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课外阅读专项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课外阅读专项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1 19:4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课外阅读专项练
一、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峨嵋道上
前面没有平坦的路了。所谓路,就是用一块块两尺见方的石板接连起来的阶梯。我们一步一步向上爬,非常吃力,停步(仰望 眺望),只见石阶像一架天梯,坚在前面树木葱茏的陡坡上。我们的旅程,就是要攀登这架长长的天梯。
在途中,我们遇到了十几个背竹篓的人。他们把竹篓靠在路旁的岩石上,站在那儿歇息。走近了才发现,每个背篓里都装着一块大石板。背着石板攀登天梯,可真了不起!
我问他们 往山上背石板做什么 一位长者指了指脚下的石阶 操着浓厚的四川口音回答说 干这个 铺路 我疑惑地说
他点了点头,告诉我说:去洪椿坪的那段路被山洪冲毁了。他们在十多里外开山取石,凿成了石板,背上山去重铺(pū pù)冲毁的路。
他们是给峨嵋山铺路的人啊!
峨嵋山光是游览路线就有200多里。铺这么长的路要多少块石板呢?几万、几十万,还是几百万?这数不清的石板,不都是这样一块一块背上山来的吗?山路这样狭窄,不能用机械,只有靠人工。想到这里,我内心感到一阵愧疚。我们走在别人铺的道路上还嫌吃力,而铺路的人默默地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把一块一块石板背上山,铺成路,全是为了别人的方便。(如果 即使)没有他们的辛劳,没有他们的牺牲,(就 也)没有这用石板砌成的阶梯,就没有脚下的路,也就没有游人的欢乐。
啊,默默地付出辛劳的铺路人啊,你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1.在文中括号内划去不恰当的读音或词语。
2.给短文第三段加上标点符号。
3.把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写成用句号的句子,要求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有一句话写出了“我”内心愧疚的原因,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分成三段,用“‖”在段末标出。
6.这篇短文通过记叙“我”在登峨嵋山途中的见闻和由此产生的感想,赞扬了铺路人_______的精神。
二、课外阅读。
常言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1998年长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水,一些堤坝出现“涌”就是蚁害所致。当然,这里所说的“蚁”不是普通的蚂蚁,而是土白蚁。士白蚁行踪诡秘,为害隐蔽。一些外表看来完好无损的河堤土坝很可能已经遭受严重破坏。荆江大堤上飞驰的小吉普竟然全车陷落在土坝中,至于行人,水牛跌入坝中“陷阱”,就更是屡见不鲜了。那么,小小的白蚁为什么能掏空千里之堤,使之毁于一旦呢?
科学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我国的白蚁大体上可分为三类:木栖性白蚁、土栖性白蚁和土木两栖性白蚁。破坏堤坝的白蚁主要是土栖性白蚁,即专在土中筑巢的一类白蚁。白蚊的社会有严格的分工:蚁工、蚁后专门繁殖后代;兵蚁负责安全保卫;工蚁数量最多,从事筑巢、觅食等基本劳动。土白的巢穴在地下可深达两米,主巢大约1-2立方米,主巢周围的副巢多达百余个,巢穴之间有四通八达的蚁道相连。由于土白蚁不断在堤坝内分群、蚕食、筑巢,使得堤坝中蚁巢星罗棋布,对堤坝造成很大的危害。一旦汛期来临,水位高涨,水流溢入蚁道、蚁穴,就会出现堤坝管涌、渗漏和滑坡等险情:如果不及时排除,则会堤崩坝垮,出现灾难性后果。
土白蚁对人类而言是一种有害昆虫。土白蚁蚁群庞大,繁殖迅速,习性隐蔽,破坏力强,要彻底消除它的危害并非易事。近年米,科学工作者已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F里之堤,固若金汤”的远量必将成为现实。
1.请为文章加个题目《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屡见不鲜:________ 星罗棋布:________
毁于一旦:________ 固若金汤: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主要为我们介绍了白蚁四方面的知识,请写下来。
________
4.文中使用是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其中的两种,并举例说明。
说明方法:________ 例子:________
说明方法:________ 例子:________
5.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下列哪一项?( )
A.由整体到部分 B.由主要到次要
C.由概括到具体 D.由结果到原因
6.文中加线词语“对人类而言”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
与其恨,不如爱
地处印度东部的瓦腊纳西火车站,一直是个没有什么名气的乡村小站,每天仅有三四辆列车从此经过。而在1968年9月24日这一天,这个小站却“一夜成名”,令整个印度为之震惊。
瓦腊纳西的“成名”源于一场惨烈的车祸。这天傍晚时分,一列火车缓缓驶来,即将进站。但就在这一刻,司机发现,指挥行车的信号机架上爬满了蜜蜂。为了看清显示的信号,司机便探身窗外,仔细观望。不料他刚睁大眼睛,一只蜜蜂突然飞了过来,盘旋(xuán xuàn)几圈后落在了他的脸上。
可恶!也许当时司机心情很不爽,一边咒骂一边挥起了巴掌。
这绝对是一个足以致命的错误举动!
