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 课题1
第3课时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一、选择题
1.判断复分解反应是否发生,不必考虑的是 ( )
A.是否有水生成 B.是否有气体生成
C.是否有沉淀生成 D.金属活动性顺序
2.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
A.氧化物:干冰、二氧化锰、氧化铁 B.碱:烧碱、纯碱、生石灰
C.混合物:空气、石油、碳酸钙 D.合金:黄铜、黄金、不锈钢
3.[2020·临沂] 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
A.硝酸钾和氯化铁 B.氢氧化钾和盐酸
C.硫酸铜和氢氧化钠 D.硫酸钠和氯化钡
4.在“P+Q盐+水”的反应中,物质P和Q不可能是 ( )
A.HCl和Ca(OH)2 B.SO2和NaOH
C.Fe2O3和H2SO4 D.H2SO4和ZnCl2
5.[2020·济宁] 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下列物质间转化的是 ( )
A.C→CO B.H2O2→O2
C.BaCl2→Ba(OH)2 D.NaCl→NaNO3
6.下列药品能一次鉴别出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 )
A.紫色石蕊溶液 B.酚酞溶液
C.碳酸钙粉末 D.碳酸钠溶液
7.按下表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 )
实验步骤 向少量NaOH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 向少量BaCl2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
现象 ① 有白色沉淀生成
化学方程式 CuSO4+2NaOHCu(OH)2↓+Na2SO4 ②
A.①处的现象为有蓝色沉淀生成
B.②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Cl2BaSO4↓+CuCl2
C.两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D.只要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就属于复分解反应
二、填空题
8.按照物质的类别书写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任写一个)。
(1)金属单质: 。
(2)非金属单质: 。
(3)金属氧化物: 。
(4)非金属氧化物: 。
(5)酸: 。
(6)碱: 。
(7)盐: 。
9.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稀硫酸与下表中的四种化合物溶液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写出判断的依据和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能否反应 判断依据 化学方程式
(1)NaOH溶液 能反应 有水生成
(2)NaCl溶液
(3)Na2CO3溶液
(4)Ba(NO3)2溶液
10.(1)实验室有四种试剂,分别为稀盐酸、CuSO4 溶液、MgCl2 溶液和 KOH 溶液。
①有颜色的试剂是 。
②有一种试剂能与另外三种试剂发生反应,该试剂是 。
(2)书写化学方程式。
①CuSO4 溶液与 KOH 溶液混合: 。
②稀盐酸与 NaHCO3 溶液混合: 。
11.盐中通常含有金属离子(或N)和酸根离子,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1)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均显 色,因为它们都含有铜离子。向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相同的实验现象发生,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向硫酸铜、硝酸铜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氯化钡溶液,能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另外一种物质不反应。
(3)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某纯净物的溶液,能同时将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转变成沉淀,该纯净物的化学式为 。
12.X是常见的碳酸盐,可发生如图 K-21-1 所示的变化,部分生成物省略。根据图回答问题。
图K-21-1
(1)C的化学式是 。
(2)写出图中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三、实验探究题
13.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完成“利用氯化钡溶液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实验后,对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
[作出猜想] Ⅰ.溶质仅为氯化钠;
Ⅱ.溶质为氯化钡和氯化钠;
Ⅲ. 。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现象 猜想
取少量废液缸中的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 (填化学式,限填一种)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Ⅰ正确
猜想Ⅱ正确
有气泡产生 猜想Ⅲ正确
[交流反思] 学习小组经过讨论认为,含有可溶性钡盐的废液可以用碳酸钠溶液进行无害化处理。请写出硝酸钡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4.[2020·北京] 从氯碱工业产生的盐泥中回收BaSO4,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K-21-2所示。
图K-21-2
已知:①盐泥的主要成分为BaSO4、NaCl、Mg(OH)2和CaCO3。
②BaSO4难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
(1)除去NaCl,利用的性质是 。
(2)酸溶槽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过滤器中分离出来的固体是 。
15[2021·天津] 现有A~F六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为澄清石灰水、硫酸铁溶液、碳酸钠溶液、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10%的氢氧化钾溶液。已知硫酸钠、硫酸钾溶液呈中性。某同学进行实验如下:
(1)从外观上观察,F呈黄色,则F为 。
(2)从剩余的五瓶溶液中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可以观察到:A+D→白色沉淀,C+D→无色气体,其余无明显现象。则这五种溶液两两混合可发生 个反应,C为 ,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图K-21-3
