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第4课 《聊斋志异》
诗海探珠
清 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芜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
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
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
满眼蓬蒿共一丘。
【赏析】 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首联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以乐景写哀情。颔联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正与后面两联的满眼蓬蒿荒丘,构成了强烈的对比。诗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的命运,表达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行间。这与诗人一生政治上的
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禅宗思想的浓厚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鞭挞了人生丑恶,看似消极,实则愤激。
【思考】 这首诗首联抒情有什么特点?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课堂互动探究
写作素材积累
知能优化演练
第4课
《聊斋志异》
基础自主学案
美文佳作欣赏
基础自主学案
二、通假字
①听之,绛雪也。启户内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妾不能如香玉之热,但可少慰君寂寞耳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俨然有小美人坐蕊中,裁三四指许
__________________
④如不弃,要当以为长耳 _________________
内,通“纳”,使进入
少,通“稍”,略微
裁,通“才”,仅仅
长,通“常”,常事
隶属,附属
像对待奴仆那样
差役
只是,不过
看望,拜访
关心,照顾
顾惜,眷念
酬报,报偿
实行,实现
报复,申雪
以诗文相赠答
意动用法,以……为怪
形容词作动词,掺杂
形容词作名词,美人
名词作动词,开花
名词作状语,每天
英俊而有才华
泪涌流的样子
掘移
不合常理
顾视问询
六、特殊句式
①香玉吾爱妻,绛雪吾良友也 ________
②免似香玉被恶人夺去,贻恨百年 ________
③有女子渡河而溺者 ___________
④胶州黄生,舍读其中 ________
⑤此我生期,非死期也,何哀为 __________
判断句
被动句
定语后置句
省略句
宾语前置句
七、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
臣,号_________,世称聊斋先生,自称
异史氏,山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人。
______(朝代)短篇小说大家。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多为塾师,舌耕笔耘。他创作的《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创作的最高峰。
柳泉居士
清代
2.资料链接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有短篇小说431篇。它是一部极具___________作品,主要表现在对正面理想人物的塑造上,特别是表现在由花妖狐魅变来的女性形象上。
浪漫主义
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探究]
1.《香玉》中,作者是如何从黄生的角度描写生死不渝的爱情的?
【提示】 作者从黄生的角度,描写忠贞不渝的爱情。第一,他不嫌弃香玉是花妖。他独居劳山下清宫偶遇花仙香玉,后香玉原身被人挖走,他知道香玉是花妖后,不但不嫌弃,反而“作哭花诗五十首”,感动了花神,使香玉重生,将二人情深意浓的爱情升华到诗的境界。第二,他欣然面对死亡。黄生与
香玉定下生死盟誓,十余年后,黄生果然履行了自己的诺言,把死亡看做是自己的“生期”,最终化为无花牡丹,陪伴香玉左右。蒲松龄说:“花以鬼从,而人以魂寄,非其结于情者深耶?”作品中的黄生,让爱情这一人间至情展现出了诗一样的美丽意境。
2.《香玉》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 《香玉》具有神奇性,这种神奇性突破了自然,又合乎自然。牡丹,耐冬这些植物能变成美丽的女子,勇于追求心心相印的情人,生死不渝,死了可以重生,生了又可以重死,植物的“异化”中不可逾越的自然规律似乎不再存在,植物“异化”后的人性美是何等的神奇。优美,回肠荡气,摇曳多姿。全篇围绕香玉,绛雪的生生死死、悲欢离合的
故事,象一首优美的抒情诗。人物温柔缠绵,一往情深生死相依;情景交融,灵动优美。还展示人类情感生活的美丽,这种“人性的美丽”净化了人的心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至情至性,惊世屏俗。
3.王六郎的性格特征揭示了怎样的主题?
【提示】 王六郎善良、重情义、守信用。作者通过这一形象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优秀道德品质,也曲折地反映了当时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王六郎没有脱俗,他通过索要信民的财物助渔夫许某“资斧”。但他处幽界数年,好不容易才“业满”有“代者”,获得了重新做人的机会,却不忍“残二命”,让生于他人,仅此一点就可以衬托出他的高尚。当今
社会,常有一些身处逆境之人,一旦获得一根救命稻草,便要奋力攀附上岸,不顾他人,更有甚,一些身处高岸者挤人落水,继之投石,与溺死鬼王六郎相比,其高下分明矣。
4.《王六郎》描绘的重点是人的道德问题,它是怎样描绘人间真挚友情的?
