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绿谷高中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绿谷高中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0 09:48:26

文档简介

2021 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绿谷高中联盟期中联考试题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命题:遂昌中学 方巧萍 联系电话:13754262980
命题:龙泉一中 陈少芳 联系电话:18857806046
审题:云和中学 林温云 联系电话:13906783702

1 2 3 6 7 10 11 12 14 15 18 19 20


B D C B B B C D B D C D B

1.B【解析】A 项,原文是“圈子是网络人群自发组织形成的一种强连接关系”;
C 项,年轻说唱歌手走出网络圈子是为了证明文化生产的主体是圈层“破壁”的行动者;
D 项,原文是“如果仅仅对其进行简单粗暴的批评,那说明评论者尚未真正深入生活”,而
非要以批评教育为主。
2.D【解析】原文是弹幕评论是一种短平快的评论,弹幕提供了温暖的陪伴感和归属感。
3.C【解析】选项表现了不同圈层文化封闭隔绝的陋习,不能用来支撑划线语句中“摈弃信
息圈养的缺点”的观点。
4.①层进式的论证结构,从分析网络文化的圈层化特征说起,提出网络圈层文化如何突破彼
此之间的“壁垒”的问题,再分析如何解决圈层“破壁”的问题。
②多种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如运用井底之蛙、枷锁、空气、
壁垒等比喻,论述青少年融圈时的不正确做法。(每点 2 分)
5.①突破圈层文化的“壁垒”,促进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构建美美与共的网络文化景观,
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取向。
②尊重、包容青年的圈层文化,发现圈层文化的正向价值,让青少年得到收获和乐趣。
③引导青少年通过再造圈层、融入圈层等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价值认
同和生活践行(每点 2 分)
6.B【解析】黯淡一词不是真的写眼前月光的状态,而是指月光随着香雪的心理变化而产生
的状态。
7.B【解析】“反映了香雪迷信、思想落后”分析不正确。此处实为反映香雪的天真、单纯与
乖巧听话,与前文形成照应。
8.①多用短句,语言富有轻松明快的节奏感。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
如:把群山比作母亲的胸脯,核桃叶比作“金铃铛”;③运用排比句、感叹句,增强语
势,富有力量。(每点 2 分)
9.①运用第三人称叙事,便于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②运用插叙,丰富小说内容,形成对比,
突出人物的心理;③以人物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如实展现出香雪的心理活动过程;④叙
事与描写结合,小说在叙述中加入大量的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有利于刻画人物形象,
揭示小说主题。(每点 2 分)
10.B(一,专一)
高一语文答案 第 1页 共 3 页
11. C(C 介词,向;A 表修饰/表转折;B 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这,这些;D 相当“恐怕”
“还是”表推测语气/代词,指李蟠)
12.D 《劝学》讲学习的重要性,《师说》讲从师的重要性。
13. (1)螃蟹有六条腿,两只钳,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它心思浮躁的缘故。
(“跪”“螯”“寄托”、判断句各 1 分)
(2)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羞耻,真是糊涂啊!(“身”“耻”“惑”各 1
分,大意 1 分)
14.B(“少而好学” “壮而好学” “老而好学”是并列结构)
15.D 此诗通篇使用白描。
16. ①景致吸引。诗人初次见到奇伟瑰怪的西域美景,沉醉其间,忘却了被贬流放的痛苦。
②性格狂放。诗人自称“狂客”,豁达豪放,不惧坎坷磨难,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③品性刚直。诗人虽处困境,却因青松的笔直向上,激发起奋发进取﹑坚守气节的决心。
(每点 2 分)
17. (1)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3)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4)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18.C(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彻底或事情闹得很凶。日新月异: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
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这里指变化大而非变化快,应用“翻天覆地”。触及:接
