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15课 《子夜》
诗海探珠
浣溪沙·谁念西
风独自凉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之作。上片由问句起,接以黄叶、疏窗、残阳之秋景的勾画,由触景而勾起沉思,氛围已是孤寂凄清,刻画了一个形单影只、陷入对亡妻无限哀思的词人的形象。下片写沉思中所忆起的寻常往事,借用李清照夫妻和美的生活为喻,说明与亡妻往日的美满恩爱。结句的“寻常”二字更道出了今日的酸苦,即那些寻常的往事不能再现,亡妻不可复生,心灵之创痛也永无平复之日。
其中有怀恋,有追悔,有悲哀,有惆怅,蕴藏了复杂的感情。
【思考】 这首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课堂互动探究
写作素材积累
知能优化演练
第15课 《子夜》
基础自主学案
美文佳作欣赏
基础自主学案
三、词语辨析
(1)谣言·流言
谣言: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
流言:没有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的话)。
例:①任何网络_____者的目的是要快速而广泛地传谣,最终使受众相信,范围和效果仍是很有限的。
②现在,关于交易麦迪的_____四起,火箭队合同到期并对有潜力的年轻新秀表示出了兴趣,而尼克斯和森林狼等球队都关注着麦迪的动态。
谣言
流言
(2)时尚·时髦
二者都有符合时代最新动向的一面。但前者指当时的风尚;后者形容人的装饰衣着或其他事物入时。
例:①深圳大运会入选标志“世界之窗——用心包容世界”,采用了创新、_____的创作手法,目前设计界最新流行的“字母图形化”作为表现手段。
②电影明星袁莉这次戛纳亮相异常成功,淡粉色的飘逸长裙符合电影节隆重的氛围, 优雅的闪钻手包精致_____,珍珠的巧妙搭配与整体温婉的风格相称。
时尚
时髦
四、词语释义
①排山倒海: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无穷无尽: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怜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防不胜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毛骨悚然:_________________。
⑥神出鬼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衔接:_______________。
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没有尽头,没有限度
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要防备的太多,防备不过来
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比喻变化巧妙迅速,或一会儿出现,一会儿隐没,不容易捉摸
事物相连接
五、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茅盾(1896—1981),原名________,
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
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活
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_______________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茅盾的处女作是《___》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左联期间他写出了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_________》、“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抗战时期,发表了长篇小说《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和剧本《清明前后》等。
沈德鸿
五四新文化运动
蚀
林家铺子
2.资料链接
文学研究会是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它于1921年1月4日在北京中山公园来今雨轩成立,由周作人、郑振铎、_____、郭绍虞、朱希祖、瞿世瑛、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等十二人发起,会员先后有170多人,创办的主要刊物是《__________》。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茅盾
小说月报
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探究]
1.如何理解“天哪!几百个亮着灯光的窗洞像几百只怪眼睛……准对着吴老太爷坐的小箱子冲将过来”这段话?
【提示】 通过第一次到上海的吴老太爷的眼光,都市景观显得分外光怪陆离、摄人心魄;几百个亮着灯光的窗洞像几百只怪眼睛,汽车也成了“小箱子”“长蛇阵似的”怪物……采用比喻形象化描写.多使用短促的句式,既符合都市生活的紧张节拍,也生动反映了被声光电包围着的吴老太爷的眩晕感.
2.吴老太爷眼中的上海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象征意义?