【名师点拨】 许姓渔夫作为一个贫贱渔夫,在饮酒之前,一定以酒酹地,祝祷河中溺鬼,感动了溺鬼王六郎,两人逐渐成为“情逾骨肉”的知己。后来渔夫看到王六郎宁愿牺牲自己而放过了素昩平生的妇女的行为,说“此仁人之心,可以通上帝矣”;当听说王六郎升为神祗时,称赞“君正直为神,甚慰
人心”,表现出内心的喜悦。在王六郎上任后,许氏“即欲治装东下”,前往探望故友,果然备受款待。而王六郎也通过托梦、送别的形式,寄托对朋友的思念和感激之情。由此可见,二人的友谊是建立在对对方的认同、信任和关心的基础之上的,这是真正的朋友之情,是超越生死、地位和金钱利益的友谊。
5.蒲松龄是描绘妖鬼狐仙的高手,他笔下的香玉和绛雪两个人物形象具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么体现的?
【名师点拨】 作者赋予香玉和绛雪以人的优秀品质。香玉的热烈多情:“良夜更易尽,朝暾已上窗。愿如梁上燕,栖处自成双。”“绛姐性殊落落,不似妾情痴也。”“但相怜爱,合好自有日耳。”“妾忍风雨以待君,君来何迟也!”绛雪的善解人意:“妾不能如香玉之热,但可少慰君寂寞耳。”“日日代人作妇,今幸退而为友。”
作者捕捉香玉和绛雪的形貌特征;香玉身为白牡丹,作者写她身着“素衣 ”;花枝摇曳多姿,状其“盈盈而入”;花易凋零,则写“妾弱质,不堪复戕”;花遭风雨吹打,即“妾忍风雨以待君”;花香扑鼻,则“香风洋溢”。
[细剖·深析]
[楼主]
利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是《香玉》这篇小说最为突出的特点。请说说香玉和绛雪在性情上有何异同?
[沙发]
我来说说小说中的香玉。香玉为白牡丹的化身,她开朗活泼,豁达乐观,敢于冲破世俗的束缚,她认为只要是“骚雅士”就可以“无妨相见”,托付终身。她看到黄生的诗作后,顿生仰慕之情,于是前来相会,足见其婉转妩媚、情感炽烈。
[板凳]
我来说说绛雪。与香玉不同,绛雪乃耐冬所化,友善清雅,她认为男子不仅要有才,更应该是“固至情人也”才肯“入室”,以身相许。在他认识到黄生是一个至情痴心之人时,属意于他。并且认为男女相爱可以“以情不以淫”,她和黄生的爱情更着重于精神上的结合。
[三楼]
其实,香玉和绛雪两位女子在小说中对比鲜明而又互相衬托。香玉死后,在黄生深情的感召下,绛雪取代了香玉的位置,成为了黄生的妻子。但当香玉死而复生,她又退而为友,同时,心中依然保持这份爱情,忠于友情,与黄生、香玉共守一生,同生同死。
写作素材积累
技法借鉴
曲折有致的情节
《聊斋志异》写的是妖狐鬼怪,作者赋予他们以浓厚的人情味,使人觉得可亲,且形象很美。在《香玉》这篇小说中作者从黄生邂逅香玉和绛雪写起,两两之间的关系形成的线索始终交织在一起,直至三人相继死去结束。故事完整,情节亦真亦幻,曲折有致,读来缠绵悱恻,令人叹惋。
随堂练笔
构思一则有关“人间大爱”的小故事,注意情节的曲折有致和跌宕起伏。字数在100字左右。
1.课内素材开发
《聊斋志异》手稿的鉴定
1951年春,由蒲松龄后人保存了250年的《聊斋志异》手稿上半部转到了杨仁恺手里,他花费3个月的时间对25万字的半部书稿逐字逐句校勘,收集了很多资料及旁证,确认手稿是蒲松龄真迹。本来,人民文学出版社计划影印出版,但在审读期间,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何其芳认为,这部手稿并非原稿,而是手抄本。《人民文学》主编严文井也赞同他的观点。
素材积累
面对高山仰止的两位大家,杨仁恺虽然崇拜,但并不迷信。通过反复比较,他向出版社力陈自己的鉴定意见。恰在这时,青岛又发现了蒲松龄长诗《古风》手迹,两相对照,书法风格完全一致。人们对于《聊斋志异》原稿认定渐趋一致,文学古籍刊行社很快编辑出版了《聊斋志异》原稿影印本。
[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适用于“坚持己见,决不盲从”、“豁达与较真”、“探求真理”等话题或相关材料作文中。
2.鲜活素材速递
故宫文物受损为操作失误
文化部、国家文物局2日公布对故宫损坏哥窑瓷器事故核查的结果。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表示,核查组认为,该事故确为工作人员对测试仪器操作失误造成的珍贵文物损坏事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已责成故宫博物院根据事故情况和核查结果,追究有关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