司机毫不费力地拍死了蜜蜂。然而,不等死去的蜜蜂落地,司机已惊得目瞪口呆:只见成千上万的蜜蜂黑压压地扑来,争先恐后地飞进机车,疯狂地刺他的脸、脖子和手臂……顷刻间,他裸露在外的皮肤上,密密麻麻地爬满了复仇的蜜蜂。
司机疼痛难忍,视线也一片模糊。好在失去意识前,他拼尽全力拉下了刹车杆。但强大的惯性仍然驱动列车闯入车站,撞上了停在同一条轨道上的另一列火车。灾难就此发生,五节车厢倾覆,三百多人非死即伤。
惨剧发生后,印度铁路部门马上组织专家赶赴现场进行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了,是那只被司机拍死的蜜蜂惹的祸。这种蜜蜂死亡时会发出一种具有特殊气味的激素信息,附近的蜜蜂接到信息,便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编制“战队”,发动猛烈攻击。
得出结论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为此,铁路部门开始向社会征集有效的补救措施。有人提出,将瓦腊纳西小站周边的树全部砍掉,清理出隔离带;也有人建议,调集大批消防人员,喷洒农药,剿(chāo jiǎo)灭蜜蜂,捣毁沿线树丛里的所有蜂巢,永绝后患……这些方案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执行起来非常困难,还不一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论证来论证去,相关部门始终未敲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件事慢慢地被搁置下来。
就在瓦腊纳西事件发生的第四年,一个小男孩的举动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每年春天,小男孩都会背上满满一书包花籽,撒种在距离瓦腊纳西小站铁路线百米远处。到了夏天,花开缤纷,清香扑鼻,成群结队的蜂蝶都被吸引过去了,连蜂巢也搬到了那里。更出人意料的是,在当年那个司机探出头观望信号机架的地方,小男孩还竖起了一块警示牌:“嗨,不要打它。”
过往的列车司机都清楚,它,指的是蜜蜂。
小男孩说,蜜蜂只有在感觉受到威胁时才会攻击“敌人”。我们给它花蜜,爱护它,做它的朋友,它就不会攻击我们。小男孩还说,他的父亲也在那场车祸中遇难,永远离开了他。
与其剿杀,不如呵护;与其恨,不如爱。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在很多时候,却往往被我们忽视。
1.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到相应的四字词语填在括号里。
①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 )
②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 )
3.人们为了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提出了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男孩为什么会背上满满一书包花籽,撒种在距离瓦腊纳西小站铁路线百米远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外类文阅读。
月球闪光之谜(节选)
每年月球表面都会遭到陨石的袭击,发出在地球上也能看见的明亮闪光。像狮子座流星雨,一夜之间有多达20块陨石与月球相撞。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为“碰撞为什么会引起闪光”争论不休。现在,一项新的研究结果似乎解开了这个谜。巴黎天文台的行星科学家沙利文·伯菜说,闪光来自与月球表面碰撞后扬起的灼热的陨石碎片。“只要直径约10厘米大小的一块甚星或小行星的陨石,便可以引发一道地球上可以看到的闪光。”
“撞碎的陨石在熔化,因为温度极高,所以散发出光亮,直到完全冷却。”美国行星科学家卡罗琳·恩斯特也持同样的观点。美国天文学家比尔·库克则通过模拟实验来支持这一观点。
1.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多选)
A.列数字 B.举例子 C.打比方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在地球上也能看到月球遭到陨石袭击发出的光。( )
(2)一项新的研究结果已经完全解开了月球闪光之谜。( )
(3)巴黎天文台的行星科学家沙利文·伯莱和美国行星科学家卡罗琳·恩斯特对月球闪光的原因这个问题所持的观点是相同的。( )
3.猜一猜,文章的下一段会写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阅读。
科学喝水
水在我们的生活和生命中是不可或缺的。它是我们体液、细胞和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更是机体一切生物化学反应及物质运输的液体介质,具有调节人体体温和润滑等作用。那么,我们每天要怎样科学补充水分呢?
