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综合水平培优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上学期物理教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综合水平培优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21 08:2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综合水平培优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物体A的加速度为3 m/s2物体B的加速度为-5 m/s2,下列正确的(  )
A.物体A的加速度比物体B的加速度大 B.物体B的速度变化比物体A的速度变化快
C.物体A的速度一定在增加 D.物体B的速度一定在减小
2.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
B.物体沿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一定等于位移大小
C.物体两次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不可能相等
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则它通过的位移不可能为零
3.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不断变小,则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发生变化
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4.甲、乙两人同时由相同位置A沿直线运动到同一位置B,甲先以速度v1匀速运动了一半路程,然后以速度v2匀速走完了剩下的后一半路程;乙在由A地运动到B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运动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乙的运动速度为v2,若v1A.甲先到达B地
B.乙先到达B地
C.只要v1、v2取值合适,甲、乙两人可以同时到达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5.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运动员从高处自由落下,以大小为8m/s的竖直速度着网,与网作用后,沿着竖直方向以大小为10m/s的速度弹回,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t=1.2s,那么运动员在与网接触的这段时间内平均加速度的大小是()
A.6.67m/s2 B.1.67m/s2 C.8.5m/s2 D.15m/s2
6.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球在1s内的位移为1m,第2s内的位移为2m,第3s内的位移为3m,第4s内的位移为4m,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小球在这4s内的平均速度是2.5m/s
B.小球在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1m/s
C.小球在第3s初至第4s末的平均速度是7m/s
D.小球在第3s末的瞬时速度是3m/s
7.我国将“高分4号”卫星成功发射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卫星轨迹是以O为圆心.半径等于R的圆周.P.Q为轨迹上两点,且OP⊥OQ.则关于卫星从P运动到Q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路程先增大后减小,最终为
B.位移大小先增大后减小,最终为
C.若运动时间为t,则平均速度大小为
D.若运动时间为t,则平均速率为
8.在08北京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是一公认的世界飞人,在“鸟巢”400m环形赛道上,博尔特在男子100m决赛和男子200m决赛中分别以9.69s和19.30s的成绩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m决赛中的位移是100m决赛的两倍
B.2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6m/s
C.1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2m/s
D.1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20.64m/s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两项或以上符合题意。
9.一物体做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m/s,1s后的速度大小变为m/s,在这1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
A.可能小于4m/s2 B.可能等于6m/s2 C.一定等于6 m/s2 D.可能大于10 m/s2
10.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为零,则在此过程中(  )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继续增大
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1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后的速率大小变为,在这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
A.可能小于
B.可能等于
C.一定等于
D.可能大于
12.借助运动传感器可用计算机测出物体运动的速度如图7所示,传感器由两个小盒子A、B组成,A盒装有红外线发射器和超声波发射器,它装在被测小车上,每隔1s可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B盒固定不动且装有红外线接收器和超声波接收器,B盒收到红外线脉冲时开始计时红外线速度为,红外线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收到超声波脉冲时计时停止在某次测量中,B盒第一次记录到的收到红外线脉冲和收到超声波脉冲的时问差为,B盒第二次记录到的收到红外线脉冲和收到超声波脉冲的时间差为,根据超声波速度,可以判定  
A.当第1次发射脉冲时,小车距B盒的距离51m
B.当第2次发射脉冲时,小车距B盒的距离68m
C.该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D.该小车运动方向是靠近B盒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过程必修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解题过程。
13.某一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让重锤自由下落,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A、B、C、D、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的各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s打一个点.
(1)打点计时器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可用表达式vG= ______ 进行计算,式中所设物理量的意义是______ .
(2)用上式计算出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为vG=_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4.小强同学从家出发步行到学校,要向东走400 m,然后再向北走600 m,最后再向东走400 m才能到达学校,所用时间为16 min,如图所示.则