故宫哥窑瓷器受损事件发生后,受到各方关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2日公布了对故宫博物院宋代哥窑瓷器损坏事故进行核查的结果。
[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适用于“细节决定成败”、“责任重于泰山”、“直面错误”等话题或材料作文中。
知能优化演练
用心灵走近蒲松龄
韩 青
一个人沿崂山古径攀援,直至崂
顶。在这与天穹比邻的天界,择
石坐定。那苍海波涛,翩飞鸥鸟,
尽收眼底;那阵阵经声,缭绕烟
雾,也随罡风一起遁入云端。一个人的世界,最易浮想。想到自己离开生我的这片海边热土已近三十
美文佳作欣赏
余载了,而这些年来,我苦苦求索的精神之旅中,每每徘徊不定时,冥冥中不时有一面容清癯的老者与我直面,让我汗颜。我知道,他就是清代伟大的布衣作家蒲松龄。
我似一颗蒲公英的种子,从海边起飞,降落在鲁中的孝妇洞畔,一呆就是三十余年。一旦在这儿扎下了根,就再也不想挪窝起飞了。在淄博,我经常以地主的身份带领外地客人去蒲家庄蒲松龄故居访问。岁月不居,前尘如海。蒲松龄既平凡近人又崇峻
旷远的形象,便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灵深处。记不清去蒲家庄多少次,但给我印象刻骨铭心的还是我一人前往的第一次。
第一次去拜谒蒲松龄先生正是“文革”动乱年代,当我听说蒲松龄的墓椁被挖开了时,我的心震颤了,便乘公共汽车到洪山,再沿乡间泥路磕磕绊绊地去了蒲氏墓园。那时墓园没有围墙,老远就能见到几丛高大的古柏下新挖的黄土堆积如丘。走近了,看清墓穴洞开着,只见些许朽木、碎骨、发丝,墓地
周遭纸灰飘零,据附近一老者言,这是墓中一部书的残迹。这是一部从未面世的书,是作者临终前叮嘱家人务必与其合葬的一部书。
果真如此,这太可悲了。日后若以现代高科技摄像技术,必将真迹大白于天下。先生《聊斋志异》成书后,王渔洋1688年题写了那首著名的《戏书蒲生<聊斋志异>卷后》的绝句:“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这一年,蒲松龄48岁,离他驾鹤西去,还有27
年的人生旅程,作为一生勤奋笔耕的蒲留仙,决不会坐等时光,我想坟前这部“飞天”之作,很可能就是他继《聊斋志异》之后,又一部力作。我想,在写作上,或许会丢掉他惯用的狐鬼花妖的表现形式,而选择直抒胸臆的笔触,既然要去另一世界阅读,就不必再讳避文字狱的加害了。
上述王渔洋“戏书”的绝句,肯定了《聊斋志异》源于民间生活的现实意义和艺术价值,却忽略了作者
创作此书的“孤愤”襟怀。蒲松龄在《次韵答王司寇阮亭先生见赠》言道:“《志异》书成共笑之,布袍萧索鬓如丝。十年颇得黄州意,冷雨寒灯夜话时。”这就让我们真真切切地看清楚寒夜灯下,一个受难的知识分子,面对自己灵魂的拷问和鞭笞。这与《聊斋志异》所言:“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正说明作者是有所寄托的,而并非仅为“姑妄言之”。
“文革”期间,蒲松龄故居的大门被一把锈锁将其与外边疯狂的喧嚣隔开。当我被留守故居的蒲玉水老人从一个便门带进院内时,顿觉寂静异常,满院荒草离离,墙壁、屋宇都露出些破败的样子。蒲松龄居住过的正房那纸糊着的窗棂,被风当作口哨不时吹响,几只麻雀从窗棂间飞进飞出,我们步入屋内,见几样破旧物件随便地堆在地上,正面悬挂的“聊斋”匾额的背后,已被一对麻雀夫妇选作生儿育女的暖巢,破败至此,令人不免心寒。但当我听到
蒲玉水介绍说,蒲松龄墓穴中出土的印章、灯台、酒盅等什物,还都保存完好时,我不仅感到这个死后不得安宁的灵魂,日后必将还有重修墓园之日。我相信:泯灭的是肉体,而不死的是灵魂。
【赏评】 本文是作者用心灵深入感悟蒲松龄的精神世界而写的散文,作者认为蒲松龄虽然死后灵魂不得安宁,但坚信“泯灭的是肉体,而不死的是灵魂”。作者认为蒲松龄写作《聊斋志异》“并非仅为‘姑妄言之’”,这是因为书中饱含“孤愤”襟怀,而且借“狐鬼花妖的表现形式”,“讳避文字狱的加害”。文中运用了反衬的写法。以自己精神之旅的徘徊不定反衬蒲松龄精神形象的坚定高大,表达自己的敬仰之情。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共46张PPT)
第3课 《西游记》
