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必修1)2010-2011学年语文同步精品学案:期末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必修1)2010-2011学年语文同步精品学案:期末测试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0-18 08:5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期末测试
(150分钟,150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河畔(pàn) 颓圮(pǐ) 寥落(liáo) 不可胜数(shù)
B.赁屋(lìn) 踌躇(chú) 攒射(cuán) 殒身不恤(yǔn)
C.憧憬(chōnɡ) 桀骜(ào) 呻吟(yín) 毛骨悚然(sǒnɡ)
D.气馁(něi) 不惮(dān) 慰藉(jì) 言简意赅(ɡāi)
答案 C
解析 A项“不可胜数”的“数”读shǔ;B项“踌躇”的“踌”读chóu;D项“不惮”的“惮”读dàn,“慰藉”的“藉”读jiè。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一项是(  )
A.饯行      绵里藏针
 了以自慰 识时务者为俊杰
B.博弈 敷衍迁就
 劳民伤财 多行不义必自毙
C.诽闻 令人心仪
 面黄饥瘦 画虎不成反类犬
D.截获 了无声趣
 前倨后恭 解铃还须系铃人
答案 B
解析 A项了以自慰—聊以自慰;C项诽闻—绯闻,面黄饥瘦—面黄肌瘦;D项了无声趣——了无生趣。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采购活动中,供应商资质的________是非常苛刻的,没有资质就不能参加招投标采购等。
②对于大牛的股市,辽宁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主任表示,股市的火爆________了一个新的产业链,并让这个产业链上的市民们都跟着火了起来。
③在Activision最近于英国伦敦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一位公司内部不愿说出姓名的高级品牌项目经理________说,《使命召唤4》有望于2008年4月在欧洲推出。
A.区别  萌生  透露  B.甄别  催生  透露
C.区别 催生 披露  D.甄别  萌生  披露
答案 B
解析 甄别:审查辨别(真伪)。区别:把两个以上的对象加以比较,认识它们不同的地方。催生:催产。萌生:开始发生。透露:显露(消息、意思等)。披露:发表、公布。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服饰是人们生活水平、思想观念的体现。现在的女孩子个个都是花枝招展,绿肥红瘦,同20世纪60年代全国一片绿(绿军装)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B.第十届中国国际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展览会暨第十六届全国食品添加剂生产应用技术展示会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开幕仪式精彩纷呈,美轮美奂。
C.在第十六届全国书市上,值得欣赏的好书并不多见,倒是“抄、剽、吹、跟”四大恶习,已经被一些出版商修炼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D.一架巴西民航A320客机17日在该国圣保罗机场降落时冲出跑道,与机场附近的办公楼猛烈相撞后爆炸起火,飞机爆炸后至少断成了两截,振聋发聩的爆炸声此起彼伏。
答案 C
解析 A项绿肥红瘦: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象。不能指人。B项美轮美奂:房屋等建筑物高大华美,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这里指开幕仪式,显然不合适。C项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D项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不表示声音大,此处可改为“震耳欲聋”。
5.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富人的“奢华消费”、年轻一代的“提前消费”以及政府制定的“鼓励消费”政策,会使中国“未富先奢”,令政府提出的另一个口号——建设节约型社会——成为一句空话。
B.人们针对从中国进口水产品感到不安的问题,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做出的反应是以受到污染为由禁止中国部分水产品进口。