触到,触动。涉及:关涉到;牵连到。这里讲“互联网的触角延伸”与后文“电子设
备”搭配,应用“触及”。史无前例: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类先例。形容前所未有。
空前绝后:以前没有过,以后也不会再有。形容超绝古今,独一无二。此处强调 5G
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革新,不涉及以后,应用“史无前例”。遏制:阻碍,禁绝。阻止:
阻拦使停止。此处用“阻止”。)
19.D(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大展身手”为拟人手法运用。A 项为借代、对比,B 项为设问、
比喻、夸张,C 项借代,D 项拟人。)
20.B(画横线处句子存在三处语病:一是逻辑问题,“正”和“即将”表示不同时态,不可
以同时用,删去“正”;二是杂糅,“因为……的原因”属于杂糅,删去“……的原因”;
三是多项定语语序,“一个”表示数量,应放在“全新的”前面。)
21. ①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 ②有些是在空间转移的持续 ③成为时间、空间的综合
的持续。(每格 1 分)
22. ①主体图形采用“丽水”二字汉语拼音首字母“LS”进行图形创意,又包含“5”的数
形,呼应话题;
②右下角“2020lishui 丽水市第五届运动会”字样,表明徽标名称;
③整体图形构成“丽水”毛笔字字形,又像跨步奔跑的人,象征运动者的昂扬姿态与体
育竞赛的积极精神;(每点 2 分)
23. 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分析】本次作文材料共有三则,三则材料都是围绕“青春”来谈的,为思考“青春”提
供了不同角度的理解。青春是美丽的,青春又是短暂的,青春不能浪费,青年要脚踏实地,
要经得起时间的锤炼。在题目的要求当中明确了言说的身份,是风华正茂的青年同学,言
高一语文答案 第 2页 共 3 页
说的背景是我们所身处的时代特点,而对象则是身边的同龄人。那么,题目也就是要求同
学们站在时代的特点前,思考自己的青春的内涵、价值以及努力的方向。
参考立意:
(1)青春很短暂,要珍惜青春;
(2)把握青春年华,共享生命之光;
(3)青春要有所作为,有所成就;
(4)青年要积极进取,脚踏实地。
作文综合评分标准
一等(60—49) 二等(48—37) 三等(36—25) 四等(24—0)
切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内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 没什么内容
中心突出 中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感情真挚 感情真实 感情基本真实 感情虚假
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语病多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混乱
字体工整 字迹清楚 字体潦草 字迹难辨
标点准确 标点大体准确 标点基本准确 标点不准确
符合文体要求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不符合文体要求
说明:
(1)每个错别字扣 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 3 分为止。
(2)缺题目,扣 2 分。
(3)不足字数,每少 50 个扣 1 分。不足 400 字,评为“四等”。
(4)确认为抄袭的,判为 10 分以下。
高一语文答案 第 3页 共 3 页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1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绿谷高中联盟期中联考试题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 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过去认为,互联网发展会带来扁平的、开放的、互联互通的世界,然而现实是,网络用户的连接显然不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理想状态,而是形成了以兴趣、爱好、利益等为关系构成的网络社群连接,社交媒体的推荐算法以及“过滤泡”效应则加剧了圈层化现象。网络文化的圈层化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征:
一是社群连接,即形成各种具有文化意涵的圈子。圈子是网络人群自发组织形成的一种强连接关系,其内部常常组织有序、分工明确。圈子内部成员有着身份和心理归属,对某一种文化类型有强烈认同。从个体来讲,因互联网技术赋权,个人参与网络社群得以可能,圈子亦能为个人的创新提供渠道,帮助其实现自我价值。
二是文化生产的参与性。网络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参与式文化。比如,在网络二次元文化实践中,数以万计的创作者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制内容,生产出丰富的二次元文化产品(文本)。这种亚文化类型,因青少年庞大的参与式协同创作和传播,在青少年中风靡开来。参与性也塑造了圈层内部紧密的关系和文化认同。