【提示】 繁华、灯红酒绿、光怪陆离、伤风败俗。节选部分充分利用了对色彩和声音的描写,鲜明而生动地写出了吴老太爷初进上海时的心理感受。
象征意义:封建遗老与现代文明、封建势力与新兴资产阶级的冲突。含蓄地指出了封建体制必然解体,新兴力量一定强大。
3.请以吴老太爷的感受为顺序,简要剖析感受的变化。
【名师点拨】 开始,吴老太爷面对都市的摩天大楼、路灯杆和疾驰而过的汽车,被繁华、喧嚣、快节奏吓得全身发抖,进而头晕目眩、耳鸣心跳。后来路过十字路口时,吴老太爷面对衣着时髦的少妇,特别是“翘起了赤裸裸的一只白腿”,他联想到了“万恶淫为首”。最不能容忍的是宝贝儿子竟然痴迷地欣赏时髦少妇,吴老太爷受到莫大的刺激,心似乎要爆裂,心跳几乎停止,简直要了他的老命。
4.从本文看,如何才能使景物描写独具特色并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
【名师点拨】 文学理论家从名家名作中总结出了“陌生化”的手法,即按照人们第一次见到某物的眼光来描写它。通过第一次到上海的吴老太爷的眼光,都市景观就显得分外光怪陆离、摄人心魄:汽车成了“小箱子”“长蛇阵似的”怪物,突然,“怪物们”“静静地一动也不动”,横在前面的却像河水一样流淌,男男女女则仿佛被鬼追着似的飞跑——其实不过是红绿灯指挥下的结果。
文中描写都市风光的文字,多使用短促的句式,既符合都市生活的紧张节拍,也生动地反映了被声光电包围着的吴老太爷的眩晕感,使我们仿佛能听见他的狂乱的心跳声和急迫的喘息声.小说中的吴老太爷是封建社会的象征,是“古老社会的僵尸”,一旦暴露于上海现代化的空气中,即快速地“风化”。茅盾以此来说明,封建遗老已难以适应现代文明。
[细剖·深析]
[楼主]
《吴老太爷进城》这篇小说选节在艺术手法上很有特色,试结合实例谈谈你的看法。
[沙发]
节选部分充分利用了色彩与声音的描写,鲜明而生动地写出了吴老太爷初进上海时的心理感受.那“长蛇阵似的一串黑怪物”,头上放射着强光的汽车,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怪异而荒诞,充分写出了大都市的汽车与霓虹灯对吴老太爷这样一位“古董”的巨大刺激,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板凳]
本文在刻画人物心理上主要采用了动作暗示的方式,如:他觉得他的头颅仿佛是在颈脖子上旋转;老太爷的心卜地一下狂跳,就像爆裂了似的再也不动……
[三楼]
节选部分还运用幻觉描写的手法来刻画人物的心理,如:但是紧抓住这位老太爷觉醒意识的第一刹那却不是别的,而是刚才停车在“抛球场”时七少爷阿萱贪婪地看着那位半裸体似的妖艳少妇的那种邪魔的眼光……
写作素材积累
技法借鉴
句式多用短句
本文大多采用短促的句式,既符合都市生活的紧张节拍,也生动地反映了被声光电包围着的吴老太爷的眩晕感,令人们仿佛听到他的狂乱的心跳和急迫的喘息声。如第一段中“近了!近了!”“他眼前是红的,黄的,绿的,黑的,发光的,立方体的,圆锥形的……”“他耳朵灌满了轰,轰,轰!”短促的句式强烈地表达了吴老太爷初到上海的感受。
随堂练笔
运用“技法借鉴”中的方法,写一语言片断,刻画自己面对批评时的心理感受,100字左右。
素材积累
1.课内素材开发
鲁迅与茅盾互任翻译
鲁迅懂德语和日语,对德语能识、听懂,但不会说。日语则应用自如,甚至能使他的日本朋友也为之惊叹不已。茅盾的英文根底很深,在商务印书馆时曾翻译过科普小说和文艺理论文章,也能熟练地与人用英语交谈。
当茅盾会见日本友人或日本杂志社来信约他撰稿时,鲁迅总是热情地担任翻译。茅盾或他的家人患病时,鲁迅就陪他们到福田诊所或须藤医生那里看病,由他译话。
鲁迅不懂英语,会见用英语的外国朋友,他就请茅盾作翻译。1936年5月底,鲁迅的病情日益恶化,史沫特莱请他的朋友、当时在上海行医的美国肺病专家为鲁迅诊断。为了不让鲁迅自己知道病情的严重,决定用英语诊断,由茅盾担任翻译。
[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可用于“友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真诚”等有关话题写作中。
2.鲜活素材速递
食盐抢购风潮
