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达标测评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达标测评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21 09:4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达标测评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
班级: 姓名: 得分: .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这种制度)……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相结合,既有利于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又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的制度。”这一制度是(  )
A.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构想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于部分地方的名称进行了修改,如将迪化(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优美的牧场之意)。”从中可以得到的历史判断是(  )
A. 实施“一国两制”的政策 B. 实行基层群众自治
C. 重视对地理环境的体现 D. 贯彻民族平等的原则
3. 近年来,河南省加大了支援新疆的力度,投入巨额资金,在哈密地区援建了很多项目,这些援建项目主要涉及城乡住房、社会事业、科技、基层阵地建设、人员培训等。援建新疆有利于(  )
①消除民族差异  ②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③维护民族团结  ④建设和谐社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4. 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该理论指的是(  )
A.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一国两制”的构想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 “当零点的钟声敲响时,大厅肃穆。飘扬了400多年的葡萄牙国旗降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这是中华民族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又一盛事。”这一材料记录的是(  )
A. 西藏和平解放 B. 香港回归
C. 澳门回归 D. “九二共识”达成
6. 下列两幅图片折射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
香港   深圳
A. 都从经济落后变为经济发达
B. 都证明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正确性
C. 它们的回归都是我国综合国力提高的结果
D. 都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范畴
7. “抚今追昔,更加感觉到香港顺利回归以及‘一国两制’方针的顺利实施,首先要归功于小平同志的领导。小平总是在关键时刻、在关键的问题上,作出了关键的指示。”材料表明香港回归的主要原因是(  )
A. 有利的外部环境 B. 友好国家的帮助
C. 综合国力提高 D. 决策者的作用
8. 撒切尔夫人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意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句话表明(  )
A. 国家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权就越大
B. 中国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威望
C. 英国的霸权地位已不复存在
D. 中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9. 香港、澳门回归时,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驻澳部队举行了盛大的进驻仪式。他们的进驻最能体现中国政府(  )
A. 对港、澳行使主权 B. 向港、澳显示强大
C. 让港、澳人民放心 D. 对港、澳特别保护
10. 1987年的母亲节,一些台湾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在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老兵们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
A. “台湾特别行政区”得到台胞普遍认同
B. 台胞期盼当局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C. 海峡两岸已经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 港、澳回归奠定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基础
11.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是(  )
A. 三民主义 B. 一个中国
C. 军事力量强大 D. 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
12. 进入新世纪以来,两岸关系经历种种风云变幻,不断取得进展。下列属于两岸关系得到发展的有(  )
①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
②两岸实现“三通”,关系取得历史性进展
③2015年,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习马会”
④蔡英文当局拒绝承认“九二共识”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13. 近年来,两岸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两岸贸易同步上升,金融合作取得突破,人员往来规模迅速扩大,多项协议成功签署……这些都说明(  )
A. 两岸政治经济交往障碍已经消除
B. 祖国和平统一指日可待
C. 两岸和平发展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D. “台独”分裂势力已经消亡
14. 观察下图,这一时期台商在江苏投资情况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A. 邓小平南方谈话
B. 香港、澳门的回归
C. 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D. 海峡两岸经济交流的加强
15. 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西藏和平解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香港回归”“海峡两岸‘三通’”等资料。由此可以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
A.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成就
C. 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 D.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二、非选择题(16题16分,17题22分,18题17分,共55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走向繁荣创造了前提。在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一批重点建设工程都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
材料三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格局。建设共有精神家园、铸牢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共同的责任……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各民族更要守望相助,铸牢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建构一个共有的精神家园,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中华民族精神共同体的价值基石,是各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纽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制定了什么政治制度。(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试举一例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重点工程。(4分)
(3)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后,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我国提出了什么战略?(2分)取得了哪些成就?请试举一例。(2分)
(4)根据材料三,你认为我们要树立怎样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分)
17.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1943年1月11日,国民党政府照会英国,声明九龙问题暂时搁置,中方保留日后提出讨论之权。同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一书中明确指出,香港是中国的领土,它的收复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摘编自冯仲平《论战后英国在香港问题上的态度(1945—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即表明了对香港问题的严正立场: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三个不平等条约,主张在适当的时机通过谈判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在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
——摘编自唐文贵等《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始末》
材料二 二战后,由于英国千方百计地恢复和维持它在香港的统治,加之国内、国际因素的影响,香港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直到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才揭开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会谈的序幕。经过22轮艰苦曲折的谈判,中英双方终于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了联合声明,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摘编自肖元恺《中英关系与香港问题》
材料三 第一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第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第五条,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材料四 回归24年,香港GDP不断增长,是全球最重要的集资平台之一,也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回归22年,澳门的经济总量翻了数番,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历届政府对香港问题的一致观点。(4分)
(2)材料二主要说明了什么?(4分)
(3)材料三的规定,体现了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分析指出中央和特别行政区的权力关系。(4分)
(4)材料四反映了港澳回归后怎样的经济现象?(4分)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该如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4分)
18. 请依据下面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言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反映内容的联系性)(17分)
 
答案
一、1. C 2. D 3. C 4. C 5. C 6. D
7. D 8. A 9. A 10. B 11. B 12. D 13. C
14. B 点拨: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1991—1993年,台商在江苏的投资急速增加,这主要得益于两岸关系的改善。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也促进了台商对大陆的投资。香港回归是在1997年,澳门回归是在1999年,与题中时间不符,故选B。 15. A
二、16.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川藏公路、新藏公路等。(举一例即可) (3)西部大开发战略。青藏铁路。 (4)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相尊重,维护民族团结,文化上兼收并蓄;各民族要守望相助,共同发展,牢牢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17. (1)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将适时解决香港问题。
(2)香港回归的道路充满曲折;香港问题的解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3)方针:“一国两制”。权力关系:授权与被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来源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授权。 (4)经济持续繁荣发展。 (5)增强综合国力;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和遏制任何分裂国家的行径;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18. 示例:题目:祖国统一
论述: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举行,香港终于回归到祖国的怀抱,这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西藏和平解放和香港回归祖国都推动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必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祖国统一。
1997年7月1日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正式签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