三是文化的层级差异。在文化研究的传统中,高雅与低俗、精英与大众、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等二元分类体现了文化的区隔,文化的区隔也因文化权力的再生产被巩固和合法化。网络文化的层级差异,是一种新型的文化区隔,与文化的二元对立不同的是文化的“鄙视链”层级出现,往往表现为文化品位的差异。
一定程度上,圈层化现象反映了多元网络文化的繁荣,在建立社群关系、达成群体认同、创造文化资本、丰富符号生产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然而应当注意的是,圈层化可能导致“部落化”,不同的网络文化圈层形成坚固的“壁垒”,变成一个个文化资本争夺的场域。因此,网络圈层文化如何突破彼此之间的“壁垒”,达成更广泛的文化交流,文化理解与文化认同,是网络文化繁荣发展面临的一项关键议题。
文化生产的主体是圈层“破壁”的行动者。青年是网络亚文化的主要人群,作为网络原住民,其语言符号、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已被互联网形塑。对于主流文化生产者来说,主动将这些边缘化、个性化的文化类型纳入其中,去粗取精、合理引导,是圈层“破壁”的重要路径之一。例如,近年来说唱文化逐渐进入大众和流行文化视野,一些年轻的中文说唱歌手也走出了网络圈子。此外,小众文化和亚文化圈层为了寻求发展空间,也有“破圈”的动力,这是反向的圈层“破壁”路径。
在文化符号生产上,网络圈层的“破壁”通过符号传播和意义共享来实现。如“打call”本身是二次元文化、粉丝文化的符号,过去并未进入主流文化话语体系之中,但短短几年,这一符号已经成为大众媒介、官方话语、日常生活中的常规用语。此外,传统主流媒体还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与网络用户共同生产视听符号,共享文本意义,共创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主要是在网络空间中形成的,因而网络平台作为网络文化的媒介,是圈层“破壁”的结构性力量。当前,互联网业态发展正在进入平台化时期,垂直化内容生产是平台的主要运营模式,网络电影、电视剧、综艺、游戏等文化产品的生产,首先在于满足某一圈层的用户喜好,黏合用户群体。不过在平台的运作上,如何让某一产品“出圈”,从小众文化产品进入大众消费视野,获得更广泛的关注与认同,是平台运营的深层逻辑。近年来,一些网络视听平台将摇滚音乐这一文化类型包装成综艺节目的形态,突破了过去的小众文化圈层,走向了大众,这是以平台为中介实现圈层“破壁”的典型案例。
(摘编自2020年12月《构建美美与共的网络文化景观》)
材料二:面对当下青年群体在圈层文化中对“爱豆”的狂热追逐、对网络游戏的神醉心往、对二次元文化的流连忘返,如果仅仅对其进行简单粗暴的批评,那说明评论者尚未真正深入生活,深入大众心理,深入青年世界。今天,一些人还是用千人一面的文艺作品面对人民大众,还是用“大水漫灌”、悬浮于生活、填鸭式说教的方式面对青少年群体,他们注定会走向自说自话、作茧自缚、封闭保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人的个性化、差异化、分众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精准满足,从而使得圈层文化的正向价值在审美基座上得以建立。今天,我们应该真正深入青年文艺生活,了解青年亚文化,思考文艺圈层发展,尊重和包容青年人个性化、差异化、分众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理解他们在圈层文化中激荡起的审美共情与艺术共鸣,在快乐入圈中享受同温圈带来的归属感、认同感、幸福感。
不同圈层的成员应摒弃“相互诋毁”“相互撕扯”的陋习,做到合理发声、包容异声,既不过分强调“所爱”,也允许他人有“不爱”的权利,从而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比如,网络上流行的弹幕文化,在圈外成员看来,密密麻麻的弹幕霸占了屏幕,阻挡了视线,剥夺了原创者的话语权,消解了观赏者的审美权;在圈内成员看来,弹幕提供了温暖的陪伴感和归属感,使得一个人观看视频不再孤单。事实上,圈内圈外都有表达权,弹幕评论是一种短平快的评论,具有即时性、交互性、碎片化、个性化的特点,适合青年群体的交流与互动。与其指责和批评,不如在尊重和包容中客观理性地看待圈层文化,发扬圈层文化的优点,摒弃信息圈养的缺点,让青少年找到收获和乐趣。
青少年在快乐融入圈层的同时,不能做圈内的井底之蛙,不能“维护”圈层中的封闭、排他、极化、固化等枷锁,误以为圈层内流通的“空气”是清新的,圈层内的信息流、价值观就是一切。实际上,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青少年应突破圈层壁垒,走出思维误区和审美盲区,打破“信息茧房”,勇敢出圈。因此,很有必要通过再造圈层、重塑圈层、融入圈层,来增强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价值认同和生活践行。
(摘编自钟艺妍2021年2月《对待圈层文化,这才是正确姿势》)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圈子是网络人群组织形成的一种连接关系,其内部组织有序、分工明确,内部成员有着身份和心理归属感,对某一种文化类型有强烈认同。
B.突破网络圈层文化彼此的“壁垒”,是网络文化繁荣发展面临的一项关键议题,这和圈层化可能导致“部落化”,变成文化资本争夺的场域等有关。
C.近年来说唱文化逐渐进入大众和流行文化视野,一些年轻的中文说唱歌手也走出了网络圈子,这一现象证明了青年是网络亚文化的主要人群。
D.狂热追逐“爱豆”、痴迷网络游戏、酷爱二次元文化等现象,是当代青年群体圈层文化的具体表现,对此要以批评教育为主,理解、尊重为辅。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网络二次元文化实践中,广大青少年的参与式协同创作和传播推动了网络二次元文化的发展,同时使得圈层内部关系紧密。
