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诗韵

文档属性

名称 洛阳诗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9-30 15:0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7张PPT)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李商隐
(打一地名)
洛 阳
若问古今兴废事,
请君只看洛阳城.
九朝古都
如果你想了解三百年的中国,请到上海;
如果你想了解五百年的中国,请到北京;
如果你想了解三千年的中国,请到西安;
如果你想了解五千年的中国,请到洛阳来。
如果你想了解三百年的中国,请到上海——近代
如果你想了解五百年的中国,请到北京——明、清
如果你想了解三千年的中国,请到西安——唐
如果你想了解五千年的中国,请到洛阳来——?
洛阳简介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由周公营建,建于公元前12世纪,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战国时改名洛阳,因在洛水之北而得名。
是八大古都,这里有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有三代之居“夏、商、周” ,是“河图洛书”的故乡,有105位帝王定鼎九州,是华夏民族的精神故乡,是“最早的中国” 。
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东汉,魏晋、隋唐时代,洛阳是全国乃至亚洲的经济、文化中心,东汉时有太学生三万余人。
洛阳简介
千年帝都,华夏圣城,文明之源,天下之中;
丝路起点,运河中枢,牡丹花都,山水之城;
三代创世,魏晋风流,汉唐雄风,宋家文气。
“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
——司马迁(西汉)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城
——司马光(北宋)
“煌煌祖宗业,永怀河洛间”
——陆游(南宋)
“功存河洛”——康熙(清)
“炎黄子孙,根在河洛”
——程思远(当代)
伊尹
贾谊
邵雍
赵普
元稹



苏秦
李贺
杜甫
程颐
程颢
赵匡胤
王铎
玄奘
本节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课文的相关知识,识记本课涉及的字词
2.方法与过程:学会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关键段落理解文章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文章大意,体会祖国优秀灿烂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对祖国及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作者简介
叶文玲,1942年生,长期在河南工作,曾任浙江省作协主席。
作品《叶文玲文集》
检查预习:掌握下列词语
璀璨 笑靥 谙 邙山
笃诚 天竺国 赭 釉
馈赠 氤氲 衣袂 龛