3月17日,针对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食盐抢购现象,中国盐业总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茆庆国为组长、副总经理董永胜为副组长的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应急工作机制,要求各地盐业公司确保食盐市场安全供应。加强市场管理,加大成品盐调拨力度,充实各级库存。据了解,中国食盐大部分是矿盐,矿盐资源充裕,供应不成问题。即使是海盐,亦远离日本,被污染的可能性很小。
[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可用于“信任危机”、“科学普及”、“利益”等有关话题或材料作文的写作中。
知能优化演练
美文佳作欣赏
市长扶贫
申 平
市里实施重点扶贫工程,规定处以上
干部都要包村包户,书记市长也带
头确定了联系户。
春节前,市长终于抽出一天时间,到他负责的联系户家里去走亲戚。这一看,市长感到很震惊,也很心酸。
这户人家真是穷得家徒四壁,两个10来岁的孩子都已辍学在家。村长介绍说:原来这家人也没有这么穷。只是因为一个孩子动了一次大手术,花掉人民币3万多元,才变成这样的。
这家的女主人是个哑巴,她看见市长,知道是个大官到了,就拖过那个做过手术的孩子,撩起他的衣服指着背上的一处长长的疤痕给市长看。接着,她又比划着,说要给市长做饭吃。
市长哪有心思吃饭,但他心中又多了一份感动,他掏空了自己的钱包,又让秘书和司机掏空了钱包,想想还不行,他对村长说:你要帮他家想个项目,让他家尽快从根本上脱贫。村长说:项目是有,可就是缺……缺钱呀。再说,也没那么快见效.
市长又想了一阵,他对这家的男人说:我想带这两个孩子去我家里过年。
男人跟女人比划了一阵,后来他们终于同意了.市长便载上两个脏兮兮的孩子回城了。
回到家里,市长先让夫人和保姆给两个孩子洗澡,把他们收拾得焕然一新,然后又亲自带他们去动物园和娱乐场玩。两个孩子先还拘谨得一句话不敢说,半天不到,已经一口一个伯伯地叫了。
市长就是市长,在哪儿都能碰到熟人,人家惊奇地问:“市长,这是谁家的孩子?”市长便说:“是亲戚家的呀”!
市长陪两个孩子疯玩了一天,晚上回到家。他看见夫人在收拾东西,便说:“你不用收拾了,今年过年不回乡下了,我们在城里过”。
夫人纳闷地问:“怎么,今年你不廉政了?”
市长说:“这你还不明白,今年咱家不是有从乡下来的客人吗?为他们,不回去。”
第二天就是春节,市长忙着外出慰问到深夜,才赶回来和家人吃年饭。在饭桌上,他和夫人以及姑娘女婿,都给那两个孩子发了红包。
大年初一是拜年的日子。往年这个日子,市长家总是屋门紧闭,不见人影。今天市长破例在家,立刻门庭若市。拜年的客人这批还没走,下批已经到了。
每有客人进门,他们第一眼就看到市长身边坐着两个孩子,他们几乎都立刻条件反射似地把手伸进衣兜或手提包,拿出两个红包就朝两个孩子递过来,有的还顺便问一句这是谁,有的干脆什么也不问。但是那红包却都是鼓鼓囊囊的。
市长也不推辞,有时反倒帮助做工作:孩子,拿着吧,叔叔给,你们就拿着吧,别客气,啊!
一天下来,两个孩子各自收到大小红包二三十个,市长让夫人帮助清点了一下,共有人民币2.8万元.市长把这些钱如数包好,让司机专程把钱和孩子一起送回去。他还亲自给村长修书一封,责成他帮助孩子一家人把这些钱花在刀刃上。并说过一段时间他要前往检查。
这一年,市长的联系户迅速脱贫。
【赏评】 这篇小说着力刻画了一位清正廉明的市长形象。作为一市之长他既敬业又爱民,总是想方设法帮助百姓脱贫;他清正廉明而又富有心计。文中市长利用社会上存在的腐败现象,帮助自己的联系户脱贫,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不过,作者的写作目的,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讽刺和批判社会上的各种腐败现象.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共37张PPT)
第16课 《骆驼祥子》
诗海探珠
九日齐山登高
杜 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
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
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
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
牛山何必独沾衣?
