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写记叙文怎样进行议论的教学反思
三角中学 梁文宇
初中一年级学生写作训练的重点是要摒弃小学生文章的稚嫩气息,学习如何写较为复杂记叙文。新生开学后,经过几次练笔,发现存在问题很大。一是叙事简单,缺少细节,写人方法单一;二是缺少议论性、抒情性文字,没有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仍然停留在小学生、初中生写简单记叙文的水平上。作文指导课上,尽管老师多次讲复杂记叙文的知识,要求同学们叙事要具体,要具备几大要素,即使是叙述事件的片断,也要有一定的细节,叙述几件事时要安排好详略,尤其要有议论性文字,写出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可是,训练一次又一次,一看,叙事还是没有细节,还是没有议论性语句,事件叙述一结束,文章也就写完了。
对此我很纳闷,是学生不愿意这样写呢,还是老师对学生的写作缺少更具体的方法指导呢?就不会写议论性文字这一点。
我认真分析一下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点:1、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还很低,世界观还在形成中,生活面窄,见识少,缺少独到的见解,对人对事的认识还达不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2、思维能力差,认识水平低,还没有具备较强的对人对事的认识判断能力,不敢去议论,不习惯去议论,还缺乏议论意识;3、不会选择议论角度,针对一件事或一个人的言行不知道从何谈起,选不好标准,把握不住分寸;4、学生还没有掌握具体的议论方法,不会议论。根据以上分析看,前两点原因问题较大,是不能急于求成的,只有随着高中生年龄的增长,见识的越来越广,思想境界的越来越高,写作训练的不断加强,才能慢慢地解决。后两点都是可以靠老师的作文指导与训练来解决的,只要老师抓紧抓实,严格要求,训练到位,效果一定会快会好,学生写复杂记叙文的水平就会迅速提高。
因此,我设计了“记叙文中的议论”这堂课,从概念、方法、运用等方面为学生打开一扇门,逐步熟悉记叙文中运用议论的写法,从而为文章增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记叙文中的议论
三角中学 梁文宇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准确表述能力;
让学生认识议论在记叙文写作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明确记叙文写作中对议论的要求。
教学难点:
能在记叙文写作中准确恰当的运用议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议论就是对客观事物进行评论,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记叙文写作中的议论一般的作用是什么呢 它有哪些形式
记叙文写作中的议论一般对人、对事、对景、对物的看法,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一般优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先议后叙再议。
二.认识记叙中的议论
1.议论的形式多种多样,首先读《藤野先生》的片段,师生共同讨论,找出议论并说说形式和作用。
片段一: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参考答案:议论是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前者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无奈之情,引出下文;后者表达讽刺之情,总结上文。是先议后叙再议的形式。
片段二: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参考答案:议论:第一句。形式:先议后叙。作用:表达对日本青年学生的愤怒之情和对本民族暗弱形势的悲哀。引导主题。
片段三: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参考答案:议论:全段。形式:从前后文的关系看,是叙述之间的议论段。作用:总结上文,点明题旨,主题得以深化。
2.请你找出下列两段话中的议论(用曲线在文中标出),再说说它运用的形式和作用。(见投影)
段落一:这个枕头刚做好的时候,我总觉得它不好,还觉得有点硬,所以就置之不用了.有一次吃晚饭时,我问妈妈:“这个枕头里装的是什么 ”妈妈说是柏树子地儿.我又问:“怎么才装那么一点 ”妈妈有点不高兴地说:“那么一点儿 让你爸爸走了多少路,流了多少汗. 那么一点儿 都是为了你,为了让你头脑清醒些,去去火.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我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这小小的枕头,系着爸爸对我的爱,系着深深的父子情.
段落二:回家的路上,形形色色的人川流不息.偶然间,迎面走来一位伯伯.只见他手里抱着一盆火鹤,脸上漾着微笑。火鹤的花朵配上墨绿色的大叶子.让人觉得它透着一股喜庆劲儿.而此时伯伯的脸上的笑意已经清楚明白地把他的心情告诉了每一个人.他的笑容充满着自豪,充满着喜悦.他小心地搬着花向前走,还不时停下来弄弄叶子,那股小心呵护的劲儿,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那盆火鹤,再看那位伯伯,我发现原来生活就像这火鹤一样美丽.我继续向家走着,心中的甜蜜久久不散.
