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物体下落的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
雨滴的下落
雪花飘扬
物体下落的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
苹果落地
树叶飘落
第3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 -自由落体运动
兴义八中:刘朝深
实验一:形状相同的厚纸板和白纸片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谁下落得快
结 果:厚纸板下落快
结 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
实验二:将白纸片捏成小纸团和厚纸板同样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谁又下落得快呢?
结 果:小纸团下落快
结 论:轻的物体下落快
探究一:什么因素影响物体下落的快慢呢?
思考:两个实验得到了相互矛盾的结论,那么造成上诉矛盾结论的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空气阻力对下落快慢的影响
探究二:牛顿管实验:无空气影响时,物体下落的快慢
现象:在真空中同时落地
结论:在真空中物体下落的快慢与重量无关
思考:在没有空气影响的情况下,重量不同的物体下落的快慢又是如何的呢?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 从 静止 开始下落的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2、特点:
v0= 0
只受重力
轨迹:直线
3、注意: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落下也可以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思考: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如何呢?是我们前面学习过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吗?如何验证呢?
探究二: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频闪照片(闪光间隔0.15s)
你能否从照片中的数据判断小球的运动规律?用什么方法?
s2-s1=1.58cm
s5=7.10cm
s1=0.80cm
s4=5.52cm
s3=3.95cm
s2=2.38cm
s3-s2=1.57cm
s4-s3=1.57cm
s5-s4=1.58cm
可得结果是:
s2-s1=s3-s2=s4-s3=s5-s4≈1.57cm
结论是: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不同物体下落的 h 和 t 都相同 ,则它们在这一地点的加速度都相同
这个加速度是做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叫重力加速度。用g来表示
思考:不同重量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一样吗
a
b
h
t
s2-s1=1.58cm
s5=7.10cm
s1=0.80cm
s4=5.52cm
s3=3.95cm
s2=2.38cm
s3-s2=1.57cm
s4-s3=1.57cm
s5-s4=1.58cm
可得结果是:
s2-s1=s3-s2=s4-s3=s5-s4≈1.57cm
频闪仪每隔0.04s闪光一次,你能否通过上述数据计算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如何计算?
计算结果:g=9.8125m/s2
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竖直向下
观察上表,你从表格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结论:地球上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的值大小不一样,一般随着纬度的增大而增大,赤道处重力加速度g值最小,两极g值最大。同时,g还随物体距地面的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特别提醒
g =9.8m/s2,粗略计算时g 值可取10m/s2
自由落体运动基本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
V0=0 a=g
s=h
自由落体运动
例题1:为了测出井口到水面的距离,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自由下落,经过2.5s后听到石块击水的声音,估算井口到水面的距离h及小石块到达水面瞬间的速度。
解: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设井口到水面的距离为h。
实践活动:用一把直尺测量自己的反应时间
例题:两个同学利用直尺测量反应时间.甲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直尺的顶端,乙同学用一只手在直尺下方0刻度处做捏尺的准备,但手不碰直尺.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放开直尺时,立即捏住直尺.乙同学捏住直尺的刻度为40cm.请你估算出乙同学这次实验的反应时间.(g=1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