C.超音速冲压喷气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不仅将使我国高速导弹计划受益,而且还可以发展先进的航空航天材料和更强大的计算机能力。
D.从北京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记住了帕瓦罗蒂灿烂的笑容和伟岸的身材以及在成千上万场音乐会上拿着的那条五彩缤纷的白手帕。
答案 A
解析 B项属于结构混乱,主语“人们”还没陈述完,后一个句子的主语就换成了“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可把“人们”一词放在“针对”之后。C项属于搭配不当,“发展”与后面的宾语不搭配。D项属于不合逻辑,“白手帕”不能说成“五彩缤纷”。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徽商成功的诀窍
明清时期,徽商能够驾驭整个商界,是因为他们具有贾儒结合、官商相联、乡党互助的特点;有勤俭持家、吃苦耐劳的精神;有以利润为目的的经济观念;注意学习和总结从商经验,注重职业培训;有灵活多变的经营手段。
中国是一个重农抑商的社会,为了能使自己的经营活动适应这个社会,徽商贾而好儒,商而兼仕,与封建官僚或合为一体,或相互结托。他们把势力渗透到地方政权,甚至伸向国家中枢。除以“急公议叙”“捐纳”“读书登第”作为攫取官位的途径外,还以重资结纳,求得部曹守令乃至太监、天子的庇护,享有官爵的特权。
为了能在他乡异地的商业竞争中站稳脚跟,徽商利用地缘和血缘关系形成商帮,互帮互助。全国凡有徽商活动的城镇,几乎都有徽商会馆或徽商公所、义园、旅享堂、思恭堂之类,有的城市甚至不止一处。徽商会馆的主要宗旨就是“合志同方,营道同术”(吴江县盛泽镇《徽宁会馆碑记》)。
很多人一谈起徽商,总将徽商同奢侈连在一起。其实除个别商贾较为奢侈外,80%以上的徽商都是勤俭持家,并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徽州人经商多为生计所迫,因此作为第一代徽商,大多一贫如洗,勤俭持家就显得更加重要。婺源人李祖开始贩木时,竹头木屑都舍不得丢,加以充分利用。致富后仍是粗衣淡食,住房极其简陋狭小也不肯新建。光有勤俭思想,并不足以致富,他们还具有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歙人江遂志两次经商失败,第三次变卖所有家产一搏,终于成功。
徽商经营,以赢利为目的,什么利润大,就经营什么。如徽商习称的盐、典、木、茶四大行业,都是利润极高的。注意商品市场的选择,也是徽商追求利润的手段之一。歙商程澧因苏州等地盛产棉花便经营布业,扬州是盐业集散地便经营盐业,徽州当地贫瘠便经营典当业。在不同的地方经营不同的行业,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赚钱。
徽商是一个文化修养水平较高的社会阶层,他们非常注意从书本中去学习商业技能,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商业经验,注重职业培训。《士商规略》《典业须知》《水陆路程宝货辨疑》等商书,便是徽商经商经验的总结。徽商子弟正式经商之前,一般都要跟随长辈见习一段时间,当学徒,以熟悉商情。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注重岗前职业培训。
在长期的经商实践中,徽商还练就了一套灵活多变的经营手段,如取信消费者、薄利多销、抓市场信息、宣传促销等,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6.下列不属于徽商“官商相联”的途径的一项是(  )
A.徽商跟封建官僚相互结托,把势力渗透到地方政权,甚至伸向国家中枢。
B.徽商用“急公议叙”或“捐纳”的办法取得官位。
C.徽商还通过读书参加科举取得官位。
D.徽商用重金交结各级政府甚至太监、天子。
答案 A
解析 从第二段看,本句是“官商相联”的效果,不是途径。
7.下列对徽商“乡党互助”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为了能在他乡异地的商业竞争中站稳脚跟,徽商利用同处徽州一乡的关系结成生意帮会,互相帮助。
B.徽商充分利用家庭亲族关系形成家庭亲族商帮,以在异地的商业竞争中更有实力。
C.全国凡有徽商活动的城镇,都有徽商会馆或徽商公所、义园、旅享堂、思恭堂之类,有的城市甚至不止一处。
D.徽商在各地营建会馆的主要宗旨就是把徽商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追求商业竞争的成功。
答案 C
解析 以偏赅全,原文是“几乎都有”。
8.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第一代徽商,大多一贫如洗,所以都有勤俭思想,即使致富后还是不肯享受,甚至到了悭吝的程度。
B.徽商有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歙人江遂志两次经商失败,三次变卖所有家产,终于成功。
C.因为徽商主要经营盐、典、木、茶四大行业,所以利润极高,徽商大都很快致富。
