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核心素养提高卷—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核心素养提高卷—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1-21 20:1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核心素养提高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速度与加速度有下列的说法:
①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不一定增大,
②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一定减小,
③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④加速度与速度的大小及方向无关。
则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下列叙述中完全正确的是
A.女士开车超速被警察拦住,警察说此处限速60km/h,老太说“这段路10千米我开了2小时,没超速呀”
B.某段笔直的高速公路设有“区间测速”,即通过一定距离测速区间内两次拍照,两次拍照的时间进行对比,就可以判断是否超速.这里测出的是瞬时速度大小
C.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一定变化得越快
D.一个物体做初速度为vo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减速过程中,它的速度和位移都在变小
3.一个小球从距地面5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1m高处被接住,坐标原点定在释放点正下方2m处,竖直向下为坐标轴正方向.则小球的释放点、落地点、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 )
A.–2m,3,2m B.–2m,2m,1m
C.–2m,–2m,–1m D.4m,0,1m
4.高速路上堵车,小东听到导航仪提醒“前方3公里拥堵,估计需要24分钟通过”,根据导航仪提醒,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汽车将匀速通过前方3公里
B.能够计算出此时车子的速度是0.125m/s
C.若此时离目的地还有30公里,到达目的地一定需要240分钟
D.通过前方这3公里的过程中,车子的平均速度大约为7.5km/h
5.现代战争是科技之战、信息之战,某集团军进行的一次实战演习过程,在基地导演部的大型显示屏上一览无余,如图所示是蓝军由基地A分三路大军进攻红军基地B的显示,若用x1、x2和x3分别表示三路大军的位移,则由大屏幕的显示图可知( )
A.x1>x2>x3 B.x1C.x1=x2=x3 D.三者关系无法确定
6.小型汽车的“百公里加速时间”是指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 km/h 所用的最少时间,某新型小汽车实际测试时的百公里加速时间是10 s, 则该车在测试时的加速度约为(  )
A.10 m/s2 B.2.8 m/s2
C.36 m/s2 D.6 m/s2
7.甲、乙两人同时由相同位置A沿直线运动到同一位置B,甲先以速度v1匀速运动了一半路程,然后以速度v2匀速走完了剩下的后一半路程;乙在由A地运动到B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运动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乙的运动速度为v2,若v1A.甲先到达B地
B.乙先到达B地
C.只要v1、v2取值合适,甲、乙两人可以同时到达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8.我国将“高分4号”卫星成功发射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卫星轨迹是以O为圆心.半径等于R的圆周.P.Q为轨迹上两点,且OP⊥OQ.则关于卫星从P运动到Q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路程先增大后减小,最终为
B.位移大小先增大后减小,最终为
C.若运动时间为t,则平均速度大小为
D.若运动时间为t,则平均速率为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两项或以上符合题意。
9.如图所示,甲、乙、丙3人乘不同的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可能是(  )
A.甲、乙匀速下降,且,丙停在空中
B.甲、乙匀速下降,且,丙匀速上升
C.甲、乙匀速下降,且,丙匀速下降且
D.甲、乙匀速下降,且,丙匀速下降且
10.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  )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还要增大
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减少
11.如图所示,某物体第一次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经B到C,第二次沿直线由A经B到C.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两次物体的位移均等于4R,方向均向东
B.第一次物体的位移等于2πR,第二次物体的位移等于4R,方向均向东
C.两次物体的路程均等于4R,方向向东
D.第一次物体的路程等于2πR,第二次物体的路程等于4R
12.一物体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 1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5 m/s,则在这1 s内该物体( )
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为3m/s 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为9m/s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3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1m/s2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过程必修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解题过程。
13.某一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让重锤自由下落,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直尺的单位为cm,点O为纸带上记录到的第一点,点A、B、C、D、依次表示点O以后连续的各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T=0.02s打一个点.
(1)打点计时器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可用表达式vG= ______ 进行计算,式中所设物理量的意义是______ .
(2)用上式计算出打下点G时重锤的速度为vG=_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4.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其正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鸣笛,5s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后又行驶10s司机第二次鸣笛,3s后听到回声.请根据以上数据帮助司机计算一下客车的速度,看客车是否超速行驶,以便提醒司机安全行驶.已知此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10km/h(如图所示),声音在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5.计算下列物体的加速度(设初速度的方向为正):
(1)高速列车过桥后沿平直铁路匀加速行驶,经100s速度从36km/h增大到180km/h.
(2)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运动,紧急刹车后经2s停下来.
(3)沿光滑水平地面以10m/s的速度运动的小球,撞墙后以8m/s的速度反弹,与墙壁接触时间为0.1s.
