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乘法 教案(8课时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乘法 教案(8课时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21 15:01:26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乘法
课题
神奇的计算工具(2)
课型
新授课
内容分析
课本35-36页上的内容及数学配套上的相关练习题。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感受计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的作用,对计算工具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2.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过程与方法
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能使用计算器正确地进行较大数目的四则混合运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计算器。
教学难点
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
教学媒体选择
PPT
教学活动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1.说一说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2.你知道这些功能键吗 指一指,说一说它们的功能。
① 开关机件及清除键。② 运算符号键。③ 数字键。④ 等号键。⑤ 小数点键。
3. 用计算机计算下列算式。看谁算的又快又准确
68+201= 20860÷4= 56×12×13=
【导学解惑】:
1.请提出你的问题。大家一起来解答。
2.请记录下你认为特别有意义的习题。
【达标检测】:
1.算筹的计算方法是用树枝或竹条来表示数字。如:“1”就用一根枝条来表示,“2”就用_____枝条来表示。……“6”就用_____枝条来表示等。
2.在_______多年前,中国人又发明了________,使计算的速度快多了。
3.算盘的记数法: 上方每颗珠子代表_______,下方每颗珠子代表_________。
4.20世纪40年代,_________科学家发明了最早的计算机。
5.你记得计算器上一些常用键子的名称或作用吗?写一写吧。
开机键: 关机键: CE键:
6.用计算器计算45-21的按键顺序是: ,在实际应用中,这道题有必要使用计算器吗?为什么?
【课后反思】:
想一想,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会了吗?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问题?
问一问自己:“今天,我主动学习了吗?”
板书设计
神奇的计算工具(2)
作业设计
完成本节课习题。第三单元 乘法
课题
卫星运行时间(1)
课型
新授课
内容分析
课本30-32页上的内容及数学配套上的相关练习题。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道理,并能用竖式正确的进行计算,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倾听、质疑、自我展示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
教学媒体选择
PPT
教学活动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情境图)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
师: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10圈、20圈……所需要的时间,你可以计算吗
指名让学生口算汇报。
114×2=228(分) 114×10=1140(分) 114×20=2280(分)
师:说一说“114×10”“114×20”,你是怎样算的。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估一估: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 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很容易列出算式:114×21=(  )(分)
师:同学们,这是几位数乘法 (板书:三位数乘两位数)
你想用什么方法算114×21=(  )
要求:你能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吗 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预测:学生可以把114看作100来估算,也可以把21看作20来估算。
生1:我是把114看作100,100×21=2100(分),所以114×21≈2100,比2100多。
生2:我是把21看作20,114×20=2280(分),所以114×21≈2280,比2280多。
生3:我是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分),所以114×21≈2200,比2200多。
  生4:我是把114看作120,把21看作20,120×20=2400(分),所以114×21≈2400,大约2400。
师:估算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两个乘数都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整百数;也可以只把其中的一个乘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同学们,这两种方法相比,哪种方法更简便些
生:都看作接近的整十、整百数,这样口算起来更快。
师:所以,在估算的时候,我们一般都选用这种方法。
2.算一算: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 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师:当我们需要准确的数值时,该怎么办呢 你用哪些方法进行计算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全班,观察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有选择地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
小组展示汇报结果。