D.徽商自身就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水平,他们既注重学习商业经营的理论,又注意总结商业实践的直接经验,这也是他们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原因。
答案 D
解析 A项“悭吝”属无中生有;B项原文是“两次经商失败,第三次变卖所有家产”,不是“三次变卖”家产;C项因果错置,应是因为“盐、典、木、茶”“都是利润极高的”,所以“以赢利为目的,什么利润大,就经营什么”的徽商才会经营。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召信臣字翁卿,九江寿春人也。以明经甲科为郎,出补谷阳长。举高第,迁上蔡长。其治视民如子,所居见称述。超为零陵太守,病归。复征为谏大夫,迁南阳太守,其治如上蔡。
信臣为人勤力有方略,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躬劝耕农,出入阡陌,止舍离乡亭,稀有安居时。行视郡中水泉,开通沟渎,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以广溉灌,岁岁增加,多至三万顷。民得其利,蓄积有余。信臣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于田畔,以防分争。禁止嫁娶送终奢靡,务出于俭约。府县吏家子弟好游敖,不以田作为事,辄斥罢之,甚者案其不法,以视好恶。其化大行,郡中莫不耕稼力田,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号之曰召父。荆州刺史奏信臣为百姓兴利,郡以殷富,赐黄金四十斤。迁河南太守,治行常为第一,复数增秩赐金。
竟宁中,征为少府,列于九卿,奏请上林诸离远宫馆稀幸御者,勿复缮治供张,又奏省乐府黄门倡优诸戏,及宫馆兵弩什器,减过泰半。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信臣以为此皆不时之物,有伤于人,不宜以奉供养,及它非法食物,悉奏罢,省费岁数千万。信臣年老以官卒。
元始四年,诏书祀百辟①卿士有益于民者,蜀郡以文翁,九江以召父应诏书。岁时郡二千石率官属行礼,奉祠信臣冢,而南阳亦为立祠。(节选自《汉书·循吏传》)
注 ①辟:泛指官员。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躬劝耕农,出入阡陌    劝:勉励
B.止舍离乡亭 舍:住宿
C.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 凡:总共
D.甚者案其不法 案:按照
答案 D
解析 案:追究。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A项①代词,他们;②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①目的连词,来;②介词,因为。C项①代词,那里;②连词,表假设,如果。D项均为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对。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召信臣“勤力有方略”的一组是(  )
①以明经甲科为郎,出补谷阳长 ②躬劝耕农,出入阡陌 ③甚者案其不法,以视好恶 ④吏民亲爱信臣,号之曰召父
⑤又奏省乐府黄门倡优诸戏 ⑥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⑥
答案 B
解析 ①是说召信臣有才能,④是说吏民对信臣的爱戴,⑥是陈述太官园中的种植情况。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召信臣以明经甲科的身份担任郎官,后因官吏考绩优等而升任上蔡长官,他管理上蔡时爱民如子。后来升任南阳太守,其治理情况也同上蔡一样好。
B.召信臣为人勤勉有谋略,亲自劝勉老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开通沟渠,禁止奢靡,惩治游手好闲的官宦子弟,所管治之地,教化广泛推行。
C.召信臣深受吏民爱戴,他管辖的郡充实富足,荆州刺史赏给他黄金四十斤。他升任河南太守后,因治行常常第一,皇帝又多次给他增加俸禄。
D.竟宁年间,召信臣被征召为少府,他上奏皇上请求裁减黄门艺人的娱乐活动及宫馆兵器,废止暖房蔬菜的供奉等,每年为朝廷节省了大量费用。
答案 C
解析 不是荆州刺史赏给他黄金,而是荆州刺史上奏皇上后,皇上赏赐他黄金四十斤。
四、(24分)
1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信臣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于田畔,以防分争。(3分)
(2)郡中莫不耕稼力田,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4分)