诗海探珠
夜宿田家
[宋]戴复古
簦笠相随走路歧,
一春不换旧征衣。
雨行山崦黄泥坂,
夜扣田家白板扉。
身在乱蛙声里睡,
心从化蝶梦中归。
乡书十寄九不达,
天北天南雁自飞。
【赏析】 这首诗首联写旅途苦况,一唱三叹,感慨深沉。颔联描写了诗人下雨时在黄泥坂上艰难跋涉,夜晚投宿贫寒农舍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劳苦奔波、四处漂泊的生活状况。颈联可谓极尽飘泊无依,身世茫茫之致,旅途孤寂索寞,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尾联抒发思乡之情。全诗写诗人旅途夜宿农家的情景,抒发了羁旅乡愁之情。
【思考】 颔联“雨行山崦黄泥坂,夜扣田家白板扉”表现了诗人当时什么样的生活状况?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课堂互动探究
写作素材积累
知能优化演练
第3课
《西游记》
基础自主学案
美文佳作欣赏
基础自主学案
三、词语辨析
(1)有始无终·虎头蛇尾
有始无终:有开始没有结尾。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
虎头蛇尾:比喻做事起初声势大,后来劲头小,不能善始善终。
例:①质量万里行曝光家电下乡事件指出,各环节责任不清,本是当地服务保障范围,却将责任推至他方,或受理了消费者诉求后_________。
②阿森纳2011年度的酋长杯首战可以用__________来形容,而为枪手打出梦幻开局的,正是状态大热的范佩西。
有始无终
虎头蛇尾
(2)盘查·盘诘
盘查:盘问检查。
盘诘:盘查诘问,仔细追问(可疑的人)。
例:①八月份,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的美国驻阿富汗大使馆安保人员加强戒备,______过往车辆。
②泰国赵明福皇家委员会调查报告,详细描绘身为雪州行政议员政治秘书的赵明福,如何在短短13个小时之内接受反贪会官员四轮的______,最终因为身心憔悴而选择自杀。
盘查
盘诘
四、词语释义
①摩天碍日:__________________
②凶多吉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卯酉星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④称羡不已:_________________
⑤肉眼凡胎:__________________
极言山之高峻。
危险的兆头多,吉利的兆头少。
形容情况不妙,可能出现危险。
卯时日出,酉时日落,一出一落,
正好相背。
形容十分羡慕。
比喻平庸的眼光。
⑥明火执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⑦战战兢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⑧无影无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进退两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活动(多
指抢劫)。
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形容小
心谨慎。
没有留下任何踪影或踪迹,形容完
全消失不知去向。有时也是虚幻缥缈的东西。
进退都不好,形容处境困难。
五、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吴承恩(约1500-约1582),______
小说家。字汝忠,号___________,
山阳(今江苏淮安)人。科举屡遭
挫折,嘉靖末隆庆初任浙江长兴县丞。所作诗文,表现出对当时社会现实之不满。创作了富有___________色彩的著名长篇小说《西游记》。
明代
射阳山人
浪漫主义
2.资料链接
《西游记》,又名《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
西游释厄传
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探究]
1.从“三藏闻言,认了真实……行者呵呵笑道:‘我驮!我驮!’”红孩儿是如何骗过唐僧、八戒等人的?
