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3 密度知识的应用
课堂练习
1.为测出石块的密度,某同学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加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用量筒和水测石块的体积,其过程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石块的质量是
B.石块的体积是
C.石块的密度是
D.若先用量筒测石块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会导致测得石块的密度偏小
2.用天平和量筒测食用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不必要的是( )
A.取适量的油放在烧杯中,测出总质量
B.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出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质量
3.某同学为了测量碎玻璃和沙石的密度,用一只质量为1kg的空桶装满水,测得桶和水的质量为11kg,再将lkg的碎玻璃放入盛满水的水桶中,水溢出后测得剩余质量为11.6kg。另取一只完全相同的空桶,在桶里装满沙石,测得桶和沙石的质量为29kg。已知ρ水=1.0×103kg/m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沙石的密度比水的大 B.桶的容积是0.01m3
C.碎玻璃的密度为2.5×103kg/m3 D.沙石的密度小于2.8×103kg/m3
4.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图a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天平调平衡后,先测空烧杯的质量为35g,然后按照图b和图c的顺序分别是测量液体质量和体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 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横梁平衡
B.b 图中测酒精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 62g
C.测得酒精的密度是 0.9g/cm3
D.用该方法测量酒精的密度偏小
5.为了测量牛奶的密度,某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了下面的物理量,你认为其中不需要测量的是( )
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B.将牛奶倒人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牛奶倒人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
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
6.为了测量花生油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实验步骤:①将烧杯中的部分花生油倒入量筒中,记下花生油的体积;②将待测花生油倒入空烧杯中,测出花生油和烧杯的总质量;③测出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总质量;④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平;⑤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花生油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④②①③⑤
C.④②③⑤① D.④①②③⑤
7.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的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
(2)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
(3)用矿泉水瓶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m2;
(4)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煤油的体积V;
(5)计算煤油的密度,这些步骤中可省去的是( )
A.(1)或(3) B.(3)或(4)
C.(1)或(2)或(4) D.都不能省去
8.在“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已知金属块质量均匀分布且不渗水,量筒内已装有60mL的水。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线时,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调节好天平后,测量金属块质量,天平恢复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测量金属块体积时量筒示数如图丙所示。下列操作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天平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B.如图乙所示,当横梁恢复平衡时,金属块的质量为
C.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可知,金属块的密度是
D.将金属块截去一半,剩余金属块与原金属块相比,质量、体积和密度都减半
9.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如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B.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
C.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
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
10、(2021湖北荆州)实验小组利用天平、量筒和烧杯等器材测量牛奶的密度。
(1)天平调平衡后,将适量的牛奶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通过加减砝码的一番操作,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_______(选填序号):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移动游码 C.取下最小的砝码后移动游码
(2)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16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_______cm3
(3)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_______kg。
(4)小明测量的牛奶密度为_______kg/m3。
(5)在向量简倒入牛奶时,如果不慎有牛奶溅出,则测出的牛奶密度会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1(2021广西贺州)贺州市很多市民喜欢收藏奇石,为了测量某种形状不规则的奇石的密度,小明与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_________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橫梁平衡。
(2)甲图出现的错误是_________。
(3)在测量奇石质量时,小明依次将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当他在右盘内加入最小的5g砝码时,发现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则他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4)乙图是正确测量奇石质量得到的结果,其读数是_________g。
(5)根据丙图量筒两次的读数,可得奇石的体积是_________。
(6)计算出奇石的密度是_________。如果小明先测奇石的体积再测其质量,会导致实验结果_________(选填“偏小”或“偏大”)。
12(2021湖北恩施)某同学从路边拾来小石块想测出它的密度