喝水要因人而异。常听人说,“每天要喝八杯水”。其实喝水和很多事情一样,因人而异——人对水的需要量受年龄、身体活动、环境温度等多种因素影响,适合自己的饮水量才是最科学的。一般情况下,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日饮水1500~1700毫升(约7~8杯)。在高温环境下劳动或运动的人,身体活动水平较高,出汗量较大,这就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加每日水的饮用量。即使在一般环境温度下,运动员、农民、军人、矿工、建筑工人、消防队员等人群,在日常工作中仍有大量的体力劳动,都会因出汗而增加水分的流失,要注意多补充水分,同时需要考虑补充盐分。
喝水要讲求科学方法。首先要少量多次。每次200毫升左右(1杯)。体内水分达到平衡时,就可以保证进餐时消化液的充足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一次性大量饮水会加重胃肠负担,使胃液稀释,既降低了胃酸的杀菌作用,又会妨碍对食物的消化。其次要及时补充。饮水时间应分配在一天中任何时刻,随时喝,切莫感到口渴时再喝水。早晨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水,可降低血液黏度,增加循环血容量。睡前喝一杯水,有利于预防夜间血液黏稠度增加。运动会使体内水分流失加快,更需要及时补充。补充水分时首选白开水。廉价、安全、卫生、健康是白开水最大的优点。比起甜饮料,白开水能避免因糖分过高带来的肥胖、龋齿等风险。
摘自《北京青年报》(有改动)2017-03-29
(相关链接)口渴是身体最明显的缺水信号,感觉渴了,已经缺水。缺水达到一定的量就是失水。失水10%会让人烦躁、全身无力、体温升高、血压下降、皮肤失去弹性。而失水超过体重的20%,会引起死亡。
1.读短文后填空。
(1)“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日饮水1500~1700毫升(约7~8杯)。”这里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具体地___________。
(2)“比起甜饮料,白开水能避免因糖分过高带来的肥胖、龋齿等风险。”这里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说明______________。
2.围绕“科学喝水”这个话题,短文从水在我们的生活和生命中是不可或缺的、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作了说明。
3.小明的爸爸是一名建筑工人,他说:“夏天干活儿,每天喝八杯水就行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联系短文和相关链接回答问题。
(1)水对人来说很重要。请用“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怎样喝水才更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阅读。
奇妙的鲤鱼溪
在福建省周宁县城西有个埔源村。村里有条小溪。溪中有六七千条灰黑、墨绿、丹红、金黄、红白相间、红黑交错的各色鲤鱼,所以这条溪就叫鲤鱼溪。
溪中的鲤鱼不怕人。每当村民蹲在溪边洗衣洗菜时,鱼儿就成群结队地在他们眼前游来游去,或咬住漂亮的衣服,或叼走几片菜叶,真像顽皮的小孩子。因为溪里的鲤鱼又多又不怕人,吸引了无数游客前去观看。游客在溪边拍拍手,鲤鱼便摇头摆尾游过来,向上跳跃。有人伸手抚摸鱼背,鱼儿也不游开,像小猫小狗一样驯顺。
村民对鲤鱼的感情很深。因为鲤鱼能使污水变清,村民就把鲤鱼放在溪里养起来。鲤鱼使村里的人喝上了清洁的水,人们很少生病,也就更加爱护鲤鱼了。他们制定了禁止捕食鲤鱼的公约,代代相传,已有几百年了。鲤鱼死了,他们就把它埋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时间久了,竟然形成了“鱼坟”。
1.把文中的比喻句画出来。
2.认真读,想一想,短文主要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方面来写鲤鱼溪的神奇。
3.读了这篇短文后,把你的真情实感写出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短文阅读。
野鸭
一天,我在小山上漫步,忽然看见一束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人发觉,藏在这儿的,我就用手杖拨了它一下,想叫它站起来,可是它一动不动。
我觉得很奇怪,便俯下身细看。这时我才发现它已经死了。它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出去,张着嘴,里面塞满了雪。它的翅膀稍稍张开来,一条腿略微伸向后。在它的腿跟前有两个蛋,我便把这死鸭提起来。果然在它身子底下有一个巢,里面盛着十一个蛋,连同外面两个,一共是十三个。
我将它仔仔细细地审视了一番,没有发现伤痕或遭受暴力的迹象。从它身上的各种情形看,它是被冻死的。虽然看的只是表面现象,但是我还是毫不迟疑地做出了这个结论:它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了一番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这是一种多么深沉,多么感人肺腑的爱呀!
