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1课时
一、选择题
1.我国海水晒盐具有悠久的历史,所得“盐”的主要成分是 ( )
A.Na2SO4 B.NaCl
C.CaCl2 D.Na2CO3
2.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 )
A.CH3COOH B.CaCO3
C.Ca(OH)2 D.MnO2
3.含有硫酸根离子的盐称为硫酸盐,下列物质属于硫酸盐的是 ( )
A.H2SO4 B.Na2S
C.K2SO4 D.SO2
4.下列关于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可代替食盐用于调味
B.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结合成的化合物都是盐
C.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化合物包含酸、碱、盐、氧化物等
5.下列化学常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 )
A.氯化钠对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有重要作用,可大量食用
B.农业上可以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
C.公路上的积雪可以用氯化钠来消除
D.用氯化钠腌制的食物可以延长保存时间
6.下列有关盐的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都含有原子团 B.不一定含有酸根离子
C.都不含氢元素 D.都含有非金属元素
7.将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去除时,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
A.溶解 B.过滤
C.蒸发 D.蒸馏
二、填空题
8.[2020·陕西]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承载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砚台产地不同,成分也有差别,但其中的主要成分都 (填“易溶”或“难溶”)于水。
9.填写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和分类(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物质名称 碳酸钙 氯化铵 氢氧化钠 高锰酸钾 硫酸
化学式
物质分类
10.填写下列物质的溶解性(填“可溶”或“不溶”)和物质的颜色(可溶物填写溶液颜色)。
物质名称 氯化银 硫酸钡 碳酸钙 碳酸钡 氢氧化铜
化学式
是否可溶
颜色
11.我国曾发生多起误将亚硝酸钠当作食盐放入饭菜而引起的中毒事件。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有咸味。亚硝酸钠和氯化钠的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亚硝酸钠 氯化钠
熔点 271 ℃ 801 ℃
溶液酸碱性 弱碱性 中性
跟稀盐酸混合 放出红棕色的气体 不反应
(1)分别写出亚硝酸钠的一条物理性质和一条化学性质: ;
。
(2)写出一种利用化学方法鉴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的方法: 。
12.[2021·安徽节选]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红色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有一段儿童团员潘冬子给红军送盐的故事。冬子开始把食盐装在竹筒中,打算扮作上山砍柴的人将食盐送给红军。途中发现敌人盘查严格,冬子急中生智跑到河边,把竹筒里的食盐全部溶成盐水,再用棉袄吸收,最终顺利地将食盐送给了红军。
(1)从盐水中重新得到食盐固体,需进行操作的名称是 。
(2)氯化钠在生活中的用途有
(写出1点即可)。
答案
1.B
2.B [解析] CH3COOH属于酸;CaCO3属于盐;Ca(OH)2属于碱;MnO2属于氧化物。
3.C 4.A 5.A 6.D 7.D
8.难溶
[解析] 砚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难溶于水。
9.
物质名称 碳酸钙 氯化铵 氢氧化钠 高锰酸钾 硫酸
化学式 CaCO3 NH4Cl NaOH KMnO4 H2SO4
物质分类 盐 盐 碱 盐 酸
10.
物质名称 氯化银 硫酸钡 碳酸钙 碳酸钡 氢氧化铜
化学式 AgCl BaSO4 CaCO3 BaCO3 Cu(OH)2
是否可溶 不溶 不溶 不溶 不溶 不溶
颜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白色 蓝色
11.(1)有咸味(或熔点是271 ℃) 弱碱性(或能与稀盐酸反应)
(2)分别取少量待测物质于两支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分别滴加酚酞溶液,若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则原物质为亚硝酸钠,若无明显现象,则原物质为氯化钠(或分别取少量待测物质于两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若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则该物质为亚硝酸钠,若无明显现象,则该物质为氯化钠)
[解析] (2)可根据亚硝酸钠和氯化钠的溶液酸碱性不同或将其与稀盐酸混合后产生现象的不同鉴别二者。
12.(1)蒸发
(2)作调味品(或腌制食物或消除公路上的积雪等,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