【提示】 先是悟空指出红孩儿谎言的漏洞,红孩儿心中害怕,但应对得滴水不漏。红孩儿非说要重重酬谢,打动了八戒,让八戒与悟空顶撞起来。然后,唐僧让红孩儿骑马,红孩儿找理由推辞。让八戒驮,那红孩儿又嫌扎得慌。让沙僧驮,他又说害怕沙僧的相貌。唐僧只得让孙悟空驮他,红孩儿的
谎言能骗过唐僧,在于他的话既合情又合理,抓住了唐僧喜欢同情别人的心理特点,也抓住了八戒爱贪便宜的特点。红孩儿虽然是妖怪,但通晓人情世故,并且善于揣摩人的心理,随机应变。他远比唐僧、八戒聪明,只是心术不正。他选择让悟空驮他,是想和悟空直接较量,“先把那有眼力的弄倒了”,好捉拿唐僧。
2.如何理解“师父只管走路,莫缠甚么‘人轿’‘骡轿’‘明轿’‘睡轿’。这所在,就有轿,也没个人抬你”“师父莫怪。若是跌伤了你的手足,却还好医治;若是被妖精捞了去,却何处跟寻”这两句话的含意?
【提示】 前一句话借助于谐音,由“人叫”孙悟空想出了“人轿”“骡轿”“明轿”“睡轿”,他一心要岔开话题,转移唐僧的注意力。后一句面对唐僧的斥责,孙悟空不急不躁,通过对事情大小、轻重的比较,说出了自己的担心。小说中孙悟空这样的话语比比皆是,一则表现了他对唐僧的忠心耿耿;二则表现了他处事机智灵活,说话幽默风趣,也与他猴子的精灵古怪相吻合。
3.结合对《西游记》的了解,简要分析孙悟空的形象?
【提示】 孙悟空,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的伎俩;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小到绣花针,大到顶天立地。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搅乱王母娘娘的蟠桃胜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长生不老金丹,打败天宫十万天兵天将,又自不
量力地与如来佛祖斗法,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多年。后来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三打白骨精,收服红孩儿,熄灭火焰山,一路上降魔斗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他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后被封为“斗战圣佛”。
4.小说中的红孩儿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名师点拨】 (1)法术高强:他在火焰山修炼三百年,练成了三昧真火,手段非凡;(2)不仅法术高强,更精于智谋:他为了吃到唐僧肉,变化成一个破落户家庭的孩子,骗过唐僧,知道孙悟空手段高强,更变本加厉地装可怜,最终达到了虏获唐僧的目的。后来他得知孙悟空等要去请观音菩萨,他就变做个假观音将猪八戒虏了去。其后,孙悟空变做牛魔王混进洞里去,只因为假牛魔王说了一句“吃斋”就立即警惕起来,后来还以“生
辰八字”试探,最终识破了孙悟空,真可谓智谋过人;(3)狂妄自大,心狠手辣,野性难驯:他倚仗自己拥有三昧真火,就狂妄自大,胡作非为,把山神、土地拿了去“烧火顶门,黑夜与他提铃喝号。小妖儿又讨甚么常例钱”。他为了吃到唐僧肉,更是心狠手辣。后来他被观音的莲花坐刀扎降伏,观音一收刀,他就野性难驯,举枪要刺观音,直到观音与他摩顶受戒,套了五个箍念“金箍咒”,他才肯服。总而言之,红孩儿是《西游记》中一个颇难对付和降伏的妖怪。
5.孙悟空这个形象的塑造,是否体现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请加以具体分析。
【名师点拨】 孙悟空在取经过程中仍然保持着鲜明的桀骜不驯的个性特点。但是这时的孙悟空不同于先前的齐天大圣,他已肩负着协助唐僧去西天取经的崇高使命。这成了他所坚忍不拔地追求的一种理想的象征。在经历了八十一难的具体过程中,他是作为一个解除磨难的英雄出现在读者面前的。他
的这种大智大勇和英雄形象,与其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到底的献身精神和强烈的个性相结合,呈现出了独特的光彩。随着他历经八十一难,扫除众魔,自己也由魔便成了佛。这也就自然地使他的品格更显出完美性和普遍性。而事实上,他的那种英雄风采,正是明代中后期人们所普遍追求的一种人性美。孙悟空就成了有个性、有理想、有能力的人性美的象征。《西游记》就在游戏之中呼唤着孙悟空这样的英雄。
[细剖·深析]
[楼主]
在《孙悟空大战红孩儿》中,唐僧最终被劫走,红孩儿的阴谋之所以得逞的原因是什么?