(3)元始四年,诏书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3分)
答案 (1)召信臣为百姓制定了均衡分配水源的规约,把这些规约刻在石碑上竖立在田地边界处,来防止争斗。
(2)郡中的人没有谁不尽力从事农业生产,百姓归依他,住户人口成倍增长,盗贼和诉讼案件减少,甚至没有。
(3)元始四年,皇帝下诏书祭祀对百姓做过好事的百官卿士。
译文
召信臣,字翁卿,九江郡寿春县人。凭借明经甲科的身份担任郎官,后来离开京城补任谷阳县长官。后因官吏考绩列为优等,升任为上蔡长官。他管理时视民如子,一直受到任地老百姓的称赞。后来被越级提拔为零陵太守,因病归退。后来又被征召为谏大夫,升为南阳太守,在南阳时的治理情况也同上蔡一样好。
召信臣为人勤勉有谋略,喜欢替老百姓办有益的事,致力于使他们富足起来。他亲自鼓励督促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出入于田间地头,常住在野外,很少有安稳地生活的时候。他巡视郡中的水流泉源,开通沟渠,修筑水闸和其他能放水堵水的设施总共几十处,来扩大灌溉面积,田地年年增加,多达三万顷。(这样做,)百姓得到了好处,收获的粮食贮蓄有余。召信臣为百姓制定了均衡分配水源的规约,把这些规约刻在石碑上竖立在田地边界处,来防止争斗。禁止嫁娶送终时奢侈浪费,致力于推行勤俭节约的风尚。府县官吏家的子弟喜欢闲游,不把耕田劳作当重要的事看待,(召信臣)就斥责罢免他们,严重的还追究他们的罪过处治他们,用来显示他崇尚劳动厌弃懒惰的态度。他管治的地方教化得以广泛推行,郡中的人没有谁不尽力从事农业生产,百姓归依他,住户人口成倍增长,盗贼和诉讼案件减少,甚至没有。官吏百姓亲近爱戴召信臣,称他为“召父”。荆州刺史上奏信臣替百姓谋取福利、他管辖的郡得以充实富足的事情,皇帝赏赐召信臣黄金四十斤。他被升职任河南太守,政绩品行常常被评定为第一,皇帝又多次增加他的俸禄并赏赐黄金给他。
竟宁年间,召信臣被征召为少府,列在九卿之中。他上奏请求皇上对上林一带一些较远的皇上极少去的宫馆,不要再修葺整治备办陈设各种器物。召信臣还上奏请求裁减乐府黄门的乐舞艺人的娱乐活动,并将宫馆中的兵器减少大半。太官园中种植着冬天生长的葱、韭菜等蔬菜,种在暖房中,白天夜晚都要烧火,这些蔬菜要在一定的温度时才能生长,召信臣认为这些都是不合季节的种植的作物,对人体有害,不适合用来供奉给皇上,还有其他不合时令的食物,都一一奏请皇帝免除。这样每年节省几千万的费用。召信臣年纪大了死在任上。
元始四年,皇帝下诏书祭祀对百姓做过好事的百官卿士,蜀郡推荐了文翁,九江推荐了召父。每年郡守率领官员属吏前去行礼,供奉祭拜召信臣的坟墓,南阳也为他建造了祠堂。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柳州开元寺夏雨①
吕本中
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
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
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沉浮②。
面如田字③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
注 ①南宋初年,吕本中历经艰辛,长途跋涉,从北方流亡到柳州避乱,因有感而作此诗。②沉浮:把信遗失了。③面如田字:《南齐书·李安民传》载,宋明帝曾当面说他“面方如田,封侯状也”,后果真被封康乐侯。
(1)诗的首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4分)
(2)诗的最后一联的用典,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4分)
答案 (1)描写了作者在夏天风雨交加的傍晚投宿,与寺僧为伴的情景,渲染了清幽孤寂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凄伤的感情基调。
(2)诗人说自己没有封侯的形相,也不羡慕班超封侯显贵,实是激愤之语,抒发了自己流落异乡而抱负不得施展的无限感慨,流露出伤时忧国、郁闷愤慨的深沉情思。
15.默写名句。(6分)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2)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荆轲刺秦王》)
(3)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鸿门宴》)
答案 (1)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2)为变徵之声 士皆垂泪涕泣 (3)头发上指 目眦尽裂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走失的泥土
李祥林
①大地上的泥土绝不是一尘不动地静止于某一个地方,它们和水一样,无时不在流动和翻腾,改变或被改变着自己的身世和命运。比如一个人和一头牛犁完湿地回到家里,人的鞋里鞋外和牛的蹄缝里都沾满了湿土,家的温度加速了这些泥土的风干,鞋上的土被人抖在地上,连同院落里的柴秆、纸屑一起被扫进缓缓燃烧的灶膛,几天后出灰时又以肥料的形式被运到地里。而牛蹄上的泥土混同着牛的屎尿,被笨重的牛脚来回践踏、翻搅,和稀牛粪混在一起也被运到地里,此时地里的泥土已经认不出它们的模样了。