(3)取未鉴别出的B、E溶液各20 g于两个烧杯中,分别滴加两滴酚酞溶液,再分别加入10%的稀硫酸17.5 g(如图K-21-3所示),并不断搅拌。观察到B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E溶液仍为红色。则E为 (填化学式)溶液。
(4)将六瓶溶液贴上标签。
四、计算题
16.在100 g的某盐酸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反应为AgNO3+HClHNO3+AgCl↓,至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质量为28.7 g的AgCl沉淀,求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教师详解详析
课时作业(二十一)
【课时作业】
1.D [解析] 判断复分解反应是否发生,需考虑是否有水、气体或沉淀生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主要是判断金属与酸或盐溶液能否反应。
2.A
3.B [解析] A中氯化铁溶液显黄色;C中会产生氢氧化铜蓝色沉淀;D中会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
4.D
5.C [解析] 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氯化钠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氯化银白色沉淀;BaCl2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转化成Ba(OH)2。
6.D [解析] 分别取少量待鉴别物质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的原溶液是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原溶液是澄清石灰水,没有明显现象的原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7.D [解析]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但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8.(1)Cu (2)H2
(3)Fe2O3 (4)CO2
(5)H2SO4 (6)NaOH
(7)NaCl
(以上答案合理即可)
9.(1)2NaOH+H2SO4Na2SO4+2H2O
(2)不能反应 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3)能反应 有气体和水生成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4)能反应 有沉淀生成
Ba(NO3)2+H2SO4BaSO4↓+2HNO3
10.(1)①CuSO4 溶液 ②KOH溶液
(2)①CuSO4+2KOHK2SO4+Cu(OH)2↓
②HCl+NaHCO3NaCl+H2O+CO2↑
[解析] (1)①溶液中Cu2+为蓝色,所以有色试剂为CuSO4溶液。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在这四种试剂中,稀盐酸只能与 KOH 溶液发生反应;CuSO4溶液只能和KOH溶液发生反应;MgCl2溶液只能和KOH溶液发生反应;只有KOH溶液能与其他三种试剂都发生反应。
11.(1)蓝 CuSO4+2NaOHCu(OH)2↓+Na2SO4[或Cu(NO3)2+2NaOHCu(OH)2↓+2NaNO3]
(2)CuSO4 (3)Ba(OH)2
[解析] (2)硝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后,没有气体、沉淀或者水生成,不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混合,能生成硫酸钡沉淀,因此能反应。(3)能将铜离子转化为沉淀的离子为氢氧根离子,能将硫酸根离子转化为沉淀的是钡离子,故加入的溶液是氢氧化钡溶液。
12.(1)CaCO3 (2)Na2CO3+Ca(OH)2 CaCO3↓+2NaOH 复分解反应
[解析] 气体A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得到沉淀C,可判断气体A为二氧化碳,沉淀C为碳酸钙。X是常见的碳酸盐,再结合物质X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确定物质X为碳酸钠。再经过各反应检验,证明推断正确,所以X是碳酸钠。
13.[提出问题] 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 溶质为碳酸钠和氯化钠
[设计方案] H2SO4 有白色沉淀生成
[交流反思] Ba(NO3)2+Na2CO3BaCO3↓+2NaNO3
[解析] [作出猜想] “利用氯化钡溶液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实验中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过滤后废液中的溶质成分有三种可能:Ⅰ.溶质仅为氯化钠;Ⅱ.溶质为氯化钡和氯化钠;Ⅲ.溶质为碳酸钠和氯化钠。[设计方案] 氯化钠是废液中肯定有的物质,不用证明,因此选择的试剂只需验证出氯化钡或碳酸钠即可。硫酸与碳酸钠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会有气泡产生;硫酸遇氯化钡有白色沉淀硫酸钡产生;硫酸与氯化钠不反应,因此选择硫酸溶液进行检验。
14.(1)NaCl易溶于水
(2)Mg(OH)2+2HClMgCl2+2H2O
(3)BaSO4
16.(1)硫酸铁溶液
(2)5 稀盐酸
Na2CO3+Ca(OH)2CaCO3↓+2NaOH
(3)NaOH
[解析] (2)澄清石灰水可以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澄清石灰水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稀盐酸可以与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10%的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碳酸钠溶液可以与稀盐酸反应,这五种溶液两两混合可以发生五个反应。由A+D→白色沉淀可知道A和D分别是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中的一种,C+D→无色气体,说明C和D分别是碳酸钠和稀盐酸中的一种,所以A为澄清石灰水,C为稀盐酸,D为碳酸钠溶液。(3)B和E分别为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10%的氢氧化钾溶液中的一种,两者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H2SO4+2KOH2H2O+K2SO4、H2SO4+2NaOH2H2O+Na2SO4,其中硫酸的质量是17.5 g×10%=1.75 g,氢氧化钾与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0 g×10%=2 g;
根据H2SO4+2KOH2H2O+K2SO4
98 2×56
H2SO4+2NaOH2H2O+Na2SO4
98 2×40
可以知道2 g氢氧化钾会被1.75 g硫酸消耗完,溶液颜色会由红色变为无色,2 g氢氧化钠不会被消耗完,溶液仍为红色,所以E为NaOH溶液。
16.解:设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AgNO3+HClHNO3+AgCl↓
36.5 143.5
100 g×x 28.7 g
= x=7.3%
答: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