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1.4.1有理数的乘法
以勒中学教师
2012年9月28日
(第一课时)
观察下面的乘法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3×3=9
3×2=6
3×1=3
3×0=0
发现:随着后一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递减3,要使这个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然成立,则
3×(-1)=-3
3×(-2)=_____
3×(-3)=_____
3×(-4)=_____
-6
-9
-12
观察下面的乘法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3×3=9
2×3=6
1×3=3
0×3=0
发现:随着前一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递减3,要使这个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然成立,则
(-1) × 3 =____
(-2) × 3 =___
(-3) × 3 =____
(-4) × 3 =____
-3
-6
-9
-12
负数乘正数积为( )数;
正数乘负数积为( )数;
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 ( ).
负
负
积
异号得负,
并把绝对值相乘.
观察下面的乘法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3×3=-9
-3×2=-6
-3×1=-3
-3×0=0
发现:随着后一乘数逐次递减1,积逐次增加3,要使这个规律在引入负数后仍然成立,则
(-3)×(-1)=___
(-3)×(-2)=___
(-3)×(-3)=___
(-3)×(-4)=___
3
6
9
12
正数乘正数积为( )数;
负数乘负数的积( )数;
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 ( ).
正
正
积
同号得正,
并把绝对值相乘.
(+2)×(+3)=+6 ①
(-2)×(+3)=-6 ②
(+2)×(-3)=-6 ③
(-2)×(-3)=+6 ④
正数乘正数积为( )数;
负数乘正数积为( )数;
正数乘负数积为( )数;
负数乘负数的积( )数;
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 ( ).
正
负
负
正
积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例如 (-5) ×(- 3)
(同号两数相乘)
(-5)×(- 3)= +( )
(得正)
5×3 = 15
(把绝对值相乘)
∴(-5)×(-3)=15
又如:(-7)×4
(异号两数相乘)
(-7)×4= -( )
(得负)
7×4=28
(把绝对值相乘)
∴(-7)×4=-28
注意:有理数相乘,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值
解:(1) (-3) ×9 =
-27
注意: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一个数同+1相乘,得原数,一个数同-1相乘,得原数的相反数。
(3) 7 × (-1) =
(4) (-0.8)× 1 =
- 7
- 0.8
例1 计算:
(1) (-3)×9 (2)( )×
(3) 7 ×(-1) (4) (-0.8)× 1
(2) ( ) × =
例2.求下列各数的倒数:
(1) - 3 (2)- 1 (3 ) -
(4) - 1 (5) 0.2 (6) 1.2
分析:欲求某数的倒数,就是要确定与这个数相乘积为1的数是什么.
思考:数
(
)的倒数是什么?
例2 用正数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负.登山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1km的变化量为-6℃,攀登3 km后,气温有什么变化?
解:(-6)×3=
-18
答:气温下降18 ℃.
口答:
(1)6×(-9); (2)(-6)×(-9); (3)(-6)×9; (4)(-6)×1;
(5)(-6)×(-1); (6)6×(-1);
(7)(-6)×0;(8)0×(-6); (9)(-6)×0×25
(10)(-0.5)×(-8);
课堂小结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本节课需要我们掌握的内容都有哪些呢?
1.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
2.有理数乘法运算的步骤:
(1)确定积的符号;
(2)计算积的绝对值
3.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共14张PPT)
§1.4.1有理数的乘法
以勒中学教师
2012年9月28日
(第二课时)
2、计算:
1、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1).(-2.5) ×4 (2).(-2005) ×0
(3).(-2.25) ×(-3 )
(4).3.5×
3、填空:若ab>0,a+b<0.则a___0,b___0.
= - 10
= 0
=15/2
= 1
<
<
知识回顾
观察下列各式,他们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并计算出结果?
(1)2×3×4×(-5)
(2)2×3×(-4) ×(-5)
(3) 2×(-3) ×(-4) ×(-5)
(4) (-2) ×(-3) ×(-4) ×(-5)
=-120
=+120
=-120
=+120
思考
结论:
(1)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
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2)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2) 2×3×(-4) ×(-5) =+120
(4) (-2) ×(-3) ×(-4) ×(-5) =+120
(1)2×3×4×(-5) =-120
(3) 2×(-3) ×(-4) ×(-5) =-120
例3 计算:
(1)(-3) × ×(- ) ×(- )
(2)(-5) ×6×(- ) ×
(3) …
你能看出下式的结果吗 如果能,请说明理由.
