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
台湾
朝鲜
满蒙
中国
亚洲乃至全世界
日本
日本为何把侵略矛头对准中国?这一政策的制定说明了什么?
中国近、中国弱、中国肥;蓄谋已久
小日本,大野心!
根本原因:日本为解决其资本主义发展问题早就制定了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大陆政策
3、积极推行“大陆政策”,疯狂扩军备战
征服朝鲜
侵占中国的
东北和蒙古
征服全中国
侵占亚洲,征服世界
侵占中国的台湾
1、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的发展,急需大量的工业原料和销售市场,积极对外侵略扩张;
2、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成为西方国家侵略的主要对象;清政府的软弱无能。
一、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原因:
4、朝 鲜东学党起义
(导火线)
(根本原因)
(客观原因)
1894.7.25
1894.9.15
1895.2.2
1894.9.17
黄海海战.
丰岛
平壤
旅顺
威海卫
二、战 争 经 过
丰岛战役
1894年7月
开始标志
黄海战役
邓世昌殉国,
日军取得黄海制海权
辽东战役
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
丁汝昌自杀殉国,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破产)
1895年2月
重要
战役
结束标志
三、战 争 结果
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中,各地人民纷纷组织团练协助清军作战,“同申义愤,愿做前驱”,“壮夫老幼,死战不降”!
日军进攻旅顺时,让农村教师阎世开带路。阎世开怒斥敌人:“宁做中华断头尸,不做倭奴屈膝人!”
爱国官兵、爱国民众已经做了英勇抵抗,但中国在战争中仍然惨败。这到底是为什么?!
国难当头,慈禧做“万寿盛典”
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
你认为中国惨败的原因有哪些?
客观:
1、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经济、军事实力迅速增长,扩张野心强烈;
2、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3、受到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
主观:
1、清政府政治腐败没落,经济技术落后;(根本)
2、决策集团的妥协退让;
3、军备的松弛落后,清军准备不足,仓促应战;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时的情形。
地点:日本马关春帆楼
四、《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影响
内容 危害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三国干涉还辽)
增开苏州、杭州、重庆、沙市为通商口岸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完整,
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清政府
大借外债,便利列强控制中国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
中国内地,便利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入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最大不同)
半殖民地性质大大加深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商品输出: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到外国市场倾销,获取利润。
资本输出:帝国主义为获得高额利润对外国贷款和投资。
主要方式有:开设银行
强迫贷款
投资铁路
开矿设厂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影响
割地
赔款
开商埠
其他
香港岛
二亿两白银
2100万银元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重庆、沙市、苏州、杭州
协定关税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比较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岛及附属岛屿
使台湾隔离祖国几十 年,刺激列强瓜分野心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便利外国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义的发展
加剧了人民负担,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割地增多
赔款增加
开口深入
(最大不同)
设厂新增
汉口
上海
宁波
福州
厦门
广州
重庆
沙市
苏州
杭州
企图独霸中国东北
俄国的盟国
法国
德国
日 本
策划
干涉
俄国
支持
干涉
意欲在远东扩大侵略势力
缓和与俄在欧洲的矛盾
支持
干涉
清政府
还
辽
赎辽费
3000万
两白银
日军侵占台湾后,清政府令其驻台巡抚唐景崧等官员离台。台湾同胞自行组织抗日武装,手拿土枪和长矛,凭血肉之驱,前赴后继,猛扑敌寇。其中尤以彰化和嘉义保卫战最为悲壮,徐骧就在此时英勇牺牲。后来台湾各地人民继续坚持武装抗日,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徐骧临终高呼:
大丈夫为国捐躯,
死而无憾!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武装起来的台湾人民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
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台民布告》
漫画:列强瓜分中国
对日本影响:
对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影响:
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成为军国主义强国,增强了侵略扩张实力。
1、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华民族危机严重
2、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加剧了对中国经济侵略
对中国影响:
1、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中华民族开始觉醒,各阶层掀起救亡图存运动.
课堂小结
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在战争中,爱国的清军将领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中国还是遭到惨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从中,西方列强看到清政府的软弱可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迟到的美国为了插足侵略中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使中国成为几个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把持的局面。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割地
赔款
开放口岸
其它
《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危害大大加深
割香港岛
2100万银元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协定关税
辽东半岛,台湾,
澎湖列岛
2亿两
沙市,重庆,
苏州,杭州
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刺激列强瓜分野心
巨额赔款,对内加重人民负担,对外大借外债,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便利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半殖民地性质大大加深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入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