【赏析】 这首诗以旷达之意来消解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首联兴寄高远,以高秋写高情,颇显名士风范。颔联引古名士庄周、陶潜以为解释。后四句直言纵饮销忧、旷达处世,不必忧生伤逝。此诗风格既爽利俊健,又含思凄恻,令人读来颇觉顿挫跌宕,风神摇曳。
诗歌既有放浪沉醉的自嘲自勉,又有世事沧桑,光阴易逝的感叹,诗人通过表面的超然物外,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内心的不平与感慨。
【思考】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课堂互动探究
写作素材积累
知能优化演练
第16课 《骆驼祥子》
基础自主学案
美文佳作欣赏
基础自主学案
三、词语辨析
(1)抱负·报复
报复:打击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
抱负:指远大志向。
例:①尽管今年北大招收了一大批各省市分数最高的学生,但北大更为欣赏和看重的是分数背后蕴含在这些学生身上的理想_____、旨趣、创造力和好奇心。
②如今,美国为了反恐而反恐,印度为了_____而反恐,巴基斯坦为了生活而反恐,阿富汗为了生存而反恐。
抱负
报复
(2)主张·主持
两者都有表达自己愿望的意思,但词性不同.主张:对于如何行动持有某种见解。在本文的意思是“出头作主”。
主持:负责掌握或处理;维护。
例:①我们国家城市发展布局还是应该大中小城市相结合,尽管国内学术界有一些人过度_____发展大城市,特别是超大城市。
②在伦敦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英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27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倒计时钟揭幕仪式,英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格兰特大使_____了当天的倒计时活动。
主张
主持
四、词语释义
①宽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泼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差事:__________________.
④鼓逗:_______________.
⑤横是:__________.
宽阔,不狭窄。(心胸)开阔;富余
凶悍而不讲理。有魄力;勇猛
不中用;不合标准
捣鼓,反复调弄
即大概是
五、文学常识
1.
走近作者
老舍(1899—1966),原名_______,
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代
表作有著名小说《骆驼祥子》、
《__________》。剧本有《茶馆》、《龙须沟》等。1951年北京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舒庆春
四世同堂
2.资料链接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以_____的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北平
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探究]
1.如何理解“告诉你,祥子……你听我的,准保没错”这段话的意思?
【提示】 这段话生动地刻画了高妈的形象。她干净利索,能说会道,她有处理自己钱财的独特方式,会放债,也知道对付不还债的人的办法。即便在主人面前,她也有相当的自尊。凭劳动挣饭吃,伺侯得着就伺候,否则就散,辞职不干,保持住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尤为难得的是她表面凶悍泼辣的背后还保持着一分善良,对与她平等地位的祥子是那样关心。
这是一位典型的从文化古都产生出来的劳动妇女形象。
这一段话,充分体现了老舍高超的语言艺术。一连用了“咱们的眼睛是干什么的?”“瞧准了再放手钱,不能放秃尾巴鹰”“你听我的,准保没错!”等语句,让人读后觉得亲切,完全符合高妈这样一个女佣的身份和性格。
2.祥子为什么一直想买一辆自己的车?