可怕的风雪席卷了这个孤寂荒凉的小山,凛冽刺骨的寒风令人窒息。而这只可怜的野鸭却不顾这一切,竟然敢向它的敌人挑战,执意保卫着自己的家和孩子,直到精疲力尽,再也无力这样做的时候,毅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太阳已经落下去了,苍茫的暮色渐渐隐没了远处的山峦。我用一张大纸把它们包起来,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小的坟,将它们母子放进去,用泥土把它们埋起来。我把它们留给大地母亲,便继续向前走我的路了。
1.将本文中首尾呼应的句子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首:____________________
尾: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短文的主要内容,将正确的一项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
①赞扬了野鸭敢于跟风雪搏斗的精神。
②表达了“我”对野鸭无限同情的感情。
③赞扬了动物深沉、伟大的母爱。
3.第5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理解文中的词语(第6自然段):
①“这一切”指的是______________。
②文中的“敌人”指的是______________。
③“精疲力尽”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
④“毅然”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八、延伸阅读
可爱的松鼠
松鼠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200多种,我国有20多种。其中生活在树林里的松鼠,在我国东北和华北各地十分常见,它们身体细长,体毛有棕红色、灰色或褐色等。
人们上山时,常常可以看到松鼠在松树上跳来跳去,一条又长又蓬松的大尾巴,常常向背脊上反转。有时候,两只前爪捧着一个松果,用锐利的门牙啃着吃,样子可爱无比。
松鼠在茂密的树枝上搭窝,或者利用乌鸦和喜鹊的废窝,有时也在树洞中做窝。它们除了吃坚果,还吃幼芽、种子以及昆虫等。秋天一到,松鼠就开始贮藏食物,松鼠常将寻到的食物分几处贮存,有时还见到松鼠在树上晒食物,不让它们变质霉烂。这样,在寒冷的冬天,松鼠就不愁没有东西吃了。
松鼠的听觉和视觉都不错,行动敏捷,活泼。
1.松鼠在我国有(  )多种。
A.20 B.30
C.200 D.260
3.下列不属于松鼠的外形特点的是(  )
A.尾巴长、蓬松。
B.身体细长。
C.体毛有棕红色、灰色或褐色。
D.行动敏捷、活泼。
4.第三自然段主要介绍了松鼠的(  )两方面的内容。
A.外形、做窝
B.外形、生活习性
C.活动、做窝
D.做窝、生活习性
5.这篇短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之情。
九、快乐阅读、轻松答题。
丹顶鹤
丹顶鹤全身大部分是雪白的。头顶有一点朱红色,这点朱红色是椭圆形的,正正地长在头顶中央。它的嘴很长,上面有一条黑道。丹顶鹤的头小得可怜,几乎和那长脖子一般粗了。最有趣的是那双眼睛,像个小豆豆,边上还有一圈黑。它的尾巴也是黑的,这使丹顶鹤变得很美丽。它走起路来姿态很漂亮,腿一下一下地迈着,脖子一伸一伸,东瞄瞄,西瞧瞧,样子十分警觉;有时还伴着一阵舞蹈。它休息时更是好看,用个“金鸡独立”的架势,使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蜷(quán)起,显得亭亭玉立。不过长脖子不能歇,仍旧四处张望,窥探动静。丹顶鹤真有意思!