(1)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立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将小石块放入左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天平平衡。如图所示,石块的质量m=______g;
(3)在量筒内装入适量的水,记下示数V1,再将石块轻轻浸没在量筒里,记下示数V2,则石块密度表达式为ρ=______(用所给字母表示)
(4)以上实验过程中,可能缺失的步骤是______;
(5)重新正确操作并得出实验结果后,有同学发现使用的砝码生了锈,则这次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13(2021重庆A卷)“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遗址在2021年3月出土了大量文物,如图1所示是其中的金面具残片,文物爱好者小张和小敏同学制作了一个金面具的模型,用实验的方法来测量模型的密度。
(1)小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拨到_______________,此时指针偏向分度标尺中线的左侧,应向 _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调好后小张将模型放在左盘,在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再次水平平衡,砝码和游码如图2甲所示,则模型的质量为 ____________g。
(3)小张又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三个步骤:
①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5g。
②用细线拴住模型并___________在水中(水未溢出),在水面处做标记。
③取出模型,用装有40mL水的量筒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达到______________ 处,量筒中的水位如图丙所示。
(4)旁边的小敏发现取出的模型沾了水,不能采用量筒的数据,于是测出图2乙③中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5g,小敏计算出模型的密度为___________ g/cm3。
(5)若只考虑模型带出水产生的误差,则实验过程中模型带出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 cm3,小敏计算出的密度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答案
1.D
解析:
A.天平游码示数为1.8g,则石块的质量是
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图乙中放入量筒前后液位高差可知石块的体积是
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则石块的密度是
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若先用量筒测石块的体积,接着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石块会由于吸附水而导致测量质量的结果偏大,会导致测得石块的密度偏大,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2.B
解析:
测液体密度,若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液体总质量,最后将液体倒入量筒来测体积,这种做法会因烧杯壁粘液体而使测出的体积偏小,导致算出的液体密度偏大;为防止容器壁粘液体带来实验误差,应先测烧杯和液体总质量,再将液体倒入量筒测出体积,最后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用密度公式算出液体的密度,故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是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D
解析:
AB.桶的容积等于装满水时水的体积,则桶的容积
在桶里装满沙石,测得桶和沙石的质量为29kg,则沙石的质量
沙石装满后等于桶的容积,则沙石的密度
所以沙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碎玻璃的体积等于其排开水的体积,则碎玻璃的体积为
碎玻璃的密度为
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因为沙石之间可能存在间隙,所以沙石的实际体积可能小于瓶子的容积,由可知,沙石的实际密度可能会大于2.8×103kg/m3,而不会小于2.8×103kg/m3,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4.D
解析:
A.由图a知指针向左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横梁平衡,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b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酒精的质量
m=50g+10g+2g=62g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c知,酒精的体积为V=30cm3,量筒中酒精的质量为
m1=62g-35g=27g
酒精的密度是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将烧杯中的酒精倒入量筒中时烧杯壁上沾着酒精,所以体积测量结果会偏小,根据,密度偏大,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5.A
解析:
测牛奶密度的过程:①将牛奶倒人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1;②将烧杯中的牛奶倒人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③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m2;则牛奶的密度
所以不需要测量的是空烧杯的质量。
故选A。
6.B
解析:
测液体密度时,会存在液体挂壁即残留液问题,避免残留液问题的正确操作是:
④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调平;
②将待测花生油倒入空烧杯中,测出花生油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①将烧杯中的部分花生油倒入量筒中,记下花生油的体积V,为倒出的花生油体积;
③测出剩余花生油和烧杯的总质量m2;
可求得倒出的花生油的质量
⑤根据实验数据计算花生油的密度
体积和质量都为倒出花生油的参数,因此可以避免残留液问题,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7.C
解析:
为测出一定体积下的质量,要根据矿泉水瓶的质量与煤油质量的和减去矿泉水瓶的质量,而空矿泉水瓶的质量可以根据步骤(2)(4)先得到水的质量,然后用矿泉水瓶里装满水后的总质量减去水的质量,就可以得到空矿泉水瓶的质量,再用(3)中矿泉水瓶装满煤油后的质量减去空矿泉水瓶的质量得到煤油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即可得到煤油的密度。所以步骤(1)可以省去;一定质量的煤油的体积可由量筒量出或根据水的质量与密度求出其体积,再利用再用(3)中矿泉水瓶装满煤油后的质量减去空矿泉水瓶的质量得到煤油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即可得到煤油的密度。所以步骤(2)或(4)可以省去;要根据矿泉水瓶的质量与煤油质量的和减去矿泉水瓶的质量,因此步骤(3)不能省去。
综上所述可知: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8.C
解析:
A.如图所示,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故左边较重,则平衡螺母需要向右调节,故A错误;
B.如图所示,金属块的质量
m金=50g+4g=54g
故B错误;
C.金属块的体积
V金=80mL-60mL=20mL=20cm3
金属块的密度
ρ===2.7g/cm3=2.7×103kg/m3
故C正确;
D.将金属块截去一半,剩余金属块与原金属块相比,质量、体积减半,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即密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9.D
