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四单元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复分解反应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一册化学 第四单元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复分解反应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20 10:2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复分解反应》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复分解反应是重要的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之一,是酸、碱、盐相互反应的核心内容。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对酸、碱、盐之间相互反应知识的有效归纳,学生对其的有效掌握会帮助他们有效提高逻辑思维和推理判断能力。本部分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从更高的宏观角度把握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有利于学生对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理解,同时也对后面的专题物质的鉴别、检验、除杂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复分解反应前已经完整的学习了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对它们之间的反应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学生虽然积累了一些酸、碱、盐的相关知识点,却缺乏融会贯通的能力,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高度不够。为了记忆一些反应的的相关知识点耗费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感到知识琐碎,困难重重。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从复习旧知识入手,复习复分解反应的概念,从概念提出问题,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复分解反应及复分解反应的条件,通过练习巩固强化理解,促使学生形成对复分解反应的系统完整的认识,能够顺利判断复分解反应的发生和正确的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并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2)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通过本节课学习能判断化合物之间是否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以问题解决过程为线索,培养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初步感受对立统一的思想;;
五、教学重点: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发生的条件
六、教学难点:判断化合物之间是否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七、教学方法:
实验法、归纳法
八、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知识回顾】 1.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提出问题】 两种化合物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吗? 复分解反应有规律吗? 【引导回顾】 酸碱中和反应及实质 (观看微观变化过程) 【观看实验视频】其它复分解反应 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 【观看微观变化过程】 【提问】 这三个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有哪些特征? 【学生】 反应一:有沉淀生成 反应二:有气体生成 反应三:有水生成 【归纳】 复分解反应的发生环境、发生实质、发生条件 【完善复分解反应概念】 两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互相交换(离子)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沉淀或气体或水)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归纳】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1.在溶液中,各成分互相交换离子 2.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 3.反应后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 4.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强调】四个条件需同时满足 【试一试】 下列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吗
1.CO2+ Ca(OH)2 = CaCO3 ↓ + H2O 2.SO2+ 2 H2S = 3 S ↓ + 2 H2O 3. 2HCl+ CaCO3 = CaCl2 + H2O + CO2 ↑ 【动手练】 分别将下列各组化合物同时放入水中, 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1)Fe(OH)3 + H2SO4-------- (2)KOH + Ba(NO3)2 ----- (3) KOH +Cu (NO3)2 ----- (4) FeCl3 + BaCO3 ----- 【拓展】常见复分解反应的类型 【小结、强调】 一、复分解反应的正确理解与判断 (1)发生物质:化合物 生成物:化合物 (2)发生环境:溶液(反应物之间能溶解) (3)发生实质: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离子 (4)发生条件:反应后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 (整个过程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 复习知识,做好铺垫 提出疑问、激发兴趣 观看微观变化过程,再次体会中和反应实质 观看实验,加深印象 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微观实质 归纳生成物的特征,学生意识到复分解反应有条件 这三方面的归纳是学生对复分解反应有全面的理解,从而完善了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的特点的归纳,再次强化了学生对复分解反应的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使学生清楚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是化合物 全面运用复分解反应的特点进行判断,加深对复分解反应的理解和把握。 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归纳,使学生意识到知识的联系性 小结强调让学生再次把握本节课的重点
九、课后作业
1. 写出10个复分解反应(要求:生成物中有水的写3个,成物中有沉淀的写4个,生成物中有气体的写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