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
孟德尔(1822—1884),奥国人,遗传学的奠基人。21岁起做修道士,29岁起进修自然科学和数学,1865年宣读了自己研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论文《植物杂交实验》。62岁时带着对遗传学无限的眷恋,回归了无机世界。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学的两大遗传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实验材料——豌豆
优点
◇自花传粉、闭花授粉
◇豌豆花大,易于去雄
和人工授粉
◇性状易于区分
一、杂交实验基础知识:
杂交实验方法
一、杂交实验基础知识:
相对性状
什么是相对性状?
概念: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举例:
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
单眼皮和双眼皮
一、杂交实验基础知识:
一、杂交实验基础知识:
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P
高茎
矮茎
×
♂
♀
高茎
F1
×
F2
高茎
矮茎
3 : 1
正交
P
高茎
矮茎
×
♂
♀
高茎
×
高茎
矮茎
F1
F2
3 : 1
反交
对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为什么F1全为高茎?
◇为什么F1中出现了矮茎,并且高:矮接近于3:1?
◇。。。。。。。
——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P
高茎
矮茎
×
♂
♀
高茎
F1
×
F2
高茎
矮茎
3 : 1
——尝试解释
P
(高茎)
配子
×
DD
dd
d
D
F1
Dd
Dd
Dd
D
d
d
D
配子
DD
Dd
Dd
dd
3高茎 : 1矮茎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提出假说
1.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
子决定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
对存在
3.生物体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
分离,分别进入不同
的配子中
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
机结合,合子中遗传
因子又恢复成对
P
(高茎)
配子
×
DD
dd
d
D
F1
Dd
Dd
Dd
D
d
d
D
配子
DD
Dd
Dd
dd
3高茎 : 1矮茎
实
验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
雌性生
殖器官
雄性生
殖器官
雌配子
雄配子
注意事项
◇甲、乙两桶含有的D、d两种小球数量相等
◇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
◇将抓取的次数50次以上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验证假说
实验方法
——测交实验: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配子
Dd
d
D
d
dd
测交后代
1 : 1
×
dd
Dd
隐性纯合子
F1
孟德尔测交
实验结果
高茎30株、矮茎34株
基因的分离定律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总结规律
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发现问题
作出假设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假说—演绎法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1. 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黒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2. 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 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
A.一定是白色的
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C.一定是黑色的
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C
B
课堂练习
3. 下列关于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 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B. 亲本都为纯合子与纯合子,后代全为纯合
子或全为杂合子
C. 杂合子自交,后代纯合子占50%
D. 纯合子测交,测交后代全为杂合子
D
课堂练习
4.番茄中红果、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D控制显性性状,d控制隐性性状,如下图所示,根据遗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红果、黄果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
(2)F1红果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F2红果的基因组
成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P的两个个体的杂交相当于___________。
(4)F1黄果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是___________,基
因组成是__________。
红果
Dd
1DD :2Dd
测交
黄果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