学生阅读思考后回答.教师指导明确。
段落一:议论句:最后一句。形式:先叙后议。作用:点明了枕头中所蕴涵的亲情。段落二:议论句:“他的笑容充满着自豪,充满着喜悦”“我发现原来生活就像这火鹤一样美丽.” 形式:夹叙夹议。作用:第一句点明了伯伯笑的内涵。第二句揭示了我对生活的理解,点明了主题。
三.看看这些文章的错误:
1、同学们在日常作文中经常出现议论使用不恰当的现象。下面两段话中的议论都有毛病,请先指出毛病,再做修改。(教学材料见投影)
段落一:雨,尽情地下着。走出考场,我看到雨中走来了我的母亲,她很快汇入前来接考生的家长的人群。在考场楼前,在那一大群母亲中,她的个子是那么小,可她也象每一个母亲那样,挺起矮小的身子,急切地在那些从考场里涌出的孩子中寻找着我。她打着一把雨伞,可那伞哪是为了遮挡她的身体!她把伞的一大半用来遮挡手中的东西,那时我的衣服、雨鞋,还有蛋糕、汽水、饼干。我到了她眼前,她眼泪汪汪的看着我,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母亲看到我时的那种目光。那是难以用语言描绘的目光,那是母亲眼里特有的光华。
毛病:————————————————————。
修改:————————————————————。
段落二:妈妈非常的疼我。一天,天生瘦弱的我病倒了。母亲白天带我到医院排队、挂号、看病、拿药整整忙乎了一天,夜里又一直守候在我身边,生怕发生什么意外。可那时我完全不知道妈妈一夜没睡,整整一夜,一直都在看护着我。第二天早晨,我慢慢的睁开双眼,朦胧中,我看到了母亲的脸,黯然无光,眼里布满了血丝。显然她已经疲惫不堪了。见我醒了,她用手轻轻的抚摸着我的前额,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顿时我只觉得一股暖流涌上心田,啊!妈妈的精力是多么的充沛,意志有十多么坚强啊!我真为有这样一个精力充沛,意志坚强的妈妈而感到幸福。
毛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
2、学生读材料后,交流讨论得出答案。
3、全班共同交流,学生回答自己是如何分析的。
4、教师明确:段落一毛病:结尾的议论空洞,不具体。修改:“那目光温柔、火热,像和煦的春风,像灿烂的阳光,蕴含着母亲对我的无限的关爱。” 段落二毛病:结尾的议论抒情句和记叙、描写的内容脱节,没有准确地揭示记叙、描写所要表现的内容。修改:“啊!妈妈是多麼的体贴、多麼的疼爱我呀。我真为有这样一个体贴、疼爱我的妈妈感到幸福。
5、小结:通过刚才我们的共同交流,同学们应认识到在记叙文写作中运用议论需注意的问题有两点:①、议论要具体、贴切。②、议论要和记叙、描写和谐统一。
四、我来试一试:
1、请学生读材料,按要求在下列文中的横线上加入恰当的议论句。注意刚才所提的两个注意问题。
①、下面这段话开头的横线上加一个能准确地领起下边记叙的议论句。
—————————————。每日爸爸下班,妈妈听到脚步声,总会在爸爸掏出钥匙之前跑过去开门,然后再接过爸爸的包,递上一杯热茶。阴雨天,妈妈刚一换衣服,拿包要出门,爸爸就已把伞递到她的手里。并叮嘱妈妈:“路上要小心。”
②、在下面这段话结尾的横线上,加入能揭示“我”感受和记叙内涵的议论句。
清晨,走在上学的路上,一片树叶飘落在我的肩上。一叶知秋,我将它拾起,仔细地端详。它那变化了的色泽,正在失去的柔软,以及开始卷曲的形态,向我展示了一个生命最后阶段的依恋与惆怅。—————————————————。
2、学生阅读填写。
3、小组交流,推荐最好的学生发言。师生共同评议。
参考答案:
(一)1.爸爸妈妈的关系特让我羡慕。
2.我不知道别家的夫妻,关系是什么样的,但是我非常清楚爸妈之间那种平常又特别的关爱。
(二)它似乎在告诉我,生命是多么美好,时光又是多么容易流逝,珍惜这大好青春吧!
五、课堂小结:学生小练笔:写一段记叙中有议论的文字,200字以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5张PPT)
21世纪教育网精品教学课件
三角中学 梁文宇
*
写作指导—
记叙文中的议论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准确表述能力
2、让学生认识议论在记叙文写作中的重要性。
想一想
让你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节课的中心内容,你猜猜看?