1.找出这段话的中心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东瞄瞄_____ _____ _____ _____
3.这段话写丹顶鹤的外形,是按什么顺序写的?__________
4.找出一个比喻句,并说明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句子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十、延伸阅读
可爱的松鼠
松鼠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200多种,我国有20多种。其中生活在树林里的松鼠,在我国东北和华北各地十分常见,因而又叫普通松鼠。它的身体细长,体毛为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所以也称灰松鼠。
人们上山时,常常可以看到松鼠在松树上跳来跳去,一条又长又蓬松的大尾巴,常常向背脊上反转。有时候,两只前爪捧着一个松果,用锐利的门牙啃着吃,样子可爱无比。
松鼠在茂密的树枝上搭窝,或者利用乌鸦和喜鹊的废窝,有时也在树洞中做窝。它们除了吃坚果外,还吃嫩枝、幼芽、树叶以及昆虫。秋天一到,松鼠就开始贮藏食物,松鼠常将寻到的食物分几处贮存,有时还见到松鼠在树上晒食物,不让它们变质霉烂。这样,在寒冷的冬天,松鼠就不愁没有东西吃了。
松鼠的听觉和视觉都不错,行动敏捷,活泼。
(有删改)
1.生活在树林里的松鼠,在我国________和________各地十分常见,又叫________,也称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贮藏( ) ( )的门牙
行动( ) ( )的冬天
利用( ) ( )的树枝
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松鼠尾巴的特点是又长又蓬松、常常向脊背上反转。( )
(2)文章第二自然段写了松鼠的食物。( )
(3)松鼠的听觉和视觉都不错。( )
(4)文章主要介绍了松鼠的外形和食物。( )
4.第一自然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
十一、课外阅读。
马蜂窝
一位老农看见大杨树上有个马蜂窝,就拿一只口袋套住马蜂窝,用绳子紧紧系住袋口,扔在树底下,回家吃饭去了。
梅花鹿和羚羊发现了口袋,以为里边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都说是自己先看见的,口袋该归自己。它们吵起来了,让一只尖耳朵狐狸听见了。它溜过来,看见梅花鹿、羚羊面前放着一个圆鼓鼓的口袋,心想:里面准是一大块肥肉,足够我吃两顿的。
于是,狐狸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它说:“你们别吵了!我来给你们评评理。”梅花鹿和羚羊说:“你很聪明,一定有好办法。我们听你的。”狐狸一听,高兴极了。它眯起眼睛清清嗓子,装出一副方正的样子说:“那好吧,你们谁跑得快,口袋就是谁的。现在就比赛,从这儿跑到小河边再跑回来。”梅花鹿和羚羊拼命地向小河边跑去。
狐狸得意地打开口袋。一下子,马蜂全跑出来了,把狐狸蜇得直打滚。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自然段。
2.梅花鹿和羚羊为___________而争吵起来。
3.狐狸看到这个口袋,心里是怎么想的?用“_____”在短文中画出来。
4.狐狸用什么方法得到了口袋?(   )
A.与梅花鹿和羚羊赛跑。
B.骗梅花鹿和羚羊赛跑,把它们支走。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
十二、课外阅读。
跑进家来的松鼠(节选)
一只松鼠跑进我们家来,很快就跟我们相熟了。它整天满屋乱跑,在橱柜和架子上跳来跳去,动作灵活得惊人,从来没有碰掉过一样东西。
爸爸的书房里,挂着一副从森林里捡来的大鹿角。松鼠常常跳到上面去蹲着,就像蹲在树枝上似的。
它特别爱吃甜食,经常跳到我们肩膀上要糖吃。有一回,餐柜里的方糖不见了,妈妈把我们几个孩子叫去问,我们谁也不知道。爸爸说我们不诚实,一星期不许吃糖。
松鼠跟我们一样,一个星期没有吃到糖。
①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可我又上哪儿给它找去呢?