(1)他从家到学校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为多少米?
(2)他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为多少?(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5.两辆汽车A、B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做单向直线运动.
(1)汽车A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大?
(2)汽车B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后一半位移的平速度为,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大?
(3)已知,通过计算说明A、B汽车哪一个先到达目的地.
16.一质点沿直线做单向的运动,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4 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6m/s,求
(1)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2)其它条件不变,若物体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6m/s,则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多少?
参考答案
1.B
【解析】A.加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可知物体A的加速度小于物体B的加速度,A错误;
B.物体B的加速度大,可知物体B的速度变化比A快,B正确;
C.由于速度的方向未知,可知物体A的速度可能增加,可能减小,C错误;
D.由于物体B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或相反,物体B的速度不一定在减小,D错误。
故选B。
2.A
【解析】A.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而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A正确;
B.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大小,B错误;
C.北京到上海,坐飞机和坐火车两种情况下路程不同,但位移相同,C错误;
D.物体做圆周运动,当运动一整圈后,路程不为零,但位移为零,D错误.
3.C
【解析】A、若加速度与速度同向,即使加速度的大小不断变小,但速度大小变大,故A错误;
B、加速度很大速度可能为零,例如火箭发射的瞬间,故B错误;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发生变化,例如平抛运动,故C正确;
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不一定大,还要看时间的长短,故D错误;
故选C
4.B
【解析】设AB两地相距x,则t甲=+,
所以==,设乙从A→B经历时间为t,则
=,所以.由于
(v1+v2)2-4v1v2=(v1-v2)2>0,所以>,所以由得t乙<t甲,即乙先到达B地,应选B.
5.D
【解析】规定向下为正方向.v1方向与正方向相同,v2方向与正方向相反,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负号代表与正方向相反,即加速度方向向上,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A
【解析】A、4s内的平均速度是,故A正确;B、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故B错误;C、第3s初至第4s末的平均速度是,故C错误;D、第3s末的瞬时速度等于第3s初至第4s末的平均速度是,故D错误;故选A.
7.A
【解析】A.路程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故路程始终在增大,最终为,A错误,符合题意;
B.位移表示从初始位置直线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故应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为,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若时间为t,平均速度大小为,平均速率为,故C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C
【解析】A、200米比赛为弯道,路程大小是200米(位移不是200m),100米比赛为直道,位移大小为100米,故A错误;
B、由于200米比赛为弯道,无法求出其位移大小,故平均速度无法求,故B错误;
CD、100米比赛的位移大小为100米,因此其平均速度为:==10.32m/s,故C正确D错误;
9.BD
【解析】某时刻速度大小为v1= 4m/s,1s后的速度大小变为v2=10m/s,如果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则这1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如果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
故选BD。
10.BC
【解析】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逐渐减小,物体仍然做加速运动,速度增加的越来越慢,当加速度减小到零,速度达到最大值,位移将一直增大。
故选BC。
11.BD
【解析】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若1s后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若1s后的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AB、加速度是矢量,根据解析可知加速度的大小为或者,故A错误;B正确;
CD、根据解析可知加速度的大小为或者,即可能大于,故C错误;D正确;
12.ABC
【解析】当第1次发射脉冲时,车距B盒的距离x1=vt1=340×0.15=51m,当第2次发射脉冲时,车距B盒的距离x2=vt2=340×0.2=68 m,该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17m/s.所以ABC正确.因为车距B盒越来越远,所以该物体运动方向是背离B盒运动.D错误.故选ABC.
13.; FH表示F、H两点间的距离; 1.3
【解析】(1)[1]纸带实验中,可以用平均速度代替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则:

[2]其中FH表示F、H两点间的距离,T表示周期;
(2)[3]由(1)表达式,代入数据可得:

14.(1)位移大小为1000m,路程为1400m;(2)平均速度的大小为1.67m/s,平均速率为2.33m/s.
【解析】(1)位移是矢量,是指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则位移为:
路程是实际走过的轨迹,故路程为:
s=400m+600m+400m=1400m;
(2)他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为:
平均速率为:
15.(1) (2) (3)见解析
【解析】(1)设全程的时间为,则前一半时间内的位移为
后一半时间内的位移为
则全程的位移为
故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2)设全程的位移为,则前一半位移上经历的时间为
后一半位移上经历的时间为
故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3)由于

故,汽车A先到达目的地.
16.(1)5 m/s;(2)4.8 m/s
【解析】(1)设一半的时间为t,由平均速度公式可得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
(2)设一半的位移为x,则由平均速度公式可得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