解析:
A.由图甲知,指针左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横梁平衡,故A错误;
B.对于天平来说,其标尺上的分度值是0.2g,故石块的质量是
50g+20g+1.4g=71.4g
故B错误;
C.量筒中水的体积是60cm3,放入石块后的体积是80cm3,石块的体积为
V=80cm3-60cm3=20cm3
故C错误;
D.此时石块的密度
故D正确。
故选D。
10 ①. C ②. 40 ③. 72 ④. ⑤. 偏小
解析:(1)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向右偏,作说明加入的砝码太多了,应去掉最小的砝码,调节标尺上的游码,直到横梁平衡,故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量筒的分度值为2mL,则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40mL=40cm3。
(3)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
(4)小明测量的牛奶密度
(5)在向量简倒入牛奶时,如果不慎有牛奶溅出,测出的体积是准确的,测出的牛奶质量会偏大,根据 ,则测出的牛奶密度会偏小。
11、游码 (2)直接用手拿砝码 (3)取下5g的砝码,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4)53 (5)20 (6)2.65;偏大
12、71.4 调节天平平衡之前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偏小
解析:(2)将小石块放入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小石块的质量就等于右盘中砝码质量加游码质量,由图读出其质量为71.4g。
(3)小石块的体积
小石块的密度
(4)调节天平平衡之前应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5)如果使用的砝码生了锈,会使得测得的小石块的质量偏小,体积不变,从而导致密度偏小。
13、(1)零刻线;右;(2)84;(3)②浸没; ③标记;(4)8.4;(5)2;相等。
解析:(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偏向分度标尺中线的左侧,即右端上翘,所以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由图2甲可知,砝码的质量是80g,称量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所以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是4g,所以模型的质量m=80g=4g=84g;
(3)小张又进行了如图2乙所示的三个步骤,目的是测量模型的体积,
实验步骤为:①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5g。
②用细线拴住模型并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在水面处做标记。
③取出模型,用装有40mL水的量筒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达到标记处,量筒中的水位如图2丙所示。
(4)图2乙③中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5g,图2乙①中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5g,则倒入烧杯中的水的质量为:155g﹣145g=10g,模型的体积等于倒入水的体积,为V=V水===10cm3,
模型的密度ρ===8.4g/cm3;
(5)量筒中原有装有40mL水,倒入烧杯中之后,剩余的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为28mL,
量筒中倒出的水的体积为:40mL﹣28mL=12mL=12cm3,
若只考虑模型带出水产生的误差,则实验过程中模型带出水的体积为:12cm3﹣10cm3=2cm3;
增加的水的质量等于图2乙③中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减去图2乙①中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与石块带出水的多少无关,不管水带出多少,水始终都要加到标记处,故此实验方法所测密度不变,故小敏计算出的密度值与实际值相比相等。
3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共41张PPT)
5.3 密度知识的应用(第一课时)
沪粤版 八年级上
新知导入
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写道,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原是大禹治水时的一根“定海神针”,重一万三千五百斤,有两丈长短,碗口粗细.如果改用国际单位制,该棒的体积约为0.2m3,质量约为6750kg.你能猜出“如意金箍棒”大概是用什么物质做成的吗
生产、生活中经常要知道某种物质的密度,那么如何进行测量呢?
天平
量筒、量杯
新知讲解
一、液体体积的测量
量筒和量杯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一)量筒和量杯的区别
形状:量筒上下粗细均匀,量杯上粗下细。
刻度线:量筒分布均匀,量杯分布不均匀。
量筒
量杯
注意〈1〉测量范围
〈2〉分度值
(二)量筒的使用方法
1.你所用的量筒量程是_____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
0---100ml
1ml
视线与凹面的底部相平
23mL
25mL
视线与凸面的顶部相平
2.观察示数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读数时应使视线与凹液面底部(或凸面的顶部)相平。
俯视—测量值偏大
仰视—测量值偏小
小结:量筒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要观察它的分度值和量程
(2)使用时一定要放在水平桌面上,不能倾斜使用
(3) 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 或凸面的顶部)相平
1、测量烧杯中水的体积
讨论:测出的体积与烧杯中水的实际体积在大小上有差异吗?为什么?
(三)动手做一做
实验步骤:把烧杯中水倒入量筒中,读出体积
有,烧杯中水倒入量筒中时倒不净,导致所测体积偏小
2、用量筒测小石块体积(排水法)
实验步骤:
(1)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
(2)把拴好细线的小石块慢慢浸没到量筒底部,读出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2
(3)小石块的体积V=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V1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V2-V1
注意:“适量”的含义:
放入物体后物体能没入水面下且水面不超过量筒量程 。
二、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根据下面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
(1)根据密度公式,要测石块的密度,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
(2)石块的质量怎么测量?石块的体积怎么测量?
(3)在实验中,你采取了哪些措施减小误差?
(4)你的实验步骤是什么?
(5)你能设计出测石块密度的实验记录表格吗?
(6)如果固体漂浮在水面上,如何测它的密度?
(一)测量固体密度
(1)根据密度公式,要测石块的密度,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
(2)石块的质量怎么测量?石块的体积怎么测量?
(3)在实验中,你采取了哪些措施减小误差?
质量和体积
质量---天平 体积---量筒
先测质量后测体积
2.实验器材:
1.实验原理:
天平、量筒、烧杯、水、小石块、细线
(4)你的实验步骤是什么?
A、用天平测出的石块的质量m;
B、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1;
C、把石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2;
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ρ。
(5)你能设计出测石块密度的实验记录表格吗?
