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卷
初二( )班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1分)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可用噪声监测设备来消除噪声污染 D、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2、要使小提琴发出的声调变高,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将拉紧的琴弦放松些 B.缩短发声部分的长度
C.增加发声部分的长度 D.用更大的力拉动弦线
3、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旋钮是为了【 】
A.增大声音的响度 B.提高声音的音调 C.改善声音的音色 D.减小噪音
4、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拔和慢拔木梳的齿,听到卡片的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5、敲鼓时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此现象表明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是声源【 】
A、振动的幅度 B、组成的材料 C、振动的快慢 D、自身的结构
6、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7、在雷雨来临之前,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由于【 】
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 B.电光的速度比雷声传播速度大
C.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 D.双耳效应
8、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9、有一段很长的钢管里面盛有水,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能听到3次声音,其中第3次响声的传播介质是【 】
A.钢管 B.水 C.空气 D.无法确定
10、小明在表演二胡前,用力拉动琴弦,使琴弦振动发声,在发现声音不准后,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和松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和响度
11、图2-1所示,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肺发出的声音进行诊病,听诊器能【 】
A.改变声源振动的频率,使声音的音调变高
B.改变声音源振动的振幅,使声音的响度增大
C.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增大
D.缩短医生与声源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声音音调变高
12、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碟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
A.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 B.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
C.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
13、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细节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物品,防止被别人领走。这里的“声纹”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14、一位同学晚上在家里看电视,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他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A、用棉被把电视机捂住 B、把音量开关关上,不让电视机发生声音
C、插上耳机,自己用耳机听 D、让家人把耳朵塞住
15、平日,人们常根据敲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来鉴别物质,以下做法达到这一目的的是【 】
A.瓜农用手拍打西瓜 B. 铁匠用小锤敲打烧红的铁块
C. 瓦匠用瓦刀敲打砖 D. 自行车上敲击车铃
16、图2-2是一种凹下道路设计,它能起到控制行驶汽车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的作用.这种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的【 】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
B.“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是要求说话声音的音调要低一些
C.减少噪声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D.用B超声检测孕妇体内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8、声音是由声源的__ __而产生的,声音要靠__ __传播,___ _不能传声。
19、上课时,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听到老师讲课的主要过程是:老师的声带________,使空气产生_______,再引起学生的鼓膜_________。
20、渔民常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声呐发出声音的频率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0000Hz,这种声音我们称之为 。
21、声音的三个特征是 、 、 ,我们能分辨各种不同乐器的声音,就是由于它们的 不同。
22、在15℃的空气里,声音的传播速度为 m/s,此时,芳芳面对悬崖大叫一声,经2s听到回声,她与悬崖间的距离大约是 m。
23、图2-3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 ___。图2-4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
____ _。图2-5所示,把一手机设置为响铃状态,放进真空罩中,用另一手机拨打罩内的手机号码,罩内手机信号灯闪烁,但我们听不到手机的铃声,说明 。
24、“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在轻声歌唱发出甜美的歌声”,其中“高音”是指 高,“轻声”是指 小,“甜美的歌声”是指歌声的 美。
25、下面是减弱噪声的一些途径,请你写出其名称:
(1)汽车等交通工具都必须安装消音器(排烟管),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
(2)在繁华的市区居民楼前的交通道路两旁都种植一排树木,这是在 中减弱噪声;
(3)看放鞭炮时,小孩子喜欢用两手捂住耳朵,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4分)
26、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李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他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_________;李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方案。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响度 最响 较响 弱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距离 最长 长 短
27、在观察物体发声时,小明感到困惑:声源发出的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呢?他猜想:可能跟发声体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探究猜想是否正确。她利用A、B、C、D四根橡筋设计并实验,得出数据如右表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①比较编号A与B可得:声音高低与声源 有关;
②比较编号 与 可得:声音高低与声源长短有关,声源越短,声音就越 ;
③比较编号C与D可得: (2分);
④小明由此分析,弹奏吉他时,左手在同样位置按住粗弦和按住细弦相比较,右手弹奏时,按
弦发出的声音音调更高。
编号 松紧 长短 粗细 声音的高低
A 松 100cm 粗 低
B 松 100cm 细 中
C 松 50cm 细 高
D 紧 50cm 细 最高
⑤该实验采用的实验研究方法是 法。
28、学习了声音的各种特性以后,小丽同学做了以下实验来探索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但忘了记录,请你帮她把记录填写完整:
(1)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是不同的,说明响度与发声体的
有关;
(2)使音叉发出相同响度的声音,距音叉的距离不同时,听到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说明响度与 有关;
(3)使用听诊器和不用听诊器在同样远近听心脏跳动声音的响度不同,说明响度与传播声音的
有关。
四、综合能力题(第29、30题每空1分,第31题每空2分,共11分)
29、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它具有 ;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 ;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4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 m。
30、2010年,东莞市全面铺开治污工程,在我校周边也在紧张地进行着下水道的改造,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挖掘机夜以继日地埋头苦干着,并发出叮叮当当的碰击声和轰鸣声,严重影响了师生的工作、学习和休息。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减少噪声对我们上课的影响,请你提出合理的三条建议。
答:① ;② ;
③ 。
31、下面是小明同学探究“鼓声与声音的特性”时的三种情景:
情景1:同一个鼓,敲击力度不同,振幅不同,则响度不同;
情景2:相同材料、不同大小的鼓,敲击力度相同,频率不同,则音调不同;
情景3:不同材料、大小相同的鼓,敲击力度相同,音色不同。
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声音的特性有哪些?
答: 。
(2)这些特性分别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 。
图2-1
图2-2
图2-3
图2-4
图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