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联考历史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題)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必修2。
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
合题目要求。
1.《史记》记载西周中后期鲁武公与其长子括、少子戏,朝见周宣王。周宣王喜爱公子戏,想要
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周朝大夫樊仲甫劝阻周宣王说:“废长子立少子,不合于礼!”周宣王不
听最终还是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这一做法
A.破坏了西周宗法制度
B.表明礼乐制度已濒临崩溃
C强化了周王专制权力
D.导致了贵族统治秩序瓦解
2唐代公议、公论使用频率大大超过前代。唐代各类文献中,公议一词共有约106处、114例,
该词大量的用例常常出现于授官、贬黜的文书中,显示出朝廷对某位官员公共意见的重视
这一现象反映出唐代
A.专制皇权受到制约
B.实现决策民主化
C.监察体制日益成熟
D.政府行政理性化
古代雅典没有税收制度,但富人要为城邦的公共事务捐献自己的财产。这些捐献包括战争
税、歌队捐助和战舰捐助。在公元前5世纪,公益捐助是自愿的,之后公益捐助逐渐变成强制
性的。几乎所有的政治领袖都承担过其中的至少一项捐助。这表明古代雅典
A.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激化
B.重视缓和公民财富不均的矛盾
C.贯彻了“绝对平等”的理念
D.贵族政治地位得到了较大提升
4.1996年克林顿成功地说服国会通过了《单项否决法》。该法使总统能够在签署法案成为法
律之前,从国会通过的法案中删除开支或其他条款。根据该法案,总统可以在三种情况下否
决国会通过的预算案的条款。这反映出美国
A三权分立体制被打破
B.国会沦为总统集权的工具
C.总统行政权得到扩张
D.行政权凌驾于立法权之上
5在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奥地利站在英国法国一方反对俄国,而普鲁士支持俄
国镇压波兰起义。同时,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又以承认法国获得比利时为诱饵笼络法国。此
外,俾斯麦还同意大利部分诸侯签订同盟条约,意大利希望从奥地利手中收复威尼西亚。普
鲁士的这些做法
A.丧失了主权邦国应有的民族尊
B给奥地利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军事打击
C.为德国统一构建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D.为其他国家的外交树立了成功的榜样
【今高三历史第1页(共6页)(】
6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除非发动农民群众的人力和物力,否则中国就不可能打贏这场
战争,只有迅速地实行政治和经济的变革,才能得到农民的合作。”毛泽东的这一论述
A.为消灭封建剥削提供了理论依据
B.阐明了推翻国民党统治的必要性
C.分析了民族战争获胜的客观条件
D强调了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重要性
7.巴黎公社曾做出决定:“公社各部门职员的最高薪俸为每年600法郎。”紧接着公社对此又做
出了相应的解释领薪俸的公职人员工作的公社各部门,是指“所有的公共服务机关,无论民
政机关或军政机关,均包括在内”。这表明巴黎公杜
A.注重保障公民民主权利
B.践行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C践行了社会公仆的原则
D.建立了新型社会主义政权
8.1949年的《共同纲领》指出,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就是各民主阶级的联合专政。1956年,刘少
奇在中共八大作政治报告时称:“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
形式。”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我国
A.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建立
C.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
D社会主义政治体系正式形成
9.1952年,在莫斯科召开的国际经济会议上,中国与西方民间企业签订了大批贸易合同。其
中,与联邦德国企业签订了1.5亿卢布的贸易协议,用中国的农产品交换联邦德国的工业产
品。这表明当时我国
A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B.采取了务实的外贸政策
C.与美国关系由对抗走向了缓和
D.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10.据统计,1956年有5400名中共党员以个人名义出访了49个国家,这些访问者或者以科学
家教育工作者和技术人员的身份,或者作为各种各样的半官方组织的代表,单个或结伴出
访。这些出国访问活动
A.打破了美国对华经济的封锁
B.拓展了中国对外交流的空间
C.促进了两极对峙格局的缓和
D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11.1965年,美国副国务卿托马斯·曼提出:“文化和科学交流项目是与苏联发展贸易关系的一
个重要步骤……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进入封闭的苏联社会,扩大紧张局势升级时可能有用
的关系,这符合我们的长期利益,且贸易就可以达到这一目的。”这一言论意在
A.与苏联共同主宰世界
B削弱苏联的经济实力
C.阻断美苏间的文化交流
D希望美国调整对苏战略
12据《国际组织年鉴》的统计,20世纪末世界各种类型的国际组织已有48350个,其中非政府
间组织达到46000个左右。这些组织的建立
A.反映了世界联系不断加强
B.反映了发展中国家日益崛起
C促成了世界多极化的形成
D.瓦解了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
13.宋朝商税中的正税,分为过税、住税两种。商人每经过一个场、务,就要交纳一次过税,按照
货物价格,每千钱征收20%;住税是对城镇店铺买卖货物所课的税,即交易税,税率是3%
正税之外还有各种杂税。这表明宋朝
A.税收征管较为细密
B商业发展环境恶劣
C政府收入依赖商税
D.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高三历史第2页(共6页)q高三联考历史参考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同之处#都具有吏治$礼仪等规定%都有令典的形式&!分"
$*" (
影响#规范了法律概念%完善了秦汉以来的法律体系%为隋唐以来法律体系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分'答出
(
两点即可"
!"因素#君主专制的强化%元明易代维护王朝正统性的需要%唐宋以来法律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影响&!
$ (
分'答出两点即可"
!"特点#相互监督%自我管理%管理严密%政府重视&!分'答出两点即可"
$+" $
!"原因#传统势力阻扰地方自治%政府的管理措施无法整合基层社会%外来军事等侵略的影响%近代中国经
$
济凋敝$民生多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缺乏稳定的环境&!分'答出三点即可"
+
!"评述#经济上'实施不同的土地$财政政策迎合百姓需求'加强了人民对中共领导的认同感%制度上'采取
&
一系列政策和制度设计'使基层治理科学高效%社会层面'实施多元参与$融合统一的自治体系'增强基层民
众的主人翁意识%提升了国家基层管理和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分'答出三点即可"
+
示例
$,"
示例一
书名#(英国因何丧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先地位)*&!分"
$
论证#英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占据优势地位的纺织业等部门的设备已经陈旧'并
且英国作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掌握了广阔的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廉价的劳动力'即使在技术水平较低的情
况下'英国资本家也能从殖民地获得巨额利润&因此在 世纪末 世纪初'英国的资本输出位列世界第
!. $/
一'资本输出给英国带来惊人利润'这促使资本家愿意把大量资本输往国外'而不愿用于更新国内企业的生
产设备和技术&最终导致英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地位下降'并被后起的美德超过&! 分"
/
示例二
书名#(英国#殖民帝国主义*&!分"
$
论证#可从殖民地对大英帝国兴衰的影响等论证&! 分"
/
!+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特点#重点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坚持军事$民用相结合的原则%涉及领域
$-"
广泛&!分'答出两点即可"
$
意义#提升了苏联的科技水平%促进了苏联的经济发展%增强了苏联国防力量%推动了苏联与西方国家的经
济文化交流%有助于缓和苏联与西方国家的关系'稳定国际局势&!分'答出三点即可"
+
!"不同#中国主要从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引进技术%技术引进以成套设备为主%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
$ $
分'答出两点即可"
原因#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经济落后'科技基础非常薄弱%两极格局下'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中苏结盟'两国
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分"
(
!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 第 页#共 页$ %
! !
" "
! #
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