【提示】 祥子来自民间,来自日益凋敝的农村,一个农民的本性使他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立新的生活,他来到城市后试过做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对这一职业的选择,表明祥子尽管离开了土地,但其思维方式仍然是农民式的.他习惯于个体劳动,所以他渴望有一辆像土地那样靠得住的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因此他一直把“买车”作为他的愿望、理想。
3.小说节选部分主要写了高妈,但整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祥子,两者的关系是怎样的?试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名师点拨】 节选部分的确主要写了高妈,我们不知道她的外貎特征,作者表现她的方式很单一,就是重点描绘其浅易、生动的语言;我们从其语气、语调、语速可以体会到她说话时的神气.如她向祥子传授放债经验的一段多用反问句、感叹句,仿佛借债人就在她面前求她老人家宽延几日似的;她称祥子认死理是“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
管心中无数乱放债叫“海里摸锅”,又叫“放秃尾巴鹰”;趁放债人发薪之日上门讨债则叫“堵窝掏”。相反,小说却塑造了一个不善言谈的祥子。在高妈和祥子的对话中,几乎只有高妈一个人在喋喋不休,作者之所以如此写是有意借她的“雄辩”来反衬祥子的木讷,正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老舍并不强迫祥子开口,而是根据其性格特点,集中笔墨刻画其心理活动——高妈在说,祥子却在心里盘算,前者的爽快厉害,后者的拙直憨厚,同时跃然纸上。
4.《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京味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名师点拨】 鲜明突出的“京味儿”体现在:对北京的风俗民情、地理风貌、自然景物的描写。祥子及其周围各种人物的描写放置于一个老舍所熟悉的北平下层社会中。虎妞筹备婚礼的民俗的交代;北平景物的情景交融的描写到祥子拉车路线的详细叙述,都使小说透出北平特有的地方色彩。
在烈日与暴雨下拉车的祥子,对瞬息间变化莫测的大自然的感受,既切合北平的自然地理情况,又与祥子这个特定人物的身份相一致。“京味儿”还强烈地体现在小说的语言上。提炼了北京口语,生动鲜明地描绘北京的自然景物和社会风情,准确传神地刻画北平下层社会民众的言谈心理,简洁朴实、自然明快。人物语言,都是个性化的;叙述语言也多用精确流畅的北京口语。
[细剖·深析]
[楼主]
《高妈》这一节选部分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独具特色,请加以分析。
[沙发]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的思想活动及其内心世界的描写,目的在于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作者直接使用“觉得”“知道”等词语,如“他对高妈有相当的佩服,觉得这个女人比一般的男子还有心路与能力,她的话是抄着根儿来的。”
“对于银行银号,他只知道那是出‘座儿’的地方,假若巡警不阻止在那儿搁车的话,准能拉上‘买卖’。”等等。此外,作者还运用动作暗示,例如:“不敢…‘很愿意听…‘傻傻忽忽地一笑”,一系列动作暗示祥子从内心中对高妈非常敬佩。
[板凳]
语言个性化也是这篇小说的一大特点。比如,“搁在兜儿里,一个子永远是一个子!…‘瞧准了再放手钱,不能放秃尾巴鹰”表明了高妈精明、有头脑;“当巡警的到时候不给利,或是不归本,找他的巡官去!”“敢打听明白他们放饷的日子,堵窝掏”表明了高妈泼辣、有手段。
[三楼]
作者还用一些耐人寻味的语句来刻画人物形象.比如,“她的厉害是由困苦中折磨中锻炼出来的.”高妈的厉害、泼辣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经历了艰难困苦被弱肉强食的黑暗社会逼出来的,这反映了下层劳动人民的生存是多么的艰难!
写作素材积累
技法借鉴
语言丰富生动、浅显而富有个性化,富有感染力.小说中把放高利钱叫“钱就会生钱”,管心中无底而乱放债(可能收不回来)叫“放秃尾巴鹰”,多么生动!老鹰没有尾巴,指放贷收不回来;趁负债人放饷之日上门讨债叫“堵窝掏”等.语言浅显,形象生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随堂练笔
以“爱,是不能忘记的”为话题,设置情境,写一段对话,要求语言生动形象,100字左右.