②即使在田地的某一处,蚂蚁或者田鼠掘穴时翻出的细土,也会告别它们埋在深处不见天日的历史,贪婪地晒着太阳,直至发白、风干,阳光改变着这些土的成分,或许又会被一阵风带到另外一个陌生的地方。
③泥土成年累月地呆在一处,思想总会有不坚定的时候,在它们的内心,是渴望东奔西走,或者腾挪一下身子的。所以说,在大地上要让一粒土坚守自己的家园,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特别是雨水,最容易携带泥土私奔出走。人最怕的也是在多雨的秋天,家园的泥土大面积地流离失所,出走流浪。年久的土院墙会因难以承载过多的水分而訇然坍塌,一些失修的房屋连声招呼也不打,一夜之间就将羊群掩埋,一锨一锨培起来的地埂也会相约塌滑,让人们分不出地界,找不见各自的粮食,下滑的泥石流甚至会将山沟里整个的村庄带走。在水的盅惑下,泥土大规模地分崩离析,让村庄呈现出一片荒败和狼藉的景象。
④在田野上的村庄,重新打起土墙,培起结实的地埂,告诉泥土精诚团结,不要私自出走,是比播种和收获还要大的事情。春天落下了一块地没有播种,只是少收一点粮食,秋天落下了几垄庄稼来不及收割,最大的损失也只是少了一些口粮。但村庄里任何地方的泥土走失了,家园就不是家园,村庄也就不是完整的村庄了。秋天里最忙的时节,人们在不知疲倦地收拢着自家的泥土,这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情,需要足够的韧性和恒心。比人高的田埂也是用光滑的锨背一下又一下拍结实,才得以巩固泥土,成为一块完整的田地。土本来是散漫的,却又经不起击打,看来略加教训是让泥土听话的最好的办法。
⑤秋天的大地上,远走他乡的其实不只是一些泥土,有时会有一只四处张望而不肯吃枯草的羊,它悄悄离开羊群,怅然地走遍原野,最后饿死在某一个地埂下,成为鹰兽的美食,或者会被一个陌生的人收养起来,成全了它一年中少有的好运。村西的丫丫在秋天去远方打工,这个从小就出落得艳丽却不肯读书的女孩,守不住贫瘠的家园和一颗虚荣浮躁的心,在别人的城市先是洗碗,后来学理发,再后来给别人洗头、洗脸、洗脚、洗身子,再后来吸了毒,回到村子后不久就与土为伴了。村东的二柱也是在秋天考上大学,毕业后在城里当干部,又在乡里当乡长,他在当那个乡的党委书记时拿了不该拿的钱,在城里的高墙里握了十几年冰冷的手铐。走失的泥土终究会回归到原来的起点,二柱回到村里时头发已经花白了,他整天拿着一把擦得雪亮的铁锨,在地埂上不停地拍呀拍,他家的地埂是村庄里最光滑、最结实的地埂,可以耐得住几年大雨的冲刷和浸泡。
⑥一个村庄的人会被院墙坍塌和泥土流失的声音吓慌了神,却可以被此起彼伏的击打泥土的声音稳住身心,这种声音将伴着他们安心地度过漫长的冬天。(选自《作家文摘》)
16.请理解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刻含意。(4分)
答案 按照我们常人的思维,土地应该是相对固定不动的,但这里作者赋予了土地一定的情感,用泥土来比喻在土地上生活的人,他们依恋自己脚下的土地又对外界充满着新奇,他们想走出自我,在时代大潮中展示自己。
17.本文以“走失的泥土”为题有什么作用?(5分)
答案 泥土是相对朴实保守的,“走失的泥土”象征的是那些走出乡村,脱离朴实,被新时代冲击而背离了乡土的人。用“走失的泥土”一词,一是能够说明作者的思想倾向;二是可在本文中起到行文线索的作用。
18.概括说明作者在文章中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并回答文章中写到的“丫丫”和“二柱”的故事对表现主旨的作用。(5分)
答案 (1)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包括:对土地依赖的情感,对土地的厚爱和依恋,对背叛土地的行为的不满与谴责,对家乡土地包容一切的欣慰和赞叹。
(2)写丫丫和二柱的故事的作用:深化主题,画龙点睛,让读者拨云见日,明白作者的意图。
19.文章最后一段“却可以被此起彼伏的击打泥土的声音稳住身心,这种声音将伴着他们安心地度过漫长的冬天”一句说明了什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4分)
答案 这句话说明新的时代,人们要固守本分,不要在金钱、权力面前迷失自我。我同意作者这样说,一个人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淡泊名利,应该坚守自己的本分。
六、(12分)
20.画外音,是来自画面外的声音。它可以描述心理活动,也可以对画面的背景、叙写对象、事件直接议论抒情。请根据下图内容及情景提示,任选一个角度,写几句画外音。(60字以内)(5分)
情景:一只燕子徘徊于死去的同伴旁边久久不愿离去。
画外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1)小鸟也许弱小得微不足道,却也有着令人肃然起敬的真挚情感,小燕子对逝去伙伴的悲唤让我们感受到世界处处都有爱!
