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达标测评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达标测评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21 09:3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达标测评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
班级: 姓名: 得分: .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下表反映了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由此可见当时我国(  )
部门 工业 交通运输 农林水利 文化教育 其他
投资比例 58. 2% 19. 2% 7. 6% 7. 2% 7. 8%
A. 优先发展工业 B. 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C. 优先发展农业 D. 优先发展文化教育
2. 下面所示的企业LOGO,不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A       B       C      D
3. 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 1万多个工业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  )
A.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 保障了解放战争胜利
C.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D. 标志着工业化的实现
4. 费正清认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选择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这些“政治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是(  )
A.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社会主义公有制 D. 民主集中制
5. 下列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土地改革以后,农村经济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当时的农民已能够合理地使用耕地
B. 当时的农村已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C. 当时的农民有足够能力抵御自然灾害
D. 农产品无法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6. 中共中央的某项决议中提到:“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食及其他工业原料……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销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这里的“组织起来”是指(  )
A. 进行土地改革 B.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开展“大跃进”运动
7. 江西省抚州市某地有一社区叫作“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因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了“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这一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  )
A. 土地改革时期 B. 三大改造时期
C.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8. 上海水泥厂建于20世纪20年代,在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和剥削制度下,最高产量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实行公私合营之后,还是原有的设备,但产量却超过设计能力40%。这一变化说明了(  )
A. 旧制度下经营管理散漫
B. 旧制度制约了机器设备的更新
C. 公私合营加快了设备的更新
D. 公私合营激发了工人劳动积极性
9. 对比下面两图,在中国农业政策调整的进程中变化最大的是(  )
四川金堂县贫农分到了土地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A. 农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 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
C.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 调整政策的根本目的
10.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下列对“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
A. 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B. 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
C. 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
D.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11. 下图是小明在复习时绘制的时间轴。其中,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严重失误是(  )
INCLUDEPICTURE"43.tif" INCLUDEPICTURE "F:\\英语\\22春\\历史\\8\\文件\\word\\43.tif" \* MERGEFORMATINET
A. 三大改造后期要求过急
B. 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以阶级斗争为纲”
12. 阅读下面的“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单位:千克/亩)”。导致出现1958年数据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
D.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13. 1964年,周恩来说:“过去15年……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20世纪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
A.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 开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C. 实施一五计划摆脱工业落后面貌
D. 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14. “文化大革命”时期,红卫兵曾喊出“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砸烂公检法”“打倒旧政府”等口号。这些口号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混乱
B. 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C. 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D. 阶级斗争已经发展到党内
15. 刘丹的爷爷说:“‘文化大革命’时期虽然国民经济发展遭到破坏,但某些领域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不能作为论据的是(  )
A. 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B. 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C.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D. 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二、非选择题(16题19分,17题19分,18题17分,共55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
   国家项目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 37千克 4千克 538. 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 76千瓦时 10. 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世纪末,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图
(1)依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当时的工业状况。(3分)对此,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我国1957—1962年人均粮食产量的变化状况,(4分)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5分)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57年中、英、美工业生产情况简表
      国家项目       中国 英国 美国
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 18% 4. 1% 2. 8%
增产400万吨钢所用时间 5年 24年 15年
(1)材料一反映的现象是什么?(2分)简要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3分)
材料二 到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 3%,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手工业者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 7%,工商行业基本实现公私合营。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的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有何历史影响?(4分)
材料三 如图。
A  B  C
(3)图片A、B、C分别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什么严重失误?(6分)
(4)综上所述,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2分)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中写道:“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
(1)材料一论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立的哪一制度?(2分)它的建立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2分)
材料二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毛泽东在1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
(2)材料二中的会议的名称是什么?(2分)该会议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2分)这次会议的召开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有何作用?(3分)
材料三 1968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被开除出党,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被撤销。一年后,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病逝。
(3)材料三中,国家主席被批斗和迫害致死,说明了什么?(3分)
材料四 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邓小平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民主与法制的认识。(3分)
答案
一、1. A 点拨: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一五”时期工业投资比例高达58. 2%,远远超过对交通运输、农林水利、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投资比例,说明“一五”计划优先发展工业。
2. C 3. C 4. B 5. D 6. B 7. B 8. D 9. B 
10. D 11. C 12. C 13. D 14. C 15. C
二、16. (1)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2)我国1957—1962年人均粮食产量下降。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或“左”的错误以及三年自然灾害)。
(3)略。(答案不唯一,从经济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等方面作答即可)
17. (1)中国工业(经济)迅速发展。 “一五”计划的推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全国人民的建设热情高涨;建设者的辛勤劳动;等等。
(2)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影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图A:“文化大革命”。图B:“大跃进”运动。
图C:人民公社化运动。
(4)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要符合生产力水平;制定经济政策要实事求是,符合基本国情;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稳中求进。(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18.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说明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4)民主与法制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所以我们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