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特性

文档属性

名称 声音的特性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2-09-29 17:1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听小孩和老人的声音,你听出了什么吗?
小孩的声音要“尖细”一点。
老人的声音要“粗犷”一点。
为什么有的声音听起来高,有的听起来低呢?
思考:
你见过用烧杯做这样的演奏吗?
实验
用相同的力敲所有的烧杯,每个烧杯所发出的声音相同吗?有什么区别?
声音高低不同
1.音调
1.音调
——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将一把钢尺紧按在
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
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
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注意使钢尺两次的振动大致相同。
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演示
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
钢尺
伸出长度 振动快慢 声音
高低
伸出1/5 最快 最高
伸出1/3 较快 较高
伸出1/2 慢 最低
数据记录
——有什么结论?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发声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频率描述
发声体振动快慢。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如:物体在1s内振动1000次,频率为1000Hz。
物理意义
结论
20Hz
20 000Hz
正常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
次 声
超声波—— 频率高于20 000Hz的声音。
它们已经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
次声波—— 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它们已经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
超 声



蝙蝠
海豚
20Hz
20 000Hz
15Hz
50 000Hz
60Hz
65 000Hz
1000Hz
120 000Hz
150Hz
150 000Hz
2.响度
你见过用烧杯做这样的演奏吗?
分别用不同的力敲同一个烧杯,烧杯所发出的声音相同吗?有什么区别?
声音大小不同
2.响度
——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实验
提出问题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你观察到了什么?
重击
鼓声大
鼓面下凹幅度大
再来一个小实验——敲鼓
轻击
鼓声小
鼓面下凹幅度小
名词解释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下面两个图,哪个图中的小球振幅大?
振幅大
振幅小
发声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由此可见: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距离
的远近有关。
结论
3.音色
结论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观察波形
例如都发C调的1(do),比较各波形有何异同。
音调和响度相同、音色不同的声音,它们的波形有什么区别?
演示
不同乐器发声的波形图
甲 音叉
乙 钢琴
丙 长笛
用录音机录下一段自己朗读课文的声音,和同学一起听听这段录音。你认为放出来的声音和自己的声音一样吗?别的同学认为一样吗?想想看,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录音机录下的是说话人通过空气传来的声音,别人平日直接听到的说话人的声音也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所以别人认为像说话人的声音。而我们听自己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传导”的方式来传递的,由于空气和骨头是不同的介质,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听起来感觉也就不一样了。
含义 决定因素 听感表现 相关问题
音调
声音的高低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音调高:
清脆、尖细
音调低:
粗犷、低沉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
人听觉频率:
20 Hz~20000 Hz
超声波与次声波
响度 声音的强弱
(大小) 发声体振动的幅度
响度大:
震耳欲聋
响度小:
轻声耳语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还与距离的远近
有关。
音色 声音的特色 发声体本身的材料、结构 分辨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重要特征
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
小 结
巩固练习
1.“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
2.拿一张硬纸片,在木梳齿上划过,先快些,后慢些,划得快时,发出声音的音调______,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有关。
3.男同学说话声音“低沉”,是指男同学声音的 _____低,这是因为男同学说话时,声
带_________的缘故。
音调

振动频率
响度
响度
振动幅度小
4.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 000次每秒。人们把低于20次每秒的声叫次声,把高于20 000次每秒的声叫超声。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 ) A. 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 B. 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 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 000次每秒 D. 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次每秒
D
5.马戏团的驯狗员,在舞台上用一种特殊信号驯狗,观众完全没有察觉,狗却准确听从信号做各种动作。试说这其中的奥妙。
解析:人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次每秒到20 000次每秒。狗能听到的声音范围远比人耳听到的范围大,从15次每秒到50 000次每秒。它能听到人听不到的高频率的声音,驯狗员用的是超出人的听觉范围但在狗听觉范围内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