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达标测评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
班级: 姓名: 得分: .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1978年下半年,全国各省级以上刊物纷纷发表讨论性文章,形成以理论界为核心,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人人关注的场面。当时讨论的核心话题应该是( )
A. “阶级斗争” B. “真理标准”
C. “拨乱反正” D. “恢复高考”
2. “这次会议是中国几十年以来发生的最重要的变革之一,或许称得上是最具勇气的一次变革,因为它彻底改变了中国从1978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直到今天的经济发展方式。”之所以这样评价这次会议是因为它( )
A. 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B. 进行了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
C. 形成了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D. 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3. 企业家柳传志回忆说:“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全是社论。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的要变了!”柳传志感受到的“变”是指( )
A. 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B. 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开展
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基本方针的确立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4. 孟德斯鸠说:“土地出产之多少,主要不在于土地肥沃程度,而在于农民是否享有自由。”此言在1978年的中国得到印证的史实是( )
A. 三大改造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 “是合作经济的一种经营形式,是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中的一个层次”,实行这一制度后,农民“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一经营形式的目的是( )
A. 完成民主革命反封建的任务
B. 实现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
C. 改革计划经济,发展生产
D. 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
6. 李同学做了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改革”“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 土地改革 B. 社会主义改造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7. 城市改革怎么改?党中央回答:“农村改革是权力下放,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要权力下放,下放给企业,下放给基层。”由此可知,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是( )
A. 扩大企业自主权 B. 所有制结构改革
C. 发展承包经营 D. 增强企业的活力
8. 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人居署“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 毗邻港澳 B. 政策扶持
C. 科技领先 D. 资源丰富
9. 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开始于( )
A. 开放沿海城市 B.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浦东的开发开放 D.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10. 40多年前,绝大多数中国人很少能看到国外的商品在国内出售。而今,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和买到这些东西,同时我国的产品也遍及世界各地。这一现象表明( )
A. 百姓的品牌意识增强
B. 外资企业已立足中国市场
C.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 对外开放收效显著
11.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曾经说过“特区是个窗口”。对“窗口”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技术的窗口 ②管理的窗口 ③知识的窗口
④对外政策的窗口 ⑤弘扬民族文化的窗口
A. ①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⑤
12. 有一本书的目录中出现了“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92年南方谈话”“党的指导思想”等标题。这本书的最主要内容是( )
A. 留法勤工俭学的邓小平
B.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C.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D. 邓小平的外交风采
13. 对下图中两次会议的相同点描述正确的是( )
中共八大会议现场 中共十九大会议现场
A. 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
B. 都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C. 都有利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D. 都推动了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14. 广东省江门市人社局通过精准扶贫,做到了使有就业创业意愿和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100%享受精细化就业创业服务。这样做是为了( )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C. 创新宏观调控方式 D. 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15. 以下为1978—2021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21年的是( )
A.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B. 南方谈话 “三个代表”
C. 和谐社会 八荣八耻 D. 中国梦 两个一百年
二、非选择题(16题16分,17题16分,18题23分,共55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1)在这次会议以前,由于“左”的错误思想,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出现了哪些失误?(4分)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华大地涌动改革春潮,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下表反映的是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的情况。
时间(年) 1980 1981 1982
产粮(亿千克) 5.02 6.70 7.15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的主要原因。(4分)
材料三
1980年的深圳 现在的深圳
(3)比较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说明深圳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2分)发生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4)根据改革开放前后的巨大变化,就改革开放的意义谈一谈你的感想。(4分)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一座城市的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见右图),名为“拓荒牛”。这座城市既是我国现代文明之城,又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阵地,被誉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一夜崛起之城”。
(1)材料一中被誉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一夜崛起之城”的是哪座城市?(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
材料二 某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材料三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了4个经济特区。1984年,我国开放了广州、上海、大连等14个沿海城市,随后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2)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开放”,指出它们最根本的不同。(6分)
材料四 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3)材料四所述“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指什么道路?(2分)在这条道路的指引下,1992年国有企业加速发展,开始进入快车道,其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一条根本性的经验就是,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伟大飞跃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成功创造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人民战争、统一战线等一整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第二次伟大飞跃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地赶上了新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第三次伟大飞跃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摘编自《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个理论成果。(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思想理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条理清晰,表述成文,不少于150字)(17分)
答案
一、1. B 2. A 3. C 4. D 5. C 6. D 7. A 8. B 9. B
10. D 点拨:“而今,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和买到这些东西,同时我国的产品也遍及世界各地”反映了当今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联系日益紧密,跨国的商品和服务增加,这表明对外开放成功展开且收效显著,D符合题意。
11. C 12. C 13. B 14. A 15. D
二、16.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2)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由落后的小城镇发展为繁华的现代化城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4)改革开放促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符合题意即可)
17. (1)深圳。 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材料二是屈辱地被迫开放;材料三是独立自主地主动开放。(意思相近即可)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8.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或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示例:题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得中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毛泽东思想,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邓小平理论,使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有了明确的探索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党的地位得到了清晰深刻的认识;科学发展观,使中国的发展方向有了明确的理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在新时代中如何发展壮大指出了明确的道路。总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思想指导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