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1 学年第一学期湖州市三贤联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物理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 6页,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
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2
5.无特殊说明,计算时 g取 10m/s 。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5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物理量是矢量的是
A.时间 B.路程 C.力 D.质量
2.某同学晨练,跑步 5 公里,用时 32 分 11 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 公里”指的是该同学的位移
B.“5 公里”指的是该同学的路程
C.“32 分 11 秒”指的是时刻
D.该同学的位移方向由终点指向起点
3.关于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第 3 题图
A.甲图:研究某高铁列车从杭州行驶到北京所需的时间,可将列车视为质点
B.乙图:研究一婚礼车队通过某红绿灯路口所需的时间,可将车队视为质点
C.丙图:蚂蚁很小,研究它的运动时,一定可以将它视为质点
D.丁图: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优美动作时,可将她视为质点
4.如图所示,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阅兵仪式上,国产武装直升机
排列并保持“70”字样编队从天安门上空整齐飞过。甲、乙分
别是编队中的两架直升机,则
A.以甲为参考系,乙是运动的
B.以乙为参考系,甲是运动的
C.以甲为参考系,坐在观众席上的观众都是静止的 第 4题图
D.以乙为参考系,“70”字样编队中所有直升机都是静止的
高一物理学科试题第 1 页(共 6 页)
5.有两个力,一个是 10 N,一个是 2 N,它们的合力有可能等于
A.0 N B.2 N C.6 N D.10N
6.质点概念的建立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A.图像法 B.极限法 C.理想化方法 D.假设法
7.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间只要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
B.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C.静摩擦力大小可由公式 Ff FN 进行计算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的运动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8.2021 年 8 月 9 日,全红婵以五跳“三跳满分”夺得 2020 东京
奥运会跳水女子单人 10 米跳台金牌。如图是她某次起跳前倒
立在跳台上的照片,此时全红婵
A.对跳台的压力就是她的重力
B.受到的支持力是由她的手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受到的支持力与她受到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受到的支持力与她对跳台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 8 题图
A.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B.速度大,加速度一定大
C.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D.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10.如图,一辆汽车正在爬坡,某同学将汽车的重
力 G 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F1 和垂直斜面向
下的分力 F2,则
A.G 只能分解成 F1、F2
B.F2 就是斜面受到的压力
C.汽车同时受到 G、F1、F2 的作用
D.F1 、F2共同作用的效果与 G 相同
第 10 题图
11.一辆汽车沿直线从甲地开往乙地,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80 km/h,后一半时间
内的平均速度是 120km/h,则该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90 km/h B.96 km/h C.100 km/h D.106 km/h
高一物理学科试题第 2 页(共 6 页)
12.小球从空中由静止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反弹至某一高 v/(m s-1)
度,其速度 v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则
A.t=0.4s 时刻碰到地面
B.t=0.8s 时刻上升到最高点
C.在 t=0.5~0.8s 这段时间内,小球位移的大小是 0.6m
D.在 t=0.5~0.8s 这段时间内,小球加速度的大小是 5m/s2
13.一辆汽车以 72km/h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因为路 第 12 题图
口出现红灯,司机当即踩下刹车,使汽车以 5m/s2 的加速
度匀减速运动。则汽车在踩下刹车后 5s 内的位移是
A.62.5m B.37.5m C.40m D.100m
14.一只小鸟停在一根倾斜的树枝上休息,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树枝对小鸟的支持力大小等于小鸟的重力
B.树枝对小鸟的作用力大于小鸟的重力
C.树枝对小鸟的弹力方向沿树枝向上
D.树枝对小鸟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15.某宇航员在月球上让一根羽毛从离月面 2m 高处自由 第 14 题图
落下,则羽毛落到月面的时间大约是
A.0.2s B.0.3s
C.0.5s D.1.5s
16.身高 1.8m 的某同学在运动会上参加跳高比赛,起跳
后身体横着越过了 1.8m 高的横杆(如图所示),据
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最接近
A.2m/s B.4m/s
C.6m/s D.12m/s
17.如图所示,一根轻绳一端固定于竖直墙上的 A 点,另 第 16 题图
一端绕过动滑轮 P 悬挂一重物B,其中P 与 A 之间的绳
子处于水平状态;另一根绳子一端与动滑轮 P 的轴相连,绕 F
过光滑的定滑轮Q后在其端点O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拉力F, O
使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滑轮均为光滑、轻质,且大 Q θ A
小可以忽略。现拉动绳子的端点O使其向左缓缓移动一小段
距离 P
A.拉力 F 增大,角 θ减小
B.拉力 F 减小,角 θ减小
B
C.拉力 F 增大,角 θ不变
第 17 题图
D.拉力 F 减小,角 θ增大
高一物理学科试题第 3 页(共 6 页)
18.如图所示,木块 A、B 和轻弹簧组成的系统置于水平
地面上。木块 A、B 的重力分别为 50N 和 60N,它们
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25(假设最大静
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夹在 A、B 之间的轻弹簧
被压缩了 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400N/m。下列说