B.网络文化的圈层化有层级差异,这种层级差异是一种新型的文化区隔,带来了文化的“鄙视链”,其往往表现为文化品位的差异。
C.通过符号传播和意义共享可以实现网络圈层的“破壁”,像“打call”这一符号进入大众媒介、官方话语等主流文化话语体系中。
D.短平快的评论就是弹幕评论,具有即时性、交互性、碎片化、个性化的特点,适合青年群体的交流与互动,有陪伴感和归属感。
3. 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的一项是( )(3分)
A.社会和家庭在遵循基本原则和底线的基础上,尊重和理解青年对网络圈层文化的选择,对不合理不正确的文化特性、价值理念坚决抵制,及时引导。
B.近日,由优酷倾力打造的《这就是街舞》《这就是铁甲》等节目,以垂直领域为切口,锁定某一具体的青年圈层文化,最终引爆圈层,成为爆款。
C.日前,“圈层群体极化”特征日渐凸显,不同“圈层”的青年彼此隔绝,越来越囿于自己的观点而拒绝接受意见,“抱团”成为“圈层化”的一大突出特征。
D.常见的圈层如电竞圈、美妆圈、汉服圈等,他们在圈群中进行信息分享、思想碰撞、交流探讨,找到收获和乐趣,获得了社会的尊重和理解。
4. 简要说明材料一的论证特点。(4 分)
5. 如何利用圈层文化引导青少年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6~9题。
哦,香雪(节选) 铁凝
列车很快就从西山口车站消失了,留给她的又是一片空旷。一阵寒风扑来,吸吮着她单薄的身体。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三十里,一路走回去,该路过多少大大小小的林子啊!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
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在皎洁的月光下,它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嗒”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她又打开盒盖,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它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
 今晚台儿沟发生了什么事?对了,四十个鸡蛋没有了,娘会怎么说呢?爹不是盼望每天都有人家娶媳妇、聘闺女吗?那时他才有干不完的活儿,他才能光着红铜似的脊梁,不分昼夜地打出那些躺柜、碗橱、板箱,挣回香雪的学费。想到这儿,香雪站住了,月光好像也黯淡下来,脚下的枕木变成一片模糊。回去怎么说?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窸窸窣窣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她走下铁轨,在小溪旁边蹲了下来。她想起小时候有一回和凤娇在河边洗衣裳,碰见一个换芝麻糖的老头。凤娇劝香雪拿一件汗褂换几块糖吃,还教她如何对娘说。香雪很想吃芝麻糖,可她到底没换。为什么她会想起这件小事?也许现在应该骗娘吧,因为芝麻糖怎么也不能和铅笔盒的重要性相比。她要告诉娘,这是一个宝盒子,谁用上它,就能一切顺心如意,就能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就能要什么有什么,就再也不会被人盘问她们每天吃几顿饭了。娘会相信的,因为香雪从来不骗人。
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香雪也要赶路了,她捧起溪水洗了把脸,觉得很精神。又回到了长长的铁路上。
 前边又是什么?是隧道,它愣在那里,就像大山的一只黑眼睛。香雪又站住了,但她没有返回去,她想到怀里的铅笔盒,想到同学门惊羡的目光,那些目光好像就在隧道里闪烁。她弯腰拔下一根枯草,将草茎插在小辫里。娘告诉她,这样可以“避邪”。然后她就朝隧道跑去。确切地说,是冲去。
香雪越走越热了,她解下围巾,把它搭在脖子上。她向前望去,她看见迎面有一颗颗黑点在铁轨上蠕动。再近一些她才看清,那是人,是迎着她走过来的人群。第一个是凤娇,凤娇身后是台儿沟的姐妹们。
她站在枕木上,回头望着笔直的铁轨,铁轨在月亮的照耀下泛着清淡的光,它冷静地记载着香雪的路程。她忽然觉得心头一紧,不知怎么的就哭了起来,那是欢乐的泪水,满足的泪水。面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大山,她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她用手背抹净眼泪,拿下插在辫子里的那根草棍儿,然后举起铅笔盒,迎着对面的人群跑去。
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它发出洪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哦,香雪!香雪! (有删减)
6. 下列对文本的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它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这句话写了香雪仔细端详铅笔盒后的心理反应,主要体现了香雪真正拥有铅笔盒后内心的兴奋感、满足感。
B.“想到这儿,香雪站住了,月光好像也黯淡下来,脚下的枕木变成一片模糊。”句中“黯淡”一词既写出眼前月光的状态,更衬托出香雪不知如何应对母亲盘问而心中产生的彷徨与犹豫。