写作记叙文要有议论
什么是“议论”?
议论什么?
怎样议论?(议论的形式)
什么是 “议论” ?
议论就是对 客观事物 进行评论,
以表明自己的 观点 和 态度。
议论什么?
记叙文写作中的议论一般对
人、对事、对景、对物的看法,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议论的形式有哪些?
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先议后叙再议
认识记叙中的议论
读《藤野先生》的片段,找出议论句并说说形式和作用。
片段一: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议论句:
议论形式属于:
作用: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实在标致极了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实在标致极了”
先议后叙再议
首句:引起下文,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无奈之情;末句:总结上文,表达讽刺之情
片段二: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议论:
形式:
作用:
第一句
先议后叙
表达对日本青年学生的愤怒之情和对本民族暗弱形势的悲哀。引导主题
片段三: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议论:
形式:
作用:
全段
从前后文的关系看,是叙述之间的议论段
总结上文,点明题旨,深化主题
原文呈现
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全记叙)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全议论)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全记叙)
小结
记叙中的议论一般有哪些作用?
抒发感情
点题,深化主题
请你找出下列两段话中的议论(用曲线在文中标出),再说说它运用的形式和作用。(见材料)
议论:
形式:
作用:
段落一:这个枕头刚做好的时候,我总觉得它不好,还觉得有点硬,所以就置之不用了。有一次吃晚饭时,我问妈妈:“这个枕头里装的是什么 ”妈妈说是柏树子。我又问:“怎么才装那么一点 ”妈妈有点不高兴地说:“那么一点儿 让你爸爸走了多少路,流了多少汗。那么一点儿 都是为了你,为了让你头脑清醒些,去去火。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我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这小小的枕头,系着爸爸对我的爱,系着深深的父子情。
段落二:回家的路上,形形色色的人川流不息。偶然间,迎面走来一位伯伯。只见他手里抱着一盆火鹤,脸上漾着微笑。火鹤的花朵配上墨绿色的大叶子。让人觉得它透着一股喜庆劲儿。而此时伯伯的脸上的笑意已经清楚明白地把他的心情告诉了每一个人。他的笑容充满着自豪,充满着喜悦。他小心地搬着花向前走,还不时停下来弄弄叶子,那股小心呵护的劲儿,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那盆火鹤,再看那位伯伯,我发现原来生活就像这火鹤一样美丽。我继续向家走着,心中的甜蜜久久不散。
段落一:
议论句:最后一句。
形式:先叙后议。
作用:点明了枕头中所蕴涵的亲情。
段落二:
议论句:“他的笑容充满着自豪,充满着喜悦”“我发现原来生活就像这火鹤一样美丽.”
形式:夹叙夹议。
作用:第一句点明了伯伯笑的内涵。第二句揭示了我对生活的理解,点明了主题。
病文修改
同学们在日常作文中经常出现议论使用不恰当的现象。下面两段话中的议论都有毛病,请先指出毛病,再做修改。(见材料)
小结:记叙文写作中运用议论需注意的问题有两点:
①、议论要具体、贴切。
②、议论要和记叙、描写和谐统一。
请学生读材料,按要求在下列文中的横线上加入恰当的议论句。注意刚才所提的两个注意问题。
下面这段话开头的横线上加一个能准确地领起下边记叙的议论句。
_________________。每日爸爸下班,妈妈听到脚步声,总会在爸爸掏出钥匙之前跑过去开门,然后再接过爸爸的包,递上一杯热茶。阴雨天,妈妈刚一换衣服,拿包要出门,爸爸就已把伞递到她的手里。并叮嘱妈妈:“路上要小心。”
参考答案:
(一)
1.爸爸妈妈的关系特让我羡慕
或者
2.我不知道别家的夫妻,关系是什么样的,但是我非常清楚爸妈之间那种平常又特别的关爱。
在下面这段话结尾的横线上,加入能揭示“我”感受和记叙内涵的议论句。
清晨,走在上学的路上,一片树叶飘落在我的肩上。一叶知秋,我将它拾起,仔细地端详。它那变化了的色泽,正在失去的柔软,以及开始卷曲的形态,向我展示了一个生命最后阶段的依恋与惆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二)它似乎在告诉我,生命是多么美好,时光又是多么容易流逝,珍惜这大好青春吧!
小练笔:写一段记叙中有议论的文字,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