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名校优选精练 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 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名校优选精练 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 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1-22 17:3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名校优选精练 第四章检测题
(全卷三个大题,共24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图形中,可以比较长短的是( )
A.两条线段 B.两条直线 C.直线与射线 D.两条射线
2.(达孜区期末)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射线AB B.延长线段AB C.反向延长线段BA D.延长线段BA
3.下图中角的表示方法正确的个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平邑县期末)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线段AB就是A,B两点间的距离;
B.画射线AB=10 cm;
C.A,B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AB最短;
D.如果AB=BC,那么点A与点C重合.
5.(禹城期末)在下列生活、生产现象中,不可以用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释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能判定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是( )
A.AB=4 cm,BC=6 cm,AC=2 cm
B.AB=8 cm,BC=5 cm,AC=13 cm
C.AB=17 cm,BC=7 cm,AC=12 cm
D.AB=3 cm,BC=9 cm,AC=6 cm
7.将31.24°化为度、分、秒的形式为( )
A.31°14′24″ B.31°16′24″
C.31°14′26″ D.31°16′26″
8.如图所示,图中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条数分别是( )
A.5,3,1 B.2,2,1 C.3,3,4 D.3,2,1
9.(含山县期末)如图,已知点A在点O的北偏东42°40′方向上,点B在点O的正南方向,OE平分∠AOB,则点E相对于点O的方位可表示为( )
A.南偏东68°40′方向 B.南偏东69°40′方向
C.南偏东68°20′方向 D.南偏东69°10′方向
10.如图所示,把一根绳子对折成线段AB,从P处把绳子剪断,已知AP=PB,若剪断后的各段绳子中最长的一段为40 cm,则绳子的原长为( )
A.30 cm B.60 cm C.120 cm D.60 cm或120 cm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南京期末)如图,将三角形沿虚线剪去一个角,剩下的四边形周长小于原三角形的周长,理由是 .
12.已知线段AB=8 cm,C是AB的中点,D是BC的中点,则A,D两点间的距离是 cm.
13.(朝阳期中)过m边形的一个顶点有7条对角线,n边形没有对角线,则n-m= .
14.(西丰县期末)某校下午放学的时间是4:30,此时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为 .
15.(肥西县期末)如图,将一张纸条折叠,若∠1=62°,则∠2的度数为 .

16.(沭阳县期末)用一副三角尺可以直接得到或可以拼出的锐角的个数总共有 个.
17.(鹿城区月考)如图,折扇的骨柄长为27 cm,折扇张开的角度(即∠AOB)为120°,图中扇形AOB的面积为 cm2.(结果保留π)

18.已知∠AOB=3∠BOC,若∠BOC=30°,则∠AOC等于 .
三、解答题(共66分)
19.(12分)计算:
(1)32°17′53″+42°42′7″; (2)90°-36°12′15″;
(3)25°12′35″×5; (4)53°÷6.
20.(8分)如图,已知线段a,b,利用尺规作一条线段AB,使AB=a+3b.(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1.(10分)已知点M为线段AB的三等分点,且AM=6,求线段AB的长.
22.(10分)王老师到市场买菜,发现如果把10 kg的菜放到秤(如图)上,指标盘上的指针转了180°,第二天王老师就给同学们出了两个问题:
(1)如果把0.6 kg的菜放到秤上,那么指针转过多少角度?
(2)如果指针转了7°12′,那么这些菜有多少千克?
23.(12分)如图,已知O是直线AB上的一点,∠COD是直角,OE平分∠BOC.
(1)若∠AOC=30°,求∠DOE的度数;
(2)若∠AOC=α,求∠DOE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24.(14分)【类比思想】如图①所示,将一副三角尺的直角顶点重合在点O处.
(1)①∠AOD和∠BOC相等吗?说明理由;
②∠AOC和∠BOD在数量上有何关系?说明理由;
(2)若将这副三角尺按图②所示摆放,三角尺的直角顶点重合在点O处.
①∠AOD和∠BOC相等吗?说明理由;
②∠AOC和∠BOD的以上关系还成立吗?说明理由.
 
