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式微、子衿、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课件(共33张PPT)+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式微、子衿、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课件(共33张PPT)+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1 12:37:39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诗的有关知识,理解诗歌主旨。
2.运用所学诗歌鉴赏方法赏析自己喜欢的诗句。
3.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1.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体会古诗的意境美、音韵美。
2.教师通过设疑、点拨、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诵读,体会古诗的意境美、音韵美、情感美。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诗歌鉴赏方法赏析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首好诗,既是一件艺术珍品,又是一篇美育教材,优秀的古代诗歌可以为我们提供营养丰富的精神粮食,让我们多读诗,读好诗。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朗诵课文,读准字音节奏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2、朗诵互动,纠正朗诵错误
3、全班齐读,纠正提升朗诵
4、结合注释,自译疏通诗句
三、探究学习,突破重难点
《式微》
(一)译文
【点拨】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二)重难点突破
1.概括内容主旨
【点拨】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
2.此诗采用设问作用?
【点拨】 “式微式微,胡不归?”,采用设问表达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牢骚不平。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使诗篇显得婉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引人深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
(三)理解记忆
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正如诗中所言:
【点拨】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子衿》
(一)译文
【点拨】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
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
(二)重难点突破
1.《子衿》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点拨】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可望穿秋水,却不见人影,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
2.写作特点
【点拨】(1)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可想见其相思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2)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画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信、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象,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内心独白,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四)理解记忆
1.“ ”,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2.“ ”两句写焦急地等待: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看不见恋人的影子,心里很着急,恨不得马上跑到他的家里去找他。
【点拨】1.“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2.“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两句写焦急地等待: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看不见恋人的影子,心里很着急,恨不得马上跑到他的家里去找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一)译文
【点拨】雄伟的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遥望蜀州,只见风烟迷蒙。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就是远隔天涯也像近在比邻。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恋爱中的男女那样悲伤而泪湿手巾。
(二)重难点突破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首联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表达效果?
【点拨】写了送别之地(长安)和友人上任的处所(四川),勾勒出两处的地理形势。“风烟”二字写出了上任路途的艰险。这两句为全诗定下豪壮的感情基调:乐观的情趣和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点拨】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从地理距离和心理距离两方面写人的深厚情谊和思念之情,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对待离别态度很积极,所以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蕴含哲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3.理解记忆
(1).这是一首送别诗,既交代送别地点又虚写前途景物的诗句是: 。
(2).在这首诗中,歌颂友谊,千古流传的名句是: 。
【点拨】(1).这是一首送别诗,既交代送别地点又虚写前途景物的诗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在这首诗中,歌颂友谊,千古流传的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一)译文
【点拨】八月洞庭湖水盛涨,浩渺无边,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云梦大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想要渡江河却没有船和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二)重难点突破
1.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颔联“蒸”“撼”两个字用得很妙,请简要分析。
【点拨】:“蒸”字写出了云梦泽上水气蒸腾、烟波浩渺动感。“撼”字如雷霆万钧,极显洞庭湖水的喧闹动荡。这两个字使景物动静结合,突出了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
2.如何理解《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最后四句的诗意?
【点拨】:后四句借景抒情,表面上在旁观渔民捕鱼钓鱼,实际上是表现诗人不甘寂寞,希望自己能报效国家,但是出仕又没有人引荐,渴望得到举荐,表现了自己的失望、苦闷、愧疚之情。
(三)理解记忆
1.诗中表现诗人渴望援引的诗句是: 。
2.诗中表现水天一色、浑然一体的景色的诗句是: 。
3.诗中表现诗人不甘寂寞的诗句是: 。
4.诗中表明诗人想投身仕途而又无人举荐的诗句是: 。
5.诗中形象地描写洞庭湖迷蒙、浩瀚、面积广大、充满活力的诗句是: 。
6.诗中表明诗人无职可做、寂寞无依之情的诗句是: 。
【点拨】1.诗中表现诗人渴望援引的诗句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2.诗中表现水天一色、浑然一体的景色的诗句是: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3.诗中表现诗人不甘寂寞的诗句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4.诗中表明诗人想投身仕途而又无人举荐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诗中形象地描写洞庭湖迷蒙、浩瀚、面积广大、充满活力的诗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6.诗中表明诗人无职可做、寂寞无依之情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共33张PPT)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部编版 八年级下
新知讲解
新知导入
一首好诗,既是一件艺术珍品,又是一篇美育教材,优秀的古代诗歌可以为我们提供营养丰富的精神粮食,让我们多读诗,读好诗。
新知讲解
新知导入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新知讲解
式 微
八年级语文下册
疏通词句,把握内容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 微
新知讲解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新知讲解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1.概括内容主旨
2.此诗采用设问作用?
