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语文
部编版 四年级上
第二单元 6.夜间飞行的秘密
新课导入
非禽非兽小眼窝,
自小掌握超声波。
旋转追逐样样会,
捕捉蚊虫更利索。
(打一动物)
谜底:蝙蝠
第一课时
背景资料
蝙蝠: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像老鼠,四肢和尾部有皮质的膜,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主要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
背景资料
雷达:利用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进行目标探测和定位的装置。主要由发射机、天线、接收机和显示器等组成。目标的距离可通过电磁波从雷达到目标、又反射回雷达的时间测定。广泛应用在军事、天文、气象、航海、航空等领域。
语文要素
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
学习目标
1.会认“蝙、蝠”等12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系”,会写“蚊、即”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蚊子、即使”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飞机夜间能安全飞行是因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重点)
3.引导学生平时多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从中得到启示。(难点)
4.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操。
我会认
蝙 蝠 即 锐 系 铛
绳 证 障 碍 荧 屏
biān fú jí ruì jì dāng
yíng zhèng zhàng ài yíng píng
多音字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jì)着许多铃铛。
系
系鞋带
关系
xì
jì
放学的路上,我看见一位阿姨在给小明系( jì)鞋带,心想他们一定是母子关系(xì)。
我会写
shéng jì yíng zhèng yán
研
wén jí kē héng shù
蚊
即
绳
系
科
横
蝇
证
竖
我会写
jiū dá jià shǐ
究
达
驾
驶
词语释义
启发提示,使有所领悟。
启示:
清朗:
漆黑:
探路:
敏锐:
横七竖八:
模仿:
照着某种现成样子学着做。
凉爽晴朗。
非常黑;很暗。
事先探索道路情况。
(感觉)灵敏;(眼光)尖锐。
形容杂乱无章。
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边读课文边纠正读音。交流:想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夜间飞行的秘密
整体感知
科学家们经过反复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了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飞行的安全问题。
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随堂练习
初读课文。
1.读课题,我的疑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发出的一种声音(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 )。
是谁在夜间飞行?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什么?
嘴巴
超声波
耳朵
回顾上节课,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呢?
复习回顾
第二课时
雷达是根据蝙蝠的探路方法发明的。
主要内容
科学家们经过反复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了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飞行的安全问题。
复习回顾
小组合作
科学家为了弄清蝙蝠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秘密做了哪些实验?最终得出什么结论?
找出相关段落,思考并找出问题的答案;
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答案,完成表格。
做了几次实验呢?结果如何?
先把蝙蝠眼睛蒙上做实验,发现蝙蝠能在夜间安全飞行和眼睛无关。再分别把蝙蝠的耳朵塞上,嘴封住,蝙蝠夜间飞行出现了状况。
交流思考
品读课文
实验次数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结论
第一次
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一个铃铛也没响,一根绳子也没碰着。
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实验次数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结论
第三次
第二次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把蝙蝠的嘴封住
蝙蝠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
蝙蝠夜里飞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品读课文
嘴
耳
超声波
反射
障碍物
蝙 蝠 探 路 原 理
品读课文
无线电波
反射
雷 达 探 路 原 理
障碍物
天线
荧光屏
品读课文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使飞机的飞行更安全了。
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受到动物的启发而发明的?
船和潜艇来自人们对鱼类和海豚的模仿。
科学家研究青蛙的眼睛,发明了电子蛙眼。
小组活动
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仅靠雷达就可以吗?
超声波在生活中还有什么用途呢?
读课后习题中的《它们是茎,还是根?》,什么是变态茎?选文介绍变态茎的时候,采取了什么说明方法?
课堂总结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善于提问,能促进我们思考,能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善于从多角度进行提问!