有一天,午饭后,我正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看书。忽然看见松鼠跳上餐桌,叼起一块面包皮,跳上了大柜顶。过了一会儿,它又来叼走了一块。
我踩着椅子往大柜顶上瞧,那儿放着妈妈的一顶帽子。我拿起帽子,不由得大吃一惊——那帽子下面什么都有!方糖,纸包糖,还有面包皮和各种各样的小骨头……
我马上跑去告诉了爸爸:“原来松鼠才是我们家那个不诚实的孩子!”
②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储备冬粮。这是松鼠的天性,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
爸爸在餐柜门上装了个小钩子,免得松鼠钻进去。但是松鼠继续千方百计地贮存冬粮。一见到面包皮、榛子、核桃、小骨头什么的,马上叼走藏起来。
有一天,我们到森林里采蘑菇,回到家时累极了,草草吃了饭就睡了。满满一篮子蘑菇就放在窗台上——那儿比较凉快,放一夜不会坏。
第二天早晨,我们惊奇地发现篮子空了。蘑菇都到哪儿去了?
爸爸忽然在书房里惊叫起来:“快来看!”我们跑过去,眼前的景象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墙上的那副鹿角上挂满了蘑菇;不仅鹿角上,搭手巾的架子上、镜子后面、油画上面,到处是蘑菇。原来松鼠起了个大早,忙活了一个早晨,把蘑菇全晾上了。它想晾干了留着给自己过冬。
秋天,当阳光还温暖地照耀着大地的时候,森林里的松鼠总是把蘑菇高高地挂在树枝上晾干。我们家的松鼠也这样做了。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松鼠在“我”家做的两件事。
(1)_________ (2)__________
2.画“____”的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
A.解释说明    B.意思的递进
C.话未说完    D.列举的省略
3.体会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1)①句中,描写松鼠动作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动词写出了松鼠的__________。
(2)②句中,爸爸知道是松鼠偷走了糖,不仅没有责怪松鼠,反而“哈哈大笑”,认为这是松鼠的_________,还夸奖松鼠_______,表现了爸爸对松鼠的_________。
4.《跑进家来的松鼠》(节选)和《松鼠》,都流露出作者________。
十三、课外阅读,完成问题。
山沟沟里的报春花
放学了,一队红领巾扛着扫帚,抱着柴禾,唱着队歌,高高兴兴地走在乡间小路上,他们到哪儿去呢?
原来,是去奉爷爷家。奉坤祥老爷爷双目失明,家住文庙村,生活很不方便,全靠少先队员的精心照料。 1983年春天,四川苍溪县远山小学成立了“学雷锋小组”。奉爷爷家的大小活儿队员们都包下了,他们忙里忙外,给奉爷爷送来温暖,整个村子都热闹起来。乡亲们说:“我们村里来了小雷锋啦!”
五个春秋过去了,队员们的活动从没间断,“学雷锋小组”的队伍也壮大了。他们分成两组,轮流到奉爷爷家帮着抬水、煮饭、洗衣服和打扫房屋。
一次奉爷爷感冒了。周跃才摸了下奉爷爷发烫的手,就飞快地跑到乡医院去请医生。医生开好药方,他们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奉爷爷抓了药。老队长关伯伯闻讯赶来,看到这一切,他流下眼泪,感动地说:“多好的孩子呀!” 夏天,山里的蚊子多。奉爷爷的蚊帐坏了,他们找来竹子,动手支起了新蚊帐。奉爷爷的灶该翻修了,队员们凑在一起,量好了尺寸,设计了灶样,花了一个星期天的工夫,新灶打好了。在奉爷爷屋后的空地里,他们挥动小锄,翻好土地,种上了菜籽。过节了,队员们给奉爷爷送来糖果等礼品。奉爷爷用颤抖的双手拉着孩子们,眼里含着泪花说:“虽然我看不见世界上的一切,但我的心永远是那么温暖!”
