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生活中的负数
课题
正负数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课本86-87页。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重新认识0。
2、学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结合情景,了解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明确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会正负数和0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正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
教学媒体选择
PPT
教学活动
自主学习,交流质疑。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本86、87页的内容,说一说哪些事例可以用正负数表示 为什么?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那些常见的事例可以用正负数表示。
3、0还有什么意义?
4、读出下列各数:
+5 —5 +500 —100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展示交流】:
1、在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后,先小组讨论,再集体交流。
2、请提出你的疑问。
【当堂检测】:
一、记录下面的情况时,一般用正号还是负号?请填写在括号内。
⑴ 结账时有了盈余。 ( )
⑵ 收到保险公司的赔款。 ( )
⑶ 扣了分数。 ( )
⑷ 某市人口出生率降低。 ( )
二、填空。
1、如果下降5米,记作-5米,那么上升4米记作( )米;如果
+2千克表示增加2千克,那么-3千克表示( )。
2、二月份,妈妈在银行存入5000元,存折上应记作( )元。三月一日妈妈又取出1000元,存折上应记作( )元。
3、+8读作( ),-13读作( )。
4、海平面的海拔高度记作0m,海拔高度为+450米,表示( ),海拔高度为-102米,表示( )。
5、如果把平均成绩记为0分,+9分表示比平均成绩( ),
-18分表示( ),比平均成绩少2分,记作( )。
【课后反思】:
1. 问一问自己:“今天,我主动学习了吗?”
2. 想一想,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问题?
板书设计
正负数
根据老师讲课适当板书
作业设计
完成本节课习题。第七单元 生活中的负数
课题
温度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课本84-85页上的内容及数学配套上的相关练习题。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我们要掌握用正负数表示温度的方法,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2、我们要能够正确地读和写温度,能快速的比较出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过程与方法
结合实例,探索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体验用带符号(“+”或“-”)的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必要性,理解用这样的数表示温度的实际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带符号(“+”或“-”)的数表示温度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
教学媒体选择
PPT
教学活动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1、温度可分为三类,分别是 、 、 。
2、温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
3、在温度计上标气温时:气温越 ,标的线越 ;气温越 ,标的线越 。
4、在用正负数表示温度时,零上温度用______数,零下温度用_______数。
5、看图写一写,读一读。
写作: 写作: 写作:
读作: 读作: 读作:
6、比一比。
-2℃和0℃ -10℃和-20℃
【展示交流】:
1、在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后,先小组内讨论,再集体交流。
2、请提出你的疑问。
【当堂检测】
1、比一比下列几组温度的高低。
-2℃ 和 -5℃ + 3℃ 和 7℃ 2℃、0℃ 和 -3℃
【课后反思】:
1. 问一问自己:“今天,我主动学习了吗?”
2. 想一想,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问题?
板书设计
温度
根据老师讲课适当板书
作业设计
完成本节课习题。第七单元 生活中的负数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中安排的主要内容是两个方面:一是,从每天都接触的气温中,了解表示零下温度的一种方法;二是,了解一些生活中正负数的实际意义。由于负数的学习是在正数基础上的拓展,与正数的意义相比,需要考虑相反意义与数值。在理解上的要大一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负数的意义、表示方法,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会比较负数的大小。
2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三、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温度
第二课时 正负数
练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