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2.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3.《春秋左传》载:“昔先王之命曰:王后无适(没有嫡子),则择立长子。’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这些做法( )
A. 确立了长子的优先继承权 B. 表明嫡长子继承制被废除
C. 导致王位继承的混乱无序 D. 利于保证宗法制正常运转
4.陈旭麓说“自从有了民主政治的理想之后,官僚政治就一直成为人们憎恶的抨击的对象。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从历史角度看,官僚政治的出现也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下列历史现象符合以上观点的是( )
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九品中正制代替察举制
C.内阁制代替丞相制 D.土地私有制代替井田制
5.伯利克里曾15年连选连任首席将军,掌握国家政权。同时代的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说雅典“名义上是民主政治,但事实上权力是在第一公民手中”。据此可知,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政治( )
A.本质上是个人专制 B.将公民民主与精英政治相结合
C.运行机制严重失灵 D.已沦为政治家争权夺利的工具
6.公元前 6 世纪初开始的梭伦改革为雅典开辟了一条民主的道路,其积极影响包括( )
①发展工商业经济,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②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得以缓和,稳定了社会,和谐了秩序
③稳定平民阶层,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阶级基础
④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起到了楷模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7.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
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8.在美国1787年宪法的讨论中,有人主张联邦政府享有最高权威,甚至试图在宪法中加入国会有权否决各州立法的条款。有人则要求保护各州的自主权,将联邦体制——对政府的不同层次、不同部门权力进行特别划分——视为防止过多国家集权的保障。它反映( )
A.大州与小州的利益之争 B.南方与北方的权力之争
C.立法与行政的职权之争 D.联邦与各州的权限之争
9.有学者说,“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力……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位学者评价的是( )
A.英国的“光荣革命” B.北美独立战争
C.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10.法国宪政之路由大革命肇始,以《人权宣言》为基准,1875年之后,宪政制度逐步得到广泛认同。法国式宪政道路的基本特征是( )
A.无成文宪法却有稳定的宪政制度 B.宪法行二百年而基本体制不变
C.启蒙思想影响下宪政坚决彻底 D.在各种政治力量角逐中曲折前进
11.1921年,梁启超在纪念辛亥革命时说:“一面是同盟会人,暗杀咧,起事咧,用秘密手段做了许多壮烈行为;一面是各省咨议局中立宪派的人,请愿咧,弹劾咧,用公开手段做了许多群众运动。这样子闹了好几年,牺牲了许多人的生命财产,直到十年前的今日,机会凑巧。便不约而同地兴起一种大联合运动。”这反映出( )
A.梁启超坚决反对民主革命 B.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辛亥革命非革命党一己之功 D.辛亥革命赢得了各阶层人民的支持
12.陈旭麓认为,太平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激烈抗争,以追求自己的理想。但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这一观点旨在强调太平天国( )
A.革命纲领具有落后性 B.未能联合其他反清力量
C.其失败缘于时代局限 D.阶级局限导致革命失败
13.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14.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单靠内线作战,纵然取得军事上若干胜利,但短时间内无法彻底减轻压力,根本扭转战局,必须另辟蹊径,寻求新的突破口”。为“另辟蹊径”( )
A.中共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B.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C.解放军首先发起辽沈战役 D.中共发动渡江战役攻占南京
15.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19世纪末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
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B.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16.1945年10月24日《大公报》上刊登的《为江浙人民呼吁!》一文中写道:“这一带无数万的人民都曾为胜利狂欢过,而今却如水益深,如火益热,大众不得聊生。他们痛苦极了,比未胜利时还痛苦。”材料主要说明( )
A.国民政府统治危机严重 B.官僚资本对百姓压榨严重
C.内战爆发导致民不聊生 D.美国加强对中国经济侵略
17.俄国共产主义小组中曾有一个女成员写信问马克思,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是否可以在俄国实现,马克思直接回答说不可能。可是后来的事实恰恰相反,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个在俄国成功了。其客观原因是( )
A.俄国资本主义大工业最发达 B.俄国工人阶级力量最强大
C.列宁同志提出了科学的革命理论 D.一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18.《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19.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指出:人民政协……其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更广泛地团结全国人民,并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A.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B.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C.是专供各民主党派参政的政治机构 D.是不可或缺的国家权力机关
20.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这表明中国( )
A.制定了最完备的民法典 B.开始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C.经济发展助推法治建设 D.法律制度建设臻于完善
2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下列不属于多边外交的是( )
A.中国成为粮农组织成员国 B.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会议