文庙村的乡亲们称他们是“山沟沟里的报春花”。“学雷锋小组”的队员换了一批又一批,山沟沟里的报春花呀,却水远不败。
1.用“‖”给文章分四段,概括各段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的事?文中讲的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哪些内容表现了南方农村当地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些语句直接点明中心,请把它们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怎样理解本文题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课外阅读。
燕 子
在我国分布最广的家燕,又名玄鸟、拙鸟、越燕。它轻捷伶俐,飞行快如流星,常结群横飞于田野空中,或在水面掠过,追捕蚊蝇等害虫。金腰燕体形跟家燕相似,略微大一些。它衔泥、草筑巢,巢像曲颈壶,有一个壶口状的开口,比家燕的碗状巢精巧得多,因而它又有“巧燕”之名。巧燕大都栖息在山地、村落之间,飞行没有家燕快,捕虫却相当( )。 它主要捕捉金甲龟、象甲、沟叩头和叶甲,这些都是啮食庄稼的害虫。还有几种稍有不同的燕子,也都是捕食害虫的能手。
燕子育雏时捉虫更勤劳,乳燕脱壳而出,嗷嗷待哺,忙得老燕雌来雄往,( )不停。 那情形正如白居易所说:(甲)“须更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老燕一年育雏两次。有人计算,从4月到9月,一对燕子同它们的子女要吃掉大约100万只昆虫。它们为保护农作物生长做出了很大贡献。所以,(乙)燕子是农业上一支重要的治虫队伍。
1.文中括号里应填的词语,依次是(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A.勇猛 B.勇敢 C.勇武 D.穿梭 E.穿插 F.穿越
2.文中甲、乙两处画“ ” 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群燕飞过之处,蚊蝇为之扫。”把这句话插人到短文中恰当的地方使前后文意连续起来。
4.短文在说明燕子的共同特征时,主要抓住了燕子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的中心句是什么 用“ ” 画出来。
十五、课外阅读

云,究竟长着什么样的翅膀?它有时镶着太阳的金边,有时像彩绸一样又柔又软,有时像轻盈的白棉团,有时像沉重的铅板。即使沉重如铅板,云也飞得想快就快,想慢就慢。云的翅膀,到底是什么材料呢?我知道:云的上面,是驮着很多奇妙的东西的。
云的上面有雨——有云飞来,才有雨的欢畅淋漓呢!云的上面有雪——有云飞来,才有雪的飘飘洒洒呢!
云的上面还有什么?还有什么我也不知道了。
不过,开飞机的叔叔一定知道。他驾驶的飞机,飞在云彩上面,飞得比云还高。等我长大也开上了飞机再告诉你们吧。
1.“欢畅淋漓”的“漓”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 ),再查( )画,读音是( )。“欢畅淋漓”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能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3.云上面还有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眺望 pù 即使 也
2., 。 , :“ !” “ ?” 。
3.这数不清的石板,都是这样一块一块背上山来的。
4.我们走在别人铺的道路上还嫌吃力,而铺路的人默默地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把一块一块石板背上山,铺成路,全是为了别人的方便。
5.第一节末“‖”,第六节末“‖”,第八节末“‖”。
6.不畏艰辛和无私奉献。
二、1.白蚁的破坏作用
2.屡:多次;鲜:新鲜,新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罗:罗列;布:分布。象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形容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毁灭。; 形容防守非常坚固。金:金城,指坚固的城墙。汤:汤池,指防守严密的护城河。
3.日蚁种类;自蚁分工;白蚁巢穴;白蚁危害
