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I(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的作用是使电路中产生电荷
B.电源的作用是使电路中的电荷发生定向移动
C.只要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中就会形成持续的电流
D.导线中的电场是由电源两极在空间直接形成的
2.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导线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越大
B.电子运动的速率越大,电流越大
C.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越多,导体中的电流越大
D.电荷运动的方向就是电流方向
3.某电解池,如果在1s内共有5×1018个二价正离子和1×1019个一价负离子通过面积为0.1m2的某横截面,那么通过这个横截面的电流是(元电荷的电荷量为1.6×10-19C)( )
A.0 B.0.8A C.1.6A D.3.2A
4.截面积为S的导线中通有电流I,已知导线单位体积中有n个自由电子,每个自由电子的电荷量是e,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是v,则在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子数是( )
A. B. C. D.
5.两根电阻均为R的保险丝A、B。现将A保险丝对折,B保险丝拉长至直径减半,则此时两保险丝的电阻之比为( )
A.1:64 B.1:32 C.1:16 D.1:4
6.在半导体工艺里经常需要测定金属薄膜厚度,目前采用的方式是通过测定电阻而间接测得薄膜厚度,查询资料获知构成该薄膜金属材料的电阻率,取一块厚度均匀、边长为L的正方形该金属薄膜,在薄膜两端施加恒定电压U0通过薄膜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测定出流过薄膜的电流I,即可推导出薄膜厚度d,则( )
A.电流I越大,则薄膜厚度d越小
B.电流I越大,则薄膜厚度d越大
C.正方形边长L越大,所测定的电阻值越大
D.正方形边长L改变,所测定的电阻值越小
7.现有甲、乙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如果把甲导线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把乙导线对折后并在一起,则此时甲、乙导线的电阻之比为( )
A.1:16 B.16:1 C.1:4 D.4:1
8.如图甲为一测量电解液电阻率的玻璃容器,P、Q为电极,设,,,当里面注满某电解液,且P、Q加上电压后,其图线如图乙所示,当时,其电阻值R和电解液的电阻率分别为( )
A.,
B.,
C.,
D.,
9.如图所示,a、b、c为同一种材料做成的电阻,b与a的长度相等但横截面积是a的两倍;c与a的横截面积相等但长度是a的两倍。当开关闭合后,三个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关系是( )
A.V1的示数是V2的2倍 B.V1的示数是V3的2倍
C.V2的示数是V1的2倍 D.V2的示数是V3的2倍
10.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电压表是由相同的电流表G(内阻为)改装而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表的量程为乙表量程的10倍
B.测量同一电压时,甲表指针的偏转角度比乙表小
C.甲、乙两电压表串联接入电路时,两表指针的偏转角度相同
D.甲、乙两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时,两表指针的偏转角度相同
11.如图所示,有一个表头,满偏电流为500mA,内阻为200把它改装成有两种量程分别为1A和10A的电流表,则图中电阻R2为( )
A.5 B.10 C.15 D.20
12.电压表由电流计(表头)和电阻改装而成。电流计的内阻为,满偏电流为,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的电压表,则应在电流计上( )
A.串联一个的电阻
B.串联一个的电阻
C.并联一个的电阻
D.并联一个的电阻
13.实验室常用的双量程电流表(0.6A量程和3A量程)的内部构造如图所示。已知表头内阻,满偏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使用A、两个端点时,电流表的量程为0.6A B.电阻,
C.电阻, D.电阻,
二、选择题Ⅱ(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两段长度和材料相同、各自粗细均匀的金属导线a、b,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相等,横截面积之比为。已知5s内有个自由电子通过导线a的横截面,则( )
A.流经导线a的电流为0.16A
B.流经导线b的电流为0.32A
C.5s内有个自由电子通过导线b的横截面
D.自由电子在导线a和b中移动的速率之比
15.伏安法测电阻中,待测电阻、伏特表、安培表可以采用下面两种连接方式进行测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中的系统误差可以通过甲乙图的合理选择得到消除
B.甲图是电压表测量误差,导致待测电阻测量值偏大