展示过程中,要让学生说明每一步计算的算理: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最后算什么 着重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乘得的数就要和那一位对齐”这一难点。
3.算一算,说一说:乘法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耐心辅导,使他们掌握笔算方法。
小组内交流,并汇报运算结果。
三、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对照着竖式,小组内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小组交流后,教师小结方法。
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1)
根据老师讲课适当板书
作业设计
完成本节课习题。第三单元 乘法
课题
有多少名观众(1)
课型
新授课
内容分析
课本33-34页上的内容及数学配套上的相关练习题。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自己估计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借助乘法用不同的方法对生活中较大的数量进行估计,探索估计大数的策略与方法,发展数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乘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正确估算。
教学难点
能结合具体情境对估计方法进行归纳。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
教学媒体选择
PPT
教学活动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大型演唱会图片。
师:这是什么地方 他们在干什么 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谈论。
师:你估计这个体育场能容纳多少名观众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出示教材主题图(课件出示:教材第33页情境图)。
师:认真观察体育场座位排列情况,要估计这个体育场能容纳多少名观众,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独立思考,估算整个体育场的座位数。
小组交流,让每个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估算方法和估算结果。
小组选派代表,展示汇报结果。
生1:先算每个看台大约有多少个座位,再算一共有多少个看台,就可以算出大约有多少人。
生2:先看每排大约有多少个座位,再算一共有多少排,也可以算出大约有多少人。
学生的估算方法只要合理,教师都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估算观众人数,(课件出示:教材第33页看台放大图)。
师:数一数,一个看台有多少人
学生小组交流展示汇报。
将座位分成大致相等的3份,每份中的一行有7人,这样的8行就是7×8=56(人);一共3份,就是56×3=168(人)。
师:有28个看台,你能估算出这个体育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吗
师:理解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28×168≈5100(人)
把28看成30,168看成170,30×170=5100,所以28×168≈5100(人)。
小结:一般情况下,估算时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把数据估算成整十、整百的数,这样计算简便。
3.巩固练习。
出示一张报纸,算一算一张版面的字数(同桌合作)。
A.数一行的字数和总行数。
B.报纸折出一块的字数与整版字数。
学生小组交流展示汇报。
4.小组活动:每小组拿出自带的1千克黄豆,估算大约有多少粒。
活动要求:
(1)学生每四人一组,各小组准备1千克黄豆。(提前布置好)
(2)提问:每组有1千克黄豆,估计有多少粒
(3)先讨论估计步骤,再操作。
(4)动手操作时,合理分工协作。
汇报方法:
(1)抓一把黄豆,猜测有多少粒。
(2)装满一个盒子大约需要多少粒,看1千克黄豆能装几盒,计算出1千克黄豆的粒数。
小组汇报估计结果。
生1:一把大约有100粒,可以抓56把,估计有100×56=5600(粒)。
生2:装满一个盒子大约需要500粒,1千克黄豆大约能装11盒,估计有500×11=5500(粒)。
以上活动只要学生说法合理,都要给予肯定、表扬。
三、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总结。
板书设计
有多少名观众(1)
根据老师讲课适当板书
作业设计
完成本节课习题。第九单元 除法
课题
有多少名观众(2)
课型
新授课
内容分析
课本33-34页上的内容及数学配套上的相关练习题。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能与同学交流自己估计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借助乘法用不同的方法对生活中较大的数量进行估计,探索估计大数的策略与方法,发展数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乘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结合具体情境对估计方法进行归纳。
教学难点
能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正确估算。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
教学媒体选择
PPT
教学活动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1.估算。
96×28≈ 101×32≈ 192×21≈
2.小结:我们在估计具体事物的数量,可以将其分成 的几部分,先估计 的数量,再估计出 ; 也可以列出乘法算式,估计出乘法算式的 ,确定具体事物的数量。乘法的估算,要根据实际情况估算,但一般用____________法求近似值,也就是把乘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进行估算。
【导学解惑】:
1.请提出你的问题。大家一起来解答。
2.请记录下你认为特别有意义的习题。
【达标检测】:
1.填一填。
1)一本故事书有98页,大约( )页。
2)北京到南京的路程是1168千米,大约是( )千米。
3)育英小学有学生1018人,大约是( )人。
4)估计103×68时,把103看作( ),把68看作( )来估算。
2.每节硬座车厢有118个座位,这列火车有12节硬座车厢,估一估,这列火车的硬座车厢能容纳1200名乘客吗?
3.计划全家每天的住宿费是190元,如果住宿5天 ,1000元够吗?