[沙发]
红孩儿非常精明和善于审时度势。本是妖身,却变成了赤条条的小孩,用绳子捆了手脚,高吊在树梢上,让自己处在一个危险处境中,其目的就是要打动唐僧,使其上当受骗。
[板凳]
红孩儿能抓住唐僧的心理。所谓“君子可欺之以方”,唐僧是一个一心向善的人,平日连蝼蚁都不敢踩死一个。红孩儿变成小孩,以激起唐僧的同情心和善心,使他能够接近,伺机下手。结果也正如他所预料的,唐僧听到“救命”的声音,确实动了慈悲之心,以至于麻痹了自己的神经,失去了清醒的判断。
[三楼]
红孩儿抓住了取经队伍中的矛盾,尤其是孙悟空和师父唐僧的矛盾。孙悟空对红孩儿的伎俩有着清醒的判断,所以三番五次催促唐僧快走,不要管闲事。但红孩儿三番五次故弄玄虚,使得唐僧对于悟空的警觉失去了耐心,认为他“虚多实少”,是在捉弄他,并以念紧箍咒相威胁,使得悟空“再也不敢回言”。等到红孩儿以小孩子的涕泪涟涟的面貌出现
在唐僧面前,更使得唐僧善心大发,失去了警惕,再也不信悟空的话,再加上猪八戒在中间怂恿,最终让孙悟空驮起了妖怪。这样,孙悟空虽然是取经队伍中的最强者,却没有发言权,而最弱的唐僧,却有着支配的权力,正是这种错位,这种师徒之间的矛盾,给了许多妖怪可乘之机。
写作素材积累
技法借鉴
善于运用细节描写
本文情节跌宕起伏,文段中有一细节描写,写红孩儿挑三拣四要孙悟空背他行路,红孩儿使个神通,便有千斤重压在孙悟空背上,孙悟空猴性大发,再加上他对妖魔的痛恨,就将解尸掼在石头上,扯下四肢,丢在两边,俱粉碎了。这一情节既反映了孙悟空对恶势力的痛恨,又表现了他猴性的急躁,同时又加快了红孩儿纵风摄走唐僧的速度。
随堂练笔
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写一段文字,刻画母亲慈爱的性格特点,100字左右。
1.课内素材开发
敢问路在何方
黑风山遇到白骨精变化成人,那孙行者便将其打死于地。而唐僧不识真假,只是可怜那风烛老者、独身媪妇、单薄女子竟被猴头活活打死,便写下弃文,断绝师徒情谊。不错,悟空自然是火眼金睛的大圣,三藏不过是肉眼凡胎的和尚。但三藏若不是悯其外貌,不听谏言,也不至于落到被白骨精抓到的下场。
素材积累
[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适用于“辨明是非”、“现象与本质”、“真相”等话题或相关材料作文中。
2.鲜活素材速递
复旦大学校长就毕业照事件道歉
2011年7月3日,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2011届本专科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就“一名女生未被拍进毕业照,事后遭学院推责”事件向学生们道歉,成为毕业典礼上的最大看点。
原来,复旦某学院的一女学生,在拍毕业照时帽子掉在了地上,低头去捡时不巧错过了合影的瞬间。虽然摄影师当场补拍了一张,但发到同学手里的却还是那张缺了一人的毕业照。事后,学院推脱是照相馆的责任,让她自己去交涉,还认为其小题大做。
[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适用于“直面错误”、“真诚”、“责任”、“走向完美”等有关话题或相关材料作文中。
