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梅岭三章
陈 毅
陈毅同志,1901年生于四川中部乐至县。1922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8年随朱德率领南昌起义的一部分队伍上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师。红军长征时,因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担负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1937年,被任命为新四军一支队司令员。1941年“皖南事变”后,担任新四军代理军长。解放战争时期,担任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解放后,任上海市市长,后又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等职。1972年1月6日因病逝世。
陈毅同志酷爱文学,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革命诗词,留有《陈毅诗词选集》,被尊为“元帅诗人”。生前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郭沫若《赠陈毅同志》:
一柱南天百战死,
将军本色是诗人。
[写作背景]
一九三四年十月,红军开始长征。当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后来中央苏区失陷,便在赣粤边区开展游击战。一九三六年四月,他到梅山地区检查工作。十月,由于叛徒出卖,陈毅同志在大庾岭遇上险情,马上转回梅山。回到梅山时遇上敌人搜山,他便暂时隐蔽在一个山坳里。敌人纵火烧山,但天下大雨,山火被雨淋灭。他们围山搜捕一直到天黑才伪装撤走,半夜时又如狼似虎地扑回来,但还是一无所获。当时陈毅同志用刀在陡坡上开出一块一尺宽、五尺长的平地,躺在那里休息。后来敌人从叛徒口中得知山上有“大人物”,再次搜山,一直围搜“二十余日”才“解围”。
这三首诗就是在“虑不得脱”的情况下写的。“得诗”,说明陈毅同志当时从容、镇定;诗“留衣底”,又说明陈毅同志当时是准备把它作为遗言留给党和人民的。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表现了至死不渝,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革命气概。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表现了关心国家命运、期盼人民解放的革命情怀。
王师北定中原日,捷报飞来当纸钱。
——陆 游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表现了乐观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甘为信仰牺牲的革命精神。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裴多菲
就义诗
吉鸿昌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赣南游击词 陈毅
天将晓,队员醒来早, 日落西,集会议兵机,
露侵衣被夏犹寒, 交通晨出无消息,
树间唧唧鸣知了, 屈指归来已误期,
满身沾野草。 立即就迁居。
天将午,饥肠响如鼓, 夜难行,淫雨苦兼旬,
粮食封锁已三月, 野营已自无篷帐,
囊中存米清可数, 大树遮身待晓明,
野菜和水煮。 几番不成梦。
天放晴,对月设野营, 叹缺粮,三月肉不尝,
拂拂清风催睡意, 夏吃杨梅冬剥笋,
森森万树若云屯, 猎取野猪遍山忙,
梦中念敌情。 捉蛇二尺长。
休玩笑,耳语声放低, 讲战术,稳坐钓鱼台,
林外难免无敌探, 敌人找我偏不打,
前回咳嗽泄军机, 他不防备我偏来,
纠偏要心虚。 乖乖听安排。
比较下面两种说法,说说哪个好。
1、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2、将革命进行到底。
“去泉台招旧部”、“斩阎罗”表现了视死如归的气概,死了斗志犹存。具体形象,鲜明生动,含蓄深刻。
具体形象,鲜明生动,含蓄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