C.乙图是电流表测量误差,导致待测电阻测量值偏大
D.电流表内阻约几欧姆,电压表内阻大于,测金属丝电阻率,用乙图的连接方式较好
16.图甲是一个双量程的电压表,图乙是一个双量程的电流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使用a、b接线柱时电表的量程大
B.图甲中,使用a、c接线柱时电表的量程大
C.图乙中,使用a、b接线柱时电表的量程大
D.图乙中,使用a、c接线柱时电表的量程大
三、实验题
17.(6分)从下表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电路来测量电阻丝Rx的阻值。要求方法简捷,得到多组数据,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
器材(代号) 规格
待测电阻 (Rx) 阻值约10kΩ
电流表(A1) 0~300μA,内阻约100Ω
电流表(A2) 0~0.6A,内阻约0.125Ω
电压表(V1) 0~3V,内阻约3kΩ
电压表(V2) 0~15V,内阻约15kΩ
滑动变阻器(R) 总阻值约50Ω
电源(E) 电动势3V,内阻很小
电键(S)
导线若干
(1)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 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__。
(2)完成图中实物间的连线,并使闭合开关的瞬间,电压表或电流表不至于被烧坏____。
(3)若查得该电阻丝的电阻率为ρ,若最终测出电阻丝的阻值为R,电阻丝的直径为d,则电阻丝接入电路中的长度可以根据公式L=_______求出(用ρ、d、R表示)。
18.(8分)如图甲所示为多用电表的示意图,现用它测量一个阻值约为的电阻,测量步骤如下:
(1)调节指针定位螺丝,使电表指针停在________(填“电阻”或“电流”)的“0”刻线;
(2)将选择开关旋转到欧姆挡的________(填“”“”“”或“”)位置;
(3)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并将两表笔短接,调节________,使电表指针对准________(填“电阻”或“电流”)的“0”刻线;
(4)将红、黑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两端相接触,若电表读数如图乙所示,该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
(5)测量完毕,将选择开关旋转到“”位置。
四、解答题
19.(9分)导线中的电流是、导线的横截面积为。那么
(1)在内,有多少个电子通过导线的横截面(电子电量)?
(2)自由电子的平均移动速率是多大(设导体每立方米内有个自由电子)?
20.(10分)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U=8V。试求:
(1)两端的电压;
(2)2s内,流过R1上的电荷量q。
21.(10分)如图甲为一测量电解液电阻率的玻璃容器,P、Q为电极,设a=1m,b=0.2m,c=0.1m,当里面注满某电解液,且P、Q间加上电压后,其U-I图线如图乙所示。求:
(1)当U=10V时,电解液的电阻R是多少?
(2)当U=10V时,电解液的电阻率ρ是多少?
22.(1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小量程电流表的内阻Rg=10Ω,满偏电流Ig=2mA,R1=990Ω,Ω。
(1)当S1和S2均断开时,改装成的表是什么表,量程多大?
(2)当只闭合S2时,改装成的表是什么表,量程多大?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B.导体中本身就有自由电荷,电源的作用不是使电路中产生电荷,而是使正负电荷分开,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电源两端就会产生电压,电压使电路中电荷产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A错误,B正确;
C.只要电路中有电源,且电路要闭合,电路中就会形成持续的电流,C错误;
D.导线中的电场是由电源、导线等电路元件所积累的电荷共同形成的,D错误。
故选B。
2.C
【详解】
AC.物理学中把每秒钟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简称电量)叫做电流强度,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越多,但时间不知道,电流强度不一定大,故C正确,A错误;
B.由
可知电子运动的速率越大,电流不一定越大,电流大小还与n、q、S有关,故B错误;
D.电流有方向,其方向规定为正电荷运动方向,故D错误。
故选C。
3.D
【详解】
由题意,1s内通过横截面正离子的电荷量为
q1=2n1e
负离子的电荷量绝对值为
q2=n2e
则电流为
代入解得
I=3.2A
故选D。
4.A
【详解】
在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子数是
或者
故选A。
5.A
【详解】
设电阻均R的保险丝A、B的电阻率为,保险丝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S,有
现将A保险丝对折,则长度变将为原来的二分之一,由于体积不变,横截面积将变为原来的两倍,则
B保险丝拉长至直径减半,则横截面积将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由于体积不变,长度变为原来的四倍,则