①    ②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图形中,可以比较长短的是(A)
A.两条线段 B.两条直线 C.直线与射线 D.两条射线
2.(达孜区期末)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射线AB B.延长线段AB C.反向延长线段BA D.延长线段BA
3.下图中角的表示方法正确的个数有(B)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平邑县期末)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C)
A.线段AB就是A,B两点间的距离;
B.画射线AB=10 cm;
C.A,B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AB最短;
D.如果AB=BC,那么点A与点C重合.
5.(禹城期末)在下列生活、生产现象中,不可以用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释的有(A)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能判定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是(C)
A.AB=4 cm,BC=6 cm,AC=2 cm
B.AB=8 cm,BC=5 cm,AC=13 cm
C.AB=17 cm,BC=7 cm,AC=12 cm
D.AB=3 cm,BC=9 cm,AC=6 cm
7.将31.24°化为度、分、秒的形式为(A)
A.31°14′24″ B.31°16′24″
C.31°14′26″ D.31°16′26″
8.如图所示,图中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条数分别是(D)
A.5,3,1 B.2,2,1 C.3,3,4 D.3,2,1
9.(含山县期末)如图,已知点A在点O的北偏东42°40′方向上,点B在点O的正南方向,OE平分∠AOB,则点E相对于点O的方位可表示为(A)
A.南偏东68°40′方向 B.南偏东69°40′方向
C.南偏东68°20′方向 D.南偏东69°10′方向
10.如图所示,把一根绳子对折成线段AB,从P处把绳子剪断,已知AP=PB,若剪断后的各段绳子中最长的一段为40 cm,则绳子的原长为(D)
A.30 cm B.60 cm C.120 cm D.60 cm或120 cm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南京期末)如图,将三角形沿虚线剪去一个角,剩下的四边形周长小于原三角形的周长,理由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12.已知线段AB=8 cm,C是AB的中点,D是BC的中点,则A,D两点间的距离是6cm.
13.(朝阳期中)过m边形的一个顶点有7条对角线,n边形没有对角线,则n-m=-7.
14.(西丰县期末)某校下午放学的时间是4:30,此时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为45°.
15.(肥西县期末)如图,将一张纸条折叠,若∠1=62°,则∠2的度数为56°.

16.(沭阳县期末)用一副三角尺可以直接得到或可以拼出的锐角的个数总共有5个.
17.(鹿城区月考)如图,折扇的骨柄长为27 cm,折扇张开的角度(即∠AOB)为120°,图中扇形AOB的面积为243πcm2.(结果保留π)

18.已知∠AOB=3∠BOC,若∠BOC=30°,则∠AOC等于120°或60°.
三、解答题(共66分)
19.(12分)计算:
(1)32°17′53″+42°42′7″;
解:原式=74°59′60″=75°.      
(2)90°-36°12′15″;
解:原式=53°47′45″.
(3)25°12′35″×5;
解:原式=125°60′175″=126°2′55″.
20.(8分)如图,已知线段a,b,利用尺规作一条线段AB,使AB=a+3b.(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解:如图,线段AB即为所求作.
21.(10分)已知点M为线段AB的三等分点,且AM=6,求线段AB的长.
解:当点M为靠近A的三等分点时,如图①,
因为AM=AB,所以AB=3AM=18;
当点M为靠近B的三等分点时,如图②,
因为AM=AB,所以AB=AM=9.
所以AB的长为18或9.
22.(10分)王老师到市场买菜,发现如果把10 kg的菜放到秤(如图)上,指标盘上的指针转了180°,第二天王老师就给同学们出了两个问题:
(1)如果把0.6 kg的菜放到秤上,那么指针转过多少角度?
(2)如果指针转了7°12′,那么这些菜有多少千克?
解:(1)(180°÷ 10)× 0.6=10.8°.
答:如果把0.6 kg的菜放到秤上,那么指针转过10.8°.
(2)7°12′=7.2°,
所以(10÷ 180)× 7.2=0.4(kg).
答:如果指针转了7°12′,那么这些菜有0.4 kg.
23.(12分)如图,已知O是直线AB上的一点,∠COD是直角,OE平分∠BOC.
(1)若∠AOC=30°,求∠DOE的度数;
(2)若∠AOC=α,求∠DOE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解:(1)因为∠COD是直角,∠AOC=30°,
所以∠BOD=180°-90°-30°=60°,
所以∠COB=90°+60°=150°.
因为OE平分∠BOC,所以∠BOE=∠BOC=75°,
所以∠DOE=∠BOE-∠BOD=15°.
(2)因为∠COD是直角,∠AOC=α,
所以∠BOD=180°-90°-α=90°-α,
所以∠COB=90°+90°-α=180°-α.
因为OE平分∠BOC,所以∠BOE=∠BOC=90°-α,
所以∠DOE=∠BOE-∠BOD=90°-α-(90°-α)=α.
24.(14分)【类比思想】如图①所示,将一副三角尺的直角顶点重合在点O处.
(1)①∠AOD和∠BOC相等吗?说明理由;
②∠AOC和∠BOD在数量上有何关系?说明理由;
(2)若将这副三角尺按图②所示摆放,三角尺的直角顶点重合在点O处.
①∠AOD和∠BOC相等吗?说明理由;
②∠AOC和∠BOD的以上关系还成立吗?说明理由.
 
①    ②
解:(1)①∠AOD=∠BOC.
理由:因为∠AOD=90°+∠BOD,∠BOC=90°+∠BOD,
所以∠AOD=∠BOC.
②∠AOC+∠BOD=180°.
理由:因为∠AOC+90°+∠BOD+90°=360°,
所以∠AOC+∠BOD=180°.
(2)①∠AOD=∠BOC.
理由:因为∠AOD=90°-∠BOD,∠BOC=90°-∠BOD,
所以∠AOD=∠BOC.
②成立.
理由:因为∠AOC=90°+90°-∠BOD,
所以∠AOC+∠BOD=180°.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