4.列数字 土白的巢穴在地下可深达两米,主巢大约1-2立方米 分类别 我国的白蚁大体上可分为三类:木栖性白蚁、土栖性白蚁和土木两栖性白蚁。
5.D
6.不能去掉,因为对士大自然来说,这些是很平常的现象;白蚁有属于它们的地位。但是对于人类来说,对人类有害的,就得消灭。这是相对而言的。
三、1.xuán jiǎo
2.目瞪口呆 争先恐后
3.将瓦腊纳西小站周边的树全部砍掉,清理出隔离带;调集大批消防人员,喷洒农药,剿灭蜜蜂,捣毁沿线树丛里的所有蜂巢,永绝后患。
4.是为了把蜂蝶都吸引过去,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5.与其剿杀,不如呵护;与其恨,不如爱。
四、1.AB
2. √ × √
3.比尔·库克是怎样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这一说法的。
五、1.写出了在温和气候条件下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日的饮水量 白开水有利于健康
2. 喝水要因人而异 喝水要讲求科学方法
3.这种说法不对。 建筑工人,属于重体力劳动者,夏天天气炎热,出汗多,若只喝八杯水是不能满足身体需要的,可能会造成身体缺水、失水情况,所以他要适当多补充水。
4.(1)它是我们体液、细胞和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更是机体一切生物化学反应及物质运输的液体介质,具有调节人体体温和润滑等作用。 失水10%会让人烦躁、全身无力、体温升高、血压下降、皮肤失去弹性。而失水超过体重的20%,会引起死亡。 (2)①每天都要饮水,要少量多次。②要及时补充。③补充水分时首选白开水。
六、1.鱼儿就成群结队地在他们眼前游来游去,或咬住漂亮的衣服,或叼走几片菜叶,真像顽皮的小孩子。
2.鲤鱼不怕人 村民对鲤鱼的感情很深
3.动物也是有感情的,人与动物相处得很和谐。
七、1. 一天,我在小山上漫步,忽然看见一束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我把它们留给大地母亲,便继续向前走我的路了。
2.③
3.承上启下
4.可怕的风雪席卷了这个孤寂而荒凉的小山,凛冽刺骨的寒风令人窒息。 极度寒冷的天气。 形容精神非常疲惫,没有一点力气。 坚决、毫不犹豫地样子。
八、1.A
2.D
3.D
4.松鼠的喜爱
九、1.丹顶鹤真有意思。
2. 西瞧瞧 笑眯眯 亮晶晶 黄澄澄
3.由整体到部分:全身→头顶→嘴→头→脖子→眼睛→尾巴
4.最有趣的是那双眼睛,像个小豆子,边上还有一圈黑 眼睛 小豆子
十、1.东北 华北 普通松鼠 灰松鼠
2.食物 锐利 敏捷 寒冷 废窝 茂密
3. √ × √ ×
4.列数字
十一、47.4
48.口袋该归谁
49.里面准是一大块肥肉,足够我吃两顿的。
50.B
51.贪心的人没有好下场
十二、1.储存冬粮 晾晒蘑菇
2.A D
3. 跳 蹭 咬 可爱灵活 天性 不甘落后 喜爱之情
4.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十三、1.第一段:(第1—2自然段)段意:一队红领巾去奉爷爷家。
第二段:(第3自然段)段意:远山小学的“学雷锋小组”给奉爷爷送温暖受到乡亲们的称赞。
第三段:(第4—5自然段)段意:少先队员的精心照料使双目失明的奉爷爷感到心中永远是那么温暖。
第四段:(第6自然段)段意:文庙村的乡亲们称他们是“山沟沟里的报春花”。
2.从1983年到1988年的事。 四川省苍溪县文庙村。 奉爷爷的蚊帐坏了,他们找来竹子,动手支起了新蚊帐。
3.“奉爷爷家的大小活儿队员们都包下了,他们忙里忙外,给奉爷爷送来温暖,整个村子里都热闹起来。”队长关伯伯感动地说:“多好的孩子呀!”奉爷爷眼里含着泪花说:“虽然我看不见世界上的一切,但我的心永远是那么温暖。”文庙村的乡亲们称他们是“山沟沟里的报春花”。
4.本文记叙了远山小学的“学雷锋小组”的少先队员精心照料双目失明的奉爷爷的事,使奉爷爷心中永远感到温暖而受到乡亲们的称赞,赞扬他们助人为乐的精神像山沟里的报春花,永开不败。
5.借物喻人
十四、1. A D
2.引用 比喻
3.乙处
4.捕食害虫
5.燕子是农业上一支重要的治虫队伍。
十五、1. 氵 10 lí 欢乐畅快
2.“它有时镶着太阳的金边,有时像彩绸一样又柔又软,有时像轻盈的白棉团,有时像沉重的铅板。”
3.云上有天界,那个当年孙悟空大闹过的天庭,仙果飘香的蟠桃园,烟雾缭绕的瑶池,身穿盔甲的天兵,富丽堂皇的凌霄宝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