素材积累
1.课内素材开发
老舍有一个永远的家
老舍对北平的爱是炽热而真诚的,他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一生67年中在北京度过42年,最后在北京去世。不过,在他写作的41年里,大部分时间却不在北京,只有解放后17年是真正在北京度过的。但无论是在伦敦,在济南,在青岛,还是在纽约,他都在写北京。他想北京,他的心始终在北京。北京是老舍的摇篮,也成了老舍作品主人公的故乡。北京是老舍创作的源泉。
[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适用于“因为爱所以炽热”“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故乡是永远的精神家园”等有关话题作文中。
2.鲜活素材速递
虎妈妈的战歌
《我在美国做妈妈:耶鲁法学院教授的育儿经》一书,近来在美国红得发紫。作者蔡美儿,美国耶鲁法学院终身教授。身为华裔第二代美国移民,蔡美儿以华人家长对子女的高度期待与严格教养来教育两个女儿,把她们培养成学业卓越的音乐神童。孩子究竟是该“放养”还是“圈养”?东西方教育理念孰胜一筹?由该书引发的中西教育界的激烈争论仍在进行中。
年初,《华尔街日报》发表了该书的摘要,并刊发了一篇书评,题目是耸人听闻的《为何中国母亲更胜一筹?》。随后,美国许多报纸发表了评论和读者来信。紧接着,蔡美儿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于是《虎妈战歌》成为美国媒体和民众近期最关注的热点之一。
[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适用于“成功教育”、“尊重个性与发展”、“中西方教育”等话题或相关材料写作中.
知能优化演练
美文佳作欣赏
老舍先生
汪曾祺
北京东城道兹府丰盛胡同有一座
小院。走进这座小院,就觉得特
别安静、异常豁亮。这院子似乎
经常布满阳光。院里有两棵不大的柿子树,到处是花,院里、廊下、屋里,摆得满满的。按季更换,都长得很精神,很滋润,叶子很绿,花开得很旺。这些花都是老舍先生和夫人胡絜青亲自莳弄的。
叶浅予曾用白描为老舍先生画像,四面都是花,老舍先生坐在百花丛中的藤椅里,微仰着头,意态悠远。这张画不是写实,意思恰好.
老舍先生藏画甚富,大都是精品.所藏齐白石的画可谓“绝品”.壁上所挂的画是时常更换的.挂的时间较久的,是白石老人应老舍点题而画的四幅屏.其中一幅是很多人在文章里提到过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蛙声”如何画?白石老人只画了一脉活泼的流泉,两旁是乌黑的石崖,画的下端画了几只摆尾的蝌蚪.画刚刚裱起来时,我上老舍先生家去,老舍先生对白石老人的设想赞叹不止.
老舍先生极其爱重齐白石,谈起来时总是充满感情.我所知道的一点白石老人的逸事,大都是从老舍先生那里听来的.老舍先生谈起过,有一次要拍齐白石的画的电影,想要他拿出几张得意的画来,老人说:“没有!”后来由他的学生再三说服动员,他才从画案的隙缝中取出一卷,就是后来纪录片里所拍摄的.白石老人家里人口很多,每天煮饭的米都是老人亲自量.有人曾提出把老人接出来住,这么大岁数了,不要再操心这样的家庭琐事了.老舍先生知道了,给拦了,说:“别!他这么着惯了.不叫他干这些,他就活不成了.”
每年,老舍先生要把市文联的同人约到家里聚几次.酒菜丰盛而有特点。酒是“敞开供应”,汾酒、竹叶青、伏特卡,愿意喝什么喝什么,能喝多少喝多少.菜是老舍先生亲自掂配的.老舍先生有意叫大家尝尝地道的北京风味。我记得有次有一瓷钵芝麻酱炖黄花鱼.这道菜我从未吃过,以后也再没有吃过.老舍家的芥末墩是我吃过的最好的芥末墩!有一年,他特意订了两大盒“盒子菜”.直径三尺许的朱红扁圆漆盒,里面分开若干格,装的不过是火腿、腊鸭、小肚、口条之类的切片,但都很精致.熬白菜端上来了,老舍先生举起筷子:“来来来!这才是真正的好东西!”