则此时两保险丝的电阻之比为
故选A。
6.B
【详解】
AB.根据欧姆定律
根据电阻定律
可得
可知d与I成正比,电流I越大,则薄膜厚度d越大,故B正确,A错误;
CD.根据电阻定律,薄膜电阻为
可知所测定的电阻值R与正方向边长L无关,故CD错误。
故选B。
7.B
【详解】
设原来的电阻为
把甲导线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截面积减小为原来的,有
把乙导线对折后并在一起,长度减小为原来,截面积增加为原来的2倍,有
所以
故选B。
8.D
【详解】
由图乙可得:当时,电解液的电阻
由图甲可知电解液长为
横截面积为
结合电阻定律
解得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9.A
【详解】
由可知,材料相同的电阻,其阻值大小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故可知三个电阻阻值之比为
由串联分压可知,各电阻分得电压之比为
则三个电表示数之比为
故选A。
10.C
【详解】
A.由于乙的内阻为甲的内阻的10倍,所以乙的量程为甲的量程的10倍,A错误;
BD.测量同一电压时,乙内阻大,通过的电流较小,指针偏转角度较小,BD错误;
C.两表串联时通过表头的电流相同,所以两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C正确。
故选C。
11.D
【详解】
改装为1A电流表时,并联电阻的分流电流为
分流电阻的阻值为
改装为10A电流表时
则
故选D。
12.B
【详解】
电流计改装成电压表需要串联一个电阻,根据串并联关系有
解得
故选B。
13.D
【详解】
A.接A、B时,起分流作用为一支路,与串联为一支路,此时的量程为
当接A、C时,与串联起分流作用为一支路,为一支路,此时的量程为
比较可知
可知当使用A、两个端点时,电流表的量程为3A,故A错误;
BCD.由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
故D正确,BC错误。
故选D。
14.AD
【详解】
A.流过导线a的电流为
故A正确;
B.因a、b串联,通过的电流相等,所以流过导线b的电流为0.16A,故B错误;
C.因a、b串联,所以通过两导线的电量相等,即5s内有个自由电子通过导线b的横截面,故C错误;
D.由
知当其它条件相同,自由电子的移动速率与截面积成反比,则有
故D正确。
故选AD。
15.BD
【详解】
A.伏安法测电阻的误差为系统误差,通过甲乙图的合理选择得到变小,而不能消除,故A错误;
B.甲图是电流表分压导致电压表测量偏大,导致待测电阻测量值偏大,故B正确;
C.乙图是电压表分流导致电流表测量偏大,导致待测电阻测量值偏小,故C错误;
D.电流表内阻约几欧姆,电压表内阻大于,测金属丝电阻率时电阻较小,满足,选择小外偏小,用乙图的连接方式较好,故D正确;
故选BD。
16.BC
【详解】
AB.设表头的满偏电流为Ig。图甲中,使用a、b接线柱时电表的量程为
使用a、c接线柱时电表的量程为
所以
故A错误,B正确;
CD.图乙中,使用a、b接线柱时电表的量程为
使用a、c接线柱时电表的量程为
所以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17.A1 V1 见解析
【详解】
(1)本实验中为使待测电阻两端电压调节范围能够比较大,从而获得丰富的数据,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所以待测电阻两端电压的最大值约3V,为了使电压表指针能有合适的摆动幅度从而减少读数误差,电压表应选择V1;通过待测电阻的最大电流约为
所以电流表选择A1。
(2)由于待测电阻的阻值满足
所以为减小系统误差,电流表应采用内接法。另外根据题意要求,需要使闭合开关时分压电路的电压为零,即导线应连在滑动变阻器上方左接线柱上。如图所示。
(3)根据电阻定律可得
解得
18.电流 欧姆调零旋钮 电阻 19
【详解】
(1) 根据多用表的使用规则,首先要进行机械调零,所以要调节指针定位螺丝,使指针停在“电流”的“0”刻线;
(2) 第二步要进行欧姆选档,根据欧姆表的中值刻度和被测电阻的大小,可确定应选Ω挡位;
(3)第三步欧姆调零,红黑表笔插入并将两表笔短接后,应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到“电阻”的“0”刻线;
(4) 电阻读数时一般不要求估读,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即可,由表盘指针位置可读得电阻为19Ω。
19.(1) 6.25×1010个;(2) 7.4×10-13m/s
【详解】
(1)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子数为
(个)
(2)根据电流的微观表达式
I=neSv
代入数据解得自由电子的平均移动速率是
20.(1)5V;(2)1C
【详解】
(1)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得
解得
(2)由电流的定义式得
由欧姆定律得
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得
联立解得
C
21.(1);(2)
【详解】
(1)由图乙可得,当U=10V时,电解液的电阻为
(2) 当U=10V时,电解液的电阻率
22.(1)电压表,2V ;(2)电流表,0.6A
【详解】
(1)S1和S2均断开时,串联分压,改装的是电压表,最大测量值为
(2)只闭合S2时,并联分流,改装的是电流表,最大测量值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