度减小
23.喇叭发声时纸盆在振动 音调的高低和振动频率的关系 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