知能优化演练
会上楼的牛仔裤
刘永飞
十年前初来这个城市工作,为了
省钱,我在市郊租了一套六楼一
居室的老式工房。因公司每天加
班,我终日早出晚归,快半年了还没真正认识一个邻居。
美文佳作欣赏
说心里话,我对这个物质高度发达的城市毫无好感可言,我觉得它冷漠,排外,以为自己叽里咕噜的方言十分优越,视所有的外地人均为乡下人。
说心里话,我对这个物质高度发达的城市毫无好感可言,我觉得它冷漠,排外,以为自己叽里咕噜的方言十分优越,视所有的外地人均为乡下人。
那时候我从市区回到住处往往已是深夜,自己随便弄点吃的,或者洗洗积攒下来的替换衣服,沾床就
睡。常遇到早晨挂上阳台晒干的衣服,被傍晚突来的雨打湿,第二天还要重洗的情况。而那条牛仔裤就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掉下楼的。
发现牛仔裤不见了,我没着急,一是因为那是条旧裤子,本不打算穿了,二是因为已是午夜,底楼的邻居早睡了,如果贸然为一条旧了的牛仔裤,以一个陌生人加外地人的身份去敲邻家的门,遭训斥和白眼肯定免不了。
第二天下班,我发现我的那条牛仔裤被装在一只干净的马夹袋里,系在一楼楼梯扶手上。本来就破的牛仔裤,经过大雨的洗礼,污秽的浸泡,越发显得丑陋。第一眼看到我就决定放弃它。于是,我没去动,继续让它留在那里。
奇怪的是第三天下班,那条牛仔裤又出现在二楼的扶手上。我没收牛仔裤,我相信过不了两天这条裤子会像垃圾一样被人丢掉。
然而,我没料到,第四天这条牛仔裤竟然“走”上三楼,我觉得这个“好事者”真够执著的。我产生一个好奇的想法:“就不收,看你会不会‘跑’上六楼。”我想人的耐心总是有限的,他(她)总不至于为了一条无人理睬的旧裤子跟自己过不去吧。
出乎我的意料,第五天这条牛仔裤上到四楼,这让我感动之余感觉很有意思,我有了“认识认识”这位好心人的冲动。
不出意外,第六天下班它在五楼出现。那一刻,我坚信明天这条裤子准会跑上六楼。倘若再不见见这位执拗的好心人,我会后悔一辈子的。于是第七天我破天荒地请了“病”假。
这天早晨醒来后我感到莫名兴奋,楼道里一有风吹草动立刻跑至猫眼前望一望。后来我干脆搬个凳子持本杂志在猫眼下坐等。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那个人没有出现,我的耐心受到挑战。我正为是否先去买菜而犹豫不决时,楼道里忽然传来沙沙的缓慢而沉重的脚步声。我预感到那个人要出现了,忙起身,向外张望,结果猫眼里除了墙壁上的一只电表盒,其他一无所有。我没失望,因为那脚步声正越来越近。我发觉这个人的步履间隔很长,行进时走走停停,仿佛在寻找什么东西,而他的喘息越发强烈,胸腔内不断发出“咝咝”的杂音。
脚步声和喘息声先在五楼短暂停驻,随着一阵摆弄东西声,脚步向六楼来了。我原想开门迎接,怕是误会,决定在猫眼里观察。
终于,他在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弯腰、低头、银发稀芜的老人。老人拎着那条牛仔裤,背对着我的门口一阵粗喘,然后哆哆嗦嗦将手里的塑料袋系在楼梯扶手上。
“大爷!”老人欲转身下楼,我喊住他。老人先是一愣,左耳缓缓转向我,接着眯起的双眼斜睨过来。天哪,他竟是个盲人!