C.文中香雪回忆小时候换芝麻糖的事,是为了与现在用鸡蛋换铅笔盒的事进行对比,“因为芝麻糖怎么也不能和铅笔盒的重要性相比”说明香雪更关注精神生活和学习,对知识与文明的追求。
D.“她要告诉娘,这是一个宝盒子,谁用上它,就能一切顺心如意,就能上大学,就能要什么有什么。”可见铅笔盒在香雪心目中的分量,是她要求摆脱贫穷落后生活的企盼,对知识对文明的渴求。
7. 下列对选文所用的艺术手法及效果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部分,作者主要运用心理描写,利用香雪独自行走在三十里夜路时的心理活动,充分展示出香雪从害怕到镇定,从犹豫到兴奋的心理变化,跨越了由自卑、封闭、落后到自信、开放、进步的巨大心理障碍,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B.“她弯腰拔下一根枯草,将草茎插在小辫里。娘告诉她,这样可以‘避邪’。”反映了香雪迷信、思想落后,“她用手背抹净眼泪,拿下插在辫子里的那根草棍儿,”则体现了她是一个细心并注重自我形象的姑娘,两处形成照应。
C.“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它发出洪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这个句子采用了拟人手法,既写了姑娘们欢快、奔放、热烈的笑声和欢呼声在山谷回荡,也写了古老的大山被现代文明唤醒,欢呼文明的到来!
D.“哦,香雪!香雪!”小说结尾采用反复的手法,照应标题,写出作者为香雪得到了想要的铅笔盒而惊喜,也为香雪为了换取铅笔盒,独行夜路三十里的举动而惊讶,表达了对香雪勇于追求、不畏艰险、挑战自我的美好品质的赞叹。
8. 赏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语言特色。(6分)
9. 分析选文的叙事特点及艺术效果。(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
劝 学(节选)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师 说 韩愈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0.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君子生非异也 生:同“性”,天性 B. 用心一也 一:相同,一样
C.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 D. 君子不齿 齿:并列,排列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吾尝终日而思矣 而闻者彰 B. 蚓无爪牙之利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C. 不拘于时,学于余 而耻学于师 D. 其皆出于此乎 余嘉其能行古道
12.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战国荀子鼓励人们不断学习,主要由于他主张“性恶论”,故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B. 韩愈提倡践行古人的从师之道,是针对当时士大夫们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强调要重视师道,学习儒家之道。
C. 《劝学》主要是比喻论证,逐项阐述主张;《师说》除直接阐述,主要是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逐层论述观点。
D. 《劝学》和《师说》都是讲学习的重要性,前者讲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后者围绕师道展开,反对“耻学于师”。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4分)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4分)
阅读下面课外选文,完成断句题。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14.下列选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B. 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C. 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D. 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松树塘万松歌①(节选) 洪亮吉
千峰万峰同一峰,峰尽削立无蒙茸。
千松万松同一松,干悉直上无回容。
一峰云青一峰白,青尚笼烟白凝雪。
一松梢红一松墨,墨欲成霖迎赤日。
好奇狂客忽至此,大笑一呼忘九死②。
注:①嘉庆四年,诗人上书抨击时弊,触怒皇上,被遣戍新疆伊犁。此诗写于途经大戈壁天山脚下之松树塘时所作。②九死:十分危险的境地,这里指诗人在贬谪中身处危境。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此诗虽题曰“万松歌”,但并非单纯孤立地写松,而是让天山万峰作陪衬。
B.诗中写万松之色彩,青白红墨的色彩交相辉映,构成一个瑰丽夺目的世界。
C.五、六句用青烟来比喻山峰上的青云,用白雪来比喻白云,写景生动形象。
D.整首诗工笔细描,读来明快流畅,末句反映了松树塘风光令人激动与陶醉。