7.8×(-8.1) ×0×(-19.6)
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积等于0.
数0在乘法中的特殊作用:
解:原式=0
例2 计算:
=0
1、计算:
(1). (-0.5) ×(-1) ×( - )×(-8)
(2). 78.6×(-0.34) ×2005×0×( )
(3).
解:原式=0
2.如果三个有理数的积为负,则这三个有理数中( )
A.只有一个负数 B.有两个负数
C.三个都是负数 D.恰有一个或三个负数
3.若a,b满足a+b>0,ab<0,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a│>│b│ B.a>0,b<0时,│a│>│b│
C.a<0,b<0时,│a│>│b│ D.│a│<│b│
4.有三个不相等的整数a,b,c其积为abc=6,则a+b+c值为(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若|x|=2,|y|=3,则xy=
(1)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
1、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
个数决定:
(2)当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是负数。
2、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积等于0.
课堂作业P32 T2(共18张PPT)
§1.4.1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以勒中学教师
2012年9月28日
(第三课时)
1、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2、体会简便运算;体会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3、使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熟练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运算律。
1.有理数乘法法则是什么?
2.如何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3.小学时候大家学过乘法的那些运算律?
回顾与思考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和零相乘,都得0
1.先确定积的符号。 2.计算积的绝对值。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探 索
探索1:任意选择两个你喜欢的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填入下式的□和○中,并比较结果.
□×○ ○×□
结论:
即:ab=ba
注意: ab=a× b=a·b
两个有理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乘法交换律)
探索2:任意选择三个你喜欢的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填入下式的□、○和◇中,并比较结果.
(□×○)×◇ □×(○×◇)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
探 索
结论:
即:(ab)c=a(bc)
探索3:任意选择三个你喜欢的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填入下式的□、○和◇中,并比较结果.
(□+○)×◇ □×◇+○×◇
一个数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乘法分配律)
探 索
即:(a+b)c=ac+bc
结论:
你注意到了吗
1、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只涉及一种运算,而分配律要涉及两种运算。
2、分配律还可写成: ab+ac=a(b+c), 利用它有时也可以简化计算。
3、字母a、b、c可以表示正数、负数,零,即a、b、c可以表示任意有理数。
例4 用两种方法计算
解1:
解2:
解法2用了哪种运算律 运算律的作用是什么
乘法分配律;减小运算量
完成P33练习
(一、三项结合起来运算)
(用分配律)
(用分配律)
(二、三项结合起来运算)
(用分配律)
练习1、如何进行适当变形对下列算式简便运算?
1、(--)×1.25×(-8)
2、(---+---)×36
3、(-10)×(-8.24) ×(-0.1)
4、(-7.25)×19+5-×19
5、(--)×(8---0.04)
1
4
1
20
7
9
5
6
3
4
7
18
3
4
4
3
练习2:比一比,看谁做得快
请你注意:
在进行运算时,不要丢了有理数前面的符号,特别是负号.
练习3、结合律的逆运算
(1)4×(-3)+3×(-3)-2×(-3)+7×(-3)
(2)(-23)×25-6×(-25)+18×25 +25
若a,b是有理数,定义一种新运算 :
计算:例如:
试计算:①
②
知识拓展
王先生将甲、乙两种股票同时卖出,其中甲
种股票卖价1200元,盈利20%,乙种股票卖价
也是1200元,但亏损20%.问王先生这两种股票
合计是盈还是亏?盈了,赚多少 亏了,赔多少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
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ab)c=a(bc)
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推出:三个以上有理
数相乘,可以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也可先把其中
的几个数相乘。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
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乘,再把积相加。
(a+b)c=ac+bc
根据分配律可以推出:一个数同几个数的和相乘,
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几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小结:
课堂作业P23练习
课外作业P38第7题(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