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件+素材(含朗读生字视频)(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课件+素材(含朗读生字视频)(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22 13:27:04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2
0
2
2
人教部编版语文精选课件
六年级下册
十六年前的回忆
11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欣赏歌曲《五月的鲜花》
同学们,当这优美的、激昂的旋律在我们耳畔响起时,你是否想过,今天幸福的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今天我们将学习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认识一位这样的开创者,一位伟大的革命先烈。
第一课时
《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的时候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在北京逮捕李大钊等80余人。在狱中,李大钊备受酷刑,但始终严守党的秘密,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北洋军阀政府不顾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英勇就义,时年38岁。
背景资料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他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主要著作收录于《李大钊文集》。
李星华(1911—1979)李大钊的女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从事教学和民间文学研究工作。
主要作品:《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十六年前的回忆》等。
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读完课文你有哪些问题?
局势为什么越来越严峻?
为什么李大钊说他不能轻易离开北京?
敌人为什么要杀害李大钊?
李大钊被捕后都经历了什么?
埋头 幼稚 含糊 避免 局势 严峻
轻易 尖锐 僻静 魔鬼 苦刑 残暴
匪徒 法庭 执行 暂时 宪兵 侦探
我会读
zhì

jùn

fěi
zàn
xíng
tíng
xiàn

zhēn











zhì



chǒu
xuē
xínɡ

jùn
zhí
hnɡ

dèng



bǎng
páo
kěn
学写字
点击生字,观看生字视频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hng
右半部分不要多加横。
zhí
第五笔不是横折折钩,而是横折弯钩。
互动课堂
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回忆了关于父亲的哪几件事情?
十六年前的回忆
被捕前(2—7)
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
工友阎振三被抓
父亲不顾亲友劝说,坚持留在北京
被捕时(8—18)
父亲面对危险处变不惊
被审时(19—29)
父亲在法庭上镇定、沉着
被害后(30—33)
全家得知遇难消息,非常悲痛
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你从中感受到李大钊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合作探究
学习提示
1.关注描写李大钊外貌、神态、言行的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2.自主圈画、批注,小组交流。
被捕前
语言描写
党的机密文件
为了保护女儿
3
4
5
6
对比
前后呼应
7
对比
语言描写
无私无畏的
革命精神
被捕时
环境描写
沉着镇定
8
9
10
11
动作描写
13
14
15
16
17
18
对比
反动派
凶恶粗暴
父亲
沉稳严峻
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北伐国民革命军,下令通缉李大钊同志。
1927年春天
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北京人民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
1926年春天
补充资料
被审时
20
21
22
23
外貌描写神态描写
想象李大钊被捕后遭遇了什么?
在残酷的折磨下,
内心坚贞不屈
李大钊从被捕到就义,在狱中共22天。敌人对他进行了多次审讯,施用了多种酷刑,电椅、老虎凳……最后竟残忍地拔去了他双手的指甲。李大钊坚贞不屈,没有向敌人泄露党的任何机密。他还用血迹斑斑的双手写下了《狱中自述》。敌人又采用利诱的办法,许以他高官厚禄,但是李大钊回答:“大丈夫生于世间,宁可粗布以御寒,糙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就是断头流血也要保持气节!”
补充资料
返回
28
语言描写
不想连累家人
动作描写
不舍
课堂演练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说说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父亲早出晚归,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说明局势紧张。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所以父亲要烧掉“书和有字的纸片”,表现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十六年前的回忆
11
第二课时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回忆了父亲的哪几件事?
被捕前
被捕时
被审时
被害后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
32
33
1
首尾呼应
想一想:运用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有什么好处?
(1)在结构上,使文章显得更加紧凑和严谨,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在内容上,使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显得更加突出。
(3)在情感表达上,点明文章的中心,升华文章的主题,说明作者一直把父亲被害的事情牢牢地记在心中,永远也不会忘记。
找一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
5
20
父亲对子女的关爱
革命者的坚定与平静
通过学习本文,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李大钊先生?
一位对孩子慈爱,在危险面前给予亲人信心和力量的慈父。
一位忠于革命、临危不惧、坚贞不屈的伟大革命者。
还有无数像李大钊一样的革命先烈,他们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仆后继,你还知道哪些革命先烈?
董存瑞
红四团
刘胡兰
请你读一读“阅读链接”中《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故事,感受董存瑞为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崇高革命精神。
结构梳理
十六年前的回忆
被捕前
被审时
被捕时
被害后
忠于革命深切怀念
无私无畏
沉着镇定
坚贞不屈
亲人悲痛
这篇文章从女儿的视角,为我们还原了一位革命先烈在危难时刻为了 和人民幸福从容赴死的感人形象,表达了对父亲为理想献身的精神的 ,对反动派残杀革命者的 ,
以及对父亲 。
主题概括
民族解放
敬佩
痛恨
深切的怀念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拓展延伸
课堂演练
清明节,少先队员们去烈士陵园扫墓。站在李大钊同志的陵墓和塑像前,你一定心潮澎湃,有许多心里话想对这位先烈说。把你的心里话说出来吧。
示例:李大钊同志,您安息吧!您为中国革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人民会永远把您记在心中!我一定向您学习,学习您那种顽强不屈、勇于奉献的精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了也要像您一样为国家、为人民作出更多的贡献!
课后作业
查找资料,了解先烈的革命事迹,并和同学交流。