我告诉老人这条裤子是我的,不准备要了,并表示了歉意和感谢。老人听后很开心,露出孩子般的笑容。我问老人既然行动不便又为何一层层“送”上来?老人说这栋楼里像我这样的年轻人还有几户,远离故乡来到异地“讨生活”不容易,“我是怕你们来去匆匆的看不见”。我说:“你完全可以敲门问问的,也不至于费这番周折。”他说:“这样不好,一个瞎老头子随便敲人家的门不礼貌,再说了,好多人只希望过自己的小日子反感人家打扰呢!”
老人下楼时我要送他,被他婉拒,他说自己能行。看他颤颤巍巍摸索着下楼,我的心弦莫名地被谁抚动了,眼睛湿润起来。我蓦然觉得这城市原来也有爱,而且爱就在身边,只是之前太过于封闭自己而恐惧于接受它罢了。
【赏评】 本文写了“我”的一次情感裂变:从“我对这个物质高度发达的城市毫无好感可言,我觉得它冷漠、排外”, 到“我的心弦莫名地被谁抚动了,眼睛湿润起来。我蓦然觉得这城市原来也有爱,而且爱就在身边”,其间“我”经历了一次“牛仔裤上楼”的平凡小事,那个盲人大爷谦逊而执着的“言”与“行”,轻易地改变了“我”的精神世界:真善美无处不在,我们不要封闭自己的心灵而恐惧于接受她,而要睁大眼睛、敞开胸怀,去发现她,礼赞她。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共5张PPT)
单元导语
第二单元 谈神说鬼寄幽怀
内容概述
神鬼小说是从魏晋南北朝以前的诸子著作中的神话演变发展而来。中国古代的神鬼小说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是文言小说系统,主要出自作者个人的心灵创造,同时有所寄托,个性色彩浓烈,情节和人物引人入胜。代表作品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一是白话小说系统,主要以神魔怪异为主要题材,参照现
实生活中政治、伦理、宗教等反面的矛盾和斗争,比附性地编织了神怪形象系列,并将一些零散、片段的故事系统化、完整化。代表作是吴承恩的《西游记》。
《西游记》和《聊斋志异》两部作品都刻画了一系列幻化的艺术形象,描绘了一些奇幻的境界,人物塑造都体现了人性和物性的完美结合,都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并且对现实都有所影射,以及多用幻想、变形、夸张、奇特组合等艺术手法。但《西游记》对现实的影射,往往曲折地暗含在人物的诙谐幽默的语言中,或者暗含在作者描绘
的神奇世界中;而《聊斋志异》则有一些作品,像《梦狼》《席方平》等,直接控诉了现实的不平和社会的黑暗。
本单元所选《孙悟空大战红孩儿》主要写出了唐僧师徒在遇到妖精红孩儿时的各自不同的表现,人物形象鲜明生动。《香玉》叙述的是一个凄美而哀婉的爱情故事,《王六郎》描写的重点是人的道德问题。
学法指导
《西游记》讲述的是孙悟空辅佐唐僧,历经八十一难取得真经的故事。《西游记》除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3个正面的神怪形象外,其他鬼怪的形象大多貌恶,且在外形上留有很多物相。《聊斋志异》占篇幅最多的是狐鬼的故事。其中由妖狐鬼怪变化的人物多为女性,大多外貌极美:娇娜“娇波流慧,细柳生姿”,公孙九娘“笑弯秋月,羞晕朝霞”,香玉“艳丽双绝”,青凤“弱态生娇,秋波流慧”等。她们不但貌美,而且心善:红玉主动帮助贫士冯相如娶了妻子卫氏,并在冯相如遭遇恶霸欺凌、父亡妻死子散后帮助他重建破碎的家园;封三娘热情帮助她的好友范十一娘
择婿等等。她们性格各不相同,婴宁纯洁无邪、天真烂漫,小翠无视礼法、智慧超群等等。她们身上寄托了作者对美好人性的讴歌和渴望。
本单元所选两部小说是我们走进神鬼小说的一个突破口,学习时,我们要了解中国古代神鬼小说)文言笔记体“志怪小说”和白话章回体“神魔小说”);通过阅读《西游记》和《聊斋志异》,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以及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全面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创作主旨、人物形象等,欣赏其人物塑造手法和语言表现方式;全面了解《聊斋志异》的作者和艺术成就,欣赏其感人的人神之恋和人鬼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