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二节。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冰穹A(80°25′S,77°07′E)是南极冰盖的最高点,海拔4100m,冬季气温低于一80℃,被
称为“不可接近之极”。冰穹Δ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成为天文台选址的理想之地。图1为
当地某年1月4日5时在冰穹A拍摄的天文观测仪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天文观测仪的日影朝向
A.正北方
B.正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2.该日天文观测仪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
A.20
B.30°
40
D.50
图
图2为甲、乙两地连续三个月夜长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甲、乙两地相比
夜长
12
①甲地纬度更高②乙地纬度更高③甲地昼夜变化幅度
甲
较小④乙地昼夜变化幅度较小
A.①③
B.②③
乙
C.①④
D.②④
4.5月21日至7月24日,乙地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0
10月—+11月
12月
A.日出东北
B.日出东南
图2
C.出现极夜
D.出现极昼
【高二地理第1页(共6页)
图3为某时刻地球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且此时70°N正午太阳高度角恰
好为0°。据此完成5~6题。
5.该日甲地的昼长为
A.8小时
B.10小时
120
C.12小时
D.14小时
60°
6.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特点是
A.自20°N向南北两侧递减
B.23°26′S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
C.23°26′N以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
图3
D.自20°S向南北两侧递减
泥火山是泥浆与气体同时喷岀地面后堆积而成的。位于印度洋北部的马克兰增生楔是阿
拉伯板块低角度俯冲到欧亚板块之下形成的,呈东西向展布,增生楔之上沉积物厚度高达
ηo00m。从海域变形前缘(水深约3σσ0m)到陆上火山弧,展布大量陆堿和海域泥火山。图4
为印度洋北部马克兰增生楔大地构造位置及泥火山分布图。据此完成7~8题。
68°
伊
朗
26°
巴一基⊥斯二坦∠
狐达尔港
卡拉奇
24
365cm
脊
4.2 cm/a
马克兰
里
增生楔北侧海岸线
图例[·陆域泥火山[◆海域泥火山[。冷泉[]北倾逆冲断层
图4
7.马克兰增生楔上展布大量泥火山的主要原因是
A.沉积物厚,且地壳运动活跃
B.断层发育,且岩浆温度较高
C.海水较深,板块承受压力大
D.板块张裂,岩浆喷发量较大
8.推测马克兰增生楔北侧海岸线的变化特征是
A.不断向陆地后退
B.不断向海洋迁移
C.东侧海岸线向海迁移慢
D.西侧海岸线向海迁移快
水道弯曲凹岸处的沉积砂体,被称为凹岸坝。尼日尔三角洲盆地位于西非边缘的几内亚
湾,其盆地主体位于尼日利亚陆上、海岸及陆架海域部分,其陆上面积约为1400kmn2。自早
【高二地理第2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