C.中国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 D.中国恢复在世界银行的合法代表权
22.下表所示为20世纪50—90年代中美苏日四国关系的演进,其反映了( )
时期 关系
50—60年代 中苏同盟对抗美日同盟
60—70年代 中苏分裂并继续与美日抗衡
70—80年代 中美、中日关系改善,同时抗苏
80—90年代 中美、中日保持相对友好,中苏关系逐步正常化
A.国家利益的角逐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变化
B.意识形态的分歧主导了亚太地区的局势
C.远东太平洋地区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D.中美苏日四国决定了国际政治格局的走向
23.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美国文化以电影、时装、摇滚音乐这类商业形式牢固占领欧洲市场时,许多欧洲人不安地提出:欧洲应当有一个简明有力的自我概念。法国在反对美国文化影响方面特别积极——法国人认为自己是在为欧洲的价值和传统而战。欧洲特别是法国对美国文化的反应,实质上反映出( )
A.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丧失 B.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C.世界政治冲突的不断加剧 D.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激化
24.历史漫画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事件,并赋以深刻的寓意。观察下面日本大国崛起漫画,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日本吸取历史教训,实现和平崛起 B.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得到日本关注
C.日本成为政治大国,谋求"入常" D.世界多个力量崛起,形成多极格局
二、材料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官的设置源于先秦时期。秦朝,以御史监察和谏(议)大夫为主的谏官谏议,随着专制集权制度的确立而制度化。汉代御史秩皆六百石,隋唐御史在六品至八品之间……监察御史等监察官的选授权多集中在皇帝手中,并且要求严格。明代要求“ (御史)当用清谨介直之士。清则无私,谨则无忽,介直则敢言”,且“新进初仕,不许除授御史”。自秦汉历唐宋至明清,御史由所属机构多変动、仍身兼他职的监察官发展成机构完全直属皇帝、专司监察的官员。古代监察制度中,监察官多享有独立行使职权的权力。隋唐以后,御史监察机构作为独立的职能部],一般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长官的指令。……御史之外还常派使臣临时巡察地方。常驻与巡察,例行与不定期巡察相结合,表明了对地方吏治的格外重视。
——摘自《中国古代御史、谏官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材料二 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2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
——【美】伊恩·莫里斯《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
材料三 1883年,美国就颁布了《文官制度法》,对政府公务员的行为做出了详细的规范。1925年美国国会通过的《联邦贪污对策法》,规定选举中总统和国会议员得到100美元以上的捐款必须登记。1985年推出的《政府工作人员道德准则》规定,不得以任何形式用公职做交易;公职人员不得在外兼任与其职责利益相冲突的工作或从事与其职责相冲突的事务;政府官员在离职后一年内不得回原工作部门从事游说活动,违反者将受到刑事处分。在美国,除非能证明媒体存在着实际的恶意,否则对公职人员的报道即使不准确,也免受司法追究。1972年6月17日,美国总统大选在即,在任总统尼克松的5名亲信潜入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总部办公室,偷拍文件和安置窃听器,被当场抓获。其后,尼克松极力阻挠媒体对这一事件的调查,甚至威胁吊销《华盛顿邮报》所属公司的营业执照,但报纸不为其所阻吓,彻底揭开了丑闻,尼克松也因此被迫辞职。
——摘编自《反腐败与制度——宏观视角看西方国家防治腐败措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8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古代雅典监督制度的特点和目的。(8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美国为例,概括西方发达国家官员廉洁度比较高的原因。(6分)
26.历史图示和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最好工具。阅读下图片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28分)
(1) 图一体现的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与图一相比,图二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图三中,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什么政治特点 综合上述图示,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12分)
(2) 图四漫画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何种政体形式 该形式最早是通过哪一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 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图五体现了哪些重要原则。(9分)
(3) 概述图六所示法律文献的历史地位。(2分)
(4)图七是中国人民多年追求民主的结晶,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它规定和确立了新中国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 (5分)
参考答案
1.答案:C2.答案:C3.答案:D4.答案:A5.答案:B6.答案:A7.答案:B
8.答案:D9.答案:A10.答案:D11.答案:C12.答案:C13.答案:A14.答案:B
15.答案:B16.答案:A17.答案:D18.答案:B19.答案:A20.答案:C21.答案:B
22.答案:A23.答案:B24.答案:B
25.答案:(1)特点:“以小驭大”、“位卑权重”;选任御史、谏官有严格的制度和要求;拥有相对独立的行使职权的权力;重视对地方的监察。
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
(2)特点:公民监督(自下而上);定期投票;预防为主。
目的:维护民主政治。
(3)① 以宪法来避免绝对权力(实行权力制衡),从体制上扼制腐败的产生;
② 制定反腐败法律,规范政府公务人员的行为;
③ 实行独立的舆论监督;
④ 加强道德规范。
26.答案:(1)皇权高度集中。明朝时,宰相制度被废除。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君主专制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
(2)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分权制衡原则,如: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中央集权原则,如: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大权;民主原则,如总统和议员都由选举产生;联邦制原则。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