【课后反思】:
1.想一想,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会了吗?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问题?
2.问一问自己:“今天,我主动学习了吗?”
板书设计
有多少名观众(2)
根据老师讲课适当板书
作业设计
完成本节课习题。第三单元 乘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将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且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掌握计算器的运用方法,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
2、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2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三、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卫星运行时间(1)
第二课时 卫星运行时间(2)
第三课时 有多少名观众(1)
第四课时 有多少名观众(2)
第五课时 神奇的计算公式(1)
第六课时 神奇的计算公式(2)
第七课时 有趣的算式(1)
第八课时 有趣的算式(2)
练习课第三单元 乘法
课题
有趣的算式(1)
课型
新授课
内容分析
课本37-38页上的内容及数学配套上的相关练习题。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通过使用计算器计算,能够发现一些算式的数学规律。
3.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归纳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发现乘法算式中蕴含的规律,能有条理的进行归纳概括,渗透归纳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的有趣和神奇,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使用计算器计算,能够发现一些算式的数学规律。
教学难点
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归纳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
教学媒体选择
PPT
教学活动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
32456+781321398401-4296296205÷435=
289500+3276-38467566÷12822522×33133=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操作方法。
2.同桌出题,练习使用计算器的方法。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要做好一件事,先要把相关工具准备好,而且还要熟练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下面我们比一比谁使用计算器更熟练。
1.规则:在1到9之间,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数字记在心里,把这个数字在计算器上按9次,然后除以12345678。你只要告诉我结果是多少,我就可以猜出你最喜欢的数字是几。
2.学生算,教师猜。
3.请学生猜。
观察:111111111÷12345678,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把算式写出来,观察并交流汇报。
小结:计算的结果是你喜欢的数字的9倍,只要用这个结果除以9就可以猜到你喜欢的数字是几了。
4.探索规律。
师:数学中很多好玩的游戏,都是运用了奇妙的数学规律。看你能顺利闯到第几关。
第一关: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你能发现什么 (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例1)
    1×1=1
11×11=    
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1=
学生小组交流,并展示汇报。
找出规律,说出111111111×111111111的结果是多少。
第二关: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你能发现什么 (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例2)
99×99=    
999×999=    
9999×9999=    
  不用计算,你能知道下面算式的结果是多少吗
99999×99999=
999999×999999=
(1)找出规律,直接写得数。
(2)按规律接着编题,并写出答案。
三、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感受 与同伴说一说。
板书设计
有趣的算式(1)
根据老师讲课适当板书
作业设计
完成本节课习题。第三单元 乘法
课题
神奇的计算工具(1)
课型
新授课
内容分析
课本35-36页上的内容及数学配套上的相关练习题。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感受计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的作用,对计算工具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感受古代人的聪明才智。
2.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过程与方法
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能使用计算器正确地进行较大数目的四则混合运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计算器。
教学难点
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
教学媒体选择
PPT
教学活动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计算器。
师:关于计算器,你都知道哪些知识 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向小组成员介绍自己的计算器。
师:你们小组的计算器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小组内交流,并汇报。
教师总结:计算器有很多种,一般都由显示器和键盘两部分组成。(展示计算器)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计算器。(板书课题)
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课件出示:计算器)
1.整体认识。
这是一个计算器的面板,上面部分是显示器(突出显示),下面部分是键盘(突出显示)。
2.认识键盘。
(1)观察一下,这个键盘上的哪些键你已经认识了 上来指给大家看看。