(2)生者的呼喊能唤醒永远沉睡的伙伴吗?一味地沉溺于同伴逝去的悲痛之中,留给自己的也只会是不尽的痛苦。
解析 可从描写燕子的心理活动和对画面内容的议论抒情中任选一个切入点。
21.当代文艺批评家叶延滨对当代文学的“肥胖病”有如下形象的比喻:
现在的文学,像当今的人,都发福了,尤其是小说与报告文学,越写越长,越写越厚,而且,封面上缠上一根宽腰带,上面印着介绍内容的文字,比方说“大师推荐/大奖得主/大时代巨著”云云,只是缠在书本的腰上,感觉就是大腹便便怕散了架,只好加上一根腰带。
请你将叶延滨的话用平易朴实的语言重新表述。(不超过40字)(3分)
答案 现在的某些文学作品常以炒作(或“唬人”“抢眼”)的封面书条来掩饰其冗长、松散的弊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广义)的运用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解答该题要注意三点:①把握现象:文学作品越写越长,越写越散。②把握喻义:“一根宽腰带”“大腹便便”“散了架”的喻义。③准确概括:要揭示出某些文学作品的特点,语言要平易朴实。
22.请简要谈谈《领带与小说》故事中的回信艺术及所蕴含的道理。(不超过30字)(4分)
美国的一家领带公司给海明威寄去了一条漂亮的领带并附上一封信:
人们非常喜欢用我们的领带。我们真希望您也能成为我们的顾客,盼望您能为这条漂亮的领带寄给我们两美元。
对这封半是认真半是玩笑的信该怎么处理呢?老老实实地寄去两美元显然不好,可置之不理也不妥当。海明威稍作沉思,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几天后,领带公司收到了一个邮包,里面也有一封信:
人们非常喜欢读我的书,我很希望你们也会成为我的读者并购下我新近出的一本小说,现通过邮包寄上。小说定价是两美元八十美分,扣除领带的钱后,你们应付我八十美分。
答案 回信艺术:幽默与智慧并存。道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七、(60分)
23.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品”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多种含义:
(1)体味,如品味、品尝;(2)评论好坏,按一定的等级衡量,如品评、品鉴;(3)品质……
例如我们可以品味人生的苦难、沧桑,也可以品味文学经典、音乐经典。
请联系你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以“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写作指导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所给的材料提供了几个含义,学生可以围绕这些材料打开思路,紧紧围绕“品”作文。“品”有几种词性,从立意的角度考虑,“品”作动词,组词后要增加主语或宾语,表达学生对人生的观察、思考与认识;作名词,要点出其具体内涵。
因此,从立意上看,以下立意属于准确的理解,应判切合题意,内容项在一档打分。
①品味人生百态(苦难、沧桑、曲折、不幸、磨难、幸福等)
②品味经典(文学、音乐、美术等)
③做一个品行高洁的人
④用客观、公正的标准品评他人(事物)
以下立意属于较准确的理解,应判符合题意,内容项在二档打分。
⑤我们要打造民族品牌
以下立意属于基本准确的理解,应判基本符合题意,内容项在三档打分。
⑥事物的品级多种多样
⑦人生复杂,品性多样
如果立意没有涉及“品”的含义,则判偏离题意,内容项在四档打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