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小练习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近年来,我国为提高耕地质量,减轻耕地污染,实行耕地“减肥”运动,预计2020年将实现化肥、农药用量零增长目标。结合图“我国耕地、水资源、人口比重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我国南方地多人多,水资源充足
B.我国南方地少人多,水资源短缺
C.我国北方地多人少,水资源短缺
D.我国北方地多人少,水资源充足
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不需要保护
B.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可导致耕地污染
C.耕地“减肥”可以解决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D.耕地“减肥”可以彻底提高我国的耕地质量
读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新地面积对比图,回答下面小题。
3.下列少数民族,主要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
A.壮族 B.满族 C.回族 D.藏族
4.图中资料表明
A.南方地区水资源多
B.南方地区土地面积大
C.北方地区人口多
D.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少
虚拟水是指生产商品(工农业产品)和服务时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据测算生产lkg肉类比生产lkg粮食所耗虚拟水更多,下列四种生活方式最节水的是
A.绿色出行的素食者 B.绿色出行的肉食者
C.私车出行的素食者 D.私车出行的肉食者
6.虚拟水消费量随着人口数量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下列省区虚拟水消耗量最大的是
A.黑龙江 B.新疆 C.西藏 D.广东
7.下列地理规律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B.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
C.亚洲河流呈放射状由中心流向四周海洋
D.世界降水的分布总趋势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二、解答题
8.读“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和“我国南、北方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比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其中,秦岭——淮河以北以 为主,以南以 为主。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 、 和东南部的山区。
(2)土地利用要因地制宜,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合理的是( )
A 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发展林业 B 内蒙古高原主要发展畜牧业
C 大兴安岭主要发展种植业 D 新疆主要发展渔业
(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请你列举一项 。因此,我国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以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4)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对我国南、北方地区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分布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南方水资源多,耕地多 B 南方水资源少,耕地少
C 北方水资源多,耕地少 D 北方水资源少,耕地多
(5)解决我国华北地区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南水北调 B 兴修水库 C 节水灌溉 D 大水漫灌
(6)保护水资源,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是( )
A 立法保护 B 兴建污水处理厂 C 提高节水意识 D 提高水价
9.2017年11月25日,全长6500米的“引汉(江)济渭(河)”工程秦岭隧洞的出口段顺利贯通,为该工程早日通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读“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引汉济渭”工程位于 省, (城市)是该省的行政中心。工程中的汉江、渭河分别属于我国两大水系中的 水系和 水系。
(2)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 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汉江水量比渭河大的原因是 (从气候条件分析)。工程建成后,将有利于渭河谷地主要粮食作物 的生产。
(3)秦岭地处亚热带与 带的交界地带,且海拔高,气候 变化明显,素有“植物荟萃,物种宝库”之美誉。
(4)汉江谷地冬季气温明显高于我国东部同纬度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试卷第2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C
2.B
【分析】
1.读图可得,我国南方地区地少人多,水资源充足,北方地区地多人少,水资源缺乏,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2.土地属于可再生资源,但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但化肥不容易被吸收,长期大量施用化肥会造成污染水域;可以解决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的措施是尽快实施跨流域调水;科学制定政策、不断创新耕地保育技术是提高耕地质量的有效措施;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3.A
4.A
【分析】
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资源丰富,但耕地资源少,北方地区以平原为主,耕地面积广,但水资源不足。
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交错生活在一起,以上四个少数民族中,主要位于南方地区的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故选A。
4.由图表可以看出,南方地区水资源多,但耕地资源少,人口多;北方地区耕地资源多,但水资源不足,人口较少,故选A。
5.A
6.D
【分析】
本题组考查节约水资源的措施和水资源的分布差异。
5.生产1kg肉类比生产1kg粮食所耗虚拟水更多,根据题意可知,绿色出行比私车出行节水,素食比肉食节水,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虚拟水消费量随着人口数量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四省区相比较,广东省人口最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故虚拟水消耗量最大,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D
【详解】
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A正确;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南丰北缺,所以B正确;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所以河流呈放射状由中心流向四周海洋,C正确;
世界降水的分布总趋势是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大陆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所以D不正确。故根据题意选D。
8.(1)旱地 水田 东北 西南
(2)B
(3)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形势严峻、浪费和滥占耕地现象十分严重等;(回答一方面即可)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4)D (5)D (6)C
【分析】
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配合特点是:土地资源北方多南方少;水资源北方不足南方有余,这种匹配对农业生产来说是不合理的。
【详解】
(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中国的林地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交通不便的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山区。
(2)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热条件好,适合发展种植业,故A错误;内蒙古高原草场资源丰富,适合发展畜牧业,故B正确;大兴安岭是山地,适合发展林业,是我国最大的原始林区,故C错误;新疆位于西北内陆地区,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河湖较少,适合发展发展畜牧业,故D错误,故选B。
(3)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为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南方地区的耕地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40%,但水资源占全国总水资源的80%;北方地区的耕地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60%,但水资源占全国总水资源的20%.因此,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状况是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南方耕地少,水资源多。
(5)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时空分布不均匀,季节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解决我国华北地区缺水严重的问题可以南水北调、兴修水库、节水灌溉等,而大水漫灌会浪费水源,是不可取的。
(6)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推进、工农业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仍然十分严重,我国有半数以上的城市缺水,而水资源污染会使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南方湿润地区的一些城市,由于水资源污染也成为缺水城市。因此,提高人民的提高节水意识,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9.(1)陕西 西安 长江 黄河(2)空间(地区) 与渭河流域比,汉江流域地处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大 (冬)小麦(玉米)(3)暖温 垂直(4)由于秦岭对冬季风的阻挡作用,汉江谷地受冬季风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解析】
(1)读图中省区轮廓和城市可知,“引汉济渭”工程位于陕西省,西安是该省的行政中心。工程中的汉江、渭河分别属于我国两大水系中的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
(2)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读图可知,渭河和汉江的分水岭是秦岭,渭河位于秦岭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汉江流域位于秦岭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所以汉江水量比渭河大。渭河流域位于温带,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所以工程建成后,将有利于渭河谷地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的生产。
(3)秦岭和淮河是我国最重要地理分界线,秦岭地处亚热带与亚热带的交界地带,且海拔高,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所以物种丰富,动植物资源丰富素有“植物荟萃,物种宝库”之美誉。
(4)读图可知,汉江谷底北部是高大的东西走向的秦岭,对冬季风的阻挡作用明显,所以汉江谷地受冬季风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点睛:该题考查我国陕西省及秦岭-淮河。读图分析即可。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