Cuǐ càn yè ān máng
Dǔ zhú zhě yòu
kuì yīnyūn mèi kān
zhào
字词检查
解释下列词语并给红色的字注音。
璀璨:
氤氲:
笃诚:
笑靥:
岚气:
娇妍:
衣袂:
谙熟:
( cuǐ càn )形容珠玉等光彩鲜艳。
( yīn yūn )气或光色温和动荡的样子。
( du)忠实,诚心诚意。
( yè )酒窝,笑脸。
(lán)山里的雾气。
( yán )娇嫩美丽。
( mèi )衣服的袖子。
( ān )熟悉。
读法提示:如何抓住文章中关键句段
关键句:
1.文中的总起句。
2.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的句子。
3.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
4.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议论、抒情句子。
关键段:
1.文章的开头段和结尾段。
2.文章的承上启下的过渡段。
3.文章中议论、抒情的段落和详写的段落。
思考题
1.作者写洛阳总的来说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和态度?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说明,请找出来
领句、中心句:
中原忆,最忆是洛阳。
关键句:
具体体现 :
十分偏爱,笃诚崇拜
对这个九朝古都,有特殊的况味
思考题
2.课文从不同侧面来选取典型材料,作者分别写了哪些特点,在文中找出来。
中心句:
一次比一次更深的感受到她的古美和奇绝
(课文第六自然段)
总结(关键字):
古、美、奇、绝
思考题
3.作者在写洛阳的古、美、绝、奇四个特点时,选择了哪些材料?
洛阳古 天下第一的白马寺
洛阳美 群芳之冠的牡丹
洛阳绝 有1300年历史的唐三彩
洛阳奇 举世罕见的龙门石窟
洛阳古
她有“天下第一寺”的
白马寺
名胜古迹
   白马寺位于洛阳市东15公里处,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建立的第一座官办佛寺,是中国佛教的“释源”和“祖庭”,也是古代亚洲的佛教重地。因佛经是用白马从天竺(今印度)驮回,故命名为白马寺。现为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1、白马寺
白马寺
白马寺的白马
白马寺的钟楼
白马寺的金刚
白马寺的香炉
洛阳美
她有群芳之冠的
牡丹
牡丹与洛阳
牡丹是我国园艺花卉较早观赏花卉之一,洛阳牡丹始于隋,盛于唐,而“甲天下”于宋,至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
洛阳成为牡丹之盛地。洛阳牡丹栽培始于隋朝,隋炀帝。每年清明和谷雨前后,春日洛阳人观赏牡丹是一种风俗,从古至今沿袭不断。
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花中之王”
1982年9月21日,洛阳通过决议命名牡丹花为“市花”。每年的4月15日至25日都举办“洛阳市牡丹花会”。
洛阳牡丹
洛阳牡丹
洛阳牡丹
牡丹花会(4月15-25日)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洛阳牡丹
花向琉璃地上生, 光风炫转紫云英.
自从天女盘中见, 直至今朝眼更明.
径尺千余朵,人间有此花.今朝见颜色,更不向诸家.
寂寞萎红低向雨,离披破艳散随风.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闺中莫妒新妆妇, 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 入门唯觉一庭香.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仙衣不用剪刀裁, 国色初含卯酒来. 太守问花花有语, 为君零落为君开.
今岁东风巧剪裁, 含情只待使君来. 对花无语花应恨, 直恐明年花不开.
火炼金丹
大胡红
洛阳红
白牡丹
洛阳绝
她有1300年历史的
唐三彩
洛阳“绝”——1300历史的唐三彩
色彩:赭、白、绿
造型:优美、生动、逼真
用途:文化使者、馈赠亲友
唐 三 彩 是 中 国 唐 代 的 一 种 彩 陶 工 艺 品。 主 要 由 赭、 绿、 白 三 色 釉 彩 涂 胎, 故 称 唐 三 彩。 也 有 二 彩、 四 彩 的, 但 总 称 唐 三 彩。 它 是 在 继 承 汉 代 绿、 褐 釉 陶 器 的 基 础 上 发 展 起 来 的, 是 中 国 制 陶 技 术 发 展 的 高 峰, 当 时 就 闻 名 中 外。
唐三彩骏马
唐三彩骆驼
唐三彩人物
唐三彩生活用品
洛阳艺术瑰宝
洛阳奇
她有无比雄伟的
龙门石窟
洛阳“奇”——龙门石窟
阅读12自然段,体会龙门两山与黄土地、伊水与黄河的对比
石窟之奇:历时久,数量多,
浩大辉煌 / 雄奇的奉先寺 / 卢舍那塑像
沿途壮美大观
龙门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合称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石窟密布于伊水两岸的崖壁上,长达1公里。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共2100多个,佛塔40余座,碑刻题记3600多块,全山造像10万余具。
这些佛教石雕艺术杰作,大的高达数尺,巍峨雄壮,小的仅方寸见长,精巧细致。因时代的不同,佛像有的体态丰盈,有的身姿纤秀,仪态万千,栩栩如生,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佛教艺术的灿烂,更令人感慨人力之艰。
卢舍那塑像:
那婉约瑞丽的姿态,那摄人心魄的慧眼美目,那浅笑盈盈的秀美双唇,真是集美之大成。
不同角度的
卢舍那塑像
奉先寺
卢舍那佛像
东方的维娜斯
奉先寺天王及力士
奉先寺正壁左菩萨
香山寺
香山寺
白居易墓
宾阳洞
宾阳洞
药方洞
万佛洞
奉先寺
思考题
4.阅读最后一段,明确“诗韵”的内涵:
深厚的文化底蕴,使洛阳诗意浓郁,韵味悠长
——洛阳诗韵
壮美大观,如品诗韵
关键词:
5.小结
通过全文及图片欣赏,我们能够知道,文章题目有着特殊的含义——洛阳是历史的厚重的沉积和馈赠,是中化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代表,有博大精深的美。审视洛阳的美,仿佛读一首优美的古诗,韵味无穷。
6.作业
1.练习一、二、五题。
2.语文实践活动。
中原忆,最忆是洛阳。这是课文的第一句话,奠定本文的感情基调。这句话是模仿白居易的《忆江南》。原文是: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你能模仿写一首诗,或模仿课文写一篇美文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