第 18 题图
法正确的是
A.木块 A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12.5N
B.木块 B 所受摩擦力大小是 15N
C.若用 F=1N 的水平向右拉力作用在木块 B 上,木块 A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8N
D.若用 F=1N 的水平向右拉力作用在木块 B 上,木块 B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8N
非选择题部分
二、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2小题,每空 2分,共 16分)
19.(8 分)某校实验小组用铁架台、刻度尺、弹簧和多个质量均为 m=50g 的钩码,探
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其伸长量的关系。
甲 乙
第 19 题图
做实验时,该组同学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并在表格内分别记下钩码静止
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示的刻度,记录数据如下:
钩码个数 1 2 3 4 5
弹簧弹力 F/N 0.5 1.0 1.5 2.0 2.5
指针指示刻度 L/cm 12.51 ▲ 15.39 16.11 17.30
(1)当挂上 2 个钩码时,指针指示刻度如图甲所示,其指针示数是▲cm。
(2)在以弹簧弹力 F 为纵轴、指针指示刻度 L 为横轴的坐标系中(如图乙所示),
已描点作出了 4 个数据点,请在答题纸上描点作出(1)中数据对应的点,然后作出 F
-L 图像。
(3)根据图像可得:弹簧原长为▲cm;弹簧的劲度系数 k=▲N/m(k 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高一物理学科试题第 4 页(共 6 页)
20.(8 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1)学校实验室提供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打点计时器。某实验小组决定使用电火
花计时器,应是图▲(填“甲”或“乙”)中的计时器。
甲 乙
第 20 题图
(2)另一实验小组使用的是电磁打点计时器,则在如图丙、丁所示的电源接线中,
正确的是图▲(填“丙”或“丁”)。
+ 直流 - 交流 + 直流 - 交流
丙 丁
第 20 题图
(3)小宇同学选取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研究,他在纸带上每隔 4 个点取一个计
数点,确定出 A~E 共五个计数点,如图戊所示。据此可知小车的运动可视为▲(填
“匀速”“匀变速”或“变加速”)运动,打下计数点“C”时小车的速度为▲m/s。
(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第 20 题图 戊
高一物理学科试题第 5 页(共 6 页)
三、计算题(本题共 3小题,第 21题 8分,第 22题 10分,第 23题 12分,共 30分)
21.(8 分)如图所示,用水平力 F=25N 将重 G=6N 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木块静止不
动。已知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25,问:
(1)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2)当 F 增大为 30N,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多大?
(3)当 F 减为 10N 时,木块沿墙壁下滑,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多大?
第 21 题图
22.(10 分)如图所示,小明在院子里用轻绳挂了两只灯笼
7 3 1 A、B,A 的质量为 m,B 的质量为 m,其中绳 2 与
12 4
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2 53°,绳 3 处于水平状态。求在无风时 3
(sin53°=0.8,cos53°=0.6) A
(1)细线 1 和 2 对灯笼 A 的合力大小;
(2)细线 3 对灯笼 B 的拉力大小;
(3)细线 1 对灯 A 的拉力大小。 B
第 22 题图
23.(12 分)2021 年 5 月 15 日 7 时 18 分,中
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于
火星表面预选着陆区。火星探测器的着陆
过程可简化为:在一定的高度上调整姿态
使探测器竖直向下运动,当速度为 240m/s
时打开巨大的降落伞,利用火星上稀薄的
大气减速,探测器以 4m/s2 的加速度匀减速
运动 35s 后,立即抛掉降落伞,同时反推
发动机点火使探测器继续做匀减速运动,
发动机工作 40s 速度降为 2.4m/s 时探测器
开始接触地面,最后利用减震腿实现软着 第 23 题图
陆.求:
(1)抛掉降落伞时探测器的速度大小;
(2)抛掉降落伞后落地前探测器加速度的大小;
(3)打开降落伞时探测器距离火星表面的高度 H。
高一物理学科试题第 6 页(共 6 页)2021 学年第一学期湖州市三贤联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物理学科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8小题,每小题 3分,共 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号
答
C B A D D C D D D D C B C D D B A C
案
二、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2小题,每空 2分,共 16 分)
19.答案:(1)13.70
(2)描点并连线如图所示
(3)11.40±0.20
42±2
20.答案:(1)乙 (2)丁
(3)匀变速 0.29
三、计算题(本题共 3小题,第 21题 8分,第 22题 10分,第 23题 12分,共 30分)
21.解析
(1)当 F=25N 时,木块没有动,Ff1=G=6N(2分)
(2)当 F 增大为 30N 时,木块仍静止,Ff2=G=6N(3分)
(3)当 F=10N 时,木块沿墙面下滑,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FN=F=10N,
Ff3=μFN=0.25×10N=2.5N(3分)
22.解析
7
(1)以 A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可得,细线 1 和 2 对灯笼 A 的合力大小为 mg(3 分)
12
(2)以 B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1 所示,由平衡条件可得, F2
F3
F3 m g tan53
B (2 分)
53o
解得:F3=mg(2 分) F1 mBg
(3)以 A 和 B 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 2 所示, 图 1
F3
由平衡条件可得,
2
F (m m )g F 21 A B 3 (2 分)
(mAg+mBg)
5
解得: F mg (1 分) 图 2 1
3
1
23.解析:
(1)根据v1 v0 a1t1 (2 分)
代入数据解得 :v1 100m/s (2 分)
v1 v2 100 2.4 2
(2)a2 m/s 2.44m/s
2
(2 分)
t2 40
1 2
(3)降落伞打开阶段:h v t a t 解得: h1=5950m1 0 1 1 (2分)
2 1
v v
反推发动机点火后落地阶段:h 1 2 2 2 t2 2048m( 分)
2
打开降落伞时探测器距离火星表面的高度H h1 h2 7998m (2 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