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溶液的形成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1溶液的形成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21 16:5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一、选择题
1.[2021·云南]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的是 (  )
A.牛奶 B.面粉 C.花生油 D.葡萄糖
2.[2021·江西] 下列物质加入足量的水中能形成紫红色溶液的是 (  )
A.高锰酸钾 B.植物油 C.酒精 D.大理石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不能同时存在两种溶质 B.冰水混合物不属于溶液
C.溶质一定是固体 D.均一的、稳定的液体叫作溶液
4.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描述错误的是 (  )
A.碘易溶于水 B.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
C.糖水中各部分密度相同 D.乙醇能与水互溶
5.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
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变浑浊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加快反应速率
6. 下列物质溶于水因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的是 (  )
A.NaOH B.NH4NO3 C.NaCl D.CaO
7.图K-8-1是某同学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往烧杯中加入下列一种物质,能引起白磷燃烧,该物质可能是 (  )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蔗糖 D.食盐
图K-8-1 图K-8-2
8.向如图K-8-2所示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侧红墨水液面下降, 左侧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氯化钠 D.硝酸铵
9.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
图K-8-3
10.[2020·青岛] 下列液体去除油污效果最好的是 (  )
A.洗洁精 B.食盐水 C.白醋 D.自来水
二、填空题
11.分别写出下列各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名称。
溶液 溶质 溶剂
碘酒        
硫酸铜溶液        
澄清石灰水        
稀盐酸        
12.生活生产中,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水等其他物质里的现象广泛存在。
(1)常温下,在密闭容器中的蔗糖溶液里,溶液下半部分的甜度与上半部分的甜度的关系是
    (填“相同”或“下半部分高”)。
(2)常温下,某同学为验证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设计了如图K-7-1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时除了要控制温度相同、试管大小规格相同、加入水与汽油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食用油的   相同。
图K-7-1
13.为了探究物质的溶解现象,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
现象 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 固体几乎不溶解 固体溶解,形成棕色溶液
(1)对比实验①②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设计实验②③的目的是   。
14..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对青蒿素的研究取得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她用乙醚代替水成功提取出青蒿素,说明研究青蒿素在不同      (填“溶质”或“溶剂”)中的溶解能力很有价值。为了提高药物在水中或油中的溶解能力,对其进行了分子结构修饰,说明了物质的     决定物质的性质。
15.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NH4Cl、CaCl2、NaCl三种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药品及器材] 水、NH4Cl、CaCl2、NaCl;烧杯、药匙、玻璃棒、量筒、温度计等。
[实验探究] 各取1药匙三种物质于烧杯中,分别溶于水,另取一个烧杯只加水,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 水的体积 所加物质 液体温度/℃
实验1 50 mL NH4Cl 15
实验2 50 mL CaCl2 28
实验3 x NaCl 21
实验4 50 mL 无 22
[数据分析] (1)表中x为     mL。
(2)比较实验2与实验4,可获得的结论是   。
(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上述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      。
[反思评价] (4)经讨论,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本实验操作中可能存在的缺陷是  (填字母)。
A.实验过程中没有采取较为严格的保温措施 B.加入物质的质量可能不相等
C.加入物质的种类不一样
答案
1.D 2.A
3.B [解析] 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冰水混合物中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溶质不一定是固体,如盐酸中的溶质是氯化氢气体,白酒中的溶质是液态的酒精;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不属于溶液。
4.A
5.A [解析] 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
6.D [解析] 氢氧化钠不能与水反应,能溶于水放出热量;硝酸铵不与水反应,能溶于水吸收热量;氯化钠不与水反应,溶于水温度几乎保持不变;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此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7.B
8.D [解析] 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温度降低,使瓶内压强减小,U形管左侧红墨水液面上升。
9.B 
10.A [解析] 洗洁精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可以去除油污;食盐水、白醋、自来水不具有乳化作用,也不能溶解油污,不可以去除油污。
11.
溶质 溶剂
碘 酒精
硫酸铜 水
氢氧化钙 水
氯化氢 水
12.(1)相同 (2)体积
[解析] (1)溶液具有均一性,各处性质相同。(2)采用控制变量法,只能改变一个变量,其他量要相同,该实验中要控制食用油的体积相同,这样才能通过比较食用油溶解的情况,得出结论。
13.(1)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2)探究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
14.溶剂 结构
15.(1)50
(2)氯化钙溶于水的过程中放热
(3)氯化铵(或NH4Cl) (4)AB
[解析] (1)实验的目的是探究NH4Cl、CaCl2、NaCl三种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因此实验时要控制水的量相同。(2)比较实验2与实验4,可知氯化钙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升高。(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则该物质溶解时应能使溶液温度降低,从表中可以看出,氯化铵溶解时能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4)实验过程中若保温措施不到位或是加入物质的质量不相等,均会影响实验效果,本实验是为了探究不同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因此加入物质的种类肯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