石块的质量m(克) 水的体积V 1(立方厘米)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立方厘米) 石块的体积V(立方厘米) 石块的密度ρ(克/立方厘米)
2.实验器材:
1.实验原理:
天平、量筒、烧杯、盐水
(二)测量液体密度
(1)在下面给出的测盐水密度的实验方案中,你认为那种方案好,为什么?
方案A:
1、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V
2、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3、把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
方案B:
2、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盐水的体积V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下盐水的质量m2
1.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方案B 好,可以减小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时倒不净而产生的误差。
盐水密度表达式:
ρ
V
=
m1 – m2
(2)请你设计出测液体密度的实验记录表格。
玻璃杯和盐水的质量m1(克) 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克) 量筒中盐水质量m(克)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立方厘米) 盐水的密度ρ(克/立方厘米)
小结:测定性实验(间接测量法)
一般思路: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测量的物理量
选择仪器 确定实验步骤 实验并记录数据
根据公式得出测量结果
课堂练习
1、(2021山东临沂)2021年初夏,我市部分山区在精准扶贫政策扶持下种植的大樱桃喜获丰收,小明想知道大樱桃的密度,他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如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再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
(2)测量大樱桃的质量时,将最小为5g的砝码放在天平右盘中后,分度盘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横梁平衡,横梁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大樱桃的质量为_________g。
取下5g砝码并向右移动游码
10.4
(3)用细线拴住大樱桃并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如图丙所示位置。接着将大樱桃提出后,量筒中的水面下降到60mL刻度线处,则大樱桃的体积为________cm3,大樱桃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
(4)小明所测大樱桃的密度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10
小于
1040
2、(2021山东枣庄)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物理兴趣小组 同学们用大豆、花生等食材制作了美味豆浆。为测量豆浆的密度,他们从实验室借来相关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静止时
如图所示。要使天平水平平衡:首先将游码
移到标尺左端 _________处,再向______(选填
“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______________为止;
(2)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零刻线
右
分度盘的中线
方案一:
1.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被测豆浆,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
3.将烧杯中的豆浆倒入量筒中,读出豆浆的体积V;
4.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豆浆的密度。
方案二:
1.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被测豆浆,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
2.将烧杯中的部分豆浆倒入量筒中,读出豆浆的体积V;
3.测出烧杯和杯中剩余豆浆的质量 ;
4.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豆浆的密度。
方案三:
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被测豆浆,读出豆浆的体积V;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
3.将量筒中的豆浆倒入烧杯,测出总质量m;
4.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豆浆的密度。
(3)分析以上三种方案,请写出你认为合理设计方案中豆浆的密度表达式 _____________;你再任选其中一个不合理的设计方案,并分析不合理设计方案的原因:如方案___________,是由于在测量豆浆的___________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使得计算出的豆浆密度值偏______。
一
体积
大
3、(2021四川攀枝花)攀枝花红格脐橙汁多味甜,声名远播。小军设计如下实验测量橙瓣 密度。
(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将一个橙瓣放入天平左盘中,在右盘中加入砝码,发现指针稍微偏向分度盘左侧,他可以调节。(选填“游码”或
“平衡螺母”),使指针指
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如图甲
所示,橙瓣质量为______g。
10.4
(2)他将该橙瓣放入装有3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图乙所示的位置,则该橙瓣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kg/m3。
(3)他对实验进行误差分析,觉得测体积误差太大。他设计了下列解决方案,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换量程更大的量筒测量
B.换多个橙瓣的总质量和总体积
C.换分度值更大的量筒测量
1.04×103
B
4、(2021山西)小伟在地质公园进行研学活动时,捡到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小矿石。他想知道小矿石的密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实验时,应将天平放在______ 台上。图甲是小伟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上的
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纠正上述错误后,小伟用调好的
天平测小矿石的质量。当右盘中所
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
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则小矿石的质量为______ g。
水平
没有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52
(3)在量筒内先倒入适量的水,然后将小矿石放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 cm3,小矿石的密度是______ kg/m3。
(4)小伟将小矿石放入量筒中时,在量筒壁上溅了几滴水,所测的矿石密度会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偏大
20
2600
5、(2021福建) 科学选种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环节。小华想测量稻谷种子的密度,具体做法如下:
(1)用调好的天平测量适量稻谷种子的总质量m1,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
如图甲所示,m1=______g;
(2)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测
得其体积V1为300 mL,将上述种子
放入量筒中,种子全部沉入水中,如图乙所示,此时水和种子的总体积V2=______mL;
153
400
(3)种子的密度ρ=______g/cm3,与真实值相比ρ偏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华经过反思后改进了实验方案:将量筒中种子倒出,用纸巾吸干种子表面的水后,再次测得种子总质量为m2,则种子密度
ρ=_____________________。(用ρ水和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1.53
大
种子浸没水中,由于吸水,测得其体积偏小
课堂总结
ρ=
m
V
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作业布置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24页动手动脑学物理4、5题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