16.雷达是用脉冲电磁波来测定目标的位置和速度的设备,某机场引导雷达发现一架飞机正向雷达正上方匀速飞来,已知该雷达显示屏上相邻刻度线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0×10-4s,某时刻雷达显示屏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所示,A脉冲为发射波,B脉冲为目标反射波,经=170s后雷达向正上方发射和被反射的波形如图乙所示,则该飞机的飞行速度约为多少?
参考答案
1.C
【解析】①如果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可以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①正确。
②如果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可以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②错误。
③根据
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大,③错误。
④加速度与速度的大小及方向无直接关系,④正确。
故选C。
2.C
【解析】A项:警察说此处限速6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而老太说“这段路10千米我开了2小时,指的是平均速度,故A错误;
B项:某段笔直的高速公路设有“区间测速”,即通过一定距离测速区间内两次拍照,两次拍照的时间进行对比,即可测出平均速度,故B错误;
C项:根据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加速度是指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可知,C正确;
D项:一个物体做初速度为vo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减速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在减小,而位移一直在增大,故D错误.
3.A
【解析】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处,向下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小球从距地面高处开始下落的,在坐标原点的上方,所以抛出点的位置坐标是;
小球落到地面上,此时距离坐标原点为,所以落地点的位置坐标是;
小球在距离地面高处被接住,此时的小球在坐标原点的下方处,所以接住点的位置坐标是,所以A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的就是学生对于直线坐标系的理解,结合数学上的数轴来理解,就可以轻松解决本题.
4.D
【解析】A、根据导航仪的提示,不能判断出汽车是否是匀速运动,由于“前方3公里拥堵”估计不能匀速运动,故A错误;
B、根据导航仪的提示,不能判断出汽车此时的运动状态,故B错误;
C、D、由于“前方3公里拥堵,估计需要24分钟通过”,可知通过前方这3公里的过程中,车子的平均速度大约为;但不能据此判断出3km以后汽车做怎么样的运动,所以并不能判断出若此时离目的地还有30公里,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5.C
【解析】三路大军的始末位置都相同,故三者的位移相同。
故选C。
6.B
【解析】汽车的末速度为:v=100km/h≈27.8m/s;则加速度为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B
【解析】
试题分析:设AB两地相距x,则t甲=+,
所以==,设乙从A→B经历时间为t,则
=,所以.由于
(v1+v2)2-4v1v2=(v1-v2)2>0,所以>,所以由得t乙<t甲,即乙先到达B地,应选B.
8.A
【解析】A.路程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故路程始终在增大,最终为,A错误,符合题意;
B.位移表示从初始位置直线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故应先增大后减小,最后为,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若时间为t,平均速度大小为,平均速率为,故C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ABD
【解析】A B.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相对于地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匀速下降,而且 ,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丙可能停在空中,也可能匀速上升,故AB正确;
CD.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丙可能匀速下降,且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BD。
10.BC
【解析】AB.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而此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故A错误,B正确。
CD.由于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不为零,所以位移继续增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11.AD
【解析】两种情况下,物体的始末位置相同,所以位移相等,大小为2R,方向向东,A正确B错误;两次情况的路径不同,所以路程不同,第一次,第二次,C错误D正确
12.BD
【解析】取v1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1=4m/s,若v2 =5m/s,速度的变化为v2-v1=1m/s,即速度变化大小为1m/s,加速度为1m/s2,加速度大小为1 m/s2,若v2 =-5m/s,速度的变化为v2-v1 =-9m/s,即速度变化大小就为9m/s了,加速度为-9m/s2,加速度大小为9m/s2.所以选BD.
13.; FH表示F、H两点间的距离; 1.3
【解析】(1)[1]纸带实验中,可以用平均速度代替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则:

[2]其中FH表示F、H两点间的距离,T表示周期;
(2)[3]由(1)表达式,代入数据可得:

14.;客车未超速
【解析】设客车的速度为,声音的速度为,第一次鸣笛时客车离隧道口的距离为,第二次鸣笛时客车离隧道口的距离为,
在第一次鸣笛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则有:
在第一次鸣笛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则有:
又因为:
联立可得:
故客车未超速.
15.(1)0.4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2)10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3)180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解析】(1)设初速度的方向为正,经100s速度从36km/h增大到180km/h,,
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2)设初速度的方向为正,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运动,紧急刹车后经2s停下来,72km/h=20m/s,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3)设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沿光滑水平地面以10m/s的速度运动的小球,撞墙后以8m/s的速度反弹,与墙壁接触时间为0.1s.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6.306 m/s
【解析】由图示信息知,比较远时,脉冲波显示的距离为
当到达正上方后,距离为
由于开始时飞机在斜上方,后来飞机到达正上方,所以飞机的速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