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1-21 20:2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单元 课题1 第2课时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浓硫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有吸水性 B.有脱水性
C.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D.有强腐蚀性
2.配制稀硫酸的部分操作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  )
图1
3.下列与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Fe+2HClFeCl2+H2
B.2Fe+3H2SO4Fe2(SO4)3+3H2↑
C.Fe2O3+4HCl2FeCl2+2H2O
D.Fe2O3+3H2SO4Fe2(SO4)3+3H2O
4.下列除杂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  )
A.用稀盐酸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B.用适量稀盐酸除去CaO中的CaCO3
C.用浓硫酸吸收O2中的CO2
D.用稀硫酸除去Fe2O3中的Fe
5.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浓硫酸的吸水性是化学性质
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C.实验室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
D.把铜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大量气泡
6.[2021·吉林] 请结合图2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2
A.能实现转化①的金属也一定能和稀硫酸反应
B.转化②只能通过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现
C.通过与C或CO发生置换反应可实现转化③
D.反应④中能观察到溶液变为浅绿色
7.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是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下列试剂不能将其鉴别开的是 (  )
A.镁带 B.生锈的铁钉
C.酚酞溶液 D.石蕊溶液
8向盛有一定量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边加边搅拌,反应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图3
A.M点时,剩余固体是铜和氧化铜
B.M、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均只有氯化铜
C.P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铜和氯化氢
D.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a-b)g
二、填空题
9.化学实验室中有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可加水稀释成稀硫酸。
(1)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滴在纸上,观察到    ,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填“吸水”或“脱水”)性,属于    (填“化学”或“物理”)性质。
(2)浓硫酸在化学实验中常用作干燥剂。如图4所示装置可用于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应将混合气体从    (填“a”或“b”,下同)端通入浓硫酸中,然后从    端出来的是干燥的氧气。
图4
(3)稀释浓硫酸时,将    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    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是为了防止            使水沸腾,导致酸液飞溅。
10.用化学方程式回答问题。
(1)用盐酸除铁锈:                 ;生锈的铁制品除锈时不能长时间浸泡在足量的盐酸中,原因是                 。
(2)烧水的铝壶中常结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用适量的稀盐酸可以将它除去:
 。
11.学习完酸的化学性质,小凯构建了如图5所示的知识网络图。请回答:
图5
(1)溶液X是一种酸,则试剂A的名称是       。
(2)若X是稀硫酸、B是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    。
(3)若X是稀盐酸、C是单质,则C的名称为    。
(4)若X是稀盐酸、D是碳酸钙,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实验探究题
1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完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后,对反应后容器内的剩余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继续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分析推断] 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可以确定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但其中是否含有氯化氢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若剩余溶液显酸性(含有H+),则说明含有氯化氢。
[查阅资料] 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氯化钙溶液显中性。
[实验过程] 将剩余溶液倒入烧杯中,微热后冷却到室温。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溶液变为红色 溶液显酸性(含有H+);溶质中含有氯化氢
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锌粒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石灰石                     
[拓展提高] 若要从剩余溶液中得到尽可能多的纯净的氯化钙固体,同学们认为可以向剩余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    (填化学式),经    、蒸发等操作后即可完成。
四、计算题
13.[2020·陕西改编] 为测定某赤铁矿中Fe2O3的含量,取10 g该赤铁矿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 g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 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请计算。
(1)10 g样品中杂质的质量为    g。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
1.C 2.C 3.D 
4.A [解析] A选项中稀盐酸可与铁反应,而不与铜反应;B选项中两种物质都与稀盐酸反应;C选项中浓硫酸不能吸收CO2;D选项中两种物质都与稀硫酸反应。
5.B [解析] 浓硫酸的吸水性是物理性质;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碍反应进一步进行,故实验室一般不用这种方法制二氧化碳;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的后面,不与稀硫酸反应。
6.A [解析] 能实现转化①的金属比铁活泼,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肯定位于氢前,故一定能和稀硫酸反应;转化②还能通过铁与稀硫酸反应实现;CO还原氧化铁生成铁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反应④是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液为黄色。
7.C [解析] 酚酞溶液在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中都呈无色,故不能鉴别。
8.D [解析] 向盛有一定量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铜不与稀盐酸反应,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铜和水。M点时氧化铜还没有被消耗完,故剩余固体是铜和氧化铜;M点时氧化铜没消耗完,N点时氧化铜刚好消耗完,故这两个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均只有氯化铜;P点时稀盐酸有剩余,故P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铜和氯化氢;N点以后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剩余固体都是铜,故铜的质量应该是b g。
9.(1)纸变黑 脱水 化学
(2)a b
(3)浓硫酸 水 浓硫酸溶于水时放热
10.(1)Fe2O3+6HCl2FeCl3+3H2O 
Fe+2HClFeCl2+H2↑
(2)CaCO3+2HClCaCl2+H2O+CO2↑
11.(1)紫色石蕊溶液 (2)Fe2O3 (3)铁
(4)2HCl+CaCO3CaCl2+H2O+CO2↑
12.[实验过程] 紫色石蕊溶液 锌粒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 Zn+2HClZnCl2+H2 ↑
石灰石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
[拓展提高] CaCO3 过滤
13.(1)2
(2)解:10 g赤铁矿样品中Fe2O3的质量为10 g-2 g=8 g。
设100 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Fe2O3+6HCl2FeCl3+3H2O
160 219
8 g x
= x=10.95 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0.95%。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95%。
[解析] (1)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溶液,完全反应后剩余的固体为杂质,所以10 g样品中杂质的质量为2 g。(2)10 g该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10 g-2 g=8 g,根据氧化铁的质量及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100 g 盐酸中溶质的质量,进而计算出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