16.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忘九死”的主要原因。(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任选3小题,6分)
17.(1)《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重游旧地,引发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诗句是“ ▲ ,
▲ 。”
(2)《师说》中表示就从师问道来说,没有贵贱长少区分的诗句是“ ▲ , ▲ 。”
(3)《涉江采芙蓉》中流露出漂泊他乡,分隔两地的无奈,只能让忧伤陪伴自己终老的诗句是“ ▲ , ▲ 。”
(4)《诗经·静女》里的诗句“ ▲ , ▲ 。”描写了男女约会时,女子故意躲藏令男子独自徘徊的画面。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本题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 题,共9分。
通信技术从1G到4G的发展,使手机从能打电话到能发信息到能浏览互联网再到成为办公、娱乐全能的移动终端,能做的事情发生了 的变化。现在5G又即将步入商用领域,预备大展身手。
与3G、4G相比,5G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速度变快了。其实,快只是5G为互联网带来的众多质变中,不那么重要的一点。除了速度提升外,5G还带来了极低的网络延迟、针对不同设备的分层网络等从未有过的技术进步。通过5G,互联网的触角将再次延伸,它能轻松____ 人类社会的每一个电子设备,连接成本、能量消耗、速度等都将迎来 的革新。
5G严格讲并不是一个或者一套具体的产品,而是指代一套技术标准。信息通信系统是极度复杂的,世界上谁能单枪匹马,造出系统中的每一件产品。因此,全世界的通信系统公司会合作制订一套标准。这套标准不仅确立了这个完整系统的各种参数和指标,还确立了每一个生产商与其他生产商的对接方式。不难想象,这套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必然不会一帆风顺,但巨头间的博弈并不会 5G发展的时代大势。
5G的时代正即将到来,因为5G的网络质量原因,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等近来遇到瓶颈的行业将会进入全新的一个爆发期。5G将带给普通人怎样的体验,让我们拭目以待。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翻天覆地 触及 空前绝后 遏制 B.日新月异 涉及 史无前例 遏制
C.翻天覆地 触及 史无前例 阻止 D.日新月异 涉及 空前绝后 阻止
19.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C.“北京话”陷在姑娘们的包围圈里。 D.万类霜天竞自由。
20.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5G的时代正即将到来,因为5G的网络质量原因,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等近来遇到瓶颈的行业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爆发期。
B.5G的时代即将到来,因为5G的网络质量,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等近来遇到瓶颈的行业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爆发期。
C.5G的时代正即将到来,因为5G的网络质量,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等近来遇到瓶颈的行业将会进入全新的一个爆发期。
D.5G的时代即将到来,因为5G的网络质量原因,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等近来遇到瓶颈的行业将会进入全新的一个爆发期。
21. 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在艺术创作中, ① :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一问题特别重要。我所谓“持续性”,有些是时间的持续, ② 。但是由于作品或者观赏者由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个空间,所以同时也具有时间的延续性, ③ 。
22.下图是丽水市第五届运动会会徽征集活动的入围作品。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孟郊
“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 ——萧伯纳
“青春不是靠天马行空的幻想,青春是要靠脚踏实地的奋斗;青春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青春是靠在事上打磨的成长,青春是心中永远不凋零的花朵。” ——习近平
作为正值青春、风华正茂的高一学生,你是如何理解、体验“青春”的?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能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
高一语文学科 试题 第9页 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