老舍先生是市文联的主席,他常常想着一些别人没有想到或想不到的问题。北京解放前有一些盲艺人,他们沿街卖艺,有时还兼带算命,生活很苦。他们的“玩意儿”和睁眼的艺人不全一样。老舍先生和一些盲艺人熟识,提议把这些盲艺人组织起来,使他们的生活有出路,别让他们的“玩意儿”绝了。为了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他把盲艺人请到市文联演唱了一次。
老舍先生亲自主持,作了介绍,还特烦两位老艺人翟少平、王秀卿唱了一段《当皮箱》.这是一个喜剧性的牌子曲,里面有一个人物是当铺的掌柜,说山西话;有一个牌子叫“鹦哥调”,句尾的和声用喉舌作出有点象母猪拱食的声音,很特别,很逗。这个段子和这个牌子,是睁眼艺人没有的.老舍先生那天显得很兴奋。
老舍先生是历届北京市人民代表。当人民代表就要替人民说话。以前人民代表大会的文件汇编是把代表提案都印出来的。有一年老舍先生的提案是:希望政府解决芝麻酱的供应问题。那一年北京芝麻酱缺货。老舍先生说:“北京人夏天离不开芝麻酱!”不久,北京的油盐店里有芝麻酱卖了,北京人又吃上了香喷喷的麻酱面。
老舍是属于全国人民的,首先是属于北京人的。
【赏评】 这篇文章写了老舍先生的几桩事情——为花操劳、摆杏闻香、收藏画作、交友聚会、为盲艺人的生计谋划、关心百姓生活等,向我们展现了他留在作者心目中的印象:富有情趣,认真严肃,讲骨气,宁折不弯和人交往坦诚相待,并且能善待百姓、穷人、弱者甚至动植物,是一个人道主义者.文章题为“老舍先生”,但却用不少笔墨写齐白石老人,写他的艺术天赋和艺术品质,更能使人感受到老舍先生的艺术意趣和为人品格.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共5张PPT)
单元导语
第八单元 人在都市
内容概述
中国现代文学的三十年时间里,中国小说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前后出现了大小十多个小说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等在西方文艺复兴前后几年时间里出现的文学思潮,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在中国五四白话文小说运动之后,都先后出现,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涌现出了大批杰出的小说家,创作了数量众多的小说作品。
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步却是都市文学。都市文学的滥觞就是现代文学的开始。辛亥革命之后,上海等地城区迅速扩展,城市经济文化发展迅速,随着现代都市的形成,市民社会的快速发展,代表都市新兴资产阶级和城市市民阶层的闲适主义的文学趣味、快节奏的文学阅读要求以及感伤主义的感情取向的文学作品也应运而生。随着中国文学传播形式的现代化——现代杂志报刊也崛起,文学作品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纸面刊物——这时候,诞生了中国第一批依靠稿费生存的职业作家。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又一股与之相反的文学潮流逐渐形成,那就是以茅盾和老舍为代表的文学。
本单元学习的是现代都市小说,共节选了两篇课文,一篇是《吴老太爷进城》,节选自茅盾的《子夜》;一篇是《高妈》,节选自老舍的《骆驼祥子》。《吴老太爷进城》通过吴老太爷进城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封建遗老已难以适应现代文明,必将被时代无情抛弃的主题。《高妈》通过高妈和祥子的谈话,深刻反映了旧中国社会的黑暗和下层劳动人民挣钱的艰难。
学法指导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出现在中国文坛的新感觉派是中国都市文学的开拓者,它们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在快速的节奏中表现现代大都市的生活,尤其表现半殖民地都市的畸形发展。
《子夜》是茅盾最优秀的社会分析小说。通过对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等人物的刻画,展示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史诗性地再现了中国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统治阶级重压下的悲剧命运。
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具有双重性格:一方面强大、自信、有抱负、有手腕;另一方面却软弱、空虚。一方面对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封建官僚不满;另一方面又敌视工农。
《骆驼祥子》是老舍用同情的笔触描绘的一幕悲剧:二十年代的北京,一个勤劳、壮实的底层社会小人物怀着发家、奋斗的美好梦想,却最终被黑暗的暴风雨所吞噬。它揭示了当时“小人物”的奴性心理和希望的最终破灭。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祥子熄灭了个人奋斗的最后一朵火花。这是旧中国老北京贫苦市民的典型命运。,学习本单元要了解中国现代城市小说的发展概貌;学习独具特色的景物描写手法;欣赏丰富细腻的心理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