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
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
“式微式微,胡不归?”,采用设问表达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牢骚不平。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使诗篇显得婉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引人深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
理解记忆
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正如诗中所言:______________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课堂练习
子 衿
八年级语文下册
新知讲解
子 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
悠悠的是我的思念。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
难道你不把音信传?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
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找你,
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
在这高高的城楼上。
一天不见你的面啊,
好像有三月那样长
合作探究
1.《子衿》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可望穿秋水,却不见人影,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
合作探究
2.写作特点
(1)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可想见其相思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2)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画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信、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象,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内心独白,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合作探究
新知导入
理解记忆
1.“ ”,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2.“ ”两句写焦急地等待: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看不见恋人的影子,心里很着急,恨不得马上跑到他的家里去找他。
1.“青青子衿”“青青子佩
2.“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课堂练习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八年级语文下册
疏通词句,把握内容
三秦大地环绕护卫着都城长安,举目望去,烟 雾弥漫,怎么也看不见岷江上的五大渡口。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你与我都充满离愁别绪,因为我们同是远离家乡,外出做官的人。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新知讲解
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此句安慰杜少府,也道出了千古以来人们的共同心声,成为千年名句。此句一反送别诗缠绵悱恻的格调,创造出开阔雄浑的意境,表现出作者旷达的胸襟。
新知讲解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离别固然悲伤,但互为知己,虽各处天涯,亦似比邻,所以不必像青年男女一样 别泪沾巾。
新知讲解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首联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表达效果?
写了送别之地(长安)和友人上任的处所(四川),勾勒出两处的地理形势。“风烟”二字写出了上任路途的艰险。这两句为全诗定下豪壮的感情基调:乐观的情趣和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从地理距离和心理距离两方面写人的深厚情谊和思念之情,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对待离别态度很积极,所以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蕴含哲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理解记忆
(1).这是一首送别诗,既交代送别地点又虚写前途景物的诗句是: 。
(2).在这首诗中,歌颂友谊,千古流传的名句是: 。
(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首联:回首长安,遥望蜀地。
颔联:同是宦游,客中作别。
颈联:天涯海角,互相勉励。
尾联:擦干眼泪,歧路壮别。
八年级语文下册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开头两句,将洞庭湖描写得极为雄浑,汪洋浩淼,那润泽万物,容纳百川的磅礴气势令人惊叹,使人视野极为开阔。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首 联
新知讲解
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颔 联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这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的广大与活力,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无边,烟波浩淼,云气缭绕,而且充满活力,涛声震天。[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视觉与听觉结合]
新知讲解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颈 联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表明虽然归隐田园,但是并非初衷,而是苦于没有机会,无人援引,对于出仕作官自己还是心所向往的。同时也有在盛世自己才华横溢却怀才不遇的牢骚。
新知讲解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尾 联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这两句话,诗人巧妙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典故,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与“湖水”照应。称颂对方不留痕迹,有求与人,希望自己得到执政者的赏识,却不卑不亢,不失身份。
新知讲解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1.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颔联“蒸”“撼”两个字用得很妙,请简要分析。
“蒸”字写出了云梦泽上水气蒸腾、烟波浩渺动感。“撼”字如雷霆万钧,极显洞庭湖水的喧闹动荡。这两个字使景物动静结合,突出了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2.如何理解《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最后四句的诗意?
后四句借景抒情,表面上在旁观渔民捕鱼钓鱼,实际上是表现诗人不甘寂寞,希望自己能报效国家,但是出仕又没有人引荐,渴望得到举荐,表现了自己的失望、苦闷、愧疚之情。
新知导入
理解记忆
1.诗中表现诗人渴望援引的诗句是: 。
2.诗中表现水天一色、浑然一体的景色的诗句是: 。
3.诗中表现诗人不甘寂寞的诗句是: 。
4.诗中表明诗人想投身仕途而又无人举荐的诗句是:
5.诗中形象地描写洞庭湖迷蒙、浩瀚、面积广大、充满活力的诗句是:
6.诗中表明诗人无职可做、寂寞无依之情的诗句是: 。
1.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2.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3.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4.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6.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课堂练习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