(2)互动生成。
①有0、1、2、3、4、5、6、7、8、9这些数字的键叫数字键(板书:数字键)。自己指一指你手中计算器的数字键。
②有+、-、×、÷这些运算符号的键叫运算符号键(板书:运算符号键)。自己指一指你手中计算器的运算符号键。
③有ON字母的是开机键(板书:开机键)。你能在自己的计算器上找到开机键吗 你知道开机键除了开机还有其他功能吗 (清零,或者利用清零键——AC键)
④有OFF字母的是关机键(板书:关机键)。你能在自己的计算器上找到关机键吗 有些计算器上没有关机键,又是怎样关机的呢 (自动关机)
⑤如果按错了,你知道用哪个键清除你按错的数字吗
清零键——AC键或者ON键。
⑥其他一些键的名称和功能又是什么呢 我们以后慢慢认识,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查阅配套的说明书。
3.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出示题目,你会用计算器上你认识的键进行计算吗 试一试。
请一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观察怎样按键比较方便,而且不容易出错。
计算完第一道题,怎样才能开始算第二道题 应该先按什么键
认识清零键——AC键。
4.计算比赛,任选一个自然数,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结果,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5.你还知道哪些计算工具
出示教材的情境图,让学生了解。
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觉得什么情况下使用计算器最合适
学生交流。
板书设计
神奇的计算工具(1)
根据老师讲课适当板书
作业设计
完成本节课习题。第三单元 乘法
课题
有趣的算式(2)
课型
新授课
内容分析
课本37-38页上的内容及数学配套上的相关练习题。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通过使用计算器计算,能够发现一些算式的数学规律。
3.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归纳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发现乘法算式中蕴含的规律,能有条理的进行归纳概括,渗透归纳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的有趣和神奇,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使用计算器计算,能够发现一些算式的数学规律。
教学难点
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归纳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
教学媒体选择
PPT
教学活动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探究学习】:
1.第一关:奇妙的宝塔。
你知道1111×1111的计算结果了吗?
依据规律填数: 11111×11111 =
111111×111111 =
1111111×1111111 =
现在可以使用计算器来验证一下你写的答案。你过关了吗?
2.第二关:奇怪的142857。在课本38页完成。
3.第三关:神奇的9。
用计算器计算:99×99 = 999×999 = 9999×9999 =
不用计算器,你能直接写出乘积吗?写完后在小组内交流。
99999×99999 = 999999×999999 =
4.第四关:寻找神秘的数。在课本38页完成。
怎么样,四关你都能顺利闯过吗?你们小组都能完成上面的问题吗?加油吧!
【达标检测】:
找规律,填一填。(可以使用计算器)
12345679 × 9 = 12345679 × 18 =
12345679 × 27 = 12345679 × 36 =
12345679 × 45 = 12345679 × 54 =
12345679 × 63 = 12345679 × 72 =
【课后反思】:
想一想,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会了吗?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问题?
问一问自己:“今天,我主动学习了吗?”
板书设计
有趣的算式(2)
根据老师讲课适当板书
作业设计
完成本节课习题。第三单元 乘法
课题
卫星运行时间(2)
课型
新授课
内容分析
课本30-32页上的内容及数学配套上的相关练习题。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培养估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道理,并能用竖式正确的进行计算,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倾听、质疑、自我展示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估算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
教学媒体选择
PPT
教学活动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1.填一填。
⑴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乘,积是( )。
⑵在列竖式计算340×56时,56中的“6”应与340中的( )对齐,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⑶78个105是( ),积的最高位是( )位。
⒉先估一估大约是多少,写在括号里,再列竖式计算。
   142×16 206×91
估算: ( ) ( )
竖式计算:
小结: 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 数位上的数字,乘得的结果的末位要对齐第二个因数的 位来写;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 数位上的数字,乘得结果的末位要对齐第二个因数 位上的数来写;最后把两个积 。
【导学解惑】:
1.请提出你的问题。大家一起来解答。2.请记录下你认为特别有意义的习题。
【达标检测】:
1.先估算,再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12 × 25 437 × 28 26 × 137 135 × 45
2.拓展训练
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还需要留40本作为备用。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
【课后反思】:
想一想,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会了吗?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问题?
2.问一问自己:“今天,我主动学习了吗?”
板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2)
作业设计
完成本节课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