结构梳理
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热爱科学
受到启发
蝙蝠夜间飞行
提出问题
反复试验
不断研究
揭开秘密
为飞机装上雷达
夜间飞行的秘密
课文主旨
本文主要讲了科学家经过反复实验,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并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来保证飞机的安全飞行。我们知道了通过研究生物的特点,可以对人类的发明创造有所启示。
随堂练习
下列问题是从哪个角度提出的?请选一选。
1.作者为什么没有详写后两次试验? ( )
2.超声波在生活中还有什么用途? ( )
3.蝙为什么能在夜间飞行?( )
C
A
B
课后作业
完成本节课习题。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第六课 夜间飞行的秘密
内容分析
《蝙蝠和雷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文章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用词的准确性,在语言文字上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会认“蝙、蝠”等12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系”,会写“蚊、即”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蚊子、即使”等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飞机夜间能安全飞行是因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3.引导学生平时多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从中得到启示。
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找寻秘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飞机夜间能安全飞行是因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平时多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从中得到启示。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操。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
(1)搜集蝙蝠和雷达的资料。
(2)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运用各种方法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理清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4)认真读课文,整理出自己读完课文后提出的问题。
2.多媒体课件
教学媒体选择
图片
教学活动
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蝙、蝠”等12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系”,会写“蚊、即”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蚊子、即使”等词语,掌握“系”这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深度体会蝙蝠超强的飞行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吧:
课件出示:
非禽非兽小眼窝,
自小掌握超声波。
旋转追逐样样会,
捕捉蚊虫更利索。
(打一动物)
谜底:蝙蝠
蝙蝠: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像老鼠,四肢和尾部有皮质的膜,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主要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
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课件出示:
雷达:利用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进行目标探测和定位的装置。主要由发射机、天线、接收机和显示器等组成。目标的距离可通过电磁波从雷达到目标、又反射回雷达的时间测定。广泛应用在军事、天文、气象、航海、航空等领域。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东西在夜间飞行吗 夜间飞行到底有什么秘密呢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板书:夜间飞行的秘密)
【设计意图】通过课题来提出问题从而让学生思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
二、交流预习,读文识字
1.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圈出本课的生字,读准生字的字音。
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
2.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教师指导读写生字。
课件出示:
会认字:蝙 蝠 即 锐 系 铛 绳 证 障 碍 荧 屏
会写字:蚊 即 科 横 竖 绳 系 蝇 证 研 究 达 驾 驶
(1)教师重点指导易混字、易错字。如:“即”字书写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字形,左边上面不要多写一点;“究”字是上下结构,下面是“九”,写的时候要和“挖”的右半部分区分开来;“驶”右边是“史”,不要写成“吏”。
(2)认识多音字“系”:系鞋带(jì);系列(xì)。
(3)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生字的写法,互相听写几个生字,并互相订正。
3.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师指导:我们可以先根据题目去找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在找它们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可以找文中的重点句子,先找出重点句子: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改写重点句子,概括主要内容。
生改写句子,并交流自己的答案,师总结。
主要内容:科学家们经过反复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了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飞行的安全问题。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层层深入,先从字词入手,然后通过多种形式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概括文章主要意思,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作业设计
本节课习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2.激发学生对科普文章的阅读兴趣。
3.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顾上节课,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呢?指名学生回答。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品读这篇文章吧。
二、品读课文
教师引导:根据上节课的内容,这节课我们主要探究蝙蝠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原因。
(1)提出问题,学生根据问题深入自读,找相关段落进行赏析。
课件出示:
科学家为了弄清蝙蝠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秘密做了哪些实验?最终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读相关的段落,思考并找出问题的答案,进行全班交流。
预设:先把蝙蝠眼睛蒙上做实验,发现蝙蝠能在夜间安全飞行和眼睛无关。再分别把蝙蝠的耳朵塞上,嘴封住,蝙蝠夜间飞行出现了状况。
(课件出示表格,依次出示答案)
实验次数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结论
第一次 把蝙蝠的眼睛蒙上 一个铃铛也没响,一根绳子也没碰着 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第二次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蝙蝠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 蝙蝠夜里飞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第三次 把蝙蝠的嘴封住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答案,完成表格。小组选代表在全班交流。
(2)从科学研究中得到启发,并利用研究成果服务于我们的生活。那么,科学家们从这些实验中得到了什么启发呢?
生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科学家得到的启发。
预设: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使飞机的飞行更安全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先从问题入手,从实验到结论的探究,这个研究过程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三、拓展延伸
1.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受到了动物的启发?
生回答问题,师及时评价。
预设:根据蜻蜓的翅膀,研制出了能消除颤振危害的飞机机翼;根据青蛙的眼睛,发明电子蛙眼等。
2.学习了课文,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呢?下面我们就进行一个小组活动:读课文,列出自己的问题清单。
师引导:我们可以从不同方面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列出问题,全班进行交流解答。
预设1: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仅靠雷达就可以吗?
预设2:超声波在生活中还有什么用途呢?
预设3:读课后习题中的《它们是茎,还是根?》,什么是变态茎?选文介绍变态茎的时候,采取了什么说明方法?
(板书: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目的是引导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从不同方面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
板书设计
6.夜间飞行的秘密
作业设计
本节课习题。
教学反思
1.自主识字。对于生字的教学,我主要是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在识字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让他们通过自学和小组活动解决生字词。为了防止学生学习浮于表面,我还进行了易错字和易混字的指导。这样双管齐下,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就会更加准确,成就感也就更高。
2.层层递进,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先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为下节课的深入理解奠定基础。在深入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我通过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剖析、整合。让学生对蝙蝠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原因有了清楚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对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有了清晰的了解。
3.提出质疑。发散性思维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注重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我通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这种方法,让学生通过课后练习来提出自己的问题,并想办法自主解决,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本课教学中,最大的遗憾是让孩子们朗读的时间较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科普性文